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6928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docx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课时作业11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课时作业11 硫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共55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有关

②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③硅是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④减少CO2排放,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⑤纯铁比碳素钢易生锈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③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⑤碳素钢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比纯铁更易腐蚀。

2.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甲试管有白色沉定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答案]A

[解析]甲试管中的H2SO3被硝酸氧化为H2SO4,乙试管中的H2SO3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再与BaCl2反应分别产生白色的BaSO4和BaSO3沉淀。

3.下列关于浓硫酸与稀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有脱水性,稀硫酸没有脱水性

B.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C.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酸性

D.常温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不能与铜反应

[答案]B

[解析]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只不过浓硫酸的氧化性是+6价的S体现出来的,而稀硫酸的氧化性是+1价的H体现出来的,B错。

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实验

记录

A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无色溶液

B

红色

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C

无色

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D

无色

无色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答案]C

[解析]SO2水溶液呈酸性,加入酚酞试液中无明显现象;加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入HNO3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被硝酸氧化生成SO

,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加入NaOH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生成BaSO3白色沉淀,C项正确。

5.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C

证明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向AlCl3溶液中投入钠粒

D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答案]D

[解析]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A项错误;Cu和CuO都能与HNO3反应,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通入氢气加热还原,B项错误;可以通过钠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项错误;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此实验可以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D项正确。

6.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变成丙。

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

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

A.SO3 H2SO4 H2SO3 H2S S

B.SO2 H2SO3 H2SO4 SO2 SO3

C.SO3 H2SO4 H2SO3 SO2 Na2S2O3

D.SO2 H2SO3 H2SO4 H2S S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关系依次为:

S+O2

SO2 SO2+H2OH2SO3

H2O+H2SO3+Br2===2HBr+H2SO4

Na2S+H2SO4===Na2SO4+H2S↑

2H2S+SO2===3S↓+2H2O,故D项正确。

7.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共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中置于空气中的浓H2SO4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放热,故可从温度计读数来验证;②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胆矾晶体表面会因失去结晶水而出现变白现象;③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KNO3溶液会失去一部分水而析出晶体;④中会因浓H2SO4吸收烧瓶中的水蒸气而使其压强减小,试管中的水会在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

8.现有铜粉与炭粉的混合物14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浓H2SO4,加热,共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则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A.84.21%B.91.43%

C.45.71%D.8.57%

[答案]B

[解析]设混合物中铜、炭的物质的量分别x、y,

依据反应: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xmol           xmol

则有:

解得:

x=0.2mol,y=0.1mol

故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91.43%。

9.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O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

B.该溶液中H+浓度是SO

浓度的2倍

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气体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答案]A

[解析]由题中平衡知,SO2形成的溶液中存在SO2分子,A项正确;SO2·xH2O分两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比第二步电离程度大,因此H+浓度大于SO

浓度的2倍,B项错误;SO2具有还原性,若向该溶液中加入具有氧化性的酸(如硝酸或次氯酸),则SO2转化为SO

,C项错误;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该平衡能完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最终得到Na2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D错误。

10.某同学为检验CuS在不同酸中的溶解性,取4份黑色CuS粉末试样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溶液。

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CuS不溶于醋酸溶液;②CuS不溶于浓盐酸;③CuS不溶于浓硫酸;④CuS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该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CuS不溶于弱酸,能溶于强酸

B.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能溶于氧化性酸

C.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氧化性强于硫酸,S2-被氧化,使溶解沉淀平衡往溶解方向移动

D.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的酸性大于硫酸和盐酸的酸性,S2-结合H+,放出H2S气体,使溶解沉淀平衡往溶解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根据现象②,A错误;根据现象③,B错误;D错误,因为硝酸、硫酸、盐酸同属强酸,在水溶液中都完全电解。

11.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

、H2SO3、NH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B.SO

C.H2SO3D.NH

[答案]B

[解析]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因H2SO3不稳定,分解产生的SO2可使品红褪色;②加碱后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NH3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

;③加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HNO3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O

,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SO

,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12.(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答案]

(1)蒸馏烧瓶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 还原性 氧化性 2MnO

+5SO2+2H2O===2Mn2++5SO

+4H+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又恢复红色

(4)NaOH

[解析]本题考查了SO2的制备及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化学实验分析能力。

(1)常见烧瓶有:

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图示中带支管的为蒸馏烧瓶。

(2)SO2因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离子反应为:

5SO2+2MnO

+2H2O===5SO

+2Mn2++4H+。

SO2能与S2-反应生成硫沉淀,体现氧化性:

SO2+4H++2S2-===3S↓+2H2O。

(3)SO2与品红溶液作用的可逆性指: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注意实验操作中品红溶液褪色后要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4)SO2为酸性气体,一般用碱性溶液吸收,也可用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溶液吸收。

13.(10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看成是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Na2S2O3是否与Na2SO4相似而具备下列性质呢?

猜想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

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③:

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②③,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

预期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用

离子方程式表示)

猜想②

____________

溶液pH=8

向pH=2的硫酸

中滴加Na2S2O3

溶液

________

S2O

+2H+===

S↓+SO2↑+H2O

猜想③

向新制氯水

(pH<2)中滴加少

量Na2S2O3溶液

氯水颜色变浅

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Na2S2O3能与酸反应,具有还原性,与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问题讨论]

(1)甲同学向探究“猜想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

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有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出问题]与BaCl2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实验探究]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到pH试纸的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有淡黄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S2O

+4Cl2+5H2O===2SO

+8Cl-+10H+

[问题讨论]

(1)不正确,因为氯水过量,氯水中同样含有Cl-

(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解析]

(1)过量的氯水中同样存在Cl-,因此无法通过此方法来判断。

(2)“猜想③”的探究实验所得到的溶液中,不存在S2O

,则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Na2S2O3能被氯水氧化。

14.(12分)已知化合物A、B、C、D、E、F、G和单质甲、乙所含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A的浓溶液与甲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甲是常见的固体单质,乙是常见的气体单质,B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G________,写出反应C+E―→F+乙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生成1mol乙气体,需要转移________mol电子。

(2)气体B可用与B含有同一种元素的气体化合物M与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得,M的化学式是________,M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O4 Na2CO3

2Na2O2+2H2O===4NaOH+O2↑ 2

(2)H2S 2H2S+SO2===3S↓+2H2O

[解析]根据图中转化关系,B是无色气体且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推测B为SO2,A为H2SO4;B能与C和单质乙发生反应再生成A,推测乙为O2,C为水;H2O和E生成F和O2,推测E为Na2O2;化合物D也可以与Na2O2反应生成O2,结合甲为固体单质,推测D为CO2,甲为C,G为Na2CO3,则A与甲的反应为:

2H2SO4(浓)(A)+C(甲)

2SO2↑(B)+CO2↑(D)+2H2O(C)。

15.(13分)(2011·北京,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

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BaSO4 还原

(3)2NO+O2===2NO2

(4)①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饱和NaHSO3溶液

②甲:

SO

+Ba2+===BaSO4↓,乙:

2Ba2++2SO2+O2+2H2O===2BaSO4↓+4H+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的量

(5)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解析]

(1)在加热条件下,Cu和浓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装置C中含有NO

,通入SO2后溶液显酸性,导致NO

将SO2氧化为SO

(故所得沉淀为BaSO4),该过程中SO2体现了还原性,把NO

还原为NO,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红棕色气体NO2;(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4)甲的观点是O2的氧化性所致,为了排除O2的干扰,可以通入N2;乙的观点是加热时产生硫酸酸雾所含的SO

所致,为了排除SO

的干扰,但不能吸收掉SO2,可以通过饱和NaHSO3溶液;(5)在排除了O2干扰的前提下,装置B中生成大量沉淀,说明加热时产生硫酸酸雾所含的SO

所致,故沉淀为BaSO4,SO2不能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反应生成BaSO3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