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934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docx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

  高兵

  201*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ComputerTheoryandEngineering(ICACTE201*)于201*年8月20日至201*年8月22日在四川成都的四川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和IACSIT(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omputerScienceandInformationTechnology)联合发起,由IEEE、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提供技术协助。

会议旨在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报道先进研究成果、交流学科前沿动态的平台。

  会议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欧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的参加,会议内容涉及本领域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及前沿工作,反映了未来发展方向。

会上与国际知名学者交流,感受了国内、国际权威学者的敏锐思维、学习专家解决难题的灵活方式、感觉受益匪浅。

  大会共有600余篇poster展出,本人的第一作者论文“ApplicationofStructuredExceptionHandlinginSoftwareAnti-debugging”被本次大会安排为会议首日第一个分会场的第一个口头宣读,充分体现了大会对本论文的重视,作为本次大会第一个宣读的论文,本论文也得到了分会场主席和与会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好评并得到很多有益的建议,可谓收获颇丰。

具体内容是

  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反跟踪技术为核心的软件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与软件解密做着不懈斗争的同时,软件从业人员不断发现新的软件反跟踪策略,提出新的软件保护方案,增强了软件的安全性。

  结构化异常处理,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用于解决系统软硬件异常的一种机制,在程序设计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容错性。

本文着重探讨了其在软件反跟踪中的应用。

  应用程序正常执行中出现异常时,操作系统将收集异常发生的原因、类型、位置等信息,填写相关的数据结构,并从用户程序转到系统级执行,将控制权交给系统的异常调度函数。

该函数将根据系统收集的异常信息选择一个异常处理例程处理异常。

用户可定义的异常处理例程分为两种;一种是线程相关的,一种是进程相关的:

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监视某线程中某段代码是否发生异常,由于线程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所以把异常解决于线程的内部,可以避免该异常对其它线程的干扰,保证程序的稳定运行。

进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也称为筛选器,监视进程中所有线程发生的异常,做进程退出前的清理工作。

  异常处理流程是指运行在win32系统中的程序通常包含多个线程,而每个线程都会安装各自的异常处理例程;除此之外,程序中可能存在一个全局性的异常处理例程;再者,如果进程被调试的话,调试进程也相当于一个异常处理例程。

当异常发生时,系统将根据异常类型选择一个异常处理例程来处理异常,正常情况下,系统进行异常处理的流程为

  系统首先判断异常是否应发送给目标程序的异常处理例程。

如果应该发送,并且目标程序正在被调试.则系统挂起程序;如果程序没有被调试或者调试器未能处理异常,系统继续查找是否安装了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

如果已经安装,系统就把异常发送给SEH处理例程。

每个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可以处理或者不处理这个异常,如果它不处理并且安装了多个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可交由链起来的其他例程处理;如果这些SEH处理例程均不处理异常,且程序处于被调试状态,操作系统会再次通知调试器;如果程序未处于被调试状态或者调试器没有能够处理,并且程序调用SetUnhandledExceptionFilter函数安装了进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的话,系统转向对它的调用;如果没有安装进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或者它没有处理这个异常,系统会调用默认的异常处理例程,通常显示一个对话框,用户可以选择“关闭”或者可以将程序附加到调试器的“调试”按钮。

如果没有可以附加的调试器或调试器也不处理,系统就对线程异常处理句柄进行展开做最后的清理工作,最终调用ExitProcess终结程序。

通过对系统异常处理流程分析可知,当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时,系统可在三个层次上完成异常处理调试器、进程、线程。

线程层次的异常处理即SEH,能够准确定位异常的信息,更加灵活、隐蔽的实现反跟踪的功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

下面深入分析SEH的工作原理。

  系统级处理机制,SEH作为系统内部处理异常的一种机制,其工作主要在系统级完成,因此掌握系统内部异常处理的工作原理是研究基于SEH的软件反跟踪的关键。

下面围绕异常处理例程深入分析系统级异常处理机制。

异常发生时,系统执行KiUserExceptionDispatcher函数并调用RtlDispatchException启动对注册的异常处理例程的查找。

如果找到的处理例程处理了异常并继续执行,则对RtlDispatchException的调用不再返回。

否则,有两种可能调用NtContinue使程序继续或产生另一个异常。

若是后者,异常不再继续,进程必须终止。

  RtlDispatchException函数遍历异常帧,利用获得的指向EXCEPTION_REGISTRATIONS链表的指针遍历每一个节点查找异常处理例程,并通过RtlpExecuteHandlerForException完成异常处理例程的调用,根据RtlpExecuteHandlerForException的反馈信息,RtlDispatchException或者继续遍历异常帧,或者产生另一个异常,最终将控制送至ExecuteHandler函数,由该函数通过EXCEPTION_REGISTRATION的handler域调用异常处理例程,对程序执行中产生的异常进行处理。

  SEH在软件反跟踪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是调试工具的检测、硬件断点的去除、改变程序执行顺序等,但这些反跟踪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很容易被破解者发现并成功破解。

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更加隐蔽,效果更好的反跟踪方式单步异常-抽取代码法。

  在程序的正常执行序列中设置功能请求标志位,之后触发单步异常,进入异常处理例程后根据标志位完成所抽取的相应的功能,继续程序的运行。

这样,如果破解者不能发现异常处理例程的存在,将无法实现该功能。

这是因为异常发生后,调试器接管了异常,而不会去调用作者安装的实现具体功能的异常处理例程,从而达到反跟踪的目的。

  利用单步异常实现反跟踪的具体过程是安装异常处理例程,在程序开始处将异常处理函数地址放入EXCEPTION_REGISTRATION结构的handler域中,一旦执行过程中有异常发生系统就通过handler域的地址调用异常处理函数,完成相关的异常处理,正常执行代码,安装完异常处理例程,其后是程序功能代码,在这里设置标志以便异常函数作不同的处理。

插入单步异常指令,此处是关键的地方,因为程序的反调试功能通过它来实现。

当程序执行到这里时,根据是否处于调试状态有两条执行路径,一条是处于调试状态,这时调试器接收异常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将有部分程序代码得不到执行而使程序出现错误;另一条执行路径是不处于调试状态下,程序本身将通过异常处理函数来处理异常,这样程序中部分被抽取的代码将得到执行,程序不出现错误,且功能可以实现。

清除异常处理例程,程序执行完功能代码后,要把开始时安装的异常处理例程去除,否则容易引起系统错误。

清除的方法是用出栈指令将EXCEPTION_REGISTRATION结构的prev与和handler域弹出即可。

  这次参加ICACTE国际会议,通过和与会学者的交流、探讨,我觉得自己的收获主要在以下方面

  

(1)对自己专业的新动态有了一定的把握,对本行业内的其他专业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

  

(2)发现了自己在学术上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以后的改进和提高;

  (3)结识了一些日本、韩国、台湾等地高校和公司的教授、研发人员和学生,为以后更广泛的交流打下了基础;

  (4)发现了自己英语水平的不足,这将促使我更加努力地掌握英语,尤其是提高口语水平。

  总体上,这次国际会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我感觉收获颇多,听到了许多新思想,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结识了软件安全研究领域的多名学者,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相信对个人今后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促进。

非常感谢我校研究生院给予的此项支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是符合建设国际型大学的潮流之举。

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认识并珍惜学校提供的学术科研和培养的机会和条件,积极思考,广泛交流,用优秀的科研成绩回报学校。

  201*年12月26

  扩展阅读参加学术会议心得

  赵雅琴赴香港参加第三届建设与环境

  国际研究生学术会议心得体会

  来源研工部作者赵雅琴时间201*-09-02Tag点击

  第三届建设与环境国际研究生学术会议(3rdInternationalPostgraduateConferenceonInfrastructureandEnvironment)于201*年7月11日至12日在位于香港九龙红区的香港理工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地政学院主办,大连九成测绘企业集团赞助,是市政建设与环境领域内最高级别的国际研究生学术会议。

此次会议有百余名建设与环境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分会场报告,参会人员遍及11个国家的一百多所大学。

11日上午9点,会议在香港理工大学蒋震剧院正式拉开帷幕,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AlexanderWai教授首先致欢迎词,讲解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学校概况;接着,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地政学院院长Jin-GuangTeng教授本次会议组委会主席SamsonLiu致开幕词,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研究领域以及该会的举办历史,并鼓励参会的研究生们广泛交流;随后,香港理工大学ShengweiWang教授作了大会主旨报告,阐述了建筑设计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经久不衰的主题,Kam-timChau教授则与参会同学了他们的研究和求学经历,为我们初涉科研的青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由于参会人员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多,11日下午和12日的个人报告在三个分会场分6个主题分别进行,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地产、地理信息和环境技术等。

  我的论文“Removalofphosphatefromaqueoussolutionsbyusingnovelredmudgranularadsorbents(RMGA)”被大会论文集收录,并有幸获得了大会组委会提供的FinancialSupport。

在学校、会议举办方和导师岳钦艳教授的共同资助下,我与课题组另一位参会的杨忠莲同学一起前往香港,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此次环境学的盛会,并在EnvironmentalTechnologyandManagement分会场做了报告。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英文报告,但是面对如此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尤其是看到其他同行的精彩报告之后,仍然难免有些紧张。

幸而得益于事先较为充分的准备,我在演讲台上报告的时候能够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态,尽管汇报中出现了个别表达不很通顺的地方,但仍然顺利地完成了报告。

经过这次会议,得以一睹诸多学者的风采,也有幸聆听了很多优秀的报告。

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也进一步锻炼了英语口语,对于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会场休息时间,我们能够与参会者自由交流,这不仅是与其他国家学校的同学建立友谊的机会,更让我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对于后续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并且,通过在开会间隙的交流,我不仅在具体的学术问题上有不少收获,还学习到一些有益的科研方法和策略。

而且此次会议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与国外研究

  2者的交流,还锻炼了我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我在公共场合更能勇于展现自己的观点,这对性格相对内向的我来说是个小小的进步。

通过此次开会,我迫切的感受到熟练的英语口语交流水平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英语的交流,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其他国家的学者,才能从他们的评论中得知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处,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思路,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好的机会能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感谢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国家交流与合作处的老师们对我们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的支持,更感谢我的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岳钦艳教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她在学术上对我的谆谆教导。

通过这次大会,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历,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博士论文和现有研究课题的思路,更加坚定了我将要努力的方向。

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认真的进行科研实验,尽量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以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殷切希望。

  参加第22届关于高级信息网络和应用的国际学术会议心得

  [作者]研工部[来源]YGB.SDU.EDU.CN[发表时间]201*-06-0513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导师王小云教授,她不仅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给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鼓励我积极参加国内外密码会议来锻炼自己,并给我联系了这次出国参加会议的机会,而且在资金上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让我能够后顾无忧的参加这次会议;也非常感谢山东大学和学校的各位负责老师,不仅帮我顺利办好了各种出国手续,而且也给了我很大的资金支持,使我能够顺利的参加这次会议。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而且在会议上还要宣读我的两篇论文(一篇是主会议,另一篇是它的一个workshop),所以非常紧张,在国内时,我就把我的幻灯片读了一遍又一遍,尽量让自己更加熟练,但是当我作第一篇报告的时候,刚开始还是有些慌张,后来当自己把精力主要放在论文的内容时,已经平静了很多,毕竟是自己做的论文,因此除了会有一些语言上的障碍外,其它都还好,所以在报告完,回答问题期间,也能够比较冷静地给出相应的回答;就在做第二个报告时,情况就好了很多,所以经过这次参加会议,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让自己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而且也见识了国际会议的规模,这次会议因为举办的届数比较多了,所以在办会经验上已经比较丰富了,规模相对也比较大,提供给参会者的条件等都比较方便(比如每天在住宿的旅馆和会议场所之间都会有专车接送);而且,由于这个会议的日程安排得比较紧张,与会人员除了在会议上的交流外,其他时间很少,所以他们也专门组织了一个比较自由的聚会,让大家可以随心所欲的交流。

  参加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就是能够有机会和许多密码学方面的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首先在我作报告的时候,听报告的有许多专家,所以他们针对我的论文情况也给出了比较有意义的建议,而且对我将来继续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听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报告,通过听报告也了解了别人的大致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增长了见识;并且,在会议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主题报告,主要是由国际知名的专家给出的,,对我了解国际研究进展、紧跟国际研究的步伐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参加这次会议,虽然锻炼了自己用英语表达的能力,但是也凸现了很大的不足,就是自己的听说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所以我决定回来后在努力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多锻炼英语听说能力。

  白途思-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感受与心得

  发布:

201*-7-2911:

34|作者:

Mcdull|来源:

化学吧-化学论坛-学术论坛前一段时间一直忙着准备和参加上海市内的一个国际会议。

当时选择这个会议,主要是因为在本地举行,不用住宿差旅。

准备了两周的ppt,然后参会两天。

  虽然说现在国内对会议的印象都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况且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的标准也不同。

我个人觉得,博士生还是应该参与一次国际会议的。

当然,不是什么国际会议都推荐参与。

  我个人建议可以翻查国内一下top大学的资助会议列表。

  虽然他们的资助可能与你无关,但是,这些会议都是被他们认可的,所以质量应该有保证。

比如我参加的这个会议,我听到很多人对这个会还是认可的。

  我的感触也是,比如有三分之一的外国人,来自很多国家,做oral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提问等等。

  我就此次参会的一些感受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1、会议日程很重要!

一定要详细看!

因为听那场报告,看哪个poster都要根据日程合理安排。

参会的老手,都是针对性的去听,去交流。

  2、不要害怕做oral,成功就是要练习,练习,再练习。

勤能补拙!

  一开始会议主席email问我做oral还是poster,我当时不懂还去学者群里请教了前辈。

最后决定选择oral。

  其实不要怕自己英语差。

两周的准备时间,ppt很早就做好了,因为paper沾过来的。

但是从头到尾的练习就讲了五遍。

从一开始的49分钟才能讲完,到最后的14分钟。

练习到最后,我都快成机器人了,不用想都知道讲什么,语速和时间也都控制的非常好。

还有要提醒的是,ppt尽量少写字多用图,不要对着ppt念!

ppt中要变换动画效果,要引导听众,不要让人听着想睡觉!

  会场上我问一个台湾暨南大学的一个博士生为什么不选择oral,他说做oral会被炮轰。

这个我也确实感受到了。

  我们session的第一个做oral的国内某大学的一个女生被老外问的哑口无言。

说实在,我也挺佩服老外的,做研究的精神真是认真,一点不给面子。

  其实,我认为被人炮轰也是件好事。

提问的很多都是认真听的,并且能够指出问题的关键或者弱点,这对以后的研究很有帮助。

  比如有专家就提出我最后的解选取问题就很好啊,提醒我以后可以深入研究一下选却的criterion。

  还有就是有些研究的漏洞也会被指出来。

比如有个国内博士生报告是音乐harmony的优化。

  专家当场就问你的harmony标准是什么,她居然说是“音乐好听”,大家郁闷坏了。

3、即使是做oral,也要做一个好的poster。

因为在poster区可以当面交流。

我是做oral的,所以没有准备poster。

但是我去了poster展厅,发现这种形式好啊。

之后我就找会务组把我的ppt打印了一下,贴了出来。

  其实,oral只是对演讲人帮助最大,因为提问时间太短,而且来听oral的都是感兴趣的。

poster不同,很多人都是走马观花的看,遇到感兴趣的交流一下。

就像菜市场一样。

所以,两种不同的交流形式,不应该认为一个有了另一个就不用了。

  但是,有些人的poster太不认真。

随便贴一下自己的paper和ppt,这样做是不对的!

poster有专业的做法,poster可以做成彩色的。

poster更像是广告牌,主要的内容应该是研究问题和研究效果,淡化研究方法,因为一般poster的作者会在poster旁边,有什么问题可以面对面的交流。

这是oral和paper最大的区别之处。

  所以我觉得,做poster对看poster的人帮助最大,因为可以当面请教很多问题。

4、虽然我一直认为人不可貌相,但是这次参会我还是感触颇多的。

  首先说,做理论的穿着都比较朴素。

我们餐桌的一个女的美籍华人做理论的,穿的跟国内博士生似的(博士生穷嘛。

)。

但是那些做应用的教授都是西装革履的。

当然这不是最显著的。

  最显著的是,我发现穿着比较朴素的,人也确实比较搓。

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一点感受而已。

所以说,人靠衣装还是有道理的。

  另外有些学者太不像话,光脚穿凉鞋,衣服也不熨一下,胡子拉碴的,别人没法跟你交流。

连我这么锉的人还穿了袜子和长裤,动用了我最好的一件外衣。

否则别人跟你交流都降一个档次!

  开会是为了交流,不要总是together。

  第二天的晚宴,我们的餐桌离主席桌最近。

两个德国教授,一个日本教授,一个东南亚的,一个美国本科生,一个美国教授,一个武大教授(伊拉克人),还有我。

本来还有个英国小伙,一开始坐我们桌,后来被他导师叫走了,他还很不情愿。

  我是挺佩服老外,导师的话都不听,因为我们这桌比较杂,跟我做一起挺开心的。

结果来人叫他好几次together才走了。

  我想啊,要是换了中国学生,一定是屁颠的跟在导师身边。

  另外,不一定非要是研究生才要去参会,其他年轻人也应该鼓励参会!

  这次参会还遇到一些国内国外的本科生,论文也被录用了。

我觉得是应该这样子的,锻炼和长见识应该趁早!

  参加学术会议感想

  201*年7月20日由新疆护理学会组织举办的全国护理风险管理及全疆护理科研培

  训班在乌市召开,会议上由与国际医疗卫生界接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护理专家及北京医院的护理专家授课,各位专家传授了本院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

第一次接触到邵逸夫医院,它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参与管理的一所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在国内医院中独树一帜的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工资制、主诊医师负责制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制度,医院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较高评价,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邵逸夫医院最吸引人、最响亮的品牌就是他们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故来院学习管理经验的队伍中,以护理管理者居多。

他们的管理理念

  抓医院服务质量的领头羊护理质量1、全人护理理念

  优质服务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能关护全人护理的基本要素

  沟通消除焦虑,获得心理支持的有效方法哀伤护理人在特殊阶段的心理支持

  亲情的需要护士无法替代,充分利用家属的力量

  NursingNurse护士被关爱后才能关爱病人(必须发自内心)

  护理队伍成为创建魅力医院的主流

  1、护理工作得到医院领导的支持(不是等待领导的支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后予以肯定成绩(包括经济方面、院内受各群体尊重程度、精神方面)。

  2、构建良好的医护关系→举办“医生节”(为期一周)、适时给予关爱和问候,主动调节医护关系。

  3、解决质量问题的思路

  系统问题→变化组织结构、人员安排、程序设计、表格更改、设备改善等(8515定律,系统程序问题占85%、个体问题占15%。

85/15定律这是邵逸夫医院解决质量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说一个问题的发生,85%是因为系统和程序出现了的问题,15%才是个人的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多鼓励员工说出工作中的错误,收集相应的资料,便于重新制定、改进流程。

所以在问题发生以后,他们多数是去找环节的问题。

如果是系统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如变化组织结构、人员的重新安排、程序的再设计、更改表格、设备改善等;如果是员工对知识不了解,那就进行在职的培训;对于15%的个人问题,则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谈话、辅导等,对于那些知道原则但还做错的人由医院的奖惩委员会确定如何惩罚。

)。

医院管理实行医、护、技各一条线,定岗定编定额进行经济核算护士的管理由护士长负责,护士与全院床位比达到0.7,超过卫生部的0.6的要求。

人员的充足,使护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护理部设立制度及规程委员会、质量改进委员会、护理教育委员会、护理书写委员会、护理用品委员会、造口伤口护理委员会、静脉输液委员会、交流委员会、哀伤护理委员,还有高级专科护士(APN),各个委员会的成立与交流、学习与进步,使得护士有了宽阔的发展空间,发挥了护理人员的潜在的能力,更好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目标。

同时,护理人员能力的提高(护理人员承担换药工作,健康教育护士的专家门诊等)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节约了医生的时间,使他们更好的发展医学新的领域,投入到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同时有效的促进了医护之间的关系。

  专家讲到护理风险管理重在预防,而预防重在风险评估,是在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后,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的估计。

将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量化、定性分析,确定风险等级,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而护理人员、病人则是护理风险管理中人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现状进行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护理人员?

能专业照顾病人生活的护理人员;能够进行健康评估的护理人员;能够胜任专科护理的护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