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6978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docx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调论文书写范文

暑期支教大学生如何更好的支援农村教育的调查研究

——以走马村小学为例

在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教育软硬件落后。

因此,如何利于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时间,促进支教团队和当地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华中科技大学与湖北经济学院共计二十名同学组成了“梦翔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到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走马村小学进行了为期十一天的支教活动。

这十一天中,除了正常的教学时间,队员们更是不辞辛苦跑遍走马村、火星村、冰山村,对当地居民及老师、校长进行了调查问卷。

并由此总结,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走马村小学位于四川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走马村,属全国特困乡,基础设施落后,物资贫乏。

巴中市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我们经过了三次转车才从其临市到达花溪乡镇上。

初到走马村时,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走马村小学破破烂烂的教室以及一根用长竹竿做成的国旗杆。

索性,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关注度的提高,走马村小学也得到了诸多社会捐赠,比如崭新的课桌与乒乓球台。

破烂的教室与崭新的桌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多年来,走马村小学备受各界关注,有多批团队和个人共70余人来此支教,留下了宝贵资料,具有重大调查意义。

一、大学生进行暑期支教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支教活动。

胡锦涛主席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中鼓励大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利用支教扶贫实践,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成功开展15周年,无数大学生为乡村教育前赴后继,成为大学生实践真知,锻炼自身,奉献社会的良好平台。

(2)、大学生需要在农村展开支教活动。

大学生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大学生需要在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身,锻炼个性,适应未来需求。

大学生自身条件有利于开展支教活动。

大学生年富力强,有积极上进,克服艰苦条件,甘于奉献的欲望;大学生身处校园,尚为学生,同学生间代沟较小,便于交流,了解学生心态,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大学生知识更新较快,符合现代教育对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弥补当地信息落后对学生知识的局限。

(3)、农村地区需要大学生开展支教活动。

农村地区师资紧张,软硬件条件较差。

目前国家虽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但由于教育资源的长期分配不公,农村学校硬件条件、师资力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加之人员外流,农村学生逐年减少,大量学校被裁撤,教师被分流。

合并后的学校严重超员,资源紧张;未被裁撤的学校,教师大量分流,经常出现校长、老师只有一人的现象。

以走马村小学为例,有3个教学班级,39名学生,却只有一位代课老师,而临近的花溪乡中心小学,虽有众多教师,平均每班学生却达到70余人,严重超员,许多课程无法开展。

大学生支教可缓解教师紧缺的压力,利用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由于师资所限未能开展的课程。

农村地区教师老龄化严重,知识陈旧。

以走马村为例,目前仅有的一位代课老师仅有高中水平且年龄较大,知识老化严重,由于当地工资收入水平低,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年轻教师。

大学生仍在不断学习,知识时令性强,可以缓解年轻教师缺乏,知识老化的问题。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留守儿童。

走马村小学现有的39名学生中,父母双方均在家的不足15位,许多学生由爷爷或奶奶照顾。

由于看管不善,暑假期间存在着大量安全隐患。

大学生进行支教活动,对学生统一管理,传授知识,既能减轻事故概率,又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综上分析,大学生进行暑期支教活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大有裨益,正因如此如何让支教大学生更好的融入农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开展暑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走马村小学近几年接待支教人员一览表

支教人员

年份

支教时间

所在单位

主要资金来源

李伟标

2009

1年

蓝天学院

个人筹集

爱心蚂蚁

2009

45天

爱心蚂蚁基金会

社会捐赠

何晶

2010

3个月

湖南电视台

单位拨付

冯一

2010

1个月

北京大学

个人筹集

周凌

2010

10天

成都理工大学

个人筹集

成都中医药大学支教队

2011

10天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团队成员个人筹集

梦翔支教队

2011

11天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团队成员个人筹集

(一)、资金和时间受到限制。

目前大学生从事支教的资金,除学校的小额拨付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加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有公益组织提供资金来源,另一种是有学生自己出资,第二种方式是目前参与支教的高校社团和个人采用较多的。

大部分支教团队进行的都是无偿支教,实践地多为贫穷地区,能提供的帮助有限,实践学生资金压力较大,受资金所限,实践时间也受到影响,多为10天左右。

以走马村小学为例,该校目前已接待了4批大学生支教团队,从资金上看,除去校方的零星开销,花费最少的也有3千,多的更达数万元,时间上来看,学生所进行的支教,时间最短的10天,最长的45天,时间最长的爱心蚂蚁团队正是大学生挂靠社会公益组织开展支教活动的典范。

其他几支实践队无不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实践时间受到限制,甚至提前撤离,预定授课任务必然受到影响,支教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同时通过对当地学生家长的走访得知,希望支教队伍待一个月以上的家长高达90%,时间长短成为他们衡量一个支教团队的重要标准之一。

(2)、支教个人和团队缺乏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

以授课技能来说,师范类专业学生毕竟占少数,大部分支教队员未经过专业训练,存在大量问题。

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缺乏科学的论证,就走马村接待的几支支教团队来看,所受课程均是来校后临时决定,以素质拓展课为主,文化课为辅。

且不说课程开设是否合理,就所开设的文化课来说,走马村小学校长景宗文老师认为,文化课授课进度不符合规律,正常需要一年时间讲授的内容,往往半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就全部教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而就素质课来说,通过与支教学生及当地老师的交流得知,素质课的编排同样存在问题,素质课虽深受学生欢迎,但教授到怎样的效果才算合格,什么样的素质课最适合他们,所有的支教队均没有一个衡量标准。

以学生的心理辅导来说,支教老师对支教期间学生心理问题尚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帮助,但很容易忽视学生对他们日益增加的依赖性,或者说发现后也无法采取对策。

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情感自控能力较差,在实践结束后,这种情感集中爆发,支教老师的来开会对学生造成极大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当地老师以后的教学活动。

就学生的管理来说,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占用大量本不充裕的支教时间,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学生旷课、调皮现象一直存在。

由于没有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缺乏创新的实际经验基础,支教老师只能借鉴当地原有的管理方法,呆板的管理制度又会对支教的效果造成影响,立足于传授新知识,真心沟通的支教工作与原有教学模式和方法流于一致。

(3)、支教活动受当地条件制约。

当地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工作支持。

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对支教的认识存在误差,认为支教仅是大学生的自我锻炼,忽视了支教工作对当地的实际效用,不愿意引进和接待,仅凭个别热心的校长进行组织。

支教时间处于暑假期间,学校老师已放假,学校少有专人留守,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到支教的效果,甚至支教学生的正常生活。

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对安全不够重视。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60%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应重点学习文化课,压制孩子的兴趣爱好,同时对支教老师的课程安排存有异议,认为应多排文化课而非素质课,并以此作为评价实践队的标准之一。

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只要考得上就让其继续上学,却没有切实履行作为家长进行督促的责任。

安全方面来说,据了解,走马村的每一支支教队都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承诺书,但鲜有家长遵守,导致学生安全难以保证,支教老师不得不额外抽出部分时间来负责学生安全,挤占了正常教学时间。

农村学校条件太过简陋,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场地,部分课程根本无法开展。

走马村小学只有3间教室,100套桌椅,暑假期间上课的学生能达到200人,支教老师要么将几个年级合为一班,要么就要将卧室腾出来,用餐桌当课桌,学校操场只有100平米左右,四周都是山地,根本无法开展体育活动,唯一的体育器材是别人捐献的乒乓球台。

条件如此,更别说诸如计算机之类的课程了。

农村地区社会关系复杂,治安状况差。

初到的支教老师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容易误入当地矛盾之中,严重影响到了支教老师的工作和正常生活。

仍以走马村小学为例,当地的多批支教队伍遭到骚扰,甚至出现敲诈的现象。

3、相关对策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要解决以上问题,使支教大学生更好的服务农村教育,需要支教大学生、大学生所在学校和当地三方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1)、支教团队和个人加强自身建设

资金上开源节流,仔细筹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在争取学校资金的同时,积极进行外联,寻求社会支持,积极联系公益基金会展开合作,编写严格的费用支出方案,建立节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支出预算合理安排支教时间,科学规划支教活动流程,将资金对支教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

寻求专业支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建设。

利用校方资源,咨询专业老师,参加相关培训,了解相关的教育知识和规律,根据所开设课程展开针对性训练;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建立后支教时期的心理辅导机制,将支教活动对当地学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同实践地相关机构进行联系沟通。

与教体局、派出所、医院等机构建立起联系,并取得其支持,就可能发生的情况建立相关预案。

同实践地校方积极沟通,明确双方责任归属,积极向当地教师请教相关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并让其参与到支教的日常活动中去。

积极同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同家长就其孩子学习问题展开沟通交流,说服家长放弃错误观念,向其提出中肯建议,与家长保持联系,解答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困惑。

从实践地实际情况出发,约束自身行为,尊重当地风俗,尊重当地群众,获得当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2)、校方积极扶持

校方在能力范围内给与资金援助,同时联系校内外资源,为支教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利用校方的广阔平台,帮助支教大学生联系相关公益组织,帮助支教大学生联系适合的支教点,同当地相关机构建立起联系,同时关注支教活动的进程,及时给与帮助。

(三)、政府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多方筹措,对农村学校的危房进行改造,保证师生安全,增加农村学校教育设施的配备,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向农村推广先进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宣传新的家庭教育观念,从单纯由学校教育孩子,到家长和学校共同规划孩子的学习。

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由放任自流转变为积极干预,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教育机构积极支持支教大学生的工作。

相关部门转变观念,有被动接受到主动联系,安排专人负责地区大学生支教活动,做好支教活动经验总结,结合当地实际及相关经验给前来支教的大学生中肯的建议和指导。

加强农村地区的治安建设。

派出所为支教学生和学校提供治安保护,建立安全的环境,保证支教活动正常进行。

4、结语

走马村只是众多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中的一所,全国500多个贫困县,仍有数以万计类似的小学,我们也只是众多支教大学生中的一员,不知道还有多少同学在更为艰苦的条件下默默耕耘,只希望能尽我们的绵薄之力,为农村教育做上一点点贡献。

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只对农村地区落后的教育条件的一点点改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真心希望国家大力关注农村教育,加强师资建设,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尽快改善落后的教育条件,彻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