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085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x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DBJ14-044.1-2007J10959-2007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

Operatingregulationsforstaticloadingtest

ofgroundandcompositesubgrade

2007-03-01实施

山东省建设厅发布

前言

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大小直接涉及到建筑物整体的安全与否。

为在山东省统一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方法,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便于执行操作,为设计、施工、验收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监督、检测、施工等单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7章,主要内容是:

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浅层平板荷载检测、深层平板荷载检测、岩基载荷检测、复合地基载荷检测等。

1总则

1.1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统一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方法,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使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与评价。

1.3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搭配。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结果应结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判定。

1.4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2主要符号

A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桩间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pk—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特征值;m—面积置换率。

3基本规定

3.1检测方法和内容

3.2检测工作程序

 

1岩土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施工技术资料,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2确定委托方的具体委托事项,签订委托文件;

3明确检测现场检测工作实施的可行性和安全措施。

 

1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检测用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

3量程足够。

1天然地基土、深层地基土、岩基的检测,作好检测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检测。

2砂、砂石、石垫层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3天。

3灰土垫层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10天。

4素土垫层地基、素土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垫层的检测,对于粘性土垫层,间隔时间为21~28天;对于粉土垫层,间隔时间为14~21天。

5预压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在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结束后或堆载法处理地基结束后即可进行检测。

6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间隔时间为7~14天;对于粉土和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为14~28天。

7强夯置换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8振冲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对于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为21~28天;对于粉土地基,间隔时间为14~21天。

9砂石桩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对于饱和粘性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天;对于粉土、砂土和杂填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宜少于7天。

10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法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11夯实水泥土桩法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12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13高压喷射注浆法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14石灰桩法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15灰土挤密桩、土挤密桩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对于粉质粘土、粘土地基,间隔时间为21~28天;对于粉土地基间隔时间为14~21天。

16柱锤冲扩桩法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14天。

17单液硅化法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7~10天。

碱液法处理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28天。

 

3.3检测数量

 

3.4检测机构

1应通过省级或省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

2应具备省级或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

1应经培训上岗,具有省级或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

2应有其所在检测机构的聘任证书。

3.5检测报告

1检测机构名称、计量认证号,资质证号,通讯地址和电话;

2委托、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

3工程名称、地点、基础、结构型式、层数;

4检测目的,依据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日期,设计要求;

5受检地基类型及施工记录;

6地质资料描述及柱状图(剖面图;

7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检测过程;

8每检测点的数据及成果曲线;

9检测数据分析及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

4浅层平板载荷检测

4.1适用范围

 

4.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应在其载荷板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3沉降测定平面应在承压板上,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承压板上。

4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宜小于1/40。

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

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米。

5承压板的刚度要足够大,在最大载荷下承压板中心与承压板边的变形差与承压板边长的比应在1/1000之内。

6固定和支撑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

2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平台反力装置的容许承载能力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压重支墩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3地锚横梁反力装置:

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地锚的上拔力应大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6倍。

以承压板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布置地锚。

 

4.3检测系统框图

4.4检测方法

 

1检查油压千斤顶是否安装在承压板的中心位置,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指零,或压力传感器与仪器连接,仪器读数是否为零。

2检查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与基准梁安装是否牢稳,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是否在承压板的中心线位置上;轻击基准梁,看百分表指针是否灵敏,或位移传感器与仪器连接,轻击基准梁,仪器读数是否灵敏。

1加荷应分级进行,施加的总荷载一般要达到或超过地基土的极限荷载。

试验地基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加荷至地基土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二倍;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2加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10。

各级荷载下要随时观看压力表值或压力传感器是否在要求的数值上,如有减少要随时补压。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2沉降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等于0.06。

1分别计算每级荷载下沉降增量和沉降量。

2根据各级荷载和相应的总沉降量绘制p~s曲线图。

4.5检测结果的判定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承压板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s—承压板的沉降量;b—承压板的宽或直径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4.6检测结论的评定

 

4.7检测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处理

1如果压力表、油压千斤顶、油泵损坏时,应立即卸载。

更换压力表、油压千斤顶(如果只是油管破损时,可只更换油管、油泵。

向建设、监理、设计单位提出,重新选点进行检测。

2如果百分表损坏时,应立即更换百分表进行试验。

3在检测工作中,如发现承台支墩倾斜(一般发生在荷载加载过程中或全部加载完毕后,人员先撤离到危险范围外,观察无危险后,再拆卸仪器,卸下荷载块。

重新安装或砌筑支墩,再进行检测;如在检测的卸荷过程中发现支墩有倾斜现象,应立即停止卸载过程,先卸下一部分荷载块后,再进行卸载工作。

4.8安全措施

 

风力超过6级时,应停止吊装。

在雨、雪、雾后吊装,要清除设备、场地、吊车上的冰雪,注意场地防滑。

1使用各种电器设备、仪器时,应严格遵守使用规程或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2将电源引至工作现场时,应请现场电工或专门电气人员操作,必须有可靠有效的接地装置,并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所用电源线应为橡胶护套线,铜线截面积应满足使用最大电流的需要。

电线架空应有一定的高度,在现场以保证安全高度为准。

如放在地面,应挖沟埋入地下,以免被车辆轧坏。

并应随时注意来往人员,尤其是有人在埋线附近挖沟等工作时,应及时通知和制止。

3电源接线板、插座、油泵等仪器设备要防水、防雨、防雾,以防漏电。

4如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应迅速正确解脱电源,进行触电救护,并立即和急救站(医院联系抢救。

触电救护按触电救护方法进行。

5深层平板载荷检测

5.1适用范围

 

5.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应在其传力筒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3沉降测定平面应在传力筒上,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传力筒上。

4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宜小于1/40。

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

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米。

5传力筒、承压板的刚度要足够大,传力筒按压杆稳定计算在最大载荷的1.2倍下不失稳。

在最大载荷下承压板中心与承压板边的变形差与承压板边长的比应在1/2000(0.4mm之内,承压板的直径为800mm,传力筒与承压板要紧密的联接在一起(螺栓连接或焊接。

6固定和支撑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

倍。

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

2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平台反力装置的容许承载能力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压重支墩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5.3检测系统框图

5.4检测方法

 

1检查油压千斤顶是否安装在传力筒的中心位置,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指零,或压力传感器与仪器连接,仪器读数是否为零。

2检查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与基准梁安装是否牢稳,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是否在传力筒的中心线位置上;轻击基准梁,看百分表指针是否灵敏,或位移传感器与仪器连接,轻击基

准梁,仪器读数是否灵敏。

1加荷应分级进行,施加的总荷载一般要达到或超过地基土的极限荷载。

检测地基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加荷至地基土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二倍;加荷分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2加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10。

各级荷载下要随时观看压力表值或压力传感器是否在要求的数值上,如有减少要随时补压。

 

1沉降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之比大于0.04(32mm。

2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3本级沉降量大于前一级沉降量的5倍。

4当持力层土层坚硬,沉降量很小,最大加载量大于设计要求的2倍,因设备或荷载块重量等原因无法再加载时。

1位移计或百分表检测沉降是安装在传力筒上,所以传力筒的变形应扣除,每级的扣除量ΔLn按下式计算:

A

Pn—第n级载荷的荷载值(kN;

L—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点以下传力筒筒长(m;

E—传力筒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Q235钢板做成的钢筒2.1×105(MPa;

ΔLn—第n级载荷下传力筒的变形(mm。

2分别计算每级荷载下沉降增量和沉降量(应减去传力筒的变形。

3根据各级荷载和相应的总沉降量绘制p~s曲线图。

5.5检测结果的判定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二条要求确定时,可取s/d=0.01~0.015(s取值在8~12mm之间(s—承压板的沉降量;d—承压板的直径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5.6检测结论的评定

如果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或超过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检测结论为:

该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kPa,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的要求。

5.7检测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处理

1如果压力表、油压千斤顶、油泵损坏时,应立即卸载。

更换压力表、油压千斤顶(如果只是油管破损时,可只更换油管、油泵。

向建设、监理、设计单位提出,重新选点进行检测。

2如果百分表损坏时,应立即更换百分表进行检测。

3在检测工作中,如发现承台支墩倾斜(一般发生在荷载加载过程中或全部加载完毕后,人员先撤离到危险范围外,观察无危险后,再拆卸仪器,卸下荷载块。

重新安装或砌筑支墩。

再进行检测;如在检测的卸荷过程中发现支墩有倾斜现象,应立即停止卸载过程,先卸下一部分荷载块后,再进行卸载工作。

5.8安全措施

 

1使用各种电器设备、仪器时,应严格遵守使用规程或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2将电源引至工作现场时,应请现场电工或专门电气人员操作,必须有可靠有效的接地装置,并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所用电源线应为橡胶护套线,铜线截面积应满足使用最大电流的需要。

电线架空应有一定的高度,在现场以保证安全高度为准。

如放在地面,应挖沟埋入地下,以免被车辆轧坏。

并应随时注意来往人员,尤其是有人在埋线附近挖沟等工作时,应

及时通知和制止。

3电源接线板、插座、油泵等仪器设备要防水、防雨、防雾,以防漏电。

4如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应迅速正确解脱电源,进行触电救护,并立即和急救站(医院联系抢救。

触电救护按触电救护方法进行。

6岩基载荷检测

6.1适用范围

 

6.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01mm。

2应在其传力筒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或在承压板对称安置2个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

3采用承压筒传力方式时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宜小于1/40。

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

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米。

采用洞室反力形式时基准桩应固定在洞室的侧壁上。

5传力筒、承压板的刚度要足够大,在最大载荷下承压板中心与承压板边的变形差与承压板边长的比应在1/3000(0.1mm之内,承压板的直径为300mm,传力筒与承压板要紧密的联接在一起(螺栓连接或焊接。

6固定和支撑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1传力筒传力方式

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

b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平台反力装置的容许承载能力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压重支墩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c地锚横梁反力装置:

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地锚的上拔力应大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6倍。

以传力筒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布置地锚。

2洞室反力方式:

把洞室顶和底面凿平→检测处应用跺斧等工具加工出Φ400mm的平面→安装时检测处抹5mm厚水泥(强度等级42.5净浆→将承压板放置在检测处的正中→将千斤顶放置在承压板正中→在千斤顶顶上放置厚钢板→钢板上放置高标号水泥砂浆(用强度等级42.5水泥,配合比为1:

2→千斤顶进油,荷载加至最大荷载的5%→三天后卸载→安装

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检测。

 

图6.2岩基载荷检测示意图

6.3检测方法

1检查油压千斤顶是否安装在传力筒的中心位置,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指零,或压力传感器与仪器连接,仪器读数是否为零。

2检查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与基准梁安装是否牢稳,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是否在传力筒或承压板的中心线位置上;轻击基准梁,看千分表指针是否灵敏,或位移传感器与仪器连接,轻击基准梁,仪器读数是否灵敏。

1加荷应分级加荷,加荷总量一般要达到或超过岩基的极限荷载。

检测岩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或限于加荷能力荷载至少加荷至设计岩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三倍;荷载分级第一级加

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2加荷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10。

各级荷载下要随时观看压力表值或压力传感器是否在要求的数值上,如有减少要随时补压。

 

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3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岩基承载力特征值的3倍。

 

L—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点以下承压筒长(m;

E—传力筒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Q235钢板做成的钢筒2.1×105(MPa;

ΔLn—第n级载荷下传力筒的变形(mm。

2分别计算每级荷载下沉降增量和沉降量(应减去传力筒的变形。

3根据各级荷载和相应的总沉降量绘制p~s曲线图。

6.4检测结果的判定

 

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为承载力特征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3倍时,将极限荷载除以3,所得值作为承载力特征值。

6.5检测结论的评定

 

6.6检测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处理

1如果压力表、油压千斤顶、油泵损坏时,应立即卸载。

更换压力表、油压千斤顶(如果只是油管破损时,可只更换油管、油泵。

向建设、监理、设计单位提出,重新选点进行检测。

2如果千分表损坏时,应立即更换千分表进行试验。

3在检测工作中,如发现承台支墩倾斜(一般发生在荷载加载过程中或全部加载完毕

后,人员先撤离到危险范围外,观察无危险后,再拆卸仪器,卸下荷载块。

重新安装或砌筑支墩。

再进行检测;如在检测的卸荷过程中发现支墩有倾斜现象,应立即停止卸载过程,先卸下一部分荷载块后,再进行卸载工作。

6.7安全措施

 

1使用各种电器设备、仪器时,应严格遵守使用规程或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2将电源引至工作现场时,应请现场电工或专门电气人员操作,必须有可靠有效的接地装置,并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所用电源线应为橡胶护套线,铜线截面积应满足使用最大电流的需要。

电线架空应有一定的高度,在现场以保证安全高度为准。

如放在地面,应挖沟埋入地下,以免被车辆轧坏。

并应随时注意来往人员,尤其是有人在埋线附近挖沟等工作时,应及时通知和制止。

3电源接线板、插座、油泵等仪器设备要防水、防雨、防雾,以防漏电。

4如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应迅速正确解脱电源,进行触电救护,并立即和急救站(医院联系抢救。

触电救护按触电救护方法进行。

7复合地基载荷检测

7.1适用范围

 

承载力。

7.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应在其承压板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3沉降测定平面应在承压板上,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承压板上。

4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宜小于1/40。

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

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米。

5承压板要有足够刚度,在最大载荷下承压板中心与承压板边的变形差与承压板边长的比应在1/1000之内。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1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

多桩复合地基载荷检测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6固定和支撑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

2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平台反力装置的容许承载能力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压重支墩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3地锚横梁反力装置:

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地锚的上拔力应大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6倍。

以承压板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布置地锚。

 

7.3检测系统框图

7.4检测方法

 

1检查油压千斤顶是否安装在承压板的中心位置,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指零,或压力传感器与仪器连接,仪器读数是否为零。

2检查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与基准梁安装是否牢稳,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是否在承压板的中心线位置上;轻击基准梁,看百分表指针是否灵敏,或位移传感器与仪器连接,轻击基准梁,仪器读数是否灵敏。

1加荷应分级进行,施加的总荷载一般要达到或超过复合地基的极限荷载。

检测地基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加荷至地基土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二倍;加荷等级可分为8~12级。

2加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10。

各级荷载下要随时观看压力表值或压力传感器是否在要求的数值上,如有减少要随时补压。

 

1沉降急骤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累计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6%。

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