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概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499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小组工作》概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概要.docx

《《小组工作》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概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组工作》概要.docx

《小组工作》概要

《小组工作》概要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1、什么是小组?

小组是有组织、有秩序、彼此相互依存,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持续互动的两人以上的结合体。

2、小组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

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互相支持而发挥出来。

小组工作的特征?

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2、小组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4、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

3、小组的效益

1、经济效益:

可节省时间和人力,符合经济原则。

2、小组具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及多元的观点,为问题的了解、讨论与解决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意见。

3、小组成员可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及他人的了解。

4、小组能产生共同感受或经验。

5、回馈功能:

小组提供给成员接收回馈的机会,小组中他人的建议、反应和看法都很有价值。

6、小组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机会。

7、小组是真实生活的实验室。

4、小组工作的功能

1、康复(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2、能力建立(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3、矫正(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

4、社会化(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

5、预防(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

6、社会行动(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行动,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协助组员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

8、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基础

1、小组动力一词最初由谁提出?

什么是小组动力?

影响小组的主要动力因素有哪些?

由勒温提出。

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

因素:

(一)静态方面

1、机构

首先,机构对小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机构对小组过程的影响。

2、小组特性

(1)小组类型

(2)小组对象(3)小组原理(4)小组目标(5)小组名称

(6)小组的主题(7)小组的规模(8)小组的结构(9)小组的形式

(10)小组的时限(11)小组的空间安排(12)小组的时间安排(13)小组的契约形式

3、小组带领者

小组带领者应具备如下技能:

建立目的关系的技能、分析小组情况的技能、参与小组的技能、处理小组情感的技能、发展活动的技能、应用机构及社区资源的技能、评估的技能

4、小组成员

社会背景、年龄、性别、人格特质

(二)动态方面

小组领导方式、小组的沟通和冲突、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小组的评估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1、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最早的一种小组工作模式是什么?

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性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是最早的小组工作模式。

2、简单了解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互惠模式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也对此模式有影响。

它主要对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

3、理解场域理论(行为环境论、生活空间论)。

(见教材P57)

第五章小组构成

1、开放式小组和封闭式小组的特点

按组员的界限划分。

开放小组是小组过程的任何时间都允许成员加入和离开。

一般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都有很高的开放度。

而封闭小组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是相同的成员组合,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

一般说来,深刻的互动关系和一些特殊的治疗关系都是在封闭的小组中完成的。

2、结构式小组与非结构式小组的特点

按小组的结构划分。

结构小组具有正式的结构和控制,成员和工作者都有确定的角色和地位;结构小组都有具体的目标和正式组织。

小组工作中涉及的小组类型基本都是结构式的。

而非结构式的小组不具有结构和控制,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处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彼此没有约束,像朋友一样的分享和表达。

非结构式小组对工作者的要求很高,工作者要能够与组员同行和融入(不是站在外面观察和控制)。

3、在小组过程中,哪些行为常被小组拒绝?

轻视小组目标;对于小组的意见和节目做消极的反应;不负责任;谈话过多,试图操纵小组;自私而不与他人合作;违反小组规则;经常抱怨。

4、了解小组规模、小组时间和小组空间

规模:

1、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活动人数可以多些,但如超过25人则难以称为小组。

2、休闲娱乐小组4-5人最为理想;5人小组最适合讨论和分享;8-9人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治疗小组一般在5-7人为宜;儿童小组规模最好小些。

3、米勒(Miller)提出“七加减二原则”,即认为小组一般由5-9人组成最为理想。

时间:

1、内容:

小组的期限、聚会期的长短、聚会的频率和聚会的时间等。

2、影响:

是决定小组目标的重要参数;决定目标的范围和广度;影响小组的助人过程和结构;影响组员对小组的投入和精力。

3、通常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需要较长的时间,每次时间在2-3小时为宜。

对大多数小组而言,一般聚会期在45分钟-60分钟为宜。

4、频率:

小组聚会的次数增加,互动程度加深;但也不能太频繁。

一般在小组开始阶段聚会的次数可多一点,到维持期,聚会的频率就不必太密集。

每次聚会的时间以每个成员都能分享为原则。

5、聚会的时间段:

如果是母亲小组最好为周日白天,邀请做爸爸的参与小组活动应该在晚上八点以后,一些女性休闲小组可安排在午后。

总之,小组的时间安排应该配合小组目标,治疗和目标类小组可能时间较长,应该将小组分成几个阶段展开;小组聚会的频率,原则上以每周一次为宜,每次聚会的时间以每个成员都能分享为原则,不宜超过两个小时。

技巧教育、康乐、会心小组一般时间较短,以完成任务为前提。

空间:

1、活动空间(指组员或小组对地理区域的占有倾向。

活动场域可以分为个人活动场和小组活动场。

2、个人空间(指个人与他人活动的主要环境。

3、空间安排(物理距离会影响人的心理距离,而空间的安排也会影响小组的动力。

 

第二篇小组工作过程

第六章小组筹备

小组筹备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和任务

一、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

1、需求评估

步骤:

资料收集——资料分析——介入干预

2、目标确定

将小组目标加以概念化

清楚各种小组目标

目标的确立是一个动态过程

小组目标要符合组员的需求

二、招募与选择组员

(一)问题或需求的性质

(二)人口学上的特性

(三)参与的形态

(四)成员的能力与经验

三、小组前的会谈

功能:

预估成员的期望与能量、问题的同质性以及成员的目标;角色引导;沟通目标;建立契约;公布小组时间、地点;第一次会谈

四、聚会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小组的基本成员

根据小组目标慎重考虑小组的大小及性别比例

2、仔细考虑聚会的时间与地点

尽可能有一个固定的聚会场所,且时间也固定

场地的安排让成员有认同的特征:

事先准备好室内的设备:

3、做好人事安排

接待人员要对活动有所了解

活动场地有清楚的指标

工作员应先于成员进入房间

4、做好告知成员参加聚会的通知工作

第七章小组初期

1、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

1、两极情感

小组开始时的情绪一方面受到小组的吸引,同时又充满焦虑。

这种心情是矛盾的、冲突的。

它表现在“趋避”困境中,进退两难。

2、探索

成员由于焦虑会提出下列问题:

我要改变到什么程度才能被接受?

我能接受未来的改变吗?

其他人(重要他人)能接受我所改变的样子吗?

我能驾驭整个改变的过程吗?

对于未知的世界,成员还会谨慎小心的去试探:

你家住哪里?

在哪里工作?

你好像我曾在哪里看过的一个人?

3、推磨

2、工作者在小组第一次聚会时要完成的工作

(一)寻找相似性

(二)彼此交谈

(三)减除曲解

(四)细心聆听

(五)同理心、真诚和接纳

(六)向成员解释清楚工作者的角色

(七)向成员解释清楚成员自己的角色

(八)掌握几种相互认识的活动并加以灵活运用

3、什么是小组规范?

小组规范是指小组成员之间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规则与影响他人行为的方式。

具体包括:

守密、责任、参与、开放、诚恳、非批判地接纳对方、高度地自我揭露、自我了解、不满行为的表达以及勇于接受改变等。

第八章小组中期

1、小组冲突时期的特点、小组冲突的形式。

(一)成员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控制意识增强

(二)向工作者提出对质

(三)小组冲突的形式和小组中的次小组问题

1、小组冲突的形式

按冲突的对象来分:

个人内在心理冲突

成员之间的冲突

成员与工作者之间的冲突

按冲突的性质来分:

理性及秩序式冲突

心理及情感式冲突

权利及控制式冲突

2、小组中的次小组问题

2、对于小组中哪些成员需要特别关注?

1、有攻击性的组员

2、沉默的组员

3、垄断、说大话者

4、替罪羔羊——牺牲者、发泄对象

3、小组冲突时的主要工作

(一)稳定系统

工作者运用稳定系统的技巧是在于尽可能去调和成员的关系。

在冲突阶段,工作者更要表现高度的和谐态度。

工作者面对冲突,应该努力自我协助与协助小组度过难关,最佳的态度是表现出始终一贯的态度与和谐的声调。

(2)把议题抛回小组(焦点回归)

把议题抛回小组是指工作者不担任最后的决策者,而是一位提醒者,用启发性与示范性的表达鼓励成员表达不同的看法,让任何引起争议的话题能透过共同的参与者得到共识。

(三)善于利用冲突

对于成员间的冲突,工作者应冷静和敏锐地察觉出问题症结所在,不宜用威胁、指责、惩罚的行为。

4、小组成熟时期的特点和工作

一、小组成熟时的特点

1、成员达到最理想的沟通状态

2、小组形成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解决冲突的方法,组员之间有充分的默契。

3、小组有足够的能量达成目标。

4、小组的概念更深入。

5、权力结构趋于稳定。

6、成员会比以前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但彼此之间的依赖性更强。

7、成员与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小组成熟时的工作

(一)引导

引导的技巧是指忠告(advising)和咨询(counselling),而不是一种规定和管理。

引导是引导小组朝向小组已经决定的方向去做建议与咨询。

(二)支持

工作者的支持功能在于支持小组自我管理、自我引导、使自己只担任次级角色与支持的外力。

(三)表达差异性

工作者鼓励成员表达差异性可藉着刺激或鼓励表达来完成,或是不惜要求成员表达。

方法:

可要求成员即兴表达。

工作者要有观察成员准备妥当与否的能力,当成员在表达个别性有所犹豫的时候,工作者应该协助他们。

 

第九章小组后期

1、小组后期的特点和任务

一、特点

(一)成员的反应

1、拒绝

拒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视小组的结束,继续用一贯的态度来互动。

二是明显的缺席或较以往冷淡。

三是对小组经验的否认。

应对策略:

及早申明小组结束的时间与理由;告诉成员有关结束的经验,以淡化分离的感受。

2、愤怒

成员变得有攻击性,批判工作者也攻击其他成员。

应对策略:

最好鼓励成员表达真实的感受,面对重点。

3、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的表现是依赖与退缩,仿佛回到初次聚会期。

此外,还有一种特有的现象“门把现象”。

应对策略:

不必太在意,应把心思更多的放在处理愤怒所带来的情绪,以免过于对立与争执。

4、压抑

5、接受

(二)小组整体行为

此时的小组整体行为显得特别复杂:

分离、拒绝、愤怒等都有。

团体也陷入两极情感中,凝聚力增强,成员感到松弛与满足,但团体凝聚力也受到结束的影响,已不如中期时那般达到颠峰状态。

决策行为也开始恶化,共识性的决策不再能维持。

成员行为以自我导向为主,此时成员表现出退化行为。

(3)工作者的反应

二、目标和任务

(一)小组后期的目标

巩固小组工作的成果

帮助小组成员独立地、有成就感的离开小组

巩固在小组中的学习经验,并使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增进组员对小组经验的良好印象

(二)小组后期任务

1、评估小组目标的实现情况

2、了解和处理成员有关小组结束的情绪和感受

3、保持成员的变化、巩固已经习得的技巧

4、协助成员制定将来的计划,适应外部情境

5、处理未完成的工作

6、转介

第十章小组评估

了解单一个案设计,理解单一个案设计图

一、单一个案设计

涵义:

单一个案设计又称为单一受试设计,它是以一个个案或一个群体作为实验或研究现象,不设对比组或控制组,研究者直接对同一个研究(干预)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

单一个案设计利用时间顺序的方法,来评估干预的效果或政策对个人或个案的影响力。

要求反复测量针对案主(或系统)某个特定问题的行为指标,资料的收集在干预前后进行,然后比较前后两组资料,找出变化,其目的在于观察干预开始时,是否建立了对目标问题有所改善的支援模式。

(Rubin&Babble,1997)

最常用的是AB设计和ABAB设计。

二、AB设计(见教材P214-215)三、ABAB设计(见教材P215-216)

第三篇小组工作实务技巧

第十一章小组领导技巧

1、什么是小组领导?

小组领导的方式有哪几种?

一、小组领导

一是指小组领导者,即在小组运作过程中,负责组织、带领和引导小组成员走向和达到小组目标的那个人。

二是指称小组的领导过程。

在过程中,成员互相影响和激励,以促进小组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二、小组领导的方式(专权式、民主式、放任式)

专权式——指小组领导者以“权威”、“专家”自居,将推动小组的主要责任寄托在自己身上,小组的动力大都围绕小组领导者产生。

民主式——指小组领导者尽量推动小组的责任、鼓励组员的参与和各尽所能去分担和完成小组的任务。

放任式——指小组给予每一位组员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决定小组的目标和方向,小组领导者是其中的一员,其权力、责任与参与和其他组员没有区别。

2、小组领导者的角色是什么?

从小组的过程来看,小组领导者的几种角色和功能:

1、领导者是小组的起始者和推进者2、领导者是过程的观察者和反馈者3、领导者是小组规则的执行者

3、什么是协同领导?

协同领导的模式有哪些?

协同领导是指在小组工作中,有两个工作员分享领导权。

领导者彼此呼应,共同领导小组。

1、新手模式(学徒式)特点:

一个领导者比另一个有经验;一个担任掌控角色,另一个做观察和尝试做领导者。

2、分担模式特点:

没有主辅之分

3、交替领导模式特点:

交替担当主要的领导角色

4、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掌握并能运用)

1、积极倾听

(1)倾听什么?

首先,倾听事实信息。

其次,倾听情感信息。

再次,倾听行动信息。

最后,倾听(观察)其他组员的信息。

(2)如何倾听?

首先,表达对组员的专注、接纳与尊重:

以专注的眼神注视组员,保持身体前倾、开放的姿势。

其次,集中精力听清,尽量不要求组员重复所说的话;弄清其意并听懂话语背后的信息;快速归纳记忆,以便给予恰当的回应。

再次,意识到自己是情境中人,是参与式倾听。

注意:

要用眼神及身体姿势或动作关心和注意每一位组员,并引导大家也要认真倾听。

2、反映

反映是同感的传达过程,主要是通过复述成员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揭示背后的情感来实现。

包括对组员信息的内容反映、情绪和情感反映以及生活经验的综合反映等。

(1)内容反映

点出组员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让该组员感觉到有人听明白了自己的话。

反映内容不可以完全重复组员的话,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组员的意思。

情境案例:

在一个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训练小组中,工作员在一次小组结束时留下功课:

在下一周每人要主动的与不认识的人沟通,下次小组活动时进行分享。

聚会时,组员张强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一周里的经验,工作员对张强分享的信息内容做了反映:

“我们听到张强在说,他在过去一周主动与五位不认识的人沟通。

(2)同感反映

同感是指工作员站在组员的角度感受组员的感受——即组员的情绪和情感,并能够将自己的感受准确、恰当的传达给组员,同时引导其他组员有同样的理解,让组员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

“有人懂我”。

情景案例:

聚会时麦麦分享了自己和妈妈通电话并对妈妈发脾气的情形。

工作员给了麦麦同感的反映:

“麦麦和我们分享了一周发生的事,她面临许多需要处理的烦心事情,心理很着急,所以和妈妈通话时很急躁,发了脾气。

事后,麦麦觉得妈妈这么关心自己,自己还和她发脾气,感到非常的难过、内疚、后悔,觉得很对不起妈妈,也很心疼妈妈。

(3)经验反映:

对组员心路历程的综合反映

情景案例:

文文回忆大学四年来的生活,工作员给了一个综合的反映:

“大四同学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感慨,回忆自己四年来走过的路,文文告诉我们,大一积极主动,参加了很多活动,做了很多事情,大二就由不得自己,课业负担多了,整天应对课程,到了大三又稍微轻松些许多,一时不知该做些什么,只是到了图书馆看看书,现在想起来觉得没有很好的利用。

现在大四了,马上就要毕业了,面临着找工作的事情。

回想大学四年走过来,觉得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规划……可以把这个经验和感受给师弟师妹们。

3、澄清

澄清是指使用某些方法使组员陈述的内容和感受更加清楚和条理化的过程。

方法(见教材P86)

(1)运用开放式的提问,获得更多信息。

(2)可以采用重述的方法,将组员混杂在一起的信息重新排列。

(3)请其他的组员帮助澄清。

4、总结

将散落在交谈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归类,以精辟和简洁的语言对那些重要的观点和内容予以陈述。

案例:

领导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希望和父母的关系做出一些改善。

小华想让母亲和男朋友小刚和谐相处,志强想帮助父母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张叶希望父母亲能够找到幸福……现在,请大家用几分钟想一想,为了这样的目标,你现在能够做出的事情是什么?

5、微型演讲和提供信息

工作员就某主题恰当地向组员发表简短的演讲,提供组员不知的信息或知识。

工作员在小组里面应该注意:

演讲可以是计划内的,也就是事先准备的,也可以是即兴的。

不可过长,最多3-5分钟。

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

6、鼓励和支持

工作员用温暖的话语、愉快的表情、开放的姿态向组员传达认同、赞许的信息,以鼓励组员积极的语言和行为。

注意:

同时关注说话者与非说话者,引发其他组员也关注、倾听、认同

强调:

工作人员对组员过去的积极努力给予鼓励,使其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7、基调的设定

工作员通过环境布置、语言说明或游戏活动等手段设置和创造一种小组的情绪氛围。

8、自我流露

自我流露是指领导者将自己个人的经验和真实感受呈现在小组中,以建立信任和促进组员相应行为。

案例1:

领导者:

今天我们谈家庭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我先谈谈自己吧,演示一下怎样进行。

在我的生活中,母亲是最重要的人。

她的支持和保护使我免受父亲的影响和伤害。

他是个酒鬼,脾气暴躁,而且反复无常……

案例2:

领导者:

在家庭活动方面,我和先生存在着一些差异。

我喜欢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玩玩闹闹。

可是我先生喜欢自己一家人外出登山或做些户外活动。

我想这可能是夫妻们都会遇到的一些麻烦吧。

你们的夫妻关系中有哪些困扰呢?

9、眼睛的应用

(1)关注小组中的非语言的线索

(2)引导组员看其他成员(3)引导成员透露其内心世界

(4)打断成员的发言

10、识别同盟者

5、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掌握并能运用)

1、引导互动

(1)联结

将组员之间的共同点提炼出来或利用某种信息让组员间发生连接,让组员之间增加对话的机会。

(2)阻止

阻止是一种干预技术,避免小组或某些成员做出不好的、不合乎伦理的、或者不恰当和不利于小组发展的行为,包括侵犯和攻击,讲很长的故事,回避或一直穷追不舍地向别人问问题等。

案例:

小立:

“小强今天没来。

他这个人脾气可真大,上次那么表现真是出人意料。

这样的人……难怪他的人际关系一直不好。

成员似乎都表示同意。

领导者:

“我知道大家对上次小强的表现很失望也有点生气。

小强如果能听到大家的这些反映可能会对他有帮助的。

不过,现在小强不在,咱们等他来了,大家再把你们的感觉和想法告诉他,好吗?

(3)设限

通过设定界限,使小组互动结构化,可以是限定时间(每个用两分钟时间分享感受)、谈话内容(照镜子赞美对方)、语句(如果……更、我对……有把握)

案例:

领导者:

“在结束今天的活动之前,每个人花一分钟回想一下今天小组里发生的事情,然后,每个人用2分钟总结一下你今天的感想和收获。

2、融合

融合是指领导者通过聚合或结合的方法,简洁、有调理地对成员间的差异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得以实现:

(1)综合

综合是指将成员口语的或者非口语的沟通内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联结,借以指出他们的某些重复的行为,让他们看到一个成员谈到的四个或五个他自己觉得并不相干的事情之间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

案例:

领导者:

“小强,我发现你的发言中经常出现生气这个字眼。

小组刚开始的时候,你说你对父母要你来参加小组很生气;两个星期前,你说你对学校里的事情看不惯,对同学和老师很生气;上周,你对小组很生气;刚才,你说你对我也很生气。

把这些事情串起来想想,你觉得对你有些什么意义吗?

(2)摘要

摘要是指小组的领导者简明回顾小组过程中成员们讨论过的核心问题和重点。

(3)分类化

分类是指小组领导者打散小组成员的问题或关心的事情,使其不至于太过复杂,而是将这些问题分解成比较容易处理的单位。

3、对质

工作员通过挑战组员或组内的不适当或不一致的表现,使小组对组员的软弱、盲点、矛盾和冲突直接接触。

渴望去治疗所有的人

了解所有的人

爱所有的人

被所有的人爱

注意:

其前提使工作员和组员之间有基本的信任关系,工作员有能力准备处理冲突。

(1)对质和挑战小组

(2)挑战个人

6、小组领导者容易陷入的陷阱有哪些?

1、关系陷阱2、受伤的工作员3、自恋的陷阱

4、反情感转移5、情感枯竭

第十二章小组工作方案设计技巧

1、掌握小组方案设计的内容

一、定义:

小组方案设计是指运用小组动力学及小组工作等专业理论知识,有系统的将一连串的小组活动加以设计、组织、规划,以便小组工作员带领小组成员在小组内活动,从而实现小组工作目标和功能。

二、小组方案设计的内容

(一)方案名称

(二)活动时间(三)活动地点(四)小组成员(五)小组人数

(六)设计理念(七)设计目标(八)活动内容(九)活动方式(十)活动资源

(十一)小组评估

如何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一、活动设计前的情境评估

(一)小组目标是什么

(二)小组发展阶段的动力特征(三)由谁来设计此项活动

(四)考虑参与者的能量(五)参考相关的活动资料

二、小组活动方案设计步骤

(一)确定小组组员

(二)制定小组目标(三)梳理设计理念和活动设计文献

(四)设计和创造小组活动(五)实践、修正小组方案设计

(六)评估小组目标(七)统整、保存小组方案设计

三、活动进行

(一)场地安排

房间的清理、墙壁的图画与标语、坐位的安排、地毯或椅垫、花瓶与饰物、挂图与表、报、音响或视听器材等

(二)开场白

寒暄辞、介绍活动名称、讲解活动内容、角色安排、活动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