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975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docx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实习总结

精品范文-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_实习总结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一)、尸体剖检......................................................4

(一)概述......................................................4

1概念.......................................................4

2目的.......................................................4

3意义.......................................................4

4病理剖检的方法、步骤.......................................4

5尸检方法和顺序.............................................5

6尸检记录与报告编写.........................................5

(二)鸭的剖检..................................................6

1实验器材...................................................6

2实验药品...................................................6

3实验动物...................................................6

4实验方法及步骤.............................................6

(三)猪的剖检..................................................9

1实验器材...................................................9

2实验动物...................................................9

3实验方法和步骤............................................10

(二)、取材与固定....................................................14

(一)概述.....................................................14

1取材......................................................14

2固定......................................................14

2实验方法和步骤(鸭)......................................15

三器官组织病变的识别.............................................15

1肺脏......................................................15

2淋巴结....................................................16

3肝........................................................16

4肾........................................................16

5心........................................................17

6脾........................................................17

(四)、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和染色......................................17

(一)实验目的.................................................17

(二)过程....................................................17

1固定组织的取材和准备......................................17

2脱水......................................................19

3透明......................................................19

4透蜡......................................................20

5包埋......................................................20

6修块......................................................21

7玻片处理..................................................21

8切片......................................................21

9展片......................................................22

10捞片.....................................................22

11烘片和烤片...............................................22

12染色.....................................................23

(五)、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25

(一)制片存在的问题...........................................25

(二)切片分析.................................................25

1禽白血病肿瘤..............................................25

2实质性心肌炎..............................................28

3肺淤血....................................................30

4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31

5脾凝固性坏死..............................................32

(一)、尸体剖检

(一)概述

1概念

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解剖的有关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变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2目的

尸体剖检观察死畜生前的各器官病变,通过科学的分析推断,得出符合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3意义

1)是最客观、迅速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剖检可方便、直接、客观地观察到脏器的变化。

故此法为目前最常用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

2)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

剖检可以验证前者。

3)提供医学科研的素材,促进医学发展。

动物病理模型、药物及治疗试验等。

4)促进病理教学和学科发展。

(意大利的莫尔加尼根据700例病人的尸检记录写成了《疾病的部位和原因》一书)

4病理剖检的方法、步骤

(4)、1剖检前

1)仔细阅读送检单范文写作,了解基本情况(发病、治疗、死亡情况等),以确定能否剖检。

如能,则进行下一步。

2)准备剖检器械及药品

刀、剪、镊、锯等;来苏儿、新洁而灭、碘酊、固定液、酒精、福尔马林等。

3)选择剖检地点

最好在室内,以利于消毒控制;野外应选择人畜少到、高处、远离水源的地方,方便就地掩埋。

4)尸体清洗和消毒

先用水或消毒液清洗尸体表面,防止体表病变被污泥等覆盖和剖检时体表尘土、羽毛扬起。

特别是死于传染病的尸体,要慎重做好防疫措施。

(4)、2剖检中

1)注意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保证皮肤无伤口等。

2)取材要轻

防挤压,避免材料的人为变化。

(4)、3剖检后

场地,运输工具、解剖器械等消毒处理;废弃物、尸体、垫料和被污染的土层撒上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后深埋或焚烧。

5尸检方法和顺序

全面系统尸检时,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常规要求剖检时,根据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疾病规律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

总之,剖检方法和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常采用的剖检顺序如下:

1)外部检查:

营养状况、皮肤被毛、天然孔、可视粘膜等。

2)内部检查:

皮下、胸腹腔等检查。

3)内脏器官的取出和检查(腹腔、盆腔、胸腔、颅腔、口腔和颈部、鼻腔、肌肉关节、骨和骨髓)

6尸检记录与报告编写

(6)、1记录的重要性

是剖检报告的重要依据和原始资料。

要求其内容完整、详细、客观、如实;最好边剖边记;忌用专业术语;若眼观正常则记录为未见眼观变化。

(6)、2报告的组成

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概述、剖检所见、病理解剖学诊断、最后诊断

(6)、

(2)、1概述

记载动物主人,动物的性别、年龄、特征、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死亡日期和时间,剖检日期和时间,剖检号数、剖检人、记录人等。

下页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其中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要扼要记载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发病经过及诊断和治疗情况。

(6)、

(2)、2剖检所见

以尸体剖检记录为依据,按尸体所呈现病理变化的主次顺序进行详细、客观的记载,此项可包括肉眼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剖检时所作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检查材料也要记载。

(6)、

(2)、3病理解剖学诊断

根据剖检所见病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病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

阐明动物发病和致死的原因。

(6)、

(2)、4疾病诊断

结合病理学变化以及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对动物疾病作出定性。

(二)鸭的剖检

1实验器材

尸体剖检器械一套(解剖刀眼科剪镊子)、搪瓷盘、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服、脸盆、广口瓶、冲洗设备

2实验药品

新洁尔灭、固定液(10%福尔马林)

3实验动物

鸭(3周龄)

4实验方法及步骤

(4)、1外部检查

从笼子里取出一只小鸭,观察其精神状态和皮肤、冠、髯、毛、爪、天然孔等,发现其精神活跃,除脚鳞有出血和肛门外有少量黄绿色稀粪外,其他均无明显病理变化。

(4)、2处死

(4)、

(2)、1方法

在鸭颈部的左侧用手术刀划开一道小口,用手撕开皮肤,找到颈静脉,割开颈静脉后倒提鸭身放血。

(4)、

(2)、2注意事项

1)选择左侧开刀是因为右侧颈静脉离食管较近,容易割到食管。

2)放血时注意不要用手用力挤压鸭身,防止局部器官放血不全或造xx为损伤,与死前病理变化混淆。

(4)、3消毒

将整个尸体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清洗、消毒,可以逆向梳理被毛,以使消毒液充分浸润到皮肤。

(4)、4剖检

(4)、(4)、1腹腔的打开

将尸体背侧卧置于搪瓷盘中,从腹部下方向胸骨方向沿正中线剪开皮肤,然后用手将皮肤向两边撕开,充分暴露腹部肌肉。

从腹部下方呈U型剪开腹腔,剪断两侧肋软骨和剑状软骨后,即可充分暴露腹腔。

(4)、(4)、2脏器的取出、检查

(4)、(4)、

(2)、1腹腔和泄殖腔器官

1)肝

位于腹腔前部,分左右两叶,红褐色,质地脆。

无明显病理变化

2)胃和肠

将消化管从贲门处至大肠末端的部分取出,在搪瓷盘中展开,为发现有明显病理变化。

沿腺胃纵轴依次剪开腺胃和肌胃,可见有一些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残渣,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粘膜易脱落。

3)脾

位于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右背侧,呈三角体状,棕红色。

无明显病理变化。

4)肾

取出肠后,可见肾位于腰荐骨两旁和髂骨的肾窝内,前端达最后椎肋骨,每侧肾分前、中、后三叶。

一手用镊子提起后叶尾端的粘膜,一手用手术刀刀柄小心将肾与体壁分离,取出肾。

无明显病理变化。

5)腔上囊

椭圆形盲囊状。

无明显病理变化。

(4)、(4)、

(2)、2胸腔器官

1)心脏

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尖位于肝的左右叶之间。

无明显病理变化。

2)肺

略呈扁平四边形,不分叶,位于胸腔背侧的两边。

背侧面有椎肋骨嵌入,形成几条肋沟。

无明显病理变化。

(4)、(4)、

(2)、3头颈部器官

1)沿一侧喙角由口腔剪开食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2)咽的底部为喉,从喉部剪开气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3)撕开颈部皮肤,可见皮下从颈前部到胸部沿颈静脉呈链状分布有大大小小蚕

豆状的胸腺,左右各七。

4)在头盖骨上用手术刀划一个十字,在两个眼眶间、眼眶后缘各剪一刀,思想汇报专题撬开头盖骨,暴露脑组织。

撕去硬脑膜,小心用手术刀刀柄从颅腔中取出大小脑。

以上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4)、(4)、

(2)、4其他病理变化

在检查肠管时,发现肠管末端有一个直径2cm左右的黄白色球状物,与肠以结缔组织相连,捏之如囊。

切开瞬间可听到“噗”的一声,球状物迅速瘪下,有大量气体放出,囊内容物溢出,为淡黄色渣状物,气味刺鼻。

(三)猪的剖检

1实验器材

尸体剖检器械一套(解剖刀眼科剪镊子锯子)、搪瓷盘、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服、冲洗设备

2实验动物

仔猪

3实验方法和步骤

(3)、1外部检查

(3)、

(1)、1皮肤

被毛较为光泽,皮肤红润,右后肢股部内侧有一直径2cm左右的囊肿。

(3)、

(1)、2天然孔

眼、鼻、口、肛门、外xx均正常无异物。

(3)、

(1)、3膘情

较好

(3)、

(1)、4运动情况

左后肢跛行,跖部着地。

(3)、

(1)、5精神状态

尚好,但由于处于应激状态,十分惊恐。

上页

 

下页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3)、2处死(腋下动脉放血)

将猪放倒侧卧,一人踩住肩胛部,一人踩住臀部,一人执刀抬起一只前肢,迅速划开腋下皮肤和结缔组织,找到腋下动脉。

将手术刀对准血管,放下前肢(盖住血管,减少血流喷溅),快速割破血管,血流即喷涌而出。

约5min后,猪即失血而死。

将地上血迹和尸体冲洗干净后,把尸体抬上手术台,待剖检。

(3)、3剖检

(3)、(3)、1固定

将尸体背侧卧,为了稳定猪体,切断四肢内侧肌肉和体表的联系,使四肢平摊而固定。

(3)、(3)、2患肢检查

抬起左后肢,发现为一畸形肢,跖部及趾部以下僵直而拖于在地上,背侧皮肤因磨损而出血;对比左右后肢,可发现左后肢明显发育不良、迟缓,蹄部因不用力而明显纤小;切开关节未见脓肿病变。

(3)、(3)、3皮下检查

在切开体腔过程中进行,检查皮下无出血、水肿、脱水、炎症和脓肿;颌下淋巴结、颈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大小、颜色、硬度、切面均正常;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无串珠状肿大。

(3)、(3)、4腹腔的打开和观察

自颌下至耻骨联合直线切开皮肤(xx,乳房处环行),自剑状软骨沿两侧肋软骨至腰椎横突作横切线,外翻即露出腹腔,观察:

脏器位置和外形(有无变位、扭转、粘连、破裂、肿瘤、寄生虫结节以及淋巴结形状);

腹水的数量和性状;

腹腔内有无异物(气体、血凝块、胃肠内容物、脓汁、寄生虫、肿瘤);腹膜的性状(色泽、是否光滑,有无充血、出血、纤维素、脓肿、破裂、肿瘤);

横膈膜的紧张程度、有无破裂。

以上检查均无明显病理变化。

(3)、(3)、5腹腔脏器的取出、检查

(3)、(3)、(5)、1网膜和脾脏

脾脏边缘锐薄,提起脾脏甩动,柔韧而富有弹性。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5)、2胃肠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5)、3肾脏

肾脏的形态、大小、色泽和质度均正常,纵切开肾,发现包膜容易剥离且光滑透明;皮质、髓质、肾盂无明显病理变化。

(3)、(3)、(5)、4肝脏

先检查肝门部的动脉、静脉、胆管和淋巴结,然后检查肝脏的形态、大小、色泽、包膜性状、有无出血、结节、坏死等;最后切开肝组织,观察切面的色泽、质度和含血量等情况,注意切面是否隆起,肝小叶结构是否清晰,有无脓肿、寄生虫结节和坏死等。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6盆腔器官的取出和检查

在未采出骨盆腔脏器前,先检查各器官的位置和概貌。

(3)、(3)、(6)、1膀胱

检查黏膜、尿量、色泽。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6)、2包皮

无积尿。

(3)、(3)、7胸腔的打开

先检查胸腔是否为负压,然后打开胸腔。

方法1:

从两侧最后肋骨的最高点至第一肋骨的中央部作第二锯线,锯开胸腔。

用刀

切断横隔附着部、心包、纵膈与胸骨间的联系,除去锯下的胸壁,即露出胸腔。

方法2:

用刀切断两侧肋骨和肋软骨的连接,去掉胸骨,逐一切断肋间肌肉,分别将肋骨向背侧扭转,拨开肋骨小头与周围关节的联系,露出胸腔。

本次实验采取方法2。

打开胸腔后,观察胸膜腔有无液体以及液体的数量、透明度、色泽、性质、浓度和气味。

注意浆膜是否光滑,有无黏连等病变。

以上检查无明显病理变化。

(3)、(3)、8胸腔器官的取出和检查

(3)、(3)、((8)、)1心脏

沿左纵沟左侧的切口切至肺动脉起始部;沿左纵沟右侧的切口切至主动脉起始部;然后将心脏翻转过来,沿右纵沟左右两侧作平行切口,切至心尖部与左侧心切口相连;切口再通过房室口切至左心房及右心房。

经过上述切线,心脏全部剖开。

检查心腔内血液的含量及性状;检查心内膜的色泽、光滑度、有无出血,各个瓣膜、腱索是否肥厚,有无血栓形成和组织增生或缺损等病变;对心肌的检查,注意各部心肌的厚度、色泽、质度、有无出血、瘢痕、变性和坏死等。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8)、)2肺脏

观察其大小、色泽、重量、质度、弹性、有无病灶及表面附着物等;将整个肺脏纵横切割数刀,观察切面有无病变、切面流出物的数量、色泽变化等。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9颅腔的打开

清除头部的皮肤和肌肉,先在两侧眶上突连线处作一横锯线,再从此横锯线两端经两侧额骨、顶骨侧面至枕骨外缘作两条纵锯线,然后从枕骨大孔两侧作一“V”形锯线与二纵锯线相连;沿锯线撬开头顶骨,露出颅腔。

颅顶骨除去后,观察骨片的厚度及其内面的形态。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10脑的取出和检查

检查硬脑膜,沿锯线剪开硬脑膜,检查硬脑膜、蜘网膜及脑脊液的数量和性状;用剪刀或外科刀将路腔内的神经、血管切断,将大小脑和脑干一并取出。

先观察脑膜的性状,发现其透明、平滑、湿润、有光泽,无明显病理变化。

检查脑回和脑沟的状态,触检各部分脑实质的质度,无明显病理变化。

(3)、(3)、11口腔的检查

检查扁桃体,无炎症

(二)、取材与固定

(一)概述

1取材

(1)、1选取方法

1)有病变的器官或组织,要选择病变显著部分或可疑病灶。

2)取样要全面而具有代表性。

3)不同疾病病变部位不同,选取病理材料时也不完全一样。

遇病因不明的病例时,应多选取组织,以免遗漏病变。

4)为了使胃肠粘膜保持原来的形态,在小动物可将整段肠管剪下。

5)为了防止组织块在固定时发生弯曲、扭转,对易变形的组织如胃、肠、胆囊等,切取后可将其浆膜面向下平放在稍硬厚的纸片上,然后徐徐浸入固定液中;对于较大的组织片,可用两片细铜丝网放在其内外两面系好,再行固定。

6)选取的组织材料,厚度约为1-

(1)、5cm,面积

(1)、5-3cm.对于较小的器官和取材较大的组织,如鸭的脾、脑,可纵切一刀(但末端不切断)然后整块投入固定液,这样既有利于固定后组织的识别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1)、2注意事项

1)选取病理材料时,切勿挤压或损伤组织。

2)切取组织块所用的刀要锋利,切取组织块时必须迅速而准确,不能来回挫。

3)对柔软菲薄或易变形的组织如胃、肠、胆囊、肺,以及水肿的组织等的切取,应十分小心。

4)组织块取下后即开投入固定液,最好不要用水冲洗,非洗不可只能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

2固定

(2)、1原理

1)使组织细胞中蛋白质沉淀或凝固

迅速防止组织细胞的死后变化和组织的自溶和xx,从而保持组织和细胞与正常生活时的形态相似。

2)使组织中的各种物质沉淀和凝固起来而产生不同的折射率

造成光学上的差异,便于染色后鉴别和观察。

3)硬化作用

增加组织硬度,便与组织切片。

4)使组织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

着色清晰,便于辨认。

(2)、2注意事项

1)组织取出后应及时固定,以免发生死后变化影响诊断,固定的组织越新鲜越好。

2)固定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固定液的量相当于组织块总体积的5-10倍。

3)为避免材料的挤压和扭转,盛装固定液的容器最好用广口瓶。

4)肺脏组织含气多易漂浮与液面,要盖上薄片脱脂棉花,借棉花的虹吸作用,不断浸湿标本。

2实验方法和步骤(鸭)

依次从肝、肠(横切取一段)、肾、腔上囊(横切取盲端的一段)、心、肺上取适当大小的1-2块组织投入固定液;脾和大小脑纵切一刀后整个投入固定液。

三器官组织病变的识别

1肺脏

肺脏表面密布有针尖到芝麻大小的鲜红色点,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点的颜色越来越红,边缘逐渐模糊,可以判断这些病变是屠宰过程中造成的,屠宰时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导致血凝不良,出场后由于温度升高,血液又渐渐溶解于周围液体中,所以边缘越来越模糊。

肺表面分布有暗红色斑块,其颜色不随与外界接触时间的延长而改变。

可以判断该病变是在生前造成的,所以血液凝固完全。

可能是由于高热出血造成的出血斑块。

小结:

若病灶鲜红,则可能是屠宰中的造成;

若病灶暗红,则是在屠宰前动物本身的器官病变。

扩展:

粪便带血,若颜色鲜红,则可判断直肠出血;若颜色发黑,则可判断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检查肺脏膨胀度和弹性较好,说明死前气体交换正常。

肺脏有一定程度的肉变(以红细胞渗出为主,纤维素渗出较少),与肝样变(红细胞和纤维素均大量渗出)和胰样变区分。

上页

 

下页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

2淋巴结

肿大呈暗红色,切面湿润隆起,切口外翻,呈大理石样外观(白色为淋巴滤泡,红色为富含血管的被膜和小梁,出血沿血管分布,所以形成花纹状)。

判断为出血性淋巴结炎,见于烈性、发热性、急性败血型淋巴结炎后期。

注意与浆液性淋巴结炎(肿大呈灰黄色;切面隆起、多汁;见于急性淋巴结炎早期)、化脓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一种;淋巴结肿大;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脓肿,周围有充血和出血;严重时淋巴结内充满脓液,似一个结缔组织膜包裹的脓肿;见于化脓菌感染或继发于其他组织的化脓性炎)、坏死性淋巴结炎(肿大,灰红或暗红;切面湿润、隆起,散在大小不一的灰黄色或砖红色坏死灶,周围有充血和出血;被膜及周围组织成胶样浸润;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后期等)。

另外,若病理过程较短,则同一淋巴结可能有不同的病变,其表面可能有一部分为红色,另一部分为黄白色。

3肝

表面可见三个黄白色病灶,但外观并不都一样。

黄白色或乳白色病灶实质可能是结缔组织、化脓灶、肿瘤、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