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552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docx

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

2022年江苏司法考试考试真题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6年试卷二第20题)

A:

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

B:

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

C:

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

D:

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

2.对《刑法》第13条“但书”正确的理解是:

A:

行为人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构成了犯罪,但是对行为人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B:

行为人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侦查机关应予刑事立案

C:

行为人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构成了犯罪,但是法院应当免予处罚

D:

行为人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不应受到任何刑事追究

3.★李某欠赵某72万元货款,李某一直借故不还。

赵某无奈之下,打听到李某隔日将会携带大量现金到某古董店进行交易。

第二天,赵某喊了几个朋友一起在李某到达古董店之前埋伏在古董店边上,等李某现身于古董店拿钱出来正要交易之时,赵某跟他朋友上前抓住李某一顿猛打,并现场清点李某所带现金56万元。

接着赵某逼着李某写下大致内容为李某已还赵某货款56万元、尚欠赵某16万元的欠款字据,之后赵某跟朋友拿着钱走了。

事后李某到派出所报案,经医院鉴定李某轻伤。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赵某构成抢劫罪

B:

赵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C:

赵某构成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

赵某不构成犯罪

4.现代刑法上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起源于:

A:

德国

B:

前苏联

C:

意大利

D:

日本

5.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

只能是故意

B:

只能是过失

C:

只能是间接故意

D:

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6.孙某因无工作待业在家,经人介绍后与国外一专门收集我国军事情报的组织联系上了,经过交涉后,孙某答应以获取2万元人民币为报酬,帮该组织收集、刺探并提供我国的军事国家秘密。

下列选项中对孙某的犯罪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A:

投敌叛变罪

B:

间谍罪

C:

资敌罪

D: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

7.建筑承包商蔡某多次与其妻子丁某商量后,丁某同意蔡某与另一未婚女子在外地公开非法同居。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法律判断是:

A:

蔡某构成了重婚罪

B:

只要丁某不向法院起诉,蔡某就不可能受到刑事起诉

C:

蔡某的行为侵害了我国婚姻法所确定的一夫一妻制度

D:

蔡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8.下列关于不作为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作为犯就是在犯罪的时候不采取任何身体行动

B:

纯正的不作为犯就是只能以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C:

放火罪可以通过不作为形式构成

D:

遗弃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

9.幼儿园教师蔡某和李某领着26位幼儿园小朋友出去踏青,在行进途中,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个粪池里,粪便的深度淹没了小朋友的胸部,蔡某和李某都嫌太脏不愿下去施救。

但李某用自己的手机拨打了110求救电话。

大学生魏某从此经过,本想下去施救,但看到蔡某和李某都嫌脏不愿下去救援。

也就站在旁边观看。

20多分钟后,民警赶到,捞出掉人粪池中的小朋友,但小朋友已经窒息死亡。

下列选项中法律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蔡某构成了不作为犯罪

B:

蔡某和李某都构成了不作为犯罪

C:

蔡某、李某和魏某都构成了不作为犯罪

D:

蔡某、李某和魏某都不构成犯罪

10.★关于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介人情况,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将乙打成轻伤,乙前往医院接受治疗,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乙死亡,甲不应该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B:

甲将乙打成重伤,濒临死亡,医生的抢救行为存在一定的错误,乙很快死亡,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C:

甲将乙打成重伤,乙住院治疗,期间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D:

甲将乙打成重伤,生命垂危,丙见到后开枪射杀了乙,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11.★★★甲想尽早继承叔父丙的财产。

就向乙询问如何能不露痕迹地让一个人尽快死亡,乙开玩笑说:

“可让这个人多去森林中散步。

这样他就很可能被雷击死”,甲听信。

甲就以森林中空气新鲜为由,劝自己的叔父丙多去森林中散步,丙增加了去森林中散步的次数。

一次,丙到森林中散步。

遇见下雨,果然被雷击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构成了教唆犯罪

B:

甲不构成犯罪

C:

甲是主犯

D:

甲、乙都是主犯

12.★★李某发现某一银行取款机出了毛病,自己的银行卡插入取款机里每取出1000元卡上才扣1元,李某在几天内共从这台取款机上取出12万多元。

李某:

A:

构成了盗窃罪

B:

构成了诈骗罪

C:

构成了侵占罪

D:

不构成犯罪

13.我国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分别是:

A:

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

B:

明确的故意与不明确的故意

C:

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

D: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4.★在以下选项中,各犯罪行为的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

A:

玩忽职守罪

B: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C: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D: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15.★★滕某是一名医务人员,一日滕某从实验室取出一种传染病病原体,然后将装有这种传染病病原体的封闭瓶子交给自己15周岁的儿子,告诉儿子到李某的办公室时将瓶塞打开,然后将瓶子放在李某的办公桌下。

滕某告诉儿子瓶中是传染病病原体,并告诉了儿子正确的防护措施。

滕某的儿子按照父亲的吩咐,将装有传染病病原体的瓶子放在了李某的办公桌下。

李某因此感染了该种严重的传染病。

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滕某和他的儿子构成了共同犯罪

B:

滕某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C:

滕某构成了投放传染病病原体罪

D:

滕某是间接正犯

16.★甲14周岁零9个月时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刚满15周岁时抢劫他人财物价值5万元。

则甲:

A:

构成一个抢夺罪,犯罪数额3万元;构成一个抢劫罪,犯罪数额5万元

B:

构成抢劫罪,犯罪数额8万元

C:

构成抢劫罪,犯罪数额5万元,不再构成别的犯罪

D:

不构成任何犯罪

17.15周岁的甲参与了制造毒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构成了制造毒品罪

B:

甲构成了制造毒品罪,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C:

甲不构成犯罪

D:

甲构成了制造毒品罪,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8.甲19周岁,是个哑巴,但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盗窃了3000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

B:

构成盗窃罪。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构成盗窃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构成盗窃罪,按照一般人犯罪处罚

19.警察甲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李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警察甲不构成犯罪

B:

警察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可以从轻处罚

C:

警察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可以免予处罚

D:

警察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应当免予追诉

20.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

关于本案。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试卷二第2题)

A:

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

B:

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

C:

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

乙不构成脱逃罪

21.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2010年试卷二第3题)

A:

甲开枪射击乙。

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B:

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

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D:

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22.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

(2010年试卷二第4题)

A:

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B:

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C:

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

D:

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23.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试卷二第2题)

A:

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

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

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

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24.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试卷二第11题)

A:

甲15周岁时携带凶垂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7周岁时抢劫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

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

B:

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

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

C:

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

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

D:

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

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

25.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8年试卷二第1题)

A:

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

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

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

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

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

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

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2006年试卷二第60题)

A:

甲将乙价值2万元的戒指扔入海中,由于戒指本身没有被毁坏,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B:

甲见乙迎面走来,担心自己的手提包被乙夺走,便紧抓手提包。

乙见甲紧抓手提包,猜想包中有贵重物品,在与甲擦肩而过时,当面用力夺走甲的手提包。

由于乙并非乘人不备而夺取财物,所以不构成抢夺罪

C:

甲将一张作废的IC卡插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试探,碰巧自动取款机显示能够取出现金,于是甲取出5000元。

甲将IC卡冒充借记卡的欺骗行为在本案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而构成诈骗罪

D:

甲系汽车检修厂职工,发现自己将要检修的一辆公交车为仇人乙驾驶,便在检修时破坏了刹车装置,然后交付使用。

乙驾驶该车时,因刹车失灵,导致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

由于甲不是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实施破坏手段,所以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2.★周某因与李某发生争执而心怀不满,于是在夜半潜到李某家中,将毒鼠强(少量)投入李某家中的水缸中。

当晚,李某宴请朋友。

结果导致宴请的十个朋友和家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

对于周某的行为,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A:

属于犯罪既遂

B:

构成故意伤害罪

C:

属于犯罪未遂

D: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3.根据刑法理论通说,一般认为盗窃罪是:

A:

状态犯

B:

行为犯

C:

结果犯

D:

危险犯

4.下列选项中,犯罪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有:

A:

保险诈骗罪

B:

虚报注册资本罪

C:

信用卡诈骗罪

D:

贷款诈骗罪

5.★甲男与乙女在某公园内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发生性关系,这种道德败坏无社会公德的行为,引起群众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下列选项中,对甲、乙的行为认定不正确的是:

A:

聚众淫乱罪

B:

组织淫秽表演罪

C:

寻衅滋事罪

D:

无罪

6.于某的女朋友李某意外怀孕,于某便找到他的好友,在某著名医科大学就读的研究生王某为其女朋友做堕胎手术。

但手术过程中李某突然大出血,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王某对这一紧急情况不知所措,由于挽救不及时,致使李某因流血过多而死亡。

下列选项中,对王某的行为定性不正确的是:

A:

医疗事故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非法行医罪

D: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

7.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

A:

16岁的中学生张某偷拿自己奶奶2000元钱

B:

15岁的初中生赵某与13岁的同校女生刘某自愿发生性关系

C:

幼儿教师王某和其男友张某为筹措结婚钱,放学后共同将王某所教的一名5岁幼童带到公园玩耍,稍后张某出去给幼童父母打电话,声称孩子在自己手上,并要求孩子父母在2小时内将5万元钱存在指定账户.幼童父母2小时内并未向指定账户存钱,天快黑时,王某给幼童20元钱并为他拦了一辆出租车,让其自己回家

D:

14岁的李某仗着自己身强力壮,经常强行索要低年级同学的零食、玩具和零用钱

8.★李某在商场购买了一块昂贵的劳力士表以后,到处炫耀。

易某对此十分嫉妒,于是骗李某说要请他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将李某灌醉。

等李某回家走到一僻静的路段时,易某迅速将李某的手表捋下拿走。

下列选项中,对易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A:

诈骗罪

B:

侵占罪

C:

盗窃罪

D:

抢劫罪

9.★关于特殊主体下列哪种提法是正确的:

A: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

B:

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

C:

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D:

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

10.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的是t

A: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

对象认识错误

C:

手段认识错误

D:

客体认识错误

11.根据我国的刑法理论,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

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必受刑罚处罚性

D:

构成要件符合性

12.★甲(17岁)和乙(17岁)、丙(18岁)商量,假装甲被绑架。

让甲的父亲交出20万元,然后他们用这笔钱一起出去玩。

甲、乙、丙共同向甲的父亲打电话,假装甲遭到了绑架,让甲的父亲交出20万元赎金。

甲的父亲报案。

甲、乙、丙被警方抓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不构成犯罪,乙、丙构成了犯罪

B:

甲、乙、丙都构成了犯罪

C:

甲、乙、丙都构成了绑架罪

D:

甲、乙、丙构成了共同犯罪

13.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错误的是:

A:

应当预见

B:

可能预见

C:

明知

D:

已经预见

14.某村连续丢失3头山羊,村委会主任袁某组织十多位村民夜间巡逻,将入户盗窃的蔡某抓获,村委会主任袁某和其他五名村委会成员连续审问蔡某三天三夜,最后确认袁某真的没有偷窃山羊,将蔡某放走。

袁某和其他五名村委会成员的行为:

A:

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职务行为,不是犯罪

B:

村委会构成了单位犯罪

C:

袁某和其他五名村委会成员的行为构成了犯罪

D:

袁某和其他五名村委会成员的行为构成了非法拘禁罪

15.★某县粮食局局长郝某花钱雇两个杀手杀害反映自己问题的粮食局副局长张某,两个杀手错将和张某穿着比较相似的魏某杀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郝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两位杀手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C:

郝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D:

两个杀手构成一个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16.李某与其妻子赵某不和已久,李某为了杀死赵某便在赵某的饭碗里投放毒鼠强。

李某明知孩子甲可能分食而中毒,但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

下列选项中,李某对赵某的心理态度和对甲的心理态度分析正确的是:

A:

对赵某为直接故意

B:

对甲为间接故意

C:

对甲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D:

对甲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17.★根据犯罪构成理论,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

甲深夜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

当甲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甲的脚。

试图拉住他。

但甲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

甲构成抢劫罪

B:

乙在大街上见赵某一边行走一边打手机,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将其手机抢走。

但因用力过猛,致使赵某绊倒摔成重伤。

乙同时构成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但不应数罪并罚

C:

丙骑摩托车在大街上见妇女田某提着一个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拉皮包带,试图将皮包抢走。

田某顿时警觉,拽住皮包带不放。

丙见此情景,突然对摩托车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带,田某当即被摔成重伤。

丙构成抢劫罪而不构成抢夺罪

D:

李某于夜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

李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

李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李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

李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

李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18.王某和李某是警局里的同事,同为警察。

一日.李某跟王某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王瞄准,佯装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王某被当场打死,下列选项中,对李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A:

故意犯罪行为

B:

疏忽大意的过失

C:

意外事故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19.在下列哪些选项中,时间、地点或方法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因素?

A: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

遗弃伤病军人罪

C: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D:

资敌罪

20.李某为了谋杀杨某,就在杨某平时喝水的杯子里面投毒。

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杨某昏迷。

李某误以为杨某已经死亡,便将杨某背到山上扔下悬崖,致杨某摔死。

下列选项中,对李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有:

A:

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

李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

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数罪并罚

21.甲的父亲被李某绑架杀害,后李某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甲为亲手替父亲报仇在李某被押赴执行死刑的途中,趁人不备将李某射杀。

对甲的行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李某的生命已经被法律剥夺,因此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B:

李某的生命已经被法律剥夺,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C:

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D:

甲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构成犯罪

22.★家住11楼的甲一日深夜从睡梦中醒来,发现窗户上有个黑影,就大喝一声,攀在窗沿正准备入室盗窃的小偷猛地受惊,慌乱中从窗口掉下摔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小偷的死亡与甲的喊叫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

小偷的死亡与甲的喊叫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

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D:

甲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

23.★甲欲杀仇人王某,某日趁王某醉酒而在其水杯中放入0.5克毒药,王某喝下后中毒死亡。

经鉴定,该毒药的致死量为1.5克,0.5克根本不会致人死亡,但是结合酒精会数倍加大毒性。

甲对这种毒药与酒结合毒性更大的性质,并不知晓。

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有:

A:

甲构成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B:

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既遂

C:

甲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D:

甲存在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

24.★★阳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某命令本单位电工蔡某在单位电表上做手脚,为单位窃取价值35万元的电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

阳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构成了盗窃罪

B:

李某和蔡某构成了共同犯罪

C:

李某和蔡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

D:

李某和蔡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25.★甲找人算命得知仇人赵某会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就出钱资助赵某到处旅行,后来赵某搭乘的飞机失事坠毁,机上乘客无一生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

甲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B:

甲对赵某的死亡不需承担刑事责任

C:

甲存在杀人行为

D:

甲没有杀人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