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638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docx

肥城市中考语文模拟题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肥城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八个大题27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第1~16小题为选择题。

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所有题目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中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手指搓(cuō)捻着花叶,抚(fú)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zhàn)开的花朵。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B.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zhǒnɡ),络绎不绝(jué),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C.然而刹(shà)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yàn)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D.凹(āo)陷的脸颊(xiá)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qíqū)、平庸,甚至粗鄙。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B.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妥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察的结果,发表出来。

C.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D.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就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还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C.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D.我是研究科学的人,因此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并且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没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B.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

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D.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

“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

”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记承天寺夜游》传达出的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B.《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C.《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而写成。

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宋代把它与《礼记》《大学》《孟子》合称为“四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

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

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绝对不应该这样。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

“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7.选文中有四处(),“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这句话放在哪一处最合适?

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③段()处B.⑤段()处

C.⑧段()处D.⑨段()处

8.对选文中“不求甚解”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读书时应该要有虚心的态度。

B.读书要前后贯通,领会要旨。

C.读书时不要追求全面彻底明白透彻。

D.读书时不要死抠一字一句咬文嚼字。

9.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行文自然流畅。

B.文章着重阐述了读书的态度、读书的方法和读书的作用,饱含着对世人的谆谆教导。

C.第③段主要通过正反对比来论述好读书的益处,最后用陶渊明的事例进一步论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这一观点。

D.第⑥段主要用诸葛亮“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务于精熟”取得更大成就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是没有充分理由的这一观点。

10.对本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含蓄工整,准确严密B.自然亲切,语气平和

C.语言犀利,准确畅达D.直白自然,扣人心弦

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11~14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1.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2.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B.宴会上人们尽情的喝酒快乐,并不欣赏优美的音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

C.宴会喝酒的快乐,并不在于丝竹游戏上,射箭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

D.宴会酣畅的快乐,不是丝竹吹出的音乐能形容的,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光和影纵横交错;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宴会上欢乐。

13.对选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特点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熨帖。

B.第②段中宴饮之乐,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第②段在写“太守宴”之前写了“滁人游”,是为了下文表现与民同乐作铺垫。

D.第③段写日暮醉归,依次写出禽鸟之乐、太守之乐和游人之乐,点明全文主旨。

14.对于文中太守之“醉”与“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写“醉”是为了写“乐”,“醉”与“乐”是表象与实质的关系。

一“醉”一“乐”中政治失意的抑郁排遣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太守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此句隐含有自夸之意,意为自己政绩突出,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满,并借此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D.“醉能同其乐”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黄鹤楼》,完成15~16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5.对加点的两个“空”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B.第②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惬意感。

C.第①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主要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D.第②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主要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16.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将历史传说与眼前景色相映衬,流露出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之感,虚中有实,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悠悠思情。

B.颈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镪,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C.诗人因景生情,由吊古到怀乡,先感慨而后生愁绪,抒情作结,“愁”字收篇,表现了绵绵乡愁。

D.此诗景象前后三变,由神异渺茫转为朦胧凄迷,进而感慨岁月流逝、世事苍茫,风貌有别,诗意也现波澜。

五、积累运用。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饮酒(其五)》中似是妙手偶得,体现物我合一之境的绝妙好辞是:

(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冥有鱼》)

18.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慰藉温馨懊悔无可置疑悲欢离合”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中国队首金!

两次打破世界纪录!

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优异表现,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武大靖也凭借决赛39.584秒的成绩,成为该项目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保持者。

武大靖,1994年7月2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2004年,武大靖开始练习短道速滑,2010年11月进入国家队。

赛场上的他,、舍我其谁,赛场下的他开朗谦逊、;索契冬奥会,他与金牌擦肩而过;近四届世锦赛,他连续登上男子500米的领奖台;如今,在2018平昌冬奥会上,武大靖打破世界纪录,捍卫中国短道速滑的荣誉。

①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成语(或是四字短语)。

②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请写一段话。

(不超过50字。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

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

尝出游,遇一老人,须眉皓白,谓之曰:

“我年八十,观士多矣,未有如卿者。

必为台牧,卿其勉之。

”九岁,从师季业,略观大旨而已,不寻章句。

或谓之曰:

“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贤曰:

“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

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

至如忠孝之道,实铭之于心。

”问者惭服。

年十四,遭父丧,抚训诸弟,友爱甚笃。

大统二年,州民豆卢狼害①都督大野树儿②等,据州城反。

贤乃招集豪杰与之谋曰:

“贼起仓卒,便诛二将,其势虽盛,其志已骄。

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业。

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

今若从中击之,贼必丧胆。

如吾计者,指日③取之。

”众皆从焉。

贤乃率敢死士三百人,分为两道,乘夜鼓噪而出。

群贼大惊,一战而败。

狼乃斩关遁走④。

贤轻⑤与三骑追斩之。

迁⑥原州长史,寻行⑦原州事。

八年,授原州刺史。

贤虽少从戎旅,而颇闲⑧政事,抚导⑨乡里,甚得民和。

十二年,随独孤信征凉州,平之。

又抚慰张掖等五郡而还。

俄而,茹茹围逼州城,剽掠居民,驱拥畜牧。

贤欲出战,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

贤固请,德乃从之。

贤勒兵将出,贼密知之,乃引军退。

贤因⑩率骑士追击,斩二百余级,捕虏百余人,获驼马牛羊二万头,财物不可胜计。

所掠之人,还得安堵。

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选自《周书·列传·卷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害:

杀害。

②大野树儿:

人名。

大野(dàyě),后魏赐谢总为大野氏。

③指日:

很快。

④遁走:

逃跑。

⑤轻:

轻装骑马。

⑥迁:

升迁。

⑦寻行:

随即掌管(代理)。

⑧闲:

熟悉。

⑨抚导:

安抚、教育。

⑩因:

乘机。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问者惭服

(2)俄而,茹茹围逼州城(3)德乃从之(4)乃引军退

2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各有志,贤岂能强学待问,领徒授业耶!

唯当粗闻教义,补己不足。

(2)然其政令莫施,唯以残剥为业。

夫以羁旅之贼,而驭乌合之众,势自离解。

22.选文表现了李贤的哪些特点?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赵文美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

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

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

往日蓄着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

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

一枝枝饱满的花蕾,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留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

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

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范。

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随相伴。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无不胜。

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

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活得精神,活得清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

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难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不惧艰险摧残的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痴如醉!

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段迷人的旋律。

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

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偕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23.请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补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的生命奇迹。

  示例:

烈日炙烤下,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迎接考验的到来。

沉睡千年后,

狂风袭来时,

秋雨骤至时,

冰天雪地里,

24.文中有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加以品析。

 ①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它依然绿干亭亭翠叶田田,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

 ②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25.下面赞“荷”的诗句中,你认为最能体现“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的一项是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B.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唐·杜甫《绝句漫兴其七》)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6.文中结尾说:

“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偕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八、作文。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王老师给她的学生带来三幅画:

落花生、向日葵、雁阵。

她说:

“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姿态:

落花生扎根土地,默默生长,这是质朴宁静的姿态;向日葵心中有光,追逐太阳,这是乐观向上的姿态;大雁万里迁徙,互相辅助,这是团结友爱的姿态。

我把我喜欢的‘姿态’分享给大家,老师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出自己最美的姿态……”

请以“姿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