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7804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docx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与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汇编

 

农业局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半年总结

20**年上半年,区农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蔬、果、畜、花、药、茶、乡村旅游”七大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持续增收;争取到年末实现一产增加值增长8%,达到7.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达到6700元左右的目标。

今年虽经历了特大干旱,但通过积极开展抗旱救灾,恢复生产,保持了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力抗旱救灾,确保春耕备耕

年初,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波及我区,在灾害面前,我们积极组织,勇敢面对,及时联系农口各中心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三个到位确保春耕生产,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生产物资及时到位。

全区做好物资储备,蔬菜中心种植1500亩速生蔬菜,水稻种到位1.8万公斤,玉米种1.5万公斤,化肥2170吨,农地膜36.1吨,农药5.79吨;

(二)农技人员及时到位。

农技、蔬菜、畜牧中心安排技术人员到受灾乡镇指导抗旱工作,采取蹲点指导、进村入户等形式,查苗情、查虫情、查旱情,及时了解生产情况,积极向群众推广地膜覆盖、滴灌等节水措施;

(三)旱情统计及时到位。

旱情发生后,农口各部门及时、准确地统计上报受旱情况,为全区抗旱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二、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农田和巩固退耕还林建设

1、完成新场乡大坝村基本农田项目规模1500亩,总投资143.91万元,并通过市级验收。

2、完成新堡乡大寨村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规模1250亩,总投资118万元,现已进入扫尾阶段;完成羊昌镇羊昌村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达60%,项目规模1590亩,总投资111万元。

3、完成百宜乡洛坝村、新场乡王坝村两个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选点、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并上报市农业委员会待批准后实施,项目总投资约300余万元。

4、完成下坝乡喇坪村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并完成招投标,项目总投资35.87万元,现已进场施工,预计年底可全面完工。

5、完成20**年东风镇麦穰村、偏坡乡偏坡村两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选点、实施方案编制上报,项目总投资约72万元,待市批复后组织实施。

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0余万元,占全年计划总投资的44%。

(二)科教培训

1、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我局在我区民族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进行了三期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旨在提高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其旅游服务技能和水平,为打造全区的旅游精品示范点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

通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新堡乡、高新办、偏坡乡完成260人的乡村旅游技能培训,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了餐饮服务技能、礼仪知识、辖区内主要景点知识介绍、布依族酒歌、杨梅特色乡村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2、农村固定观察点相关工作:

今年继续抓好东风镇麦壤村80户固定观察点农户的经济调查工作,到20**年6月12号完成固定观察点上半年农户现金收入情况调查、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等专项调查,并完成调查数据的微机录入、上报工作。

(三)农业执法

1、加大农业法律法规规章宣传力度,认真抓好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严格执行《种子法》,加大种子市场执法力度,净化全区种子市场,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从2月初至今会同工商、物价、技监等部门已展了4次大型农资市场集中执法活动,特别是3月15日至21日,还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

共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接受宣传8000余人次,接待群众咨询650人次,检查经营户96户。

通过执法和宣传,增强了农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农民群众识假辨假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春耕备工作顺利推进。

(四)村寨串户路建设

今年我局村寨串户路硬化任务时155公里,5月份就全部分解到8个乡镇,项目上报市农办,待正式文件下发后立即组织实施。

(五)新农村建设

1、今年4月,根据乌委办〔20**〕25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到我局负责,现已完成与区新农办的交接工作。

2、现正在进行20**年以来我区新农村建设成果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并作好省、市验收的相关准备工作。

预计7月中旬可完成迎检资料准备。

3、按市农委要求作好20**年新农村建设选点上报及相关项目上报工作。

现已初步选定4个乡镇14个点,市农委正式文件下达即可实施。

(六)“三创一办”工作

“三创一办”是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知行合一、协力争先”贵阳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事关全市人民切身利益和贵阳长远发展的大事,我局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好这一理念,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宣传,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成立市民素质教育学校,举办了职工素质教育和健康知识教育;开展了禁烟宣传,设立吸烟室,在楼道、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粘贴禁烟标语;组织职工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参加自愿者绿丝带执勤。

三、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定,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建设生态文明区的决定,积极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年建设活动,开展专项民主生活会,注重政治思想建设,抓好党员民主评议和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工、农、妇的作用,按时按要求完成区委、区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根据乌当区委组织部〔20**〕13号文件要求,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区建设、抓好“三创一办”、“旅发大会”等各项重点工作,解决干部队伍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我局联合农技、畜牧、蔬菜、农技中心,农业园区几家单位共同举办为期三天的干部职工提高执行力培训。

第一阶段由区委党校的苏校长和严莉老师分别为我们讲授《赢在执行》《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专题讲座,第二阶段是由我局各领导结合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作的专题讲座。

(二)切实抓好计生、帮村、帮贫、帮计生户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把羊昌镇羊昌村作为本单位开展帮村、帮贫和帮扶计生三结合户的定点村,与该村10户贫困户签定了党员“计生帮扶协议”和“贫困户帮扶合同”,实行党员一对一帮扶,共出资20**元帮助他们购买化肥等农用生产物资。

在“森防”期间,每天有领导带班到执勤点巡山,在两个多月的值守期间,连同乡政府制止农户烧土灰火20余次,协助扑灭小火3次,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农户财产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同文明单位建设、综治、维稳、禁毒、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环境卫生保护、依法治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防盗、防火、防泄密知识的学习和硬件设施建设,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元旦升国旗仪式、3.8节跳绳、踢毽比赛,清明节扫墓等各种活动,不断增强了单位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

5月份,通过职工大会投票推荐,评选出6户“五好文明家庭”。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按照《贵阳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和《乌当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文件精神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党员承诺制等活动,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收到较好效果,全局无违法乱纪和吃、拿、卡、要现象发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项目批复下达较晚,资金到位不及时,区财政资金预算上资金拨付力度不够,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项目进度的实施。

(二)我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旱灾洪灾的连续打击,很有可能影响今年农民收入以及农村经济的增长。

再加上物价涨幅较大,农业投入成本增加,给农民实际增收带来困难。

四、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一)认真做好两个规划,一是做好20**-2020年《乌当区农业发展规划》,二是抓紧写出《乌当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区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途径和政策措施,提出需要纳入全区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和重大项目,为我区“十二五”总体规划提供可行的依据。

(二)做好洪涝灾害到来准备工作,据气象统计,我区雨季已经来临,并连续出现大雨天气,我们一是要认真做好农业灾情的统计,二是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救灾物资的准备,三是要组织好专业技术人员和救灾工作组,一旦灾害发生将立即采取措施。

(三)积极配合、协调市内培训机构,加大我区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进程,为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提供根本保障。

(四)积极支持配合有关乡镇,抓好基本农田治理项目、各种基地、养殖小区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的实施。

确保政府投入资金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继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密度,确保让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六)进一步加强各类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

农业局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总结

[按]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调研组先后三次赴石首市并对该市的久合垸、高基庙、东升、调关等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站所建设、科技示范样板和科技示范户等现场进行了认真调研。

我们觉得石首市的经验很有特色,值得在全市大力推广。

近几年来,石首市农业局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推进科技入户,科技推广实现了新突破,服务水平得到了新提高,部门形象得到了新提升。

2008年,石首市被荆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服务工作先进县市;石首市农业局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单位,在石首市政风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名;在该市开展以“加快工作节奏、加大落实力度,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两加三服务”活动中,被石首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部门。

石首市在农技体系建设和服务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近年来,石首市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狠抓了基层站所建设和科技示范户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农技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以石首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载体,以产销协会等为补充的推广服务网络。

一是稳步推进机构改革。

2006年,按照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石首市将原来的15个乡镇农技站改制为15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原有的112名农技人员按政策进行了身份转换和分流安置,通过考试考核和公开竞聘从中择优聘用了45名种植业服务人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仍归口农业局管理,并逐步建立了“以钱养事”新机制。

通过改革,精减了人员,化解了债务、稳定了队伍,提高了效率,确保了农技服务体系的相对稳定。

二是不断加强服务中心建设。

近年来,石首市以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为契机,以原乡镇农技站为基础,筹资近100万元,分批对基层站进行维修和装备,乡镇服务中心有了新变化、新发展。

石首市15个乡镇服务中心都达到了办公有场所、服务有阵地、工作有装备的基本要求,15个乡镇有14个服务中心达到了“五有”:

一有固定场所,每个服务中心都有独立院落,有办公室、资料室、接待室等办公场所;二有农技服务公示牌,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树立了一块服务内容公示牌,将农技人员及联系电话、联系村及科技示范户、服务内容及科技项目等内容向社会公示;三有信息发布栏,每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设有农技信息发布栏,张贴农技简报,及时发布农村政策、农产品供求、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四有农技咨询部,每个服务中心设立一间农技咨询室,备有桌椅、咨询台、咨询记录本,每天安排1名农技人员“坐诊”,负责接待农民咨询。

五有基本办公设备,每个服务中心已配备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部分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多媒体等办公设备。

三是大力发展科技示范户。

石首市将科技意识浓、种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种植大户培养成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示范户档案和服务台帐,进行统一登记、统一挂牌、统一印发资料、统一技术培训,让每个科技示范户达到“五有”,即:

有门牌、有资料袋、有科技小黑板、有服务台帐、有科技示范田。

全市培养科技示范户2000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50户,带动全市10万农户。

二、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后,石首市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对乡镇服务中心实行合同管理、量化考核、绩效挂钩,目前已建立了“二、三、四、五、六”等一整套规范化管理机制。

第一、把好“两个关口”。

一是强化岗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方案,对所有农技人员送到省、市每三年进行一次知识更新培训,并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纳入“以钱养事”项目,落实培训经费。

石首市农业局每年组织一次农技人员春季集中培训,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办法,对农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008年,先后组织30名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到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大专院校参加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推广能力。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陶汰制。

采取检查、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的管理。

全年对业务工作分季度、半年和年终进行督办检查,每年组织一次专业知识测试,年终对服务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综合检查、考试、考核结果对服务中心及服务人员进行排名,对连续三年排名末位的中心主任进行改选,对排名倒数三位的服务人员留职考察,考察期间只领取基本生活费,对连续三年考核不合格的服务人员予以解聘,打破了服务人员的“铁饭碗”,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第二、签订“三个合同”。

一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所有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三年一聘。

二是石首市农业局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签订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合同,各乡镇办区政府为鉴证方,明确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和工作要求。

三是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与岗位人员签订年度公益性服务合同。

服务中心及其人员的日常管理以石首市农业局为主,年终考评由石首市农业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其中石首市农业局考评占50%,乡镇政府考评占30%,服务对象考评占20%,按考评结果兑现工资报酬,实行绩效挂钩,调动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落实“四项经费”。

主要是积极争取落实省拨“以钱养事”经费和本级财政预算经费,确保工作报酬、办公经费、养老保险、项目开支等四个方面的需要。

2008年,石首市共下拔经费224.7万元,其中:

工作报酬81万元、人平1.8万元,办公经费36万元、人平0.8万元,养老保险15.7万元(五保合一)、人平3482元,项目开支93万元。

“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建立,化解了农技推广经费短缺的难题,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有经费,待遇有提高,养老有保障,基本解除了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推广队伍。

第四、制定“五条办法”。

为了强化服务人员岗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石首市农业局制定了挂牌子、背袋子、翻本子、结对子、查位子等“五子”管理办法。

一是“挂牌子”。

石首市农业局统一制作了农技人员工作牌,要求推广人员上班时一律佩挂工作牌,既公开身份,又方便服务。

二是“背袋子”。

为乡镇农技人员统一配发了农技推广专用包,每个专用包内装有卷尺、放大镜、处方单、取样袋、标本盒、小刀、铁铲等工具,农技人员下乡时携带工作包,既展示形象,又方便工作。

三是“结对子”。

乡镇农技人员每人联系30户科技示范户,每月入户指导两次。

四是“翻本子”。

为每个乡镇服务中心及其服务人员统一印制了考勤记录本、工作日志本、咨询服务台账、项目实施台账、科技示范户服务台账等工作记录簿,由中心主任和服务人员每天作好考勤及工作记录,作为衡量全年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是“查位子”。

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检查服务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对擅自离岗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在年终考核中扣减相应分数。

第五、健全“六项制度”。

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财政局、水产局联合发文,印发了《石首市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制定了《石首市乡镇农业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实施方案》,将服务中心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

各乡镇服务中心制定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科技示范户联系制度、咨询服务坐诊制度等六项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公示,做到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近年来,针对农技推广方式单一、手段落后、信息断层等问题,石首市积极创新服务方式,采取六条措施推进科技入户,将农技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一是以科技示范户为基地,带动科技入户。

石首市以科技示范户为抓手,在重点培养、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技人员对科技示范户实行定向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送“农信通”手机短信,定期发放技术资料,优先安排试验示范,适时组织培训考察。

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

二是以新农培训为契机,推动科技入户。

在常年农技培训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2008年,石首市被列为国家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市,该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培训要求,建新农培训学校50所,落实基础学员2000人,全年组织进村培训30000人次,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80人次。

通过新农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是以“农事直通车”为窗口,传播科技入户。

石首市与该市电视台联合,开通了《农事直通车》电视专栏节目,请专家现场指导、解难答疑,每周制作2期,每天午间、晚间定时播放,节目开播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四是以手机短信服务为平台,发送科技入户。

石首市农业局与该市电信局合作构建了“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开通“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10000部,履盖石首市278个村2517个村民小组,免费发送农产品供求、农村政策、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

2008年,共发送手机短信14万多条。

五是以电话咨询服务为媒介,促进科技入户。

石首市农业系统共设立了农技咨询电话20部,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能源办、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特产站分别开通了专家服务热线;各乡镇服务中心开通了一部农技咨询电话,设立了一间咨询室,由农技人员轮流值班,为农民提供便捷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求必应、有请必到。

六是以示范样板为亮点,引导科技入户。

近年来,石首市农业局采取领导挂帅、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经费保障等措施,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创办示范样板,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实效。

先后创办了东升万亩绿色食品西瓜基地、新厂万亩无公害瓜椒基地、城郊(绣林、南口)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桃花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调关万亩虾稻连作基地、久合垸万亩“菜苔两用”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带动该市建成并巩固了40万亩优质稻、40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优质棉、10万亩无公害果蔬等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典型引导、样板辐射,优化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科技入户,发展了农村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