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850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docx

学练考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评新人教

第一单元1 沁园春 长沙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携带(xié) 峥嵘(zhēng) 挥斥方遒(qiú)

B.上阕(juè)阻遏(è)百舸争流(gě)

C.惆怅(chàng)寥廓(guò)慷慨激昂(kǎi)

D.百侣(lǔ)湘江(Xiānɡ)沁园春(qì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橘子州头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侣曾游

B.鱼翔浅底风华正茂激扬文字中流砥柱

C.封候之赏书生意气谁主沉浮略输文采

D.一代天骄顿失滔滔原弛蜡象高爵厚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嘉兴方面表示:

此次他们将对引进的各类优秀人才________“零门槛”“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工资外津贴等优厚待遇。

②云南著名山水画家张向彤,坚持以传统笔墨写意丹青,他以儒、释、道文化抒写心胸,妙造山水文人________。

③《江帆楼阁图》的整个画面山势起伏,江天________,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画树交叉取势,变化多姿。

A.给予  义气  寥廓

B.给予  意气  辽阔

C.给以  义气  寥廓

D.给以  意气  辽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的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张大爷对记者说:

“现在有好多电影电视,都是讲述我年轻时代的故事,这总是能让我回想起那个峥嵘岁月的时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七八月份正是我国粮食生长的重要阶段,然而,入夏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旱情,不但让旱灾下的人们生活艰辛,更让农作物危在旦夕。

B.我国外贸发展环境开始出现国际产业转移放慢、周边国家承接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因此我国外贸持续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C.肯德基、麦当劳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来自上海福喜食品公司。

D.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仅对社会形态造成了制度性的约束,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意识形态领域根深蒂固,甚至形成了稳定的固定利益集团。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针灸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被作为替代疗法。

①根据中医学理论

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③现代科学从组织学和生理学上尚未发现气、经络或者穴位的存在

④因为缺乏足够的现代医学实验证实其有效

⑤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

⑥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的气的流向

A.①⑥⑤②③④ B.⑤②①⑥③④

C.⑤⑥③①④②D.①⑤⑥②④③

7.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二、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8.“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用散文的形式表述,其语序应是(  )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9.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万类霜天竞自由(拟人)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10.下列词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11.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 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12.对词中“峥嵘、挥斥、粪土、击水”四个词语意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对过去的岁月用“峥嵘”一词来形容可谓绝妙。

其原形容山势高峻,在本词中指风云变幻、充满激烈斗争的生活。

B.“挥斥”是指挥舞手臂,斥责社会弊政,以此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拥有自由奔放的胸襟。

C.“粪土”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视……为粪土”,所含意思生动丰富,给人以新鲜别致的感觉。

D.“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以此表达了词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13.下列对词中语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中的“红”字用得极妙。

“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

其实,其中的“漫”字也很有特色:

“漫”是“满”,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和沉重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对“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三、同步拓展

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泡”开这首词:

                                    

                                    

(2)“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

                                    

                                    

(3)“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泡”开这首诗:

                                    

                                    

(2)“我”对秋的态度与历代文人有什么不同?

试谈谈双方的差别。

                                    

                                    

(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

16.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各补写一个句子。

我们曾叹项羽力拔千斤,一吐雄心壮志;我们曾述吕布一夫当关,透出豪气万千。

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篇章,________________。

17.仔细揣摩《沁园春 长沙》的意境与情感,展开想象,把“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四句扩写为一个写景抒情片段,150字左右。

                                    

 

2诗两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凄清(qī)巷道(xiàng)

B.彳亍(chìchù)蓠墙(lí)颓圮(pǐ)迷茫(máng)

C.河畔(pàn)荡漾(yàng)青荇(xìng)长篙(hāo)

D.斑斓(lán)沉淀(diàn)似的(sì)泥古(nì)

2.下列各项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静默 寂寥 艳影 色彩斑斓

B.竹篙漫溯凄宛惆怅而归

C.笙箫繁衍挑衅彳亍独行

D.记载哀怨浮藻碧波荡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敢于________,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虽然社会上不乏批评之声,但他们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②“表叔”才倒下,“房叔”就出来,这不禁让人发问:

到底还有多少个“表叔”“房叔”?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所有官员应当________,促其公布财产,接受公众监督。

③许多中介为促成交易,________,做出迎合买卖双方交易意向的虚假承诺,使得消费者往往因缺乏有效的书面证据,不能依法维权。

A.标新立异 等量齐观 口若悬河

B.独树一帜一视同仁口若悬河

C.标新立异一视同仁信口开河

D.独树一帜等量齐观信口开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赏析《再别康桥》这首诗,使我感受到了徐志摩对母校的深深惜别之情。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我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迅速培养一批人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

______________

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这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

A.①④②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①④③②⑤  D.②①④⑤③

6.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B.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D.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7.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翡冷翠的一夜》。

B.“新诗”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完全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C.戴望舒,现代诗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D.《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二、课文精读

阅读《再别康桥》,完成题目。

8.下列对本诗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第一节中把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幻化成了“西天的云彩”这一美丽的意象,再用三个“轻轻的”,把这感人至深的情思拉得绵长久远,让人不禁感到淡淡的怅然。

B.第二、三、四、五节,诗人连续用了“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几个意象,来描写其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的情景,流露出他对在康桥的那段美好的人生经历的留恋之情。

C.诗人在第二、三、四、五节奔放高亢的情感,在第六节突然转为低沉,其选用了“别离的笙箫”、“沉默”的“夏虫”和“康桥”几个意象,颇有几分“欲语泪先流”的低沉、哀婉。

D.“云彩”这一意象在诗歌结尾再次出现,象征了诗人在康桥的这一段人生经历,又映照出诗人自己追求“诗化人生”的信念。

“不带走一片云彩”透露出诗人的无限感伤。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其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B.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出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C.第二节描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绝望之情。

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10.下列对诗句内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第四节中“那榆阴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荫蔽日,非常清凉。

此时的诗人浮想联翩,想到了过去在此读书的美好情景。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第五节诗人面对美景又被勾起了美好的回忆:

当年自己曾“撑一支长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何等地愉快!

D.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

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

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三、同步拓展

11.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其因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的道理,这种结构使其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中出现的“如果”“重到”“再看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期盼生命循环而不得的悲观意味。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

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约1155—1209):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 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你认为这首诗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中哪一个字用得好?

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

14.某中学将于“五四”青年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

(每段不超过50字)

徐志摩《再别康桥》

衔接语:

(1)                                    

                                    

                                    

                                    

戴望舒《雨巷》

衔接语:

(2)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15.《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

(不少于50字)

小河 柳树 夕阳 青草 歌儿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典押(diǎnyā) 忸怩(niǔniè) 凌侮(língwǔ)

B.叱骂(chì)醉酒(zuì)咒语(zhòu)

C.拥抱(yōngbào)娇美(jiāo)漂泊(piāo)

D.荆棘(jīngjí)辉煌(huīhuáng)悄然(qiǎo)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酱碗  抚摸  冰屑  扭扣

B.棺材  麦糟  漂泊  团箕

C.菜蓝  火钵  匾额  凄苦

D.青苔  虱子  围裙  瓦霏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__________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悼念之情。

②看到中国体操队获得冠军,我________地流下了眼泪。

③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________的。

A.庄严肃穆  激动  刻骨铭心

B.寒冷萧条  激动  刻骨铭心

C.寒冷萧条  感激  耿耿于怀

D.庄严肃穆  感激  耿耿于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

B.《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诗人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

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

D.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工程的主要构造要素是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结合而成的。

B.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C.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世纪30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

“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

②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③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艾青的诗歌,比喻为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

④尔后许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

⑤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