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865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1 大小:13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1页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1页
亲,该文档总共1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1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docx

范永亮基础班记忆版全审计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二、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类型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分为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两大类。

鉴证业务包括审计、审阅[高频问题]和其他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相关服务包括税务代理、代编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高频问题]等。

相关服务不提供保证。

三、职业责任和期望差距

1.财务报表使用人期望注册会计师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以判断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而无论这种错报是否出于故意。

2.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普遍接受的责任是,通过审计以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非故意错报。

对于发现重大故意错报的责任并不具有一致的认识或接受程度。

四、财务报表审计的概念

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无论是否故意]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的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审计概念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理解:

1.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

合理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这是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大多数审计证据属于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4.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执行。

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5.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予以传达。

五、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

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

审计提供合理保证(高水平保证)。

注册会计师将审计业务风险降至审计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阅提供有限保证(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

注册会计师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审阅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审阅结论的基础。

第二节 审计要素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

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管理层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管理层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预期使用者。

第三节 审计目标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

实现审计目标一靠严格遵循审计准则,二靠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二、认定

注册会计师将认定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

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己记录。

4.计价和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三、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了解认定后,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

第四节 审计基本要求

三、保持职业怀疑

(一)对职业怀疑的理解

职业怀疑在本质上要求注册会计师秉持质疑的理念、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审慎评价审计证据、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1.秉持质疑的理念

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精神,摒弃“存在即合理”的逻辑思维,寻求事物的真实情况。

职业怀疑与客观和公正、独立性这两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密切相关:

保持独立性可以增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保持客观和公正、职业怀疑的能力。

2.对引起疑虑的情形保持警觉

(1)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

(2)引起对文件记录、对询问的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

(3)表明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

(4)表明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

3.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质疑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怀疑信息的可靠性或怀疑存在舞弊迹象时,需要作进一步调查,并确定需要修改哪些审计程序或实施哪些追加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成本与信息的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

4.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

即使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和治理层是正直、诚实的,也不能降低保持职业怀疑的要求,不允许在获取合理保证的过程中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

(二)保持职业怀疑的作用

职业怀疑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要素,对发现舞弊、防止审计失败至关重要。

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恰当地运用职业判断,提高审计程序设计及执行的有效性,降低审计风险。

保持职业怀疑的作用包括:

1.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有助于有针对性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设计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

2.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有助于恰当地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对可能存在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情形保持警觉,并作出进一步调查。

3.评价审计证据时,有助于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纠正仅获取最容易获取的证据、忽视相互矛盾的证据的偏向。

四、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2.性质

职业判断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精髓,贯穿于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始终,涉及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各个环节,对于适当地执行审计工作必不可少。

3.运用

仅靠机械地执行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无法理解审计准则、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难以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作出有依据的决策。

职业判断需要在相关法律法规、职业标准的框架下作出,并以具体事实和情况为依据。

如果有关决策不被该业务的具体事实和情况所支持或者缺乏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职业判断不能作为不恰当决策的理由。

职业判断对于作出下列6方面决策尤为重要:

(1)确定重要性,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确定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3)为实现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和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评价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及是否还需执行更多的工作;

(4)评价管理层在应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时作出的判断;

(5)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如评价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作出的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6)运用职业道德概念框架识别、评估和应对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不利的影响。

4.主体

注册会计师是职业判断的主体,职业判断能力是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的核心。

5.标准

衡量职业判断质量可以基于下列三个方面:

(1)准确性或意见一致性,即职业判断结论与特定标准或客观事实的相符程度,或者不同职业判断主体针对同一职业判断问题所作判断彼此认同的程度。

(2)决策一贯性和稳定性,即同一注册会计师针对同一项目的不同判断问题,所作出的判断之间是否符合应有的内在逻辑,以及同一注册会计师针对相同的职业判断问题,在不同时点所作出的判断是否结论相同或相似。

(3)可辩护性,即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够证明自己的工作,通常,理由的充分性、思维的逻辑性和程序的合规性是可辩护性的基础。

第五节 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含有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和检查风险[审计程序不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是指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的专业风险,而不是因这种专业风险引起的法律风险。

二、重大错报风险

(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两个原因

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

由于控制的固有局限性[D7.4],控制风险始终存在。

三、检查风险

由于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四、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反向变动

五、审计的固有限制

审计的固有限制源于:

(1)财务报告的性质;

(2)审计程序的性质;

(3)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的需要。

(三)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成本效益的权衡

要求注册会计师处理所有可能存在的信息是不切实际的,基于信息存在错误或舞弊除非能够提供反证的假设而竭尽可能地追查每一个事项也是不切实际的。

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正当理由。

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完成审计工作后发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没有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尽管如此,审计的固有限制并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

第二章 审计计划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一)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低/消极要求]

1.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局部性积极要求];

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保持该项业务的意愿的事项;

3.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高/积极要求]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针对/超过目的

(2)];

2.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针对/超过目的

(1)];

3.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针对/超过目的(3)]。

二、审计的条件/前提[高频问题]

(一)标准适当且能够为预期使用者获取[影响业务承接]

确定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适当性)时,需要考虑下列相关因素:

(1)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例如,是商业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

(2)财务报表的目的(例如,用于满足广大/特定使用者信息需求);

(3)财务报表的性质(例如,是整套财务报表还是单一财务报表);

(4)法律法规是否规定了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绿叶]

承接任何审计业务,都应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四、业务类型的变更

通常,下列原因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要求变更业务,包括将审计业务变更为保证程度较低的业务或相关服务业务,例如审阅业务:

1.环境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

2.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3.无论是管理层施加的还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上述第1和第2项通常被认为是变更业务的合理理由,但如果有迹象表明该变更要求与错误的、不完整的或者不能令人满意的信息有关,注册会计师不应认为该变更是合理的。

如变更具有合理理由,对变更后业务出具的报告不应提及原审计业务和已执行的程序,以免误解;只有将审计变更为执行商定程序业务,才可提及已执行的程序。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二、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是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具体审计计划中的审计程序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其他审计程序。

三、对审计计划的修改

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一旦计划被更新和修改,就应当对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修正,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作出的重大修改及其理由。

四、指导、监督与复核[第21章D5J]

项目组成员的指导、监督以及对其工作进行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具体审计计划]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模杂领,险胜能]:

1.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2.审计领域;

3.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4.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

第三节 重要性

如果说认定是对错报的分类,那么重要性就是对错报的分级。

一、错报的原因、类型与考虑

错报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核心目标。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要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

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调整。

错报可能是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

二、重要性的概念、类型与目的

(一)重要性的概念

高频问题:

当错报金额高于整体重要性水平时,就很可能被合理预期将对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产生影响。

这个错报是管理层产生的,原本就存在的?

审计指出的?

还是审计没有发现管理层发生的?

或者审计报告中管理层未更改错报和审计未发现错报两个总和?

财务报表中存在的。

与审计是否发现无关。

一种毒药是否致命,取决于是否服用,与公开服用还是悄悄服用无关。

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发现它,处理它,阻止服用。

但这与该毒药的毒性无关。

高频问题:

不要只看单独不重大,如果有跟别的累计起来变成重大的这种可能性,它也是重大的;怎么能说它也是重大的呢?

只是说有和其它错报累计起来变成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只有与其他错报累计后达到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才可以说它也是重大的吧。

重要性以及重大错报都属于职业判断。

其实,即使错报金额达到或超过重要性,也未必一定影响每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之所以所错报重大,也只是认为它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判断一项单独金额低于重要性的错报时,可能并未发现与它汇总的其他错报,无法通过汇总数与计划的重要性比较,需要判断。

高频问题:

对于重要性的理解,汇总起来影响报表使用者,这个汇总是指报表的同一个项目吗?

重要项目要汇总,但不限于此。

比如重要性50万,原材料错报25,产成品错报30,汇总起来存货项目错报超过重要性,或者应收账款A错报30,B错报30,汇总起来超过重要性,那么存货和应收账款都存在重大错报[是]。

或者说汇总也包括两个报表项目的汇总,存货错报30,应收账款错报30,单独不重大,但加起来重大,那能说明存货和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吗?

说明资产存在重大错报。

汇总围绕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包括报表层和认定层。

(三)重要性的目的

高频问题:

整体重要性时如何用于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如何用于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能否举例说明。

重要性本身并不能直接识别和评估重大错包风险,风险是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评估出来的。

简单地说,没有重要性,就无法判断错报是否重大,更无从评估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风险);反之,有了重要性,就有了判断错报是否重大的参考界限。

如某类交易存在高估风险,而其列报金额达到了计划的重要性水平,则必须对其实施实质性程序。

高频问题:

在审计工作完成阶段,要评价未更正错报连同未识别错报是否重大。

完成阶段不是将未更正错报直接与财务报表整体或认定层次的重要性相比吗?

如何考虑连同未识别错报是否重大?

将未更正错报直接与计划的重要性相比,其结果可能有:

达到或超过计划的重要性,低于但接近于计划的重要性,明显低于计划的重要性。

针对第二种结果,不能直接认为错报不重大,需要考虑未发现错报。

三、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生死线]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要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通常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二)选择基准

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财务报表要素;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利润、收入或净资产);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债务性融资或权益性融资);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三)确定百分比

在确定百分比时,除了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为上市公司或公众利益实体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对百分比的选择,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

2.被审计单位是否由集团内部关联方提供融资或是否有大额对外融资;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对基准数据特别敏感。

四、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生死线]

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并非审计准则的强制要求,而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虽非强制,但通常至少有一个]。

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应当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下列因素可能表明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将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针对该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确定重要性水平:

1.法律法规或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否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定项目(如关联方交易、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计量或披露的预期;

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

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

考虑是否存在上述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时,了解治理层和管理层的看法和预期通常是有用的。

高频问题:

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要性有大小关系么?

有。

后者低于前者。

根据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定出来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万一认定层次重要性小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呢。

不冲突。

两者用于不同的目的。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用于判断一项未更正错报是否有累计成重大错报的潜力,是“后台操作技术”,认定层次重要性用于判断未更正错报是否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直面报表使用者。

第三节 重要性

五、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警戒线/后台技术]

高频问题:

认定层重要性与实际执行重要性是什么关系啊?

二者是否一致?

前者用来判断特定认定中发现的错报是否重大,后者用来判断错报汇总后是否重大。

两者不存在是否一致的问题。

问:

制定一个实际执行重要性,我明白。

定多个实际执行重要性怎么理解啊?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有两个层次,分别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相对应。

也就是说,除了财务报表层次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可能需要确定认定层次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高频问题:

如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这里“特定类别”是指“特殊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吗?

具体什么意思?

请举例。

计划的重要性是根据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确定的,包括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适用于大多数项目)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如需要。

简称认定层次的重要性,适用于个别项目,如关联方交易)。

相应地,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包括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对应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与认定层次重要性对应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三)确定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考虑因素

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注册会计师无须通过将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平均分配或按比例分配至各个报表项目的方法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

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本期];

2.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

3.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作出的预期。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提示:

整体重要性根据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和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则根据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确定。

高频问题:

这里说到“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作为大多数报表项目实际执行重要性”,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

是指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数据要保证有占所有数据的75%吗?

还是指财报层次中有75%的数据要执行实质性方案?

是指以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作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用于判断大多数财务报表项目的错报是否重大,认定层次的重要性用于判断个别认定的错报是否重大。

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对应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用于判断大多数项目中发现的错报是否属于潜在重大错报。

认定层次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用于判断个别项目的错报是否重大。

(四)较低百分比的情形[首次调多/风高内缺]

如果存在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笔数,而非金额];

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例如处于高风险行业、管理层能力欠缺、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或业绩压力等;

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提示:

第1条基于职业谨慎,第2,3,4条都意味着本期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或错报较多。

高频问题:

错报数量越多,越容易汇总成重大错报,实际执行重要性应当定的越低些,为什么啊想不明白。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错报数量较多时,即使较小金额的错报,也可能汇总成重大错报。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正是单项错报汇总成重大错报的界限,所以错报数量较多时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要定的低一些。

高频问题:

老师在课件中说“不是根据前期的错报来判断本期错报大不大,是用来判断多不多。

”没明白老师的意思,差别在哪里啊?

大不大要根据本期错报汇总后是否可能达到本期整体重要性,要通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这个界限来判断,这个界限这取决于本期错报多不多,这可以依据上期错报多不多来估计。

(五)较高百分比的情形[连续调少/风中内好]

如果存在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高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1.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

2.项目总体风险为低到中等,例如处于非高风险行业、管理层有足够能力、面临较低的业绩压力等;

3.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提示:

第1,2,3条都意味着本期重大错报风险较低,或错报较少。

(六)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运用

1.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需要对哪些类型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因为这些财务报表项目有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

但是,这不代表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所有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