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976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docx

猪瘟疫苗行业专题展望调研投资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8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什么是猪瘟?

急性猪瘟致死率高。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猪瘟感染的病猪发病率较高,致死率可高达100%,曾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15种法定传染病之一,

在我国被列为一类传染病。

图1:

猪瘟感染病猪皮肤上会出现大量紫色斑点

猪是唯一宿主,所有猪只均可感染。

根据《猪病防治手册》,猪瘟的流行没有呈现出季节性特点,猪是猪瘟的唯一宿主,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只如果体内抗体量低,均有被感染发病的可能。

根据《猪病防治技术》,猪瘟潜伏期一般为5~10天,短可为2天,长可达20多天,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及温和型非典猪瘟:

最急性型:

体温41度以上,一到数天死亡;

急性型:

体温41度以上,伴有呕吐、厌食、便秘或腹泻交替等症状,腹下、四肢内侧

皮肤有血点或血斑,通常7~21天并发巴氏杆菌和副伤寒感染,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亚急性型:

与急性相似,体温先升高后下降,后期又可升高,直到死亡,皮肤有明显血点,多出现在流行中后期及老疫区;

慢性型:

体温时高时低,猪只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衰弱、消瘦等症状,皮肤出现血斑点,发病时间通常1个月以上;

温和型:

病情比较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低。

表1:

猪瘟分类

造成养殖户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猪瘟病毒在猪群间传染快,且致死率高,一旦爆发将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中国畜牧兽医》数据,荷兰1997~1998年间猪瘟爆发,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我国因各种疾病死亡的猪只占生猪饲养总数的8~10%,其中1/3由猪瘟引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较多国家实现猪瘟净化。

猪瘟从记载开始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陆续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相继爆发,1963年加拿大、1976年美国相继宣布消灭猪瘟,通过对进口动物实行严格的检疫,一直处于净化状态;而部分国家宣布消灭猪瘟后,又重新复发,以日本为例,1999年达到净化状态后,2004年猪瘟再次爆发。

根据OIE2017年2月报告,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实现猪瘟净化,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

图2:

猪瘟疫情简史

我国猪瘟发病呈现出幼龄偏温和的特点。

根据中国动物检疫数据,当前我国猪瘟发病多发生在2-10日龄的哺乳仔猪和断奶后到60日龄的保育猪,死亡率较高,而种猪和育肥猪发病较少,同时发病猪症状减轻、死亡率低,整体呈现出温和型的特点。

2.猪瘟疫苗

2.1.什么是猪瘟疫苗?

我国猪瘟C株种毒性能优良,促进了世界猪瘟的控制和消灭。

随着1935年我国大部分省份开始出现猪瘟疫情,我国猪瘟疫苗开始陆续出现。

根据《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

农业科学》信息,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主要使用灭活疫苗—猪瘟结晶紫疫苗预防猪瘟,但生产检验需要健康猪只、产生免疫时间久(2-3周)、生产成本高且保护率低(70-75%),后期逐渐被弱毒疫苗所取代。

1956年猪瘟兔化毒种毒培育成功,其生产成本只有猪瘟结晶紫疫苗的1/10左右,投产后开始逐渐取代猪瘟灭活疫苗。

同期国外有三种弱毒疫苗:

美国的Rovac、MLV和英国的SFA,但这三种疫苗死亡率高、反应大,不如国内种毒安全,20世纪60年代,国内猪瘟种毒被引入欧洲、拉美各国,促进了欧洲猪瘟的控制和消灭。

后续出现的淋脾苗及细胞苗多以C株为种毒,只是疫苗培养方式不同。

图3:

我国猪瘟疫苗发展简史

目前主要使用猪瘟弱毒疫苗。

猪瘟疫苗按照制备方式不同可分为3类:

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及基因工程苗。

灭活疫苗:

以猪瘟结晶紫疫苗为代表;

弱毒疫苗:

根据培养方式可分为兔源及细胞源:

①兔源:

包括家兔脾淋组织苗、乳兔组织苗等,其中脾淋苗通过用兔化弱毒株(C株)接种成年兔,收获兔体内含毒浓度高的脾脏和淋巴结制备而成的疫苗;②细胞源:

通过细胞培养制备而成,包括乳猪肾细胞苗、绵羊肾细胞苗、猪瘟原代细胞苗(BT细胞)、猪瘟传代细胞苗(ST细胞)等;

基因工程苗:

目前仍处于研发注册阶段。

与灭活疫苗相比,弱毒疫苗成本较低、免疫保护率高,是我国目前猪瘟防治主要使用的疫苗种类。

图4:

猪瘟疫苗的分类

目前我国商用弱毒疫苗种类较多,各有优势。

目前我国商用猪瘟疫苗以弱毒疫苗为主,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猪瘟原代细胞苗、猪瘟传代细胞苗及猪瘟三联苗。

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

通过用C株接种成年兔,收获脾脏和淋巴结制备而成;具有免疫原性强、抗体产生快、免疫时间长等有点,但受制于活体动物制备,产量相对较小、成本较高,存在生产过程难控制、外源污染等问题。

猪瘟原代细胞苗:

利用牛BT细胞进行制备;价格低廉,但批次差异大,容易受到BVDV

的污染。

猪瘟传代细胞苗:

采用同源传代ST细胞苗进行制备,具有批次差异小、稳定等优点。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疫苗:

可同时预防猪瘟、丹毒、肺疫三种疫病。

表2:

不同疫苗种类对比

2.2.猪瘟疫苗市场现状

目前猪瘟已经退出强免。

我国现行疫苗销售分为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疫苗(强免疫苗)和非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疫苗(市场苗)。

强免疫苗大部分由政府统一采购,免费发放给农户,我们称之为招采苗,由于部分大型规模养殖场对疫苗品质要求高,招采苗产品品质无法得到保障,部分大型规模养殖场倾向于直接向动物疫苗企业购买高品质疫苗,不通过政府招采渠道的,我们称之为市场苗。

2007年,农业部发布《2007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2007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明确要求对所有猪实施猪瘟免疫,将猪瘟纳入强制免疫的范畴;此后,农业部每年发布《猪瘟检测方案》,检测全国猪瘟疫情。

2012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2012-2020年)》,猪瘟被列入重点防控的病种。

2016年7月农业部、财政部发布的《通知》中指出猪瘟从2017年起不再实施强免。

2017年公布的《2017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正式取消了对猪瘟的强免。

2017年3月农业部发布的《国家猪瘟防治指导意见(2017-2020年)》提出猪瘟防控目标:

2020年底,全国所有种猪场和部分区域达到猪瘟净化标准,进一步扩大猪瘟净化区域范围(净化是指连续24个月以上种猪场、区域内无猪瘟临床病例,猪瘟病毒野毒感染病原学检测阴性)。

图5:

2017年猪瘟退出强免,同时提出净化目标

猪瘟免疫率高,但部分省份爆发频率仍然较高。

根据新牧网数据,2017年我国猪瘟免疫率已经达到95%以上,与其他猪类疫病相比,猪瘟免疫率高。

根据农业部数据,2015年12月到2017年4月,17个月中有11个月有疫情发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河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表3:

猪瘟疫情统计

使用的猪瘟疫苗以细胞苗为主。

根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数据,2015年我国脾淋苗、原代细胞苗、传代细胞苗使用比例分别为10%、54%和36%。

根据中国动物保健数据,东北地区使用脾淋苗比例相对较高,也只有25%左右,而传代细胞苗在大规模养殖场使用较多,达40%。

图6:

市场使用的猪瘟疫苗以细胞苗为主

中大规模猪场主要使用市场苗。

根据中国动物保健统计数据,我国大规模养殖户中使用猪瘟市场苗的比例达到95%,中等规模养殖户也主要使用猪瘟市场苗;而小规模养殖户及散户则集中使用招采苗。

表4:

中大规模养殖场使用市场苗为主

猪瘟市场苗与招采苗价格相差大。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数据,猪瘟招采苗价格在0.1-0.3元/头份之间,而市场苗价格存在一定的分化,其中传代苗价格最高,约1.4~2元/头份,脾淋苗价格0.5~1.5元/头份之间。

市场苗价格基本是招采苗的5倍左右!

猪瘟疫苗生产企业数量多。

我国兔化弱毒C株性能优越,多数国家从我国引进该毒株,目前我国猪瘟疫苗市场以国内企业为主。

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统计数据,截止2017年7月12日,国内拥有猪瘟疫苗生产资质的厂商超过50家,与其他疫苗品种相比,猪瘟疫苗生产企业数量较多。

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信息,截止2017年7月12日,国内生产企业生产兔源疫苗及原代细胞苗数量较多,分别为35家、30家,生产三联苗及传代细胞苗数量较少,分别为15家、18家。

图7:

生产不同种类疫苗国内企业数量(单位:

家)

各企业猪瘟疫苗品种覆盖比较全面。

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截止2017年7月12日,主要的猪瘟疫苗生产企业均覆盖两种或两种以上猪瘟疫苗品种,上市公司如生物股份、瑞普生物等,产品品种涵盖细胞苗、脾淋苗、传代细胞苗及三联苗,产品线比较全面。

表5:

部分疫苗生产企业品种统计

目前我国仍缺乏有效的猪瘟检测技术。

根据2017年中国动物检疫信息,我国目前猪瘟诊断、检测技术发展缓慢,拥有猪瘟诊断试剂生产文号的只有国外的IDEXX一家企业,这导致了猪瘟不能及时有效的检测、确诊。

3.招采取消短期市场收缩,规模化推动猪瘟市场苗长期增长

3.1.招采取消短期预计市场收缩,龙头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招采取消,短期内预计猪瘟疫苗市场收缩。

根据政府招采网信息,招采苗价格中枢约为0.2元/头份,市场苗价格中枢约为1-1.5元/头份左右,市场苗价格远高于招采苗。

随着猪瘟退出强免,市场苗价格又远高于招采苗,对于之前依赖政府资源的中小型养殖户来说,很容易放弃猪瘟疫苗的使用,预计猪瘟疫苗招采苗销量短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淘汰落后产能,优质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疫苗生产龙头企业近年来研发投入占比逐年提升,根据公司公告,与2015年相比,2016年瑞普生物、普莱柯、海利生物、生物股份、天康生物、天邦生物研发占比分别提升1.7%、1.3%、1.1%、0.4%、0.3%、0.2%。

招采取消后,

依赖政府招采为生的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相比,由于产品质量、科研投入等瓶颈叠加自身

体量小,在猪瘟退出强免、市场重新洗牌阶段,极有可能被淘汰,市场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有技术、有资金、有品牌的优质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图8:

生产蓝耳疫苗上市公司近年研发投入比重变化

3.2.养殖规模化提速,有望直接推动猪瘟市场苗扩容!

规模化养殖户补栏积极。

根据我们草根调研,本轮补栏周期,补栏结构差异明显,大规模养殖户(1000头以上)补栏积极,扩大规模,中等规模(200-1000头)较为谨慎,维持规模为主,小养殖户(200头)以下补栏仔猪为主,且因环保因素加速退出市场。

表6:

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存栏变化情况

规模化养殖防疫费用高。

规模化养殖场由于饲养密度大,疫情传播速度快,具有较高的主动防疫意识,重视疫苗的防疫效果,对疫苗价格的敏感度较低,是市场苗的主要需求方。

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大规模猪场每头猪的防疫费用几乎是散养户的3倍,达到53元/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防疫费用总支出预计将相应升高。

图9:

不同规模猪场防疫费用对比

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升,直接推动市场苗扩容。

根据博亚和讯数据,我国规模化养殖比例逐年提升:

2007年生猪年出栏量50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比达到78%,此后占比逐年递减,截止2015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比约55%,预计2016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比不足50%。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速,生猪年出栏量10000头以上大规模养殖户比重从2007年不足5%上升到2015年约12%,而大规模化养殖户是猪蓝耳市场苗的主要使用者,根据中国动物保健数据,大规模养殖户市场苗使用比例接近100%,规模化养殖进程加速,将直接推动猪蓝耳市场苗扩容!

图10:

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比重历年变化

猪瘟市场苗仍有翻倍空间。

根据中国动物保健调研信息,猪瘟市场苗脾淋苗价格在0.5-1.5元/头份,而传代细胞苗价格相对较高,1.4-2元/头份,是招采价格的7-10倍,随着猪瘟退出强免,预计小规模养殖户和散户市场苗采购动力低,短期内猪瘟疫苗整体覆盖率预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退出强免后,我们对猪瘟市场苗的市场空间进行测算:

假设能繁母猪年平均免疫次数3次/头,每次免疫剂量为1头份/次;

假设仔猪年平均免疫次数2次/头,每次免疫剂量1头份/次;

市场苗终端销售价格约为1.5-2元/头份;

预计3-5年内随着规模养殖的加速,每年出栏生猪中猪瘟市场苗渗透率可达65%,而根据猪瘟净化计划,预计能繁母猪100%免疫。

根据我们测算,猪瘟疫苗的市场空间在约15亿元,猪瘟疫苗市场仍有翻倍空间!

表7:

猪瘟疫苗市场空间测算

4.主要公司分析

表8:

猪瘟疫苗上市企业对比

4.1.生物股份

成功竞拍益康生物,丰富公司禽用疫苗产品储备。

益康生物是农业部批准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包括禽用、猪用、犬及其他动物用等疫苗品种,根据益康生物官网信息,益康生物拥有GMP生产车间三座、经农业部GMP认证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线9条。

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数据,益康生物主要产品储备为禽用疫苗,拥有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8株)、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等产品生产资格。

据行业协会统计,2015年禽流感市场规模约25亿,且生产厂商严格管控,目前国内仅有约10家生产企业,公司此次成功竞拍益康生物,可以极大的丰富公司禽用疫苗产品储备,预计禽用疫苗收入将推动公司业绩高增长。

口蹄疫市场苗空间巨大,市场苗渗透加速+规模补栏加速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公司是口蹄疫市场苗的龙头企业:

1)从销量看,根据我们草根调研,公司口蹄疫市场苗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2)从生产技术看,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是国内首家采用悬浮培养和纯化浓缩技术生产口蹄疫疫苗的厂家,并制定了口蹄疫疫苗悬浮培养疫苗的行业标准,推动了行业技术升级;3)从产品储备看,16年年报披露公司口蹄疫O-A双价苗已进入新兽药注册复核阶段。

17年起,口蹄疫疫苗实行强制免疫财政直补试点,预计规模化养殖企业将加速使用市场苗,打开市场苗行业空间,根据我们估算,生猪出栏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口蹄疫市场苗的空间可达42亿元,若覆盖全部出栏生猪,则口蹄疫市场规模可达百亿,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直补政策落地,预计将加速市场苗的渗透,叠加规模化补栏提速,公司作为市场苗的龙头企业,预计市场苗销量将大幅增长!

预计多个大品种梯次贡献业绩,持续高增长可期。

据公司公告,2016年公司已推出:

1)圆环疫苗:

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2016年已实现销售,预计将成为有力竞争品种。

2)BVD-IBR二联苗(预计市场空间10亿):

公司公告称该联苗为业内第一个产品,

预计公司将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预计陆续推出:

1)布鲁氏杆菌疫苗:

预计市场空间超过10

亿,国内优质产品稀缺。

2)口蹄疫O-A双价苗,目前处于新兽药注册阶段。

此外,16年报

告期内,公司取得多项新兽药注册证书,优邦公司、保灵公司分别取得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

疫苗(HB株)、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等多项新兽药证书。

随着公司新产品

推出,将为公司贡献新利润增长点,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可期。

战略升级,内生外延拓宽公司成长空间。

公司进行战略升级:

1)进军人药领域:

根据公司公告,2016年公司与泰州迈博太科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临床批件的《产权技术转让合同》,进军人药领域,托珠单抗技术转让项目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2)工业4.0新园区一期逐步落地:

根据16年年报,公司定增建设新园区,引入工业4.0标准和要求规划和设计,截止2016年底,一期工程口蹄疫疫苗车间、国家工程实验室及信息中心全面开工,布鲁氏杆菌疫苗车间、弱毒苗车间、灭活苗车间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进入GMP静态验收;3)强强联合,合作研发:

公司与普莱柯签订《重组口蹄疫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大肠杆菌源)系列产品研发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病毒样颗粒疫苗(系新一代口蹄疫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具有稳定性强、副反应小、免疫持续期长等方面的优点,是未来口蹄疫疫苗发展趋势。

公司是国内口蹄疫疫苗龙头企业,普莱柯是国内动物疫苗基因工程苗领先企业,此次强强联合,有望加速推进口蹄疫基因工程苗发展,发展潜力巨大!

4)设立产业基金:

公司已公告成立产业基金,打造生物技术孵化平台,为上市公司孵化、储备并购资源,有利公司外延扩张,拓宽公司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31亿元、10.56亿元、13.61

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9/1.64/2.12元/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

45元。

风险提示:

市场苗推广不及预期,规模化补栏不及预期。

表9:

生物股份重点财务指标

4.2.中牧股份

口蹄疫市场苗产能释放,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过去几年发展一直受制于产能不足和口蹄疫技术限制,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据公司公告及我们测算,扩产后口蹄疫产能提升50%以上,非口蹄疫提高20%以上,饲料产能大幅扩张。

同时公司口蹄疫悬浮培养技术,浓缩、纯化等工艺逐步成熟,有望打开口蹄疫新渠道,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新产品陆续上市,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根据16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新兽药证书9个,包括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牛口蹄疫O型、亚洲1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多肽0501+0601),新-支-流-法四联灭活疫苗等;获得26个新兽药批准文号,

包括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DJ-166株)、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灭活疫苗(TJ株)、重

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8株)等,其中猪伪狂犬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二联活疫苗在报告期内已开始销售。

公司拥有大量新产品储备,预计17年新产品将陆续上市,有望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6/4.44/5.6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5/1.03/1.31元。

我们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5元。

风险提示:

新品上市不达预期;口蹄疫疫苗进展不达预期。

表10:

中牧股份重点财务指标

4.3.普莱柯

首家鸭二联获批新兽药,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量。

鸭瘟病死率高,H9亚型禽流感可引起鸭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等症状,造成鸭群大量死亡,病影响产蛋质量,这两种疾病对养鸭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与中检所联合开发的鸭瘟、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一针可免疫上述两种疾病,减少免疫次数;同时从家鸭中分离的H9毒株具有抗原谱广、抗体滴度高、对流行株有较高的保护的优点。

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预计新疫苗上市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禽苗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量!

多个潜力产品预计将密集上市,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16年公司国内首创的鸡新支流(Re-9)基因工程三联、四联已陆续上市,17年4月13日新工艺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新“圆健”上市,目前公司已获得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LaSota株+SZ株)等新兽药证书,同时猪圆环-病毒样颗粒亚单位、猪圆环病毒-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猪伪狂犬gE缺失灭活疫苗(HN1201株)、鸡新-流-法(VP2)基因工程三联疫苗、副猪嗜血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等10多项产品均进入申请兽药注册阶段;与北京万泰合资设立的普莱柯万泰开发的猪圆环病毒Ⅱ型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犬细小病毒酶免检测试纸条、猪轮状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等产品已进入新兽药注册阶段;16年4月参股的赛威生物有望于17年实现免疫佐剂的产业化生产,打破进口疫苗佐剂的垄断局面;预计公司多个引领技术变革的潜力产品将在17年密集上市,带动公司产品加速放量,新产品的上市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切入口蹄疫疫苗,发展潜力巨大!

16年8月公司公告与金宇保灵签订《重组口蹄疫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大肠杆菌源)系列产品研发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病毒样颗粒疫苗(系新一代口蹄疫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具有稳定性强、副反应小、免疫持续期长等方面的优点,是未来口蹄疫疫苗发展趋势。

金宇是国内口蹄疫疫苗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动物疫苗基因工程苗领先企业,此次强强联合,切入口蹄疫疫苗市场,有望加速推进口蹄疫基因工程苗发展,发展潜力巨大!

设立中科基因,战略布局动物诊断服务领域:

随着养殖业对动物保健管理的迫切需求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动物疫病诊断服务领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与余江汇泽、广州安基因等合资设立中科基因,致力于拓展动物疫病诊断第三方实验室业务,拟在全国设立30家第三方诊断实验室。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2.47/3.52/4.95亿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30元。

风险提示:

销量不达预期,新品上市速度不及预期。

表11:

普莱柯重点财务指标

4.4.海利生物

口蹄疫疫苗获生产批文上市,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量。

据农业部发布,16年6月份,农业部、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17年猪瘟、蓝耳退出招采,口蹄疫及禽流感推行“直补”,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当前口蹄疫市场苗渗透率低,我们认为“直补”政策将直接推动大规模养殖企业购买市场苗,推动市场苗加速渗透,打开市场苗行业空间。

公司口蹄疫项目完全复制阿根廷BB公司海外工厂工艺,阿方工程师全过程参与,预计产品品质将在行业前列。

据公司16年年报,口蹄疫项目已于2016年9月通过动态GMP现场验收,并获得GMP证书及兽药生产许可证,具备生产口蹄疫疫苗的生产条件和能力;公司已获取口蹄疫O、A型、亚洲I型三价口蹄疫灭活疫苗的产品批准文号,根据公司官网信息2017年7月口蹄疫产品上市销售,在招采“直补”政策推进、规模化养殖企业补栏、养殖高盈利的背景下,预计给公司业绩带来新增量!

多产品进入新兽药证书注册阶段,后续放量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根据公司16年年报,目前公司多种产品进入新兽药注册阶段:

高致病性禽流感DNA核酸疫苗(H5亚型,

PH5-GD):

国家一类兽药,是国际上首个禽类DNA疫苗,该疫苗已经通过新兽药证书的符

合,进入复审阶段;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NJ株)、鸡新-支二联活疫苗(LaSota株+LDT3-A

株)、犬瘟热、细小病毒、腺病毒病三联活疫苗处于新兽药证书复核阶段;副猪嗜血杆菌病

三价灭活疫苗(4型H4L1株+5型H5L3株+12型H12L3株)处于新兽药证书初审阶段;

猪瘟病毒E2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WH-09株)已经通过临床审批,进入新兽药证书

注册阶段。

公司疫苗品种储备丰富,预计进入新兽药证书注册阶段的疫苗品种将陆续上市,

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战略参股人用医疗领域,“动保+人保”双轮驱动起航!

2016年公司公告,公司以现金1000万元对“序康医疗”增资,增资后持有其1.19%的股权;2017年4月公司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牧海生物拟通过受让股份及增资形式,投资1.01亿元间接持有裕隆生物18.61%的股权。

公司战略定位高远,除大力发展原主业动保外,参股“序康医疗”及间接参股裕隆生物战略进入生物医疗产业,标志着公司“动保+人保”双轮驱动正式起航,将进一步打开公司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7-19年净利润1.26/2.17/3.49亿,复合增速约50%;我们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7元。

风险提示:

销量不达预期;项目进展不达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