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414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表格式教案

活动、“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的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舒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较大的数,以及较大数的读法、写法。

2、较大数的大小比较。

3、较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值。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

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

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

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从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之后,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

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

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建议课时

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2、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难点

3、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4、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学具准备

搜集相关大数数据

教学设计思路

三次“数一数”活动:

第一次通过书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

第二次通过买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

第三次通过练习过程中的数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在数的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环节。

把直观的人民币与对计数器上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反思

1、旧知迁移导入

我们数数:

100个可以怎样数?

1000呢?

10000呢?

第一次数是以谁为单位?

第二次呢?

第三次呢?

我们数数时的这些单位叫什么单位?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设立情景,学习新知

(1)小青的妈妈是银行的收银员,在清点人民币时,把100张“100元”的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一共扎了9叠,是多少元?

(2)问:

再加一叠是多少?

3、借助计数器,认识“十

万”。

(1)师质疑:

万位满十了怎么办?

(2)师小节: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

4、认识“百万”“千万”和“亿”

(1)出示汽车挂图

一辆车卖10万元,2辆车卖多少元?

3辆、4辆呢?

你是怎么想的?

10辆汽车呢?

小节;10个十万是一百万

(2)认识“千万”“亿”

学生根据经验,自己推理出。

提示:

数到十个一千万时,告之是一亿。

5、小结: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强调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6、课后交流

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举例说说身边的大数?

7、布置作业

(1)教材第三页“练一练”1、2、3、4题

(2)“练一练”第5、6题

8、思维训练

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棒,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

生自由回答

这些单位叫计数单位。

一生在黑板上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生答:

一万元

九叠是九万元

生答:

十万

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生上黑板,在计数器上演示。

生:

20万元

1个十万加上一个十万,是2个十万;

说出想法,在计数器上验证。

自由数数认识更大的数

生齐读计数单位

个别学生读

多种形式练习

同桌之间你说我拨,师说生拨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计数单位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7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配给样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亿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3、亿内数的读数方法,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4、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计数器、数据资料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加深计数单位的认识。

并回忆万以内数的读法,接着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

通过讨论,引出读法和写法。

并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教学中,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在讨论写法。

并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读、写方法,对于特殊的多位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加以指导。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反思

一、导入

(1)回忆计数单位

(2)读出下列各数:

742、4600、10000、3215、5009、7010

说一说读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

2、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及数位表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叫数位。

问:

同一个数字,把他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2)认识数位分级

师说明:

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出示制作好的数位顺序表(3)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师指导的读法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起来读作: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生试读:

、、

问:

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

怎么读?

质疑:

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

问:

0在什么位置是不读?

小结:

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

(4)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问:

含有个计、万级、亿级的数,先读哪一级?

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

什么位置上的“0”读?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作业:

第6页和第7页的第一题。

指名回答

同桌互说

将数据展示在幻灯机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分类可能会有几种情况,都肯定。

只要能说出道理。

生:

不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生自己读,多读、反复读,归纳数的读法。

同桌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结论

(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

例:

40067读作:

四万零六十七

生讨论交流

回答:

含有个计、万级、亿级的数,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亿级和万级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在级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和级开头的零必须读。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生:

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

生谈读完这些数的感受。

板书设计: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千千千千千

亿围

亿围

亿围

1

2

6

5

8

3

0

0

0

0

读作: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想:

12.6583.0000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7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多位数的写法,掌握多位数的比较大小;

2、掌握级的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写法,多位数的比较大小;

2、级的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

教学设计思路

同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反思

一、导入

昨天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数量,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56900

370600

问:

你们读得又快又好,有什么好方法?

问:

说出亿以内的书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二、探究新知

(一)1、亿以内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读亿以内的数,知道怎么写吗?

师口述:

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九万

小节:

这些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44、1382、679,然后在个级上写4个零,就可以了。

1、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数的写法。

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

练习:

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五、四六十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二

2、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问:

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

万级上怎么写?

个级上一个也没有怎么办?

练习: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十七、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3、写出第五页香港和澳门人口数。

4、问:

读数和写数有什么区别?

小节:

都从最高位起。

有关零的问题不一样。

写数时,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练习:

教材第6页第2题

第7页第2题

(二)比较多位数大小

在人口普查中,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

问:

1、哪个数最大?

为什么?

3、接着怎样比较?

4、北京和天津的人口的为数相同,怎样比?

练习:

教材第7页3、4题

三、思维训练

1、最小的六位数比最大的五位数大多少?

2、一个数最高位是亿位,另一个数是是十位数,哪个数大?

指名读

生表达读数方法

生回答,师板书

生书写,并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生读一读,互说整万数的写法。

生尝试写数

指名板演

生独立完成

对照板书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出多位数的写法

生: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独立完成

生理解题意、思考

生甲:

最大。

因为这个数的数位最多。

生乙:

也是最大,因为它包括了许多省份的人口数量,而其它数据只表示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

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

左起第一位相同,看第二位,依次向后比较。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板书设计: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千千千千千

亿围

亿围

亿围

1

2

6

5

8

3

0

0

0

0

4

4

0

0

0

0

1

3

8

2

0

0

0

0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的方法,发现问题。

3、体会较大书的实际意义。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能正确、迅速的将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地图、及相关资料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询问学生对国土面积的了解情况,接着让学生通过读、写、想三步,体会我国国土辽阔,又感到写那么多“0”的不方便。

让生自主探索,发现特点并加以概括、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发现:

两种形式的结果完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简写后的形式读写更加方便。

最后通过联系实际的生活数据就,使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反思

一、谈话导入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课前查找了很多有关国土面积的资料,对资料上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一张地图,引出一些省、市的土地面积。

师:

末尾的0比较多时,可以把它们改写成以“亿”或“万”为单位的数。

2、出示实例,进行比较。

雅典有400万人口,奥运会安全保卫投入了125亿元。

3、学习改写

出示平方千米

引导学生想;万位在右起第几位?

整万的数位后面有几个0?

肯定: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4、练一练

(1)将新疆、西藏、黑龙江、江苏的土地面积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教材第8页的试一试第一题。

5、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1)出示数据:

我国的总人口约13亿,这个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数?

以“亿”为单位的数要把末尾的几个0去掉?

加上一个亿就可以了?

结论: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熟,就要把末尾的8个0去掉,添上一个“亿”单位就可以了。

(3)教材第8页的试一试第二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家说一说,并收集生活中的大数,练习改写。

四、布置作业

1、教材第9页的1、2题

2、思维训练:

伦敦2001年人口约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该是多少?

数字太多,读写起来很不方便。

生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并说出数据的特点。

小组讨论,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思考,回答:

右起第五位,后面有4个零

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先读出来,再改写。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集体订正

同桌互说。

主要为改写的方法。

板书设计:

国土面积

=960万

=100亿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森林面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成,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植树方面的数据

学具准备

收集的有关数据

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与学生一起交流、展示所收集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加以选择,并相应板书。

在交流中,适当加以补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数据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

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

这时对精确数和近似数有了初步的理解。

然后把思考的结果有条理地说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出精确数与近似数各自的特点。

最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理解精确数与近似数的不同,以及近似数的应用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反思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没有,我们在听新闻、看电视时,会听到或看到很多数据,这些数据有些是精确数,有些是近似数。

我记录了这样一条信息,请你们帮助我看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出示:

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组年均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余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

问:

你是怎么区分的?

说明:

393亿和120与万,这些数据在统计时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了尾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导看书,书中的信息,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2、探索两类数的特点。

3、举例(举出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4、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近似数是怎么得到的?

出示“说一说”

精确到千------以千为单位

精确到万------以万为单位

精确到亿------以亿为单位

精确到哪一位就看他的下一位按四舍五入法保留。

师:

如果精确到千,就要把哪个数位后面的尾数省略?

师:

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近似数。

例:

米精确到千位

说明:

精确到千位就是省略的千位后面的尾数。

然后以千米为单位。

既约为224319千米。

问:

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省略万位后面的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

强调:

只要根据要省略尾数的最高位,而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问:

≈22432万中间为什么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

问:

精确到亿位,应该把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最后是多少亿公顷?

5、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怎样求多位数的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1、教材第11页1、2题

2、思维训练:

49()835≈50万

49()835≈49万

生观察、思考

答:

共有四个数据。

“26”是精确的,其他是近似数。

小组内讨论,分类

同桌交流

结论:

精确数一般是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一“万”做单位。

生自由发言

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生:

千位数后面的数省略

生思考,回答:

根据千为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

生讨论交流(因为这是四舍五入后的数,不等于

生自己总结

板书设计:

森林面积

精确到千------以千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精确到万------以万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精确到亿------以亿为单位------省略千位后面的数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2-1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改写的方法,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比较大小,求近似数,改写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更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方法,改写的方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2、进一步巩固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正确、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仪、卡片

学具准备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反思

1、归纳、总结

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多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你们先谈谈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认识更大的数(数数、读法、写法、比较大小、数的改写、求近似数)

2、背出整数数位表,并提问几位一级,共学了几级,分别包括什么数位?

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怎样读、写大数?

………

4、练习

(1)13页第1、2题

补充:

进一步将第2题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问;次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13页第3题

活动分两步:

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写;之后两人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读数,在交换角色。

(3)13页第4、5题

(4)补充题

80000=()万

=()万

≈()万

≈()万

49000≈()万

3()0000=35万

68()000=68万

4()5000()≈47万

4()9万≈

学生小组交流、归纳,集体反馈

指名回答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同桌进行,选出优秀者

 

 

第二单元线与角

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回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叫尺画30度,60度,90度的角。

教学内容

1、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

2、平角、周角的认识,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区别直线、射线和线段;能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的关系,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2、知道平角与周角,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回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1、区别直线、射线和线段;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的关系,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2、知道平角与周角,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回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在让学生感悟两点之间的所有线段中线段最短时,出示小狗吃骨头的画面,有三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

学生可以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细线摆出三条路线,在将三条细线拉直比较,从而认识两点见线段比曲线和折线都要短。

同样,在角的认识中,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活动角”动手操作,理解各种角的形成与角的两边有关系,从而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说一说”的活动,都是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

将这些现象上升为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

建议课时

八课时

单元小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能区分直线、线段、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让学生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难点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2、射线的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