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98915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9.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沥青材料课件.ppt

第二章沥青材料,教学目标,学习沥青的概念;描述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胶体结构;学习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学习沥青技术性质的测定方法;合理选用沥青材料。

教学重点,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评价方法。

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分析、胶体结构。

教学难点,沥青材料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氧、氮、硫)的衍生物的混合物。

在常温下,沥青呈褐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状态,能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和苯等有机溶剂。

沥青材料的特点,具有不透水性、不导电、耐酸碱、盐等的腐蚀,还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塑性,因此沥青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最大缺点就是易老化(温度敏感性大)。

一、沥青材料的分类,国内已经探明的天然岩沥青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青海以及四川青川一带。

青川岩沥青矿分布在我国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北部龙门山地区,目前初步探明的储量在30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1000万吨,被专家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沥青天然矿体”,储藏量位居全国第一。

1.沥青的总类,岩沥青开采现场,1)按原油成分分类,石蜡基沥青(含蜡量5);环烷基沥青(含蜡量2);中间基沥青(含蜡量25)。

2)按加工方法分类,蒸馏沥青(直馏沥青);氧化沥青;溶剂沥青;调和沥青。

2.石油沥青的分类,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水工沥青;防腐沥青;其他沥青。

3)按常温下的稠度分类,粘稠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

4.按用途分类,二、原油的分类(自己看),三、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1.常减压蒸馏工艺,元素组成很难与沥青技术性质相关联。

(一)石油沥青的元素组成,主要组成元素有碳、氢、氧、硫、氮五种;碳含量8087;氢含量1015;氧、硫、和氮的含量少于3。

沥青分子通式:

n2n+abcd,四、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二)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组分概念,利用沥青各组分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选择性溶解和选择性吸附,把沥青分离为几个化学性质相近、而且与路用性质有一定联系的组,把这些组叫做沥青的化学组分,相应的分析方法叫做沥青的组分分析方法。

沥青中各组分的含量与沥青技术性质有直接的关系。

化学组分分析方法,三组分分析的组分有:

油分、树脂、沥青质。

四组分分析的组分有:

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三组分分析流程,沥青,沥青质,树脂,软沥青质,油分,正庚烷沉淀,不溶分,可溶分,苯-甲醇抽提,正庚烷抽提,SiO2吸附,四组分分析流程,沥青,沥青质,胶质,软沥青质,饱和分,正庚烷沉淀,不溶分,可溶分,甲苯-乙醇洗释,正庚烷冲洗,Al2O3吸附,芳香分,甲苯洗释,沥青各组分特性的比较,沥青的化学组分与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沥青组分及其含量的不同将引起沥青性质趋向性的变化。

一般认为:

油分使沥青具有流动性;树脂使沥青具有塑性,树脂中含有少量的酸性树脂(即地沥青酸和地沥青酸酐),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能增强沥青与矿质材料表面的吸附性;沥青质能提高沥青的粘结性和热稳定性。

沥青中的蜡分是指沥青在除去沥青质和胶质之后,在油分中含有的经冷冻能结晶析出的,熔点在25以上的混合组分,其中主要是高熔点的烃类化合物。

与沥青中其他组分相比,其组成和结构相对简单。

影响:

由于蜡的存在,1)高温时会使沥青容易发软,导致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下降,出现车辙;2)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导致路面低温抗裂性降低,出现裂缝;3)会使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降低,在水分作用下,会使路面石子与沥青产生剥落现象,造成路面损坏;4)蜡的存在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

我国现行规范要求:

A级沥青蜡含量不大于2.2%;B级沥青不大于3.0%;C级沥青不大于4.5%。

沥青的含蜡量,胶体结构的形成,分散相由沥青质所吸附的高分子量树脂组成;分散介质由溶有油分的低分子量树脂组成。

胶体结构的组成单元胶团,胶团以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部分树脂和油分;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而形成胶体结构。

胶团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三)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沥青胶体结构的三个类型,溶胶型结构溶凝胶型结构凝胶型结构,1.溶胶型胶体结构的沥青,沥青的粘滞性小,流动性大、塑性好,开裂后自行愈合能力强,但温度稳定性较差。

如直馏沥青。

溶胶型胶体结构的组分组成,沥青质含量很少(10),油分、树脂含量较多,胶团外膜较厚,胶团间吸引力比较小,胶团之间相对运动自由,所形成的一种溶胶型结构。

溶胶型胶体结构的特点,2.凝胶型胶体结构的沥青,凝胶型胶体结构的组分组成油分及树脂含量较少,沥青质含量较多(30%),胶团外膜较薄,胶团靠近团聚,胶团相互吸引力增大,相互移动困难。

凝胶型胶体结构的特点沥青在高温时温度稳定性好,弹性和粘性较高,温度敏感性较小,流动性、塑性较低。

如氧化沥青。

3.溶凝胶型胶体结构的沥青,沥青在高温时温度稳定性好,低温时的变形能力也比较好。

优质的路用沥青,都应属于这类胶体结构类型。

溶凝型胶体结构的组分组成,沥青质含量适当(1525),胶团的浓度增加,胶团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介于溶胶型结构和凝胶型结构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溶凝胶型结构。

溶凝型胶体结构的特点,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和胶体结构类型,常采用针入度指数法(PI法)、容积度法、絮凝比稀释度法等来评价胶体结构类型及稳定性。

第二节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一、沥青的物理性质密度、体膨胀系数、介电常数和比热,二、沥青的路用性能,提得很少,1.粘滞性2.低温性能3.感温性4.粘附性5.耐久性6.粘弹性,一、沥青的物理性质,1.密度沥青的密度与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通常粘稠沥青的密度波动在0.971.04之间。

国产沥青的密度通常在1.00以下。

2.体膨胀系数沥青在温度上升1时的长度或体积的变化称为体膨胀系数,沥青路面的开裂与混合料体膨胀系数有关。

3.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与沥青使用的耐久性有关,同时与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有较好的相关性。

二、沥青的路用性能,1.粘滞性,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时抵抗变形的性能。

它随沥青的组分和温度而定,沥青质含量高粘滞性大,随温度升高粘滞性降低。

沥青的粘滞性通常用粘度表示,它是沥青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沥青粘度的表示方式,牛顿流型沥青的粘度;非牛顿流型沥青的粘度。

1)粘滞性的定义,绝对粘度法;相对粘度(条件粘度),2)粘滞性的测定方法,毛细管法运动粘度通常为135坎芬式逆流毛细管粘度计,真空减压毛细管法动力粘度通常为60美国沥青学会真空毛细管粘度计,布洛克菲尔德法表观粘度45以上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SHRP计划,相对粘度法,道路标准粘度计法:

液体状态的沥青材料,在标准粘度计中,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通过规定的流孔直径,流出50ml体积,所需要的时间(s)。

用符号CT,d表示液体沥青的粘度,如C25,5、C60,5、C30,10、C60,10等。

针入度法,试验温度T(5、15、25等);连杆和标准针的质量m(1000.05g);贯入时间t(5s)。

适用范围:

测定粘稠石油沥青的粘度。

测定方法:

沥青材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1/10mm为单位计)。

用符号PT,m,t表示粘稠沥青的条件粘度。

试验条件,软化点即可评价沥青的条件粘度也可评价沥青材料的热稳定性,将沥青试样注于内径为18.9mm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重3.5g的钢球,在规定的加热速度(5/min)下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在钢球的作用下,沥青下至25.4mm时的温度为沥青的软化点。

单位:

试验方法,2.沥青的低温性能,我国现行规范中主要用延度和脆点来表示。

1)延性是指沥青受到外力拉伸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是沥青的内聚力的衡量,通常用延度来表征。

它表示沥青开裂后的自愈能力及受机械作用后产生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将沥青试样制成8字形标准试件(最小断面1cm2),在规定拉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以cm计)即为沥青的延度。

规定的试验温度为15、10,拉伸速度5cm/min;单位:

cm。

延度试验方法:

用延度仪测定。

沥青延度指标的评定,优质的路用沥青要求延度指标100cm。

2)脆性是指沥青材料在低温下受到瞬时荷载作用时,常表现为脆性破坏。

通常用A.弗拉斯脆点试验求出沥青达到临界硬度发生开裂时的温度作为条件脆性指标。

脆点试验就是将沥青试样0.4g在一个标准的金属片上摊成薄层,将此金属片置于有冷却设备的脆点仪内,摇动脆点仪的曲柄,能使涂有沥青薄膜的金属片产生弯曲。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每分钟1的速度),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沥青薄膜在规定的弯曲条件下断裂,该温度为沥青的脆点。

性能优异的沥青应具有较高的软化点和较低的脆点。

3)弯曲梁流变试验(BBR)SHRP计划,测量沥青在低温下的劲度,评价沥青的低温性能。

BendingBeamRheometer弯曲梁流变仪,FluidBath液体浴,弯曲梁流变仪试样,BendingBeamRheometer弯曲梁流变仪,S(t)=PL3,4bh3d(t),式中S(t)=随时间变化的蠕变劲度P=施加荷载,NL=梁支架间距(102mm)b=梁宽,12.5mmh=梁高,6.25mmd(t)=随时间变化的变形,弯曲梁流变仪,Creepstiffness蠕变劲度Slopeofresponse(calledm-value)斜率m值,LogCreepStiffness,S(t)蠕变劲度的对数,8153060120240,LogLoadingTime,t(sec)加载时间的对数,试验完成后,用以下两个指标评价:

蠕变劲度模量S(弯拉模量),要求不超过300MPa;蠕变曲线的斜率要求不小于0.3。

沥青材料的蠕变劲度越大,沥青越脆,沥青路面越容易开裂。

而蠕变曲线的斜率值m越大,沥青开裂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m值越大越好。

4)直接拉伸试验(DTT)SHRP计划测试沥青的拉伸性能,主要用来测试沥青在低温时的极限拉伸应变。

DirectTensionTest直接拉伸试验,SideView侧视图,TopView俯视图,specimeninserts试样端塞,balljointpins球柱,直接拉伸试验示意图,f,Stress应力,Strain应变,f,直接拉伸试验数据,ConstantStrainRate试验时采用固定的延伸率,3.沥青的感温性,沥青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称为感温性。

常用的方法有:

针入度指数法(PI法);针入度粘度指数法(PVN法);针入度温度指数法(PTI法)。

我国现行规范使用的方法。

(1)针入度指数法(PI法),根据沥青在25的针入度值(1/10mm)和软化点()来表征沥青感温性的一种方法。

所求得的针入度指数可用来判别沥青材料的胶体结构状态。

针入度温度感应性系数A,费普等人研究认为沥青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当以对数纵坐标表示针入度,以横坐标表示温度时,可得到一直线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针入度温度感应性系数A的计算,费普等人根据对多种沥青的研究,认为沥青在软化点时,针入度在6001000之间,取中间值800(0.1mm),则A可由下式计算出:

因为软化点温度时的针入度常与800相距甚大,所以斜率A应根据不同温度的针入度值确定。

一般试验温度在15、25、30(或5)三个,或三个以上(必要时增加10、20)的条件测针入度,但用于仲裁试验的必须有五个。

仅是简化或近似,根据左侧数据回归成一直线(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斜率。

根据PI评定胶体结构,溶胶结构PI+2;溶凝胶结构PI=-2+2。

针入度指数PI的计算,a.若针入度-温度感应性系数A按上述两种方式计算得到,则针入度指数PI计算公式为:

b.针入度指数诺模图费普等人在制定针入度指数时,假定感温性小的沥青其针入度指数PI为20,感温性最大的为-10,在图中将软化点坐标25与针入度坐标800连成一线,将斜线划成30等分,软化点与针入度连线同斜线的交点定为PI值。

如书上图。

软化点40,针入度100(0.1mm),,得到PI=?

针入度指数方法,是假定沥青在软化点时的针入度值为800(1/10)为前提,实际上,沥青在软化点时的针入度波动于6001000之间。

在使用时,对针入度指数应当进行修正,修正方法有诺模图法和计算法。

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a.计算,b.诺模图,已知A90沥青,在25时的针入度为95(1/10mm),在40时的针入度为600(1/10mm),求该沥青的当量软化点(T800)和修正针入度指数(PI)。

将a-b线平移至通过A点,平行线与PI标尺相交于o点,即得该沥青的PI=?

自横坐标温度为25处引一垂线;并自纵坐标针入度为95处引一水平线,两线相交于a点。

自横座标温度为40处引一垂线;并自纵座标针入度为600处引一水平线,两线相交于b点,联a-b线并外延,与针入度为800处水平线相交,得T800?

是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针入度值的比率来评价沥青的感温性。

有以下几种表达式:

(2)针入度-温度指数法(PTI法),计算得出的PTI值越小表明沥青的感温性越小,即温度稳定性好。

(3)针入度-粘度指数法(PVN法),针入度-粘度指数法(PVN)是应用沥青25时的针入度值和135(或60)时的粘度值与温度的关系来计算沥青感温性的方法。

已知25时针入度值P(0.1mm)和135时运动粘度值(cm2/s)时,,已知25时针入度值P(0.1mm)和60时绝对粘度值时,针入度-粘度指数愈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愈低。

我国许多国产沥青的沥青质含量较低,是导致热稳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在沥青生产时采用氧化等工艺,可增加沥青质含量,有助于改善沥青的温度稳定性。

4.沥青的粘附性,沥青的粘附性是指沥青与石料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能力。

粘结力是指沥青本身内部的粘结能力。

粘结性好的沥青一般其粘附能力也强。

沥青对石料粘附性的优劣,对沥青路面的强度、水稳性以及耐久性都有很大影响,是沥青的重要性质之一。

在干燥状态下,沥青与石料的粘附较好。

但在潮湿状态下,由于水比沥青更容易浸润石料,石料表面的沥青就可能被水取代,沥青从石料表面剥离下来。

当集料失去沥青的粘结作用,路面就出现松散,这就是雨季沥青路面经常出现松散的原因。

(1)黏附机理,液体对固体的浸润有三种情况:

1)液体具有浸润固体表面并扩展到整个表面的倾向;2)液体浸润固体表面并有一定的扩展;3)液体有离开固体自我收缩的倾向,液体不能浸润固体表面。

沥青与石料的黏附强度与其本身成分有关。

沥青中所含的表面活性物质(沥青酸,酸酐),其含量的多少将影响沥青的粘附性。

石料种类。

根据酸碱理论,沥青与碱性石料之间有良好的粘附性,而与酸性石料则粘附性不好,易在水的作用下剥落。

石料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等。

(2)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水煮法水浸法,13.2mm,13.2mm,浸、煮后,观察矿料颗粒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评定其粘附性等级。

(3)评价方法,解决措施:

在沥青中添加抗剥落剂。

抗剥落剂都是表面活性物质。

在拌制沥青混合料时添加消石灰粉或水泥。

用消石灰或水泥取代部分矿粉,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水稳定性,剂量不超过矿粉总量的40%。

选择碱性集料。

保证石料表面的清洁度。

随组分转化沥青粘滞度增加,软化点升高;随组分转化沥青粘结力下降、脆性增大、塑性减小。

组分转化规律,组分变化对沥青技术性质的影响,沥青在自然因素下(热、氧、光、水),产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使沥青逐渐变硬、变脆,导致路用性能劣化,通常称之为“老化”。

5.沥青的耐久性,

(1)影响耐久性的因素,氧化与温度作用。

影响氧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时间和沥青膜的厚度。

氧化是沥青老化的主要原因。

光和水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会使沥青的氧化作用加速。

水在与光、氧和热共同作用的时候,能起催化剂的作用。

自然硬化。

沥青在环境温度条件下发生的自然硬化,也称为物理硬化,这是由于沥青分子的重新定位或由于蜡质缓慢结晶。

这一过程是可逆的,沥青重新加热可恢复原来的粘度。

渗透硬化。

是指沥青中的油分渗流至矿料的孔隙中去的现象。

蒸发。

主要是一些易挥发成分的蒸发,特别是在高温和暴露的条件下。

粘稠沥青挥发成分较少,因此影响较少。

(2)耐久性的评价方法,薄膜烘箱加热试验(TFOT)-模拟短期老化,将52g沥青放入称样皿(沥青膜厚3.2mm),在163通风烘箱中以5.5r/min的速率旋转,经过5h,计算沥青试样的质量损失,并测试老化后沥青的三大指标。

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RTFOT)-模拟短期老化,将35g沥青放入开口玻璃瓶中(沥青膜较薄),在163通风烘箱中以15r/min的速率垂直旋转,并鼓入热空气,以加速老化,经过75min,计算沥青试样的质量损失,并测试老化后沥青的三大指标。

RTFOT,Fan风扇,AirLine空气喷嘴,RotatingBottleCarriage旋转瓶架,61,试样瓶在测试前后的情况,OpeninginBottle,62,63,压力老化试验(PAV)-长期老化(SHRP),PressureAgingVessel压力式老化器,根据沥青标号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老化温度(90110),老化时间为20h,容器内的充气压力为201MPa。

对老化后的沥青进行BBR、DDT、DSR试验,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研究成果表明,PAV试验对沥青老化的影响相当于使用期路面表层沥青老化5年的情况。

压力老化试验的试体,CourtesyofFHWA,64,空盘,有沥青薄膜试体,6.沥青的黏弹性,路用沥青多为溶-凝胶型沥青,低温时表现为弹性,高温时表现为黏性,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为黏-弹性并存,是一种典型的粘弹性物体。

黏弹性物体在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称为蠕变;在保持应变不变的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为应力松弛。

(1)沥青的劲度模量,为了研究沥青处于黏弹状态下的力学特性,采用了劲度模量的概念。

劲度模量与弹性模量不同,它是随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而变化的参数,是表示沥青材料粘性和弹性两种联合效应的指标。

可采用“微膜滑板黏度计”或“微弹性仪”等仪器测定,也可通过沥青劲度模量诺模图来确定。

根据沥青的温度、荷载作用时间、沥青流变类型(针入度指数PI)等与沥青劲度的关系,范.德.波尔等人绘制了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劲度模量诺模图,利用此诺模图,可求沥青的劲度模量。

已知条件:

针入度为800时的T800,对于用作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此时大致取其软化点;针入度指数PI;温度差,即路面实际温度与T800(或软化点)的差值;荷载作用时间(或加荷时间频率),对于路上交通,有代表性的是0.02s(车速为5060km/h)。

例:

已知沥青软化点为70,针入度指数为2,路面温度为-10,荷载作用频率为10-1s,求沥青的劲度模量。

解:

在A线上找到加载时间为10-1s的点a;已知路面温度与软化点之间的温差为80,在B线上找到80的点b;在针入度指数的标尺上找到+2,做一水平线;连接ab两点,并延长至与针入度指数为+2的水平线相交,相交点的劲度曲线顺至顶点,即为劲度模量,即S=2108N/m2=200MPa。

(2)沥青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SHRP计划,通过测定沥青材料的复数剪切模量(G*)和相位角()来表征沥青材料的黏性和弹性性质。

AreaforLiquidBath,Motor,ParallelPlateswithSample,70,动态剪切流变仪,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平行板,72,两平行板相对旋转其间沥青所受的剪切应力/应变与两板的间隔和板的半径有关,tR剪切应力gR剪切应变M转矩R平行板半径H平行板间距,Time,Strainin-phase同相应变d=0o,Strainout-of-phase应变滞后d=90o,Time,相位角,73,6.施工安全性,用开口杯闪、燃点仪测定,该法是将沥青试样盛于标准杯中,按规定加热速度进行加热。

加热到某一温度时,点火器扫拂过沥青试样表面,出现一瞬即灭的蓝色火焰状闪光时的温度即为闪点。

按规定加热速度继续加热,至点火器扫拂沥青试样表面发生燃烧火焰,并持续5S以上的温度为燃烧点。

闪、燃点概念,为保证沥青施工时加热温度的安全,必须测定沥青加热至闪火和燃烧的温度。

施工安全性指标,闪点和燃点。

沥青闪、燃点试验方法,三、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1.沥青分级方法,如PG64-22,2.我国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1)分级-根据沥青使用和生产水平,按技术性能分,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JTGF40-2004),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JTGF40-2004),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一般规定选择沥青结合料等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检验,应能适应公路环境条件的需要,能承受高温、低温、雨(雪)水的考验,沥青路面的气候条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气候分区执行。

各地宜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方法对本地区作更具体的气候区划分,以适应地区具体气候条件的需要。

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

气候分区的低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反映路面温缩裂缝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指标。

气候分区的雨量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年降雨量的平均值作为反映沥青路面受雨(雪)影响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

气候分区指标的选择,按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3个区,按设计低温分区指标,二级区划分4个区,按设计雨量分区指标,三级区划分4个区,气候分区的确定,气候分区的组合,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的组合,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温度气候分区,沥青路面雨量气候分区,沥青标号和等级的选用方法,国际上使用的沥青有向稠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以增强抗车辙能力,尤其是中、下面层。

我国许多地方使用的沥青针入度偏大,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车辙现象。

对比国际上气候条件相当的地区,许多地方宜使用70号或50号沥青,只有在很少寒冷地区适用于90号沥青,110号沥青适用于中、轻交通的公路上。

我国重载交通比例大,甚至有严重的超载情况,应适当选择针入度更小的沥青,努力扩大A50号沥青的适用范围。

沥青标号和等级的选用方法,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和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宜采用稠度大,60动力粘度大的沥青。

对冬季寒冷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要求。

3.我国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按照液体石油沥青的凝结速度分为快凝AL(R)、AL(M)、AL(S)三个标号。

又根据粘度值把各标号分为不同等级,快凝型分为2个等级;中凝和慢凝均分为6个等级。

具体技术要求见书上P63。

四、美国Superpave沥青胶结料的技术要求,采用PG分级方法。

详见书上P63-64。

五、欧洲沥青技术要求,采用针入度和黏度为分级标准。

详见书上P66。

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是1987年由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其投资总额为1.5亿美元,目的是:

改善其国家道路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使得这些道路对使用者及其维护者都更加安全。

该计划的资金来自联邦资助公路基金的0.25的预留费。

开发及评价道路施工、养护、管理创新技术的工作都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了大学、咨询机构和研究人员。

研究成果分为四大部分:

沥青、混凝土及结构、路面性能、公路管理。

研究阶段于1992年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