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98915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的地籍管理课件20080714.ppt

地籍管理,第一章地籍概述第二章土地权利第三章土地登记第四章地籍档案第五章地籍管理信息化,第一章地籍概述,什么是地籍?

地籍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概念。

俗称土地的户籍。

是指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地籍的历史,孟子有云: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强调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要从田地的分界开始,从地籍管理入手。

地籍和地籍管理,有史以来就备受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重视,是一项富国、强民、安天下的重要基业。

根据禹贡记载,早在公元前2100年的夏禹时期,夏禹治水后,曾按土色、质地和水分将九州土地划分为三等九级,并依其肥力差别定赋登记。

我国最早的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和土地评价的记载五藏山经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

帝禹山河图,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内外,千古一图收。

鱼鳞图册,到明代真正建立完善的地籍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委派周铸等164人前往浙江核实田亩,后制定“鱼鳞图册”田块以丘相挨,如鱼鳞之相比-故称鱼鳞图册我国地籍制度发展的里程碑,社会主义地籍,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8年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建立1986年国家土地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地籍管理,一、地籍管理的概念是指国家为有效管理和利用土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体系。

二、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统计、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等。

三、地籍管理的原则1、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法规制度实施2、必须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3、必须保证地籍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现势性,地籍的分类,一、按照地籍主要功能税收地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地籍我国封建社会地籍、世界各国早期地籍产权地籍亦称法律地籍实施有法律效力的土地登记多用途地籍亦称现代地籍产权地籍的基础上向多维的法律、经济、技术等综合方面发展,二、按照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初始地籍针对某个行政辖区全部土地开展的一次基础性的调查、记载、整理,从而建立起的地籍日常地籍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适时修正、补充,从而更新的地籍,三、按照地籍开展范围城镇地籍农村地籍,四、按照地籍手段常规地籍数字地籍,第二章土地权利,一、土地权利概念权利人按照法律的规定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属于不动产物权范畴四项原则: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二、我国的土地权利体系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所有权体系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用权使用权体系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利用权体系土地使用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租赁权、地役权、空间权、耕作权等,第三章土地登记,土地登记的含义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土地登记实行属地登记原则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依法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

跨县级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应当报土地所跨区域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办理土地登记。

土地以宗地为单位进行登记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土地登记的分类,一、土地总登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

通告公告,二、初始登记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

三、变更登记因土地权利人发生改变,或者因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

四、注销登记因土地权利的消灭等而进行的登记。

1、依法收回国有土地2、依法征收集体土地3、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法律文书4、自然灾害5、抵押权、地役权终止,五、其他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

遗失补证,地权利证书灭失、遗失的,土地权利人应当在指定媒体上刊登灭失、遗失声明后,方可申请补发。

补发的土地权利证书应当注明“补发”字样。

伪造证书,当事人伪造土地权利证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没收伪造的土地权利证书。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土地证书,我国的土地证书有4种:

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第四章地籍档案,地籍档案是土地管理档案的核心,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籍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办理完毕的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磁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性文件材料。

地籍档案的分类,地籍综合类土地调查类土地登记类土地统计类土地定级估价类土地动态监测类,第五章地籍管理信息化,地籍信息包含的内容描述不动产空间位置及形态的图形数据地籍图、宗地图等描述不动产权属、价值、位置的属性数据宗地号、地类、面积、权利人、地址等,多用途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拓扑型的空间信息系统包括图形、属性数据的输入、编辑、显示、增删、统计及输出便捷的查询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趋势建立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的全覆盖,欢迎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