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802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模块一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外在的灌输和自发的感化的总和。

它表现为对儿童的抚育和预防外来有害现象的侵害;使儿童与周围世界建立初步的联系;以人与人交往的有力的工具语言武装儿童;向青年一代传授并用某种形式使他们掌握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与技巧;向青年一代的头脑中灌输某种思想体系,并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2.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本质属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一方面,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变化来看,教育是发展,是生长,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是经验的积累与重新组合,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就是向下一代传递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人才。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身心的发展。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入学之后,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就成了主要的教育者。

教育者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3.教育措施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

教育手段指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间有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

同时,二者又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活动主体。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教育内容,共同的活动目的——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比如学校布局的调整、教师工资的增长或拖欠、毕业生的去向、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等。

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识活动(学习活动)关系的现象,比如学生的思想方法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等,都属于这类现象。

当然,有些教育现象既是教育社会现象,又是教育认识现象。

比如,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程改革等。

教育学就是要通过研究这些教育现象,揭示其背后存在的客观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前者包括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包括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在教育中,由于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因素非常多,所以,教育规律的具体方面或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

只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辅助教材P3-5)

第二节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辅助教材P21-22)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令各州府县设立学堂,并将各州院的书院设为小学堂,这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小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儿童6岁开始入学。

这一学制后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小学教育进行了改革,积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l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

小学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二、小学教育的性质与特色:

  小学教育的基本性质就是为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为儿童、青少年继续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的教

  我国的基础教育重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女童、边远贫困山区以及少数民族的教育都应该得到保证。

儿童、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基础教育为人的健康成长、人的社会化创造了机会,勾每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发展空问。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培养儿童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工作和服务打下良好的知识和身体素质基础。

只有小学教育办好了,才能确保更高一级教育的顺利开展,才能为初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颁布了大量的教育文件和政策,要求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的、逐步上升的过程,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必须建立在小学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

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来说,小学教育是个体整个教育和学习历程的基础,具有奠基性的地位。

因此,要加大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就必须增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因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小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小学与初中教育的衔接。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辅助教材P22-23)

四、小学教育的作用:

  1.小学教育对教育对象的作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占据特殊的地位,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具有深刻的影响。

  

(1)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2)小学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开端。

这个时期,儿童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这种意识还不够全面和稳定。

因此,教师在儿童这个发展阶段应逐步引导他们认识自己与周围人们的关系,养成认真负责、诚实、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性格;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感知力,培养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儿童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儿童的注意能力。

小学教育是人的~生中最重要的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得到发展,使儿童形成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

通过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学习,儿童不仅形成了对世界、对自然的初级看法和认知,而且逐步了解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他人,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

同时,通过对特定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道德原则的认知,能进一步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

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要创造条件,保证子女接受法律规定的教育。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3.小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小学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高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有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和提高,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小学教育的目的(辅助教材P11-14)

  1.小学教育目的的含义

  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这种教育目的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具有什么素质的人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目的要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这种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2.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受教育者的培养方向和结果是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最根本的问题。

教育目的对培养人的标准的规定及其所体现的超前性,使它具有导向性,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培养目标。

人们确定小学教育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引导受教育者向期望的方向发展,改变盲目发展的情况。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因此,小学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是对整个教育活动本身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小学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待,是人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反映。

  (3)评价作用

  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

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历程

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一教育目的在当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对以后的教育目的的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六、小学教育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

可以通过若干个案的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个案研究一般常同典型调查结合进行,进行的步骤与调查法类同,包括:

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观察、调查,收集资料;个案分析研究,写出分析报告。

  2.行为研究法

  行为研究法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用于观察、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行为修改法。

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

  3.调查研究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研究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

调查研究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感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5.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是指教师根据自身日常教学经历进行的理论总结,是一种较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随笔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表达方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洞幽察微。

教育随笔有助于培养和激发教师的理论研究兴趣。

第三节教师及其专业发展(辅助教材P32-38)

第四节小学学校管理(辅助教材P40-43)

第五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

科技的日新月异,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

  新课程将实践能力确定为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试图改变学生“手脑”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在体系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领域。

综合活动课程给予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新课程把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审视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发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育规律的现象,如:

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情感培养;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只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正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思想、观念、方法不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现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课堂内容“繁、难、偏、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鉴于以上基础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目标改革:

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未来发展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过于注重传承知识,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2.课程内容改革: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

  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课程结构改革:

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4.课程功能改革:

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改革是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5.课程实施改革:

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改革,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6.课程评价改革:

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

  7.课程管理政策改革: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生的适应性,需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辅助教材P22-28)

一、个体身心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五)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辅助教材P72-73)

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辅助教材P88-90)

第三节小学生的德育发展(辅助教材P93-102)

第四节小学生的学习指导(辅助教材P75-80)

第五节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概念:

  1.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含义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2.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点

(1)小学生心理辅导以身心发育正常的小学生为对象,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为目的和重点,而不在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向小学生适当地介绍和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但憋蕴点不在于学科理论的系统讲授,就是说,不能把小学生心理辅导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3)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尽管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教育性的原则,但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并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因而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一般不提批评意见,不搞泛泛地说教,不可以不负责任地出主意,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平等的、民主的、讨论的方式帮助、鼓励、启发和引导小学生面对现实,自己思考,自己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

  小学生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

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到自己长大了,激发他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义务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有秩序的学习和生活,以利于身心健康地成长。

  2.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3.智能辅导

  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

人在出生以后,随着机体的发育、成长,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也越来越广泛、丰富和深刻。

  4.情感和意志辅导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没有意志,任何美好的理想、宏伟的计划和伟大的战略决策都不可能变为物质的现实,任何智慧和潜力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既不可能有个人的美好未来,也不可能有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

  5.个性心理辅导

  个性心理是一个独特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发展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统。

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

个体个性结构中的优势、潜力、特点或弱点,不仅制约着其社会活动的选择性、效能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业者其个性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潜力和特点,如思路开阔,灵活机敏,富有坚定的信念和创新意识,好奇心、求知欲强烈,求真务实,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进取,敢冒风险,心胸开朗,富有幽默感等。

小学生个性心理辅导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和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包括兴趣、能力、性格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

三、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有时候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

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造法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