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9.54KB ,
资源ID:1009259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0925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三年级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三年级下册.docx

1、人教版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三年级下册下册珍惜时间杂诗(节选) (晋 陶渊明)今日歌 (明 文嘉)明日歌 (明 钱福)金缕衣 (唐 杜秋娘)小古文:勤起 (出自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春光漾漾春日偶成 (宋 程颢)田园乐 (唐 王维)城南 (宋 曾巩)山中留客 (唐 张旭)桃花源记(节选) (晋 陶渊明)古代文化常识:古人为何爱咏桃花咏物抒怀梅花绝句(其二) (宋 陆游)山中雪后 (清 郑燮)菊花 (明 唐寅)紫薇花 (唐 杜牧)陋室铭(节选) (唐 刘禹锡)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咏物诗传统习俗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 崔液)社日 (唐 王驾)和端午

2、(宋 张耒)寒食 (唐 孟云卿)阳关曲中秋月 (宋 苏轼)古代文化常识:古人如何度中秋珍惜情谊望月怀远(节选) (唐 张九龄)山中送别 (唐 王维)客发苕溪 (清 叶燮)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项脊轩志(节选) (明 归有光)古代文化常识:古人为何伤别离珍惜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公平的,金钱买不到它,岁月留不住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一分一秒,稍纵即逝。孩子们,让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珍惜时间,不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费。杂诗(节选) 【晋】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注释】盛年:壮年。及时:趁盛年之时。待:等待。今日歌【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

3、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注释】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吴门画派代表画家文徽明之子,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文嘉精于鉴古,研究了不少名家的作品,画风继承父亲的衣钵,下笔清新,自成风格。聊:姑且。【译文】总是今日又今日,今日能有多少呢!今天又没做事情,那么这件事情何时才能完成呢?人这一生能有几个今日,今日不做事情,真是可惜啊!假如说姑且等到明天到了再去做,但是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啊!现在为诸位写这首今日诗,请从今日就开始努力工作吧!明日歌 【明】钱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

4、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注释】钱福:明末人,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有鹤滩集。此诗是在文嘉的今日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蹉跎(cu tu):光阴虚度。累(li):拖累,牵累。金缕衣 【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注释】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须惜:珍惜。堪:可以,能够。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莫待:不要等到。 勤 起兄早起,闻窗外鸟声。呼其弟曰:“鸟雀已起,汝何尚贪眠?晨起太迟,荒废光阴,甚可惜也。”【注释】汝(r):你。眠:睡觉

5、。荒废:浪费(时间)。【译文】哥哥很早就起来了,听到窗外有鸟叫的声音。把弟弟喊起来说:“鸟儿都已经起来了,你为什么还在睡懒觉?早晨起得太晚,浪费时间,实在是太可惜了!”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之文言文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1.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2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4.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5.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6.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7.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8.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

6、姑俟异日观云尔。”9.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10.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11.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12.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13.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14.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5.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16.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17.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18.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19.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20.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7、”21.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22.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3.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24.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25.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26.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27.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春光漾漾 春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它孕育着生命的希望,燃放着生命的色彩,喷薄着生命的活力。走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感受春天里美好的一切吧!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注释】偶成:偶然写成。程颢(ho)(1

8、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北宋理学家,洛阳(今河南)人。与其弟程颐奠定了北宋理学基础。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川:瀑布或河畔。时人:一作“旁人”。 余:我。将谓:就以为。 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注释】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 ,表现了王维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做“辋川六言”。宿雨:昨夜下的雨。朝(zho)烟:早晨的烟雾。山客:隐居山中的人。城 南 【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释】横塘:古塘名,在今南

9、京城南秦淮河南岸。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山光:一作“山中”。春晖:春光。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纵使:纵然,即使。桃花源记(节选)【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缘:顺着、沿着。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夹岸:两岸。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异之:以之

10、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人为何爱咏桃花诗经周南中的“桃之夭妖,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称赞贤德的新娘艳丽若桃花,一定会给家庭带来幸福。桃花艳丽夺目,花开时云蒸霞蔚。自晋唐以来,各地甚多栽植,据说岭南有香桃花,八九月盛开。自古以来,桃花极为人民所喜爱,有关桃花的诗文很

11、多,其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此描绘桃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人间仙境。桃花是美丽的,诗人用美好的语言文字赞颂她。李白的“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吴融的“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刘禹锡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韦庄的“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等等不胜枚举,嵌在桃花上的,是中国文人的生命情调和甜美的梦。当一朵朵从凛冽的冬天里甦醒的花魂,悄然地将春光宣洩而出,春天就在无数次的等待和期盼中,翩然来到人间。残雪消融,细雨滋润,一夜之间桃花绽放,芳菲烂漫、妩媚鲜丽,那嫣红的花瓣宛如少女的红唇,那明黄

12、花蕊犹似碰响春心的丝丝琴弦,在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下,形成了红绿辉映、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桃花虽以明艳著称,但它缤纷的落英也触动了诗人们情感的世界,他们或把它看作蒙受欺凌的薄命女子,或把它喻为随波逐流的轻浮佳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杜甫的两首诗:“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诗人刘希夷的“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是对一位洛阳女子感伤红颜易衰、人生短促心境的抒写。“自是桃李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则是诗人王建对宫女深洒的一掬同情之泪。咏物抒怀花虽无言,人却有志;月有圆缺,人亦有悲

13、欢。旧时一些诗人,常常喜欢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一些事物身上,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就让我们共同去感受诗人们的情怀吧! 梅花绝句其二 【宋】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注释】高标逸韵:高尚的气节,优美的风度。层冰积雪:冰雪覆盖。山中雪后【清】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注释】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檐流未滴梅花冻:屋上积雪未化,庭中花儿亦因寒而未开放。清孤:凄清孤独。等闲:寻常、一般。菊 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注释】故园:古旧的林苑,也借指故乡。三径

14、:借指归隐者的家园。幽丛:幽幽的花丛,这里指菊花。玄霜:厚霜。篱落:即篱笆。柳宗元田家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紫薇花 【唐】杜牧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注释】紫薇花:落叶小乔木,茎皮光滑,花为紫色或白色。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又有“百日红”之称。晓:清晨。陋室铭节选【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注释】在:在于,动词;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上

15、:动词,长到,蔓到。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即金刚经。 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耳:扰乱双耳。案牍(d):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古代文化

16、常识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古代的咏物诗这个专题我们选的都是咏物抒怀的诗文。咏物诗,就是诗人在大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抒发思想感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咏物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描摹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二、托物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乍一看,这首诗写

17、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 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三、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如初唐诗人虞世南蝉:“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诗中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带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四、以

18、物喻人类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纲的病牛:“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 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传统习俗春节贴春联、端阳节包粽、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中华民族的各个传统节日,有着许许多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习俗。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这些民族风俗吧!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注释】上元:节日名,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玉漏、银壶、铁关、金锁:都

19、是美称,并非真正全由玉、银、铁、金做成,应理解为“像一样的”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古人向铜壶里灌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出来,然后根据刻度计时,是为漏刻之法。铁关:宫禁的城门,唐朝宫禁森严,平时入夜即管关,天亮开放。彻:通,直到。社 日 【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注释】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稻粱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

20、。豚:小猪。栅:猪圈。桑柘(zh):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醉人:祭神后分享祭品曰散胙。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注释】竞渡:赛龙舟。讵(j):岂,表示反问。殒(yn ):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

21、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寒 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注释】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这一天禁火冷食。子推:寒食

22、节前一天所作的枣糕名为子推。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释】阳关曲:本名渭城曲。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溢:满出。暗寓月色如水之意。银汉:银河。唐袁晖七月闺情:“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玉盘:喻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人如何度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农历里,一年被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为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

23、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民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到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

24、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珍惜情谊世上最珍贵的就是情谊。它是寒夜里的一盏灯,燃烧着热情的火焰;它是一阵温馨的风,抚慰了受伤的心灵;它是一块洁白

25、的手帕,拭干你腮边的泪痕 望月怀远(节选)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注释】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掩:关闭。柴扉:柴门。明年:一作“年年”。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客发笤溪【清】叶燮(xi)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注释】笤(tio)溪:在浙江省北部,流经湖州(今浙江吴兴)入太湖。在此指湖州。客:指诗人自己。疾流:疾,

26、快,流速很快。讶:惊讶。吴语:吴地方言,这里指乡音。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释】淮(hui):扬州。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潇湘(xio xing):指今湖南一带。项脊轩志节选【明】归有光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注释】妪(y):老

27、年女子。尝:曾经。二世:两代人。先妣(b):先母。所:处所,地方。兹:这、此。叩门扉:敲房门。译文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人为何伤别离 古人由于交通不便,出门远行对于他们来说成了一件颇为艰难的事。怎样难法?须知古人陆上最快捷也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是马或马车,但又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养或雇得起马,因而古时大多数人出远门都只能靠双腿双脚翻山越岭,走完一条又一条阳关大道或羊肠小路。而人一天至多能步行多远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