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76KB ,
资源ID:101657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1657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言文化论王维诗的送别意识.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言文化论王维诗的送别意识.docx

1、语言文化论王维诗的送别意识 2009年第4期 齐鲁学刊 NO4 总第211期 QILUJOURNA GeneralNo211 论王维诗的送别意识 韩朴三洙 韩国蔚山大学中文系 摘 要:王维送别情绪的基调,不外是悲伤幽怨,但随其送别对象和缘起的不同也充分显现出富有针对性、个 别性的种种意识观念,即惜别和思慕、鼓励和期盼、向往和力劝、同情和慰抚等。这无疑既源于他真诚的人情况味, 又本着他切实的人生感悟。 关键词:王维;送别意识 人情况味;人生感悟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09 040103一03 佛家云“会者定离”。就是说世间相会的人,必有离散之 首先

2、,王维送骨肉亲戚远行的诗作共有7首,其送别意 时。这“离散”应包含生离和死别。人生在世,“黯然销魂者, 识至为浓烈。试看王维约作于乾元元年 758 大弟王缙出任 唯别而已矣!”1 P237 ,江淹别赋 因而人们无不看重离 蜀州刺史时的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4 PSll ,诗人 情别绪,历代文人雅士也多吟咏惜别之情。尤其是唐人,有 送弟宦游远方,心中无限悲伤忧虑,送至长安郊外,别后又登 别必有诗,以致送别诗空前盛行。王维是个心性温厚、多情 高遥望,不禁为“宦游子”哀伤怨恨,或许难免“一别恐隔黄 善感的人,格外重视深厚真挚的骨肉亲情和朋友真情,甚至 泉”4 P1129责躬荐弟表 之感。诗末“心悲

3、宦游子,何处飞征 “临终之际,以缙在风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 盖”二句。殷殷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流露无遗。王维和其内 别书数幅。多敦励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2 王维弟崔兴宗从小同游,情谊深厚。两人既是至亲,又是挚友,经 传 。可见,他在唐代诗坛上成为送别诗大家之一,决非偶然 常吟诗唱和,遇到彼此分离,则有形单影只之叹。如其送崔 之事。王维的送别诗固然带有唐人送别诗的普遍特色,即如 九兴宗游蜀:“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徒御犹回首,田园 论者所言:“离别时的诗意被唐人充分地丰富化j,有依依的 方掩扉。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 惜别,也有拳拳的饯别,更有浩浩的壮

4、别。”3 P99 但他既然归?”诗的开头便流露出无限惆怅:年岁渐长,知交殆尽,送 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其送别诗也就有其独特的意蕴。 君远去,不胜孤寂。这颇有如诗人另在送崔兴宗中所谓的 本文拟从王维诗看其送别意识的全貌,以求深入r解其注重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4 P101 的意绪,可见其深恐别后 亲情和友谊的性格。 孤独,依依难舍。此外,此类送别诗句还有送崔兴宗“方同 一、惜别和思慕 菊花节,相待洛阳扉”4 P101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 古代士人为立身显达、养家糊口或失意漫游、归隐养生, 别“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4 P292 、送贺遂员外外甥 往往辞亲别友,只身远行。然而一

5、旦分手离别,前途莫测,加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4 P348 等,这些诗句,异曲同工, 上山遥水远,交通不便,重逢难期。离情依依,别绪难堪,因 都含有惜别和希望早日相聚之意。 此,悲伤怨恨就成为传统送别诗的共同基调。王维送送别诗 其次,王维客中送别之作,情调低沉,与宋毛九辩所谓 的情况也不外乎此。纵览现存王维送别诗七十首,诗人之 “在远行,登山I临水兮。送将归”E13 P470 的情景相同。由于贬 意识观念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惜别和思慕:以之为全篇宗 谪或出使,王维曾经四处游历。他于开元九年 721 春擢第 旨的有近二十首,为篇中部分主题的也有十几首。 初仕后,当年秋天就被贬寓居济州;大约

6、开元十四年离济州 收稿日期:20080312 基金项目:韩国蔚山大学2006年度学术基金 作者简介:朴三洙 1954一 ,男,韩国庆北人,文学博士,韩国蔚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根据陈铁民先生王维集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所考证、收录,现存王维诗可算定为308篇376首。 其中,送别诗有70首之多。其细目,详见拙稿王维诗的分类,收于刘刚、师长泰主编王维研究第四辑,沈 阳: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所论王维的生平事迹和诗题、诗句等,基本上都依据陈先生的校注本。 】03 万方数据 任后,翌年转官淇上,稍后又弃官隐居当地。这期间王维曾 立业“安社稷”的勉励与期待。 作淇上送赵仙舟:“相逢方一

7、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 其次看其送人赴任地方长官之作。在送李睢阳4 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 P309 中,诗人对出为睢阳太守的李氏既提醒“五谷前熟方可 君犹伫立。”4 P79 表达与友人“相见时难别亦难”5 P399为”,即所治之地必先有五谷丰登,然后政治上才能有所作 无题,的恋恋不舍之意。诗起首显出才因逢而笑,又因别丽 为;又勉励“下车闭阖君当思”,意谓到任后,不要轻易采取政 泣,愈觉黯然;接着直抒饯别时的伤感和分离后的悲愁之情。 治措施,而应该无为而治,或效法汉代左冯翌韩延寿“闭闻思 三联以天寒日暮时的萧条之景衬托离人的孤寂之感。结句 过”9 P3461韩

8、延寿传 。使民饱暖并加以教化。这应是王维 则写难分难舍的沉重离愁。这酷似孟浩然送辛大不及之 仁政思想、善政理想的反映,也正合乎孔子所主张“先富后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6 P274 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教” 详见论语?子路 的施政步骤。最后,诗人还以“布衣 之广陵之“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7 P103 的意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强调此次李氏出守睢阳的意 境。同时期所作的送孙二之“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4 义重大,可见其殷切的期盼。此外,送邢桂州“明珠归合 P56 、齐州送祖三之“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浦,应逐使臣星”4 P184 、送梓州李使君“汉女输檀布,巴

9、4 P66 等,也表达了相同的惜别之意。 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敢不倚先贤”4 P604 等送别意识也 再次,王维平时在京城或辋川生活中的送别友人之作, 如出一辙。 也多充满着“哀而不怨”的惜别和思慕之情。其中,尤以被誉 三、向往和力劝 为“唐人别诗”之“绝唱”8 P615。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的送元二 王维早年怀着“兼济天下”的大志,积极谋求仕进用世, 使安西4 P408 最为突出。此诗前联“渭城朝雨渑轻尘, 但由于仕途蹭蹬,有志难酬,加上自己性格的软弱和佛道思 客舍青青柳色新”,“先点别景,后写别情”8 P615。黄生唐诗摘想的影响,逐渐萌发了“独善其身”的避世隐逸思想。他在二 抄 ;后联“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尤其言有尽 十一岁初仕当年即遭贬谪后,或有机会就完全隐居,或不得 而意无穷之意。正如赵翼所说:“盖此等句,人人意中所有, 已“身官”就尽量“心隐”,以求心理安慰和精神解脱。因此, 却未有人道过”,“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 当王维送人回乡、归隐甚至出仕时,多流露出对远离尘嚣、寄 也。”8 P614瓯北诗话 又如在送杨长史赴果州4 P515 情山水的向往之情,并力劝其避世归隐。王维送别诗中属于 中,诗人先问“之子去何之?”以兴起惜别之意;末以“别后同 此一类的有十几首。如送孟六归襄阳4 P84 是开元十七 明月君应听子规”抒发对离人的怀念和关切之情。

11、送熊九 年为送孟浩然赴京应试落第回乡所作。当时孟浩然临返乡 赴任安阳结句“相去千余里,西园明月同”4 P400 ,送沈子之前曾作诗留别王维,抒写自己科场失意的愤恨之情,然而 福归江东结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4 王维在此答诗中前二联便本着自以“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 P645 ,在送别意识上都有相近之处。 疏”为“长策”,极力“劝君归旧庐”;后二联又以“醉歌田舍酒, 二、鼓励和期盼 笑读古人书”肯定“好是一生事”,强调其无需干禄求荣。从 在儒家思想的长久影响下。古代文士一般都具有积极进 中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退隐的向往。再看他在挚 取的情怀和济世救民的理想。国势鼎盛的盛唐时期更

12、为如 友张趣天宝中辞官归故山隐居时所作的送张五归山4 此,这便使王维少年时期即热衷功名,抱有“济人然后拂衣 P275 ,首句“送君尽惆怅”,这决不仅是一般的依依不舍之 去”4 P80,不遇咏 的志向。不过,他的政治遭际并不顺利,情,而是将对友人“一朝先拂衣”的羡慕以及因而所产生的对 以至于最后走上“亦官亦隐”之路。在如此背景下。当王维送 “心事”的着急之情混溶一处;正因如此,又对归隐不禁心向 友人出使赴边、赴任外职时,往往鼓励其立功报国、善政安 往之,提及东山茅屋,并“幸为扫荆扉”;最后,更表明诗人也 民,并加以殷殷期盼。这应是他自己心中曾有而终难实现的 要辞官与其共隐,以便不“令心事违”。再

13、如送韦大夫东京 理想情怀。王维送别诗中属于此一类的有近二十首。 留守4 P506 ,是诗人在安史乱中的失节得到特赦而被宥复 首先看其送人赴边从军之作。如在送张判官赴河西 官后几年送韦陟赴任之作。当时他内心甚觉愧疚,充满报恩 4 P402 中,诗人一提笔即回忆自己“单车曾出塞”的经历,并之意,故诗中既歌颂“云雷康屯难,江海遂飞沉”,又肯定治国 强调“报国敢邀勋”,以鼓励张判官尽忠报国;接着通过对汉 安民原是像韦大夫这样的人杰的责任,并支持其为官忠君报 代名将霍去病的思念,寄托对其亦立大功的期待之意;最后 国。但此下又说:“穷人业已宁,逆虏遗之擒。然后解金组。 又“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更见诗

14、人壮怀激越的送别之 拂衣东山岑。”这就是劝其功成后身退,归隐山林。王维确 情。又如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4 P189 :“忘身辞凤阙,实中年已有“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4 P162晦日游大理韦 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诗人先热情歌颂赵 卿城南别业其二 之叹,直到晚年仍一心向往退隐生活。 都督忘身报国的英雄气概,再通过对皓首一经的书生的蔑 四、同情和慰抚 视,极力表扬豪壮志士的爱国热情。再如送宇文三赴河西 王维自二十一岁擢进士第而释褐为太乐丞,至逝世于尚 书右丞任上,断断续续为官数十年。其间宦海沉浮,备尝磨 充行军司马“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4 P403 、送刘司直 赴安西“当令

15、外国惧,不敢觅和亲”4 P405 、送平淡然判难,常有“弃置”4 P222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 之感。因此,王 官“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支头”4 P407 等,都是对对方建功维送友人因考场及仕途失意而归隐山村乡里,或离京谪居他 104 万方数据 乡时,皆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衷心慰抚友人怀才不遇的愤 着其送别对象和缘起的不同而充分显示出富有针对性、个别 懑之情。王维送别诗中属于此一类的约有六七首。试看其 性的种种离别意识。也就是说。他决“不停留在对离别的一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4 P27 ,诗人先自认为当时是“英灵尽般的感受上,不是把离情别绪从别离者的复杂的万千心绪中 来归”而“无隐者”的“圣代”,进

16、而肯定和理解友人虽为“东山 剥离出来,而是力求写出每一次离别由于对象不同、缘由不 客”却出山赴试求仕之苦衷。可惜友人“既至君门远”,对此, 同、情境不同因而情感意绪也呈现出的千差万别来,写出离 诗人怀着同情之心发问道:“孰云吾道非?”之后。诗人略表体 别情境所激发起来的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种种感喟,竭力避免 贴和惜别之情,而其抒情的重点在最后两句:“吾谋适不用, 情感的抽象化和平板化,力求写出离别的个性来”133。由以 勿谓知音稀。”这既是“对友人的落第进行了委婉的劝慰,又 上论述我们应可肯定,这无疑既源于王维真诚的人情况味, 是从细微之处给予感情上的关爱。”Do P169 诚如沈德潜所又本着他切

17、实的人生感悟。王维的确是情深意重的送别诗 大家。 言:“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43 P29。唐诗别裁 再看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4 P210 ,诗人对曾经“累举不第,11 P126 的丘为而今又名落孙山而含冤返乡,不禁嗟叹“怜君不 参考文献: 得意,况复柳条春!”流露出其深切同情。诗末还说:“知祢不 1萧统文选z北京:中华书局,1977 能荐,羞为献纳臣。”汉代孑L融深爱挚友弥衡的旷世奇才而上 2刘煦旧唐书A四部备要c北京:中华书局,中国书店。 疏推荐之,相比之下,诗人愧叹自己知丘为之贤而“不能荐”, 1989 3傅道彬,陈永宏歌者的悲欢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深深自责,其情确实真诚可感

18、,对方也就得到了难得的心理 2001 安慰。在送杨少府贬郴州4 P627 一诗中,诗人先是对友 4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人遭官给予同情和关怀,然后又寄以深深慰藉,即预期杨少 53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M台北:里仁书局1981 府明年春季定能承恩复用而归,“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 6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E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吊屈平!”反用贾谊迁长沙之典安慰对方现在无须过于悲伤, 7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1990 论者以为此诗“得忠厚和平之旨”12 P192 。可见,王维送别 E8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情感的表达颇为平

19、和雅正,合乎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这与 9刘华清,李建南,刘翔飞汉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 李白豪放不羁、直露怨尤的抒情迥然不同。此外,送孙秀 社,1995 才4 P600 是王维送别曾经遨游京师诸王之门,而最后仍不10杨义,郭晓鸿王维M长沙:岳麓书社,2005 得意而归的孙秀才之作。诗末云:“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 11李立朴唐才子传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赊。”孙秀才原是对京师生活颇感适意的,而“今舍之而归去, 12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M香港:中华书局 香港分局 , 1975 所饮者若彼,所饭者若此,田家淡薄,大异畴昔,几何不生厌 13邹进先论杜甫的送别诗J北方论丛,2004,

20、2 苦。然而莫厌也,视予 诗人 之归期尚远,而迟缓不可必者, 不犹愈乎?”可见“其慰藉之意深矣”12 P141 。 责任编辑:张玉璞 总之,王维送别情绪的基调,不外是悲伤幽怨,但他也随 A ontheFarewellSensesin WeiS Study Wang Poetry ParkSamS00 Chinese Ulsan,Korea DeptofLiterature,Universityof Weis isbasedon and farewellemotion sorrow tothedifferentsituationsofhisob Abstract:Wang grudge,buta

21、ccording andreasonoffarewell,healso theseveraldifferentfarewell of andaffectionate ject expressedfully senses:wrenchparting and and andconsolationTheseare not yearning;encouragementexpectation;aspirationrecommendation;sympathy surlyonly fromhishumantouchbutalsoderivedfromhis of originated recognitionlife wei;farewellsenses;human oflife Keywords:Wang touch;recognition 可参看万志试论李白的送别诗,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19卷第1期。 105 万方数据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