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8.29KB ,
资源ID:107668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7668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年级语文上册美文诵读备课《第一周》.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年级语文上册美文诵读备课《第一周》.docx

1、一年级语文上册美文诵读备课第一周一年级语文上册美文诵读备课第一周教学要求:1、背诵弟子规的第一章节。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4、了解孔子讲学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会背诵第一章节。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教学准备:收集孔子讲学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1、介绍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朝代及意义。(清代,李毓秀。)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所以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被誉为“开蒙养正最正乘”。2、出示第一章节: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4、教师领读五遍。5、指名学生

2、读。(多名学生)6、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7、教师再领读一遍。8、讲故事孔子讲学的故事,并为学生介绍孔子,学生倍增敬仰之情,并向圣人学习。9、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10、学生自己练习背诵。11、同桌互背。12、指名背。13、齐背。 第二周教学要求:1、背诵弟子规的第二章节。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4、听故事,学做人。教学重难点:会背诵第二章节。教学准备:小黑板、搜集小故事。课前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第二章节: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

3、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讲故事贾逵苦读。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8、教师再领读一遍。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10、同桌互背。11、指名背。12、齐背。板书设计: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学反思: 弟子规是教学生如何作人做事的一本书,到现在学来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这两节课我向学生介绍了这本书,并领着学习了两个章节,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变得有礼貌了。 第三周 教学要求: 1、会背诵弟子规的第三

4、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了解黄香温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1、会背诵第三章节。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 教学准备:收集黄香温席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6、教师再领读一遍。7、讲故事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8、学生自己练习背诵。9、同桌互背。10、指名背。11、齐背。 第四周 教学

5、要求: 1、背诵弟子规的第四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听故事,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会背诵第四章节。 教学准备:搜集小故事。 前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第四章节: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讲故事刘备教子。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8、教师再领读一遍。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10、同桌互背。11、指名背。12、齐背。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

6、,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两个章节的含义,而且学会背诵了两个章节,通过听故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并按书上要求的去做,收益很大。 第五周 教学要求: 1、会背诵弟子规的第五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了解陶母封鱼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1、会背诵第五章节。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 教学准备:收集陶母封鱼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第五章节: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 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

7、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6、教师再领读一遍。7、讲故事陶母封鱼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8、学生自己练习背诵。9、同桌互背。10、指名背。11、齐背。 第六周教学要求: 1、背诵弟子规的第六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听故事,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会背诵第六章节。 教学准备: 小黑板、搜集小故事。 课前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1、出示第六章节: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讲故事芦衣顺母。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7、教师

8、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8、教师再领读一遍。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10、同桌互背。11、指名背。12、齐背。 板书设计: 弟子规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芦衣顺母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第七周教学要求:1、会背诵弟子规的第七章节。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4、了解以孝感人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会背诵第七章节。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教学准备:收集以孝感人的故事。教学过程: 1、小黑板出

9、示第七章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6、教师再领读一遍。7、讲故事以孝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8、学生自己练习背诵。9、同桌互背。10、指名背。11、齐背。 第八周教学要求:1、背诵弟子规的第八章节。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4、听故事,学做人。教学重难点:会背诵第八章节。教学准备:搜集小故事。课前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小黑板出示第八章节:亲有疾,药先尝

10、。昼夜侍,不离床。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讲故事事母至孝。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8、教师再领读一遍。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10、同桌互背。11、指名背。12、齐备。板书设计: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教学反思:以孝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加珍爱和孝顺自己的父母。 第九周 教学要求: 1、会背诵弟子规的第九章节。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3、了解其中的道理,

11、并且学会做人。4、了解汉文帝侍母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会背诵第九章节。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 教学准备: 收集汉文帝侍母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小黑板出示第九章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城。事死者,如事生。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6、教师再领读一遍。7、讲故事汉文帝侍母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8、学生自己练习背诵。9、同桌互背。10、指名背。11、齐背。 第十周教学要求: 1、背诵弟子规的第十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

12、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听故事,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会背诵第十章节。 教学准备: 搜集小故事。 课前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小黑板出示第十章节: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讲故事孔融的故事。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8、教师再领读一遍。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10、同桌互背。11、指名背。12、齐备。 板书设计: 弟子规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

13、祭尽城。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故事,学生对汉文帝、孔融这些名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汉文帝奉母的事迹,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理解。 第十一周 教学要求: 1、会背诵弟子规的第十一章节。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4、了解不抢食的王泰兄弟争死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1、会背诵第十一章节。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教学准备: 收集不抢食的王泰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出示第十一章节: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2、教

14、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6、教师再领读一遍。7、讲故事不抢食的王泰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8、学生自己练习背诵。9、同桌互背。10、指名背。11、齐背。 第十二周教学要求:1、背诵弟子规的第十二章节。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4、听故事,学做人。教学重难点: 会背诵第十二章节。教学准备: 搜集小故事。教学过程: 1、小黑板出示第十二章节: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

15、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教师领读五遍。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5、讲故事兄弟争死。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8、教师再领读一遍。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10、同桌互背。11、指名背。12、齐背。 板书设计: 弟子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教学反思: 道理很深刻,故事也很感人,中华传统文化有太多优秀的东西,我们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并传承。 第十三周教学要求: 1、会背诵弟子规的第十三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

16、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了解尊师敬长的子路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会背诵第十三章节。 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 教学准备: 收集尊师敬长的子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出示第十三章节: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教师领读五遍。 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 5、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6、教师再领读一遍。 7、讲故事尊师敬长的子路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8、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9、同桌互背。 10、指名背。 11、齐背。 第十四周教学

17、要求: 1、背诵弟子规的第十四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听故事,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会背诵第十四章节。 教学准备: 搜集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出示第十四章节: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教师领读五遍。 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 5、讲故事忠烈将军。 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8、教师再领读一遍。 7、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8、同桌互背。 9、指名背。 10、齐背。 板书设计:

18、 弟子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教学反思: 教师通过范读,领读,学生领读,学生自由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了弟子规的第十三和第十四章节,使学生明白了要尊敬师长的道理。 第十五周 教学要求: 1会背诵弟子规的第十五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了解奕秋诲奕士选让产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会背诵第十五章节。 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 教学准备: 收集奕秋诲奕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小黑板出示第十五章节: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

19、,声要低,低不闻,却非闻。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教师领读五遍。 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 5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6教师再领读一遍。 7讲故事奕秋诲奕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8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9同桌互背。 10指名背。 11齐背。 第十六周 教学要求: 1背诵弟子规的第十六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听故事,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会背诵第十六章节。 教学准备: 搜集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出示第十六章节: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20、 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教师领读五遍。 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 5讲故事士选让产。 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8教师再领读一遍。 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10同桌互背。 11指名背。 12齐背。 板书设计: 弟子规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闻。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教学反思: 教师范读领读诗文,并为学生释义,还给学生讲故事,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得了在长辈面前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尊敬长 第十七周 教学要求: 1背

21、诵弟子规的第十七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了解车胤囊萤苦读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会背诵第十七章节。 2了解其中的道理,学做人。 教学准备: 收集车胤囊萤苦读的故事。 教学过程: 1. 出示第十七章节: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2. 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教师领读五遍。 4. 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 5. 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6. 教师再领读一遍。 7. 讲故事车胤囊萤苦读的故事 8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9. 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1

22、0. 同桌互背。 11. 指名背。 12. 齐背。 第十八周教学要求: 1背诵弟子规的第十八章节。 2教师为学生释义明理。 3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学会做人。 4听故事,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 会背诵第十八章节。 教学准备: 搜集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小黑板出示第十八章节: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2教师范读一遍,让学生对这段文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教师领读五遍。 4指名学生读。(多名学生) 5讲故事布衣一生。 6让学生谈一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7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义,让学生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8教师再领读一遍。 9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10同桌互背。11指名背。 12齐背。 板书设计: 弟子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了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要珍惜学习时间,自己的衣着要整洁大方,手脸要洗干净,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