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03.34KB ,
资源ID:111555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1555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气汽传热合实验.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气汽传热合实验.docx

1、实验气汽传热合实验实验:气汽传热合实验作者:日期:实验三 气-汽传热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传热系数K的测定原理;2.掌握传热系数K的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二、实验原理根据传热基本方程,已知传热设备的结构尺寸,只要测得传热速度,以及各有关温度,即可 算出传热系数。三、套管换热器实验简介(一)实验装置的功能和特点本实验装置是由光滑套管换热器和强化内管的套管换热器组成的,以空气和水蒸汽为传热介 质,可以测定对流传热系数,用于教学实验和科研。通过对本换热器的实验研究,可以掌握对流传 热系数i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 ARemPr0.4中常数A

2、 m的值;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 -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强化比NuNu ,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实验装置的主要特点如下:实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数据稳定可靠,强化效果明显,用图解法求得的回归式与经验公式很接近。水、电的耗用小,实验费用低。传热管路采用管道法兰连接,不但密封性能好,?而且拆装也很方便。箱式结构,外观整洁,移动方便。(二)光滑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1.对流传热系数i的测定在该传热实验中,空气走内管,蒸气走外管。对流传热系数i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Qitm Si式中:i 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 W/(m 2?C);Q

3、i管内传热速率,W;S管内换热面积,m2;式中:ti, t2 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C;tw 壁面平均温度,C;由热量衡算式: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m 冷流体的密度,kg /m3。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3.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物性数据 m、Cpm、m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Pr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m 0.4Nu A Re Pr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 Re与Nu,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 A和m的值。(3)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

4、化比的测定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 它能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 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并且能够减少换热器的阻力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金。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是采用在换热器内 管插入螺旋线圈的方法来强化传热的。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 1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3mm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 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在近 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 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 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

5、,流体旋图1螺旋线圈内部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于节省能源。螺旋 纟士0数的重要因线圈是以线圈节距 H与管内径d的比值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m素。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 Nu BRe的经验公式,其中B和m的值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不同。采用和光滑套管同样的实验方法确定不同流量下得 Rei与Nu,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 B和的值。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 的形式是:Nu NUo,其中Nu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o是光滑管的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 比Nu Nu。 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4)实验流程和设

6、备主要技术数据1.设备主要技术数据见表 1表1实验装置结构参数实验内管内径di (mm)20.00实验内管外径do (mm)22.0实验外管内径Di (mm)50实验外管外径Do (mm)57.0测量段(紫铜内管)长度 L ( m)1.20强化内管内插物(螺旋线圈)尺寸丝径h (mm)1节距H (mm)40加热釜操作电压W 200 伏操作电流W 10安2.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图2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1-液位管;2-储水罐;3-排水阀;4-蒸汽发生器;5-强化套管蒸汽进口阀;6-普通套管蒸汽进口阀;7-普通套管换 热器;8-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 ;9-普通套管蒸汽岀口; 1

7、0-强化套管蒸汽岀口 ;11-普通套管空气进口阀;12-强化套管空气进口阀、13-孔板流量计;14-空气旁路调节阀;15-旋涡气泵加水口;(1) 温度的测量空气进出口温度采用电偶电阻温度计测得,由多路巡检表以数值形式显示( 1 普通管空气进口温度;2普通管空气出口温度;3 强化管空气进口温度;4 强化管空气出口温度;)。壁温 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 光滑管的壁温由显示表的上排数据读出, 强化管的壁温由显示表的下排数据读出。(2) 电加热釜是产生水蒸汽的装置,使用体积为 7升,?内装有一支2.5kw的螺旋形电热器,当水温为 30C 时,用(120 180)伏电压加热,约15分钟后水便沸腾,为了安

8、全和长久使用, 建议最高加热(使用) 电压不超过200伏(由固态调压器调节)。(3) 气源(鼓风机)又称旋涡气泵,XGB-2型,由无锡市仪表二厂生产,电机功率约 0.75 KW (使用三相电源),在本实验装置上,产生的最大和最小空气流量基本满足要求, 使用过程中,输出空气的温度呈上升趋势。3.实验的测量手段空气流量的测量空气流量计由孔板与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组成。该孔板流量计在 20C时标定的流量和压差的关系式为: V20 13.909 ( P)0648 ( 8)流量计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不是 20C,此时需要对该读数进行校正: 273 tiVti V20 (9)X 273 20式中: P 孔板流

9、量计两端压差, KPa;V20 20 C时体积流量, m3/h;Vti 流量计处体积流量,也是空气入口体积流量, m3/h ;ti 流量计处温度,也是空气入口温度,C。由于换热器内温度的变化,传热管内的体积流量需进行校正:V m 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 m3/h ;tm 传热管内平均温度,C。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检查工作。向储水罐中加水至液位计上端处。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的畅通。 接通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2.实验开始。 关闭通向强化套管的阀门 5,打开通向简单套管的阀门 6,当简单套

10、管换热器的放空口 9有水蒸气冒出时,可启动风机,此时要关闭阀门 i2,打开阀门ii。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换热器出口处有水蒸气冒出。 启动风机后用放空阀i4来调节流量,调好某一流量后稳定 3-8分钟后,分别测量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的温度及壁面温度。然后,改变流量测量下组数据。一般从小流量到最大流量之 间,要测量56组数据。 做完简单套管换热器的数据后,要进行强化管换热器实验。先打开蒸汽支路阀 5,全部打开空气旁路阀14,关闭蒸汽支路阀6,打开空气支路阀12,关闭空气支路阀11,进行强化管传热实 验。实验方法同步骤。3.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加热电源、风机和总电源。一切复原。五、实验数据记录

11、光滑套管换热器数据表1 光滑套管换热器原始数据表序号12345678空气入口 t1(C)空气出口 t 2( C )壁温t w ( C )压差 P (KPa)2 光滑套管换热器物性数据表序号12345678定性温度tn( C )密度 p (kg/m 3)黏度卩(Pa s)比热 Cp (J / Kg -k)导热系数入(W/m K)3 光滑套管换热器数据处理表序号12345678、. 3流量 qv (m/h)流速u (m/s)传热系数 (w/m -C )雷诺数Re努塞尔数Nu普朗特数Pr1 强化套管换热器原始数据表序号12345678空气入口 ti(c)空气出口 t 2( C )壁温t w ( C

12、)压差P (KPa)2 强化套管换热器物性数据表序号12345678定性温度tn( C )密度p (kg/m )黏度卩(Pa s)比热 Cp (J / Kg -k)导热系数入(W/m K)3 强化套管换热器数据处理表序号12345678流量 qv (m3/h)流速u (m/s)传热系数 (w/m -C )雷诺数Re努塞尔数Nu普朗特数Pr六、数据处理与分析七、 实验注意事项1.检查蒸汽加热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特别是每个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实验 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2.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阀门之一必 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

13、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一侧,且开启和关闭阀门 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3.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路 调节阀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支路阀。4.调节流量后,应至少稳定 38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5.实验中保持上升蒸汽量的稳定,不应改变加热电压,且保证蒸汽放空口一直有蒸汽放出。八、 实验思考题预习思考题:1本次实验中空气流量如何测定 ?原始数据记录表中的哪个参数反映空气流量 ?2为什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换热器出口有蒸气冒出 ?4.光滑套管和强化套管有何区别 ?如果空气流量相同,哪个套管内的传热系数大 ?5.本次实验中的传热系数 ,描述的是哪两者之间的对流传热?实验思考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