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623.59KB ,
资源ID:11451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451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总结.docx

1、中考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总结中考初中生物知识复习提纲总结【七年级上册】1.生物的特征:(1)需要营养;(2)进行呼吸;(3)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排泄);(4)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长和繁殖;(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都由细胞构成。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的三个原则: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控制单一变量,重复实验。4.生态系统的组成:5.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书写:(1)以生产者为开端;(2)“”指向捕食者;(3)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

2、物部分。6.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7.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食物链的顶端),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积累越多。8.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光能。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0.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稳定性)越强。1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海洋生态系统(“产氧量最多”)草原生态

3、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差)淡水生态系统(饮用、生活、灌溉、工业用水的来源)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1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厚度约20千米。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4.显微镜的结构15.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收镜。16.对光的方法:(1)转动转换器,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3)转动反光镜,直至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17.观察的方法:(1)放置好玻片标本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避免压坏玻片标本;(2)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

4、旋,使镜筒上升,直至在目镜中找到物像;(3)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18.显微镜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1)放大倍数越小,物像越小,细胞越多,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细胞越少,视野越暗。(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反之。19.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倒像。(例:“p”“d”) 20.视野光线过亮需调暗时,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视野光线过暗需调亮时,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21.视野中污点情况: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污点跟着所在结构动。目镜、物镜用擦镜纸擦拭。2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清水)撕展(避免细胞重叠)盖染(碘液)吸23.制

5、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生理盐水)刮涂(避免细胞重叠)盖染(稀碘液)吸24.注意:(1)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2)盖盖玻片时,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2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6.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染色后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27.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DNA+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8.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细胞分裂(数目增

6、多)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分不开。29.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分裂 细胞质均分 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30.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相同。3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32.动物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如骨组织、血液;肌肉组织(收缩、舒张);神经组织(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33.植物体的五大基本组织: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储存营养);分生组织(分裂分化);输导组织(运输),如筛管、导管;机械组织(支撑、保护)。34.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35

7、.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36.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7.单细胞生物有: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眼虫、变形虫、衣藻等。38.草履虫结构及作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排泄;食物泡-消化;收集管、伸缩泡-收集并排出多余的废物、水到体表;胞肛:排出食物残渣。39.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不形成种子,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称为孢子植物。类别主要特征代表植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衣藻、水绵、海带、紫菜 等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假根,无输导组织葫芦藓 等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满江红、卷柏、贯众 等40.藻类植物可释放大量

8、氧气(95%),可食用、药用;苔藓植物可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有些苔藓植物遗体堆积可形成泥炭;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可形成煤。41.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类别主要特征代表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无果实)松、柏、杉、苏铁、银杏等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实)桃、玉米、水稻等大多数植物42.果实和种子的结构43.种子萌发的条件:(1)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度过休眠期;(2)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44.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转运营养 胚根突破种皮发育为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为茎和叶(注:子叶或胚乳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4

9、5.根尖结构46.移栽植物:(1)带土坨:保护幼根和根毛;(2)剪去枝叶、阴天移栽: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失水。47.芽发育成枝条,其中芽原基发育成芽、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48.4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结果。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5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51.桃子的食用部分是果皮;花生、大豆的食用或榨油部分主要是种子的子叶;玉米、小麦、水稻的食用或磨面部分是种子的胚乳,主要成分是淀粉,滴加碘液变蓝。52.一个子房内有n个胚珠,则形成的一个果实中有n粒种子。5

10、3.植物生长需要较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肥料”即是无机盐)54.水对植物的作用:(1)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使植株保持直立;(3)溶解无机盐利于吸收和运输;(4)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5)蒸腾、光合、呼吸作用等其他生理活动需要水。55.导管: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56.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内有分生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所以茎可以长粗。57.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的过程。结构:气孔。58.叶片的结构:59.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2)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3)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11、(4)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水循环。60.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方法步骤:暗处理:在黑暗中放一昼夜(24小时),目的: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遮光照射: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同时遮盖,放到阳光下照射酒精脱色:酒精隔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目的:溶解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2)现象:叶片见光的部分变蓝色,不见光部分不变蓝色(3)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61.光合作用(1)表达式: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气(2)意义: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生产应用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

12、有: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光照);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人工气肥(增加二氧化碳)(4)农作物的产量 =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62.呼吸作用63.(储存着能量)(1)表达式: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2)意义:有机物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生产应用: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分解有机物越少;低温、干燥储存粮食。64.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 别场所含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条件光照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进行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转化

13、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部分能量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65.检验淀粉:用碘液,淀粉遇碘液变蓝;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使火星复燃;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66.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七年级下册】67.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68.人类的进化:(1)原因:环境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14、2)过程: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大脑发达产生语言。69.人的生殖:(1)男性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2)受精场所:输卵管;(3)胚胎发育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来自卵黄;(4)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场所:胎盘。70.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生殖器官发育成熟。7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植物不含维生素A,但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夜盲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粗粮、牛肉、谷类种皮维生素C坏血病水果、蔬菜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15、肝脏、鸡蛋、鱼肝油72.维生素及其缺乏症73.无机盐及其缺乏症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74.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75.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76.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无机盐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无消化无吸收:咽、食道、肛门 有消化无吸收:口腔无消化有吸收:大肠 有消化有吸收:胃和小肠77.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

16、器官(1)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作用: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最长(5-6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78.呼吸系统79.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吸气:膈肌、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骨上升,胸廓扩大,肺扩大,肺内气压外界气压呼气:膈肌、肋间肌舒张,膈顶上升,肋骨下降,胸廓收缩,肺收缩,肺内气压外界气压80.肺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气体扩散肺泡 血液(肺泡外毛细血管);静脉血动脉血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气

17、体扩散血液 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 80.吸入的氧最终到达细胞内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1.血液组成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含血红蛋白,运输氧,过少患贫血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身体有炎症时数量增加血小板:体积最小,无细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少会血流不止82.血管及特点:种类定义(或血流方向)分布结构特点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较深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较深或较浅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18、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分布广,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管壁最薄,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83.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解剖图84.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静脉血动脉血 ( 代表动脉血, 代表静脉血 )85.药物、营养物质经过心脏两次才到达患病部位,最先到达右心房;到达肺部只需经过心脏一次;空气中的物质(如PM2.5)最先到左心房。86.输血与血型:(1)400mL以下不影响健康,所以一次献血200-300mL;(2)血型:A型、B型、AB型、O型;大量输血输同型血为原则,少量输血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O型血。87.排泄(

19、1)概念: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2)途径: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88.泌尿系统及尿液形成过程: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89.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肾单位。90.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球91.肾单位 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92.血浆、原尿、尿液的比较: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血浆有有有有有原尿有有有有无尿液有有有无无93.如果尿液中有红细胞或蛋白质,有可能是肾小球

20、病变;如果尿液中有葡萄糖,有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或胰岛素分泌不足。94.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3)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95.眼球的结构与功能:96.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97.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戴适度凹透镜矫正;远视: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戴适度凸透镜矫正。98.耳的结构和功能:99.听觉形成过程: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00.神经系统的组成注意:(1)大脑皮层是人体调节生理活

21、动的最高级中枢;(2)植物人的脑干是完好的;(3)酒醉的人走路不稳是酒精麻痹了小脑,语无伦次是麻痹了大脑。100.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10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即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10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03.反射的类型:(1)简单反射(也叫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吃话梅分泌唾液等);(2)复杂反射(也叫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听

22、到铃声进教室等)。104.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激素在人体中含量少,作用大。内分泌腺激素作用分泌异常垂体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幼年时期分泌不足:侏儒症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期分泌不足:呆小症食物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胰岛素促进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糖尿病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加快心跳、血液循环105.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106.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107.(1)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过量;(2)酸雨:二氧化硫等大量排放;(3)水体富营养

23、化:水中磷、氮过多;固体废弃物污染【八年级上册】108.按照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0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1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11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11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11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贝壳和珍珠是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11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115.

24、昆虫的主要特征: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116.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扁形动物;蛔虫、丝虫等线形动物均营寄生生活。它们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有:消化器官简单;运动器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117.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用鳃呼吸,水由口流入鳃,由鳃盖后缘流出,经鳃流出的水与从口流入的水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118.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119.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

25、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120.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外部形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成翼;内部结构: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附着发达的胸肌;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生理功能:食量大、消化功能强,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气囊辅助肺呼吸;血液循环快,有利于快速提供营养和氧气。12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注:鸟、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122.哺乳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123.关节软骨和滑液使关节更灵活;关节囊和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26、124.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要由两组骨骼肌配合。12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126.运动时,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就产生运动。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动力。 127.按照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128.社会行为: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129.通讯:动物群

27、体中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130.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3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少;真菌较大,霉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颜色较多。13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培养基;(2)高温灭菌;(3)接种;(4)恒温培养。13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134.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一定的水分、

28、适宜的温度、有机物。135.细菌的特征: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生物;分裂生殖;能形成休眠体芽孢度过不良环境。136.真菌的特征: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生物。137.细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为异养。13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无机盐、二氧化碳;(2)引起动物或人患病(寄生);(3)与动植物共生。139.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1)食品制作:馒头、酿酒酵母菌;酸奶、泡菜乳酸菌;酸醋醋酸杆菌;酱多种霉菌。(2)食品保存: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细菌、真菌

29、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大量生长繁殖;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3)疾病防治:抗生素(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4)环境保护:甲烷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净化污水。140.病毒按照寄生细胞的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14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142.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病毒寄生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复制出新的病毒。143.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144.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分类的重要依据。145.生物分类单位或等级(大小):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146.生物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物种越少、差异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反之亦然)。147.生物分类的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148.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149.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最重要的原因);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