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83.61KB ,
资源ID:118857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8857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树和喜鹊部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树和喜鹊部编版.docx

1、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树和喜鹊部编版6树和喜鹊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小鸟和树由孤单到快乐,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过程。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这个故事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课文的第2、4、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

2、构成一段,句式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1自然段中连续用3个“只有”,第5自然段中先后用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在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1自然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目标1会认“只、窝”等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会写“单、居”等生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

3、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教学难点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要求会认“只、窝”等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要重点指导读前后鼻音,如“邻”不要受声旁“令”的影响读作后鼻音。“窝”的读音要清爽,嘴型不要发生变化;教学“招呼”这个词时,要指导“呼”的轻声读法。“只、种、乐”3个多音字的读音应在具体的词句中进行认读,体现多音字“据词定音”的特点。如“种了好多好多的树”的

4、“种”是行为动词,应读第四声,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不要机械地进行以字义确定读音的训练。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1)加一加。“孤、邻、招、呼”可采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2)比一比。“静”可以和第一单元小青蛙中出现的“青、清、请、晴”进行比较,从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巩固这一字串;“都、邻”都是双耳旁的字,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识记。(3)利用图片、生活经验来理解字义并识记。“窝”字,可以观察图片找到鸟窝。“招、呼”二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打招呼的样子识记。本课要求会写“单、居”等生字。“招、呼、快”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在教学本课时,一定要关注到“招、快

5、”是左右同高,“呼”左低右高,要引导学生关注右边穿插到左边的笔画的书写;“单、居”是上小下大,且横画之间都是等距的;“乐”是独体字,注意下面的“小”与上面部分的穿插。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如,单个、单日、单一、单人、居中、居住、招呼、招手、呼气、呼叫、快乐、飞快、快车。2朗读指导本课的朗读,重点是读正确,学生首先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再识记、了解生字词,把课文读流畅。要读准“一”的变调,“一”的变调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出现多次,在这篇课文中出现频次很高,要巩固读法。可以先让学生画出所有带有“一”的短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天一亮,天一黑、一

6、起”,自己尝试读一读,然后把短语放在句子中读准确。这些短语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1、5自然段,可以采用指名读、同桌互读等形式检测并巩固“一”的不同读音。指导朗读时,可从具体的词语着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文字表达的情感,再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带着自己的体验朗读,要求学生能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而有所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可以采用想象画面、创设情境、体会心理等策略进行朗读指导。同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从前的“孤单”与后来的“快乐”在情感上所形成的鲜明对比。(1)朗读第1、2自然段,首先找出“一棵树、一只鸟窝、一只喜鹊”,让学生想象画面,初步感受“孤单”;然后圈画出三个“只有”反反复复地朗读,进

7、一步体会“孤单”;接着,请学生回忆自己孤单的生活经历,联结课文中的文字和个人独特的体验,唤醒对“孤单”的情感记忆,从而朗读课文。(2)第3、4自然段的朗读,可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迁移,让学生在整齐的语言形式中感受语言的节奏感: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从而为读好、理解“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做铺垫,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课文情感的变化。(3)朗读第5、6自然段,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喜鹊进入这个热闹的场景中,天亮时相互打招呼,天黑时聊一天的收获。在指名说、小组合作说中体会“叽叽喳喳”,感受“热热闹闹”,读出自己心中的“快快乐乐”。只要学生能有所感悟,朗读时有所体会

8、即可,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3理解运用本课需要重点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对“孤单”意思的理解,可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让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将这种学习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后面课文的学习中,并理解“邻居”一词的含义。课前准备1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只、窝”等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读准“一”的变调;会写“招、快、呼”3个生字。2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的意思。3通过想象画面,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

9、考。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班上交流听到的故事,其他学生相互补充,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口语表达。3师:“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鸟儿的家。”当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只喜鹊的时候,他们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当树变得越来越多,喜鹊也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动人的课文,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4课件出示喜鹊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喜鹊。喜鹊是一种鸟类。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毛相似。嘴尖,尾长,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肩和腹部为白色,叫声嘈杂。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所以叫喜鹊。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5指名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作者的相关资料,其他学生补充,

10、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原名王金波,笔名金波。诗人、儿童作家。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种。代表作有诗集我的雪人回声,童话集小树叶童话苹果小人儿的奇遇追踪小绿人等。板块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根据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1)标出自然段序号。(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回答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2)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3

1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开火车朗读。教师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警示。“邻”是前鼻音,“只、种、招”是翘舌音,“静”为后鼻音。教师指导学生读“窝”时嘴型不要发生变化,“窝”的读音要清爽。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图片、生活经验来理解“窝”,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窝,从而理解“窝”是指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孤、种、邻、招、呼”,如:子瓜孤禾中种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都、邻”的部首都为“阝”,强调字形为左宽右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打招呼的样子,了解“招呼”一词的意思。教师出示第一单元小青蛙中出现的“青、清、情、请、晴”,与“静”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字都有相同的部分“青”,引导学生

12、从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巩固这一字串。课件出示一些会认的字与熟字组成的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窝:鸟窝、狗窝孤:孤单、孤儿单:单子、清单都:都是、全都邻:邻居、邻近招:招呼、招手呼:呼叫、欢呼静:安静、动静全班齐读生字,强化记忆。3同桌互相读课文。(1)轮流读自然段。(2)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4圈出课文中带有“一”字的词组,指导学生把读音读正确。一(y)棵树 一(y)个鸟窝一(y)只喜鹊 天一(y)亮一(y)起 天一(y)黑板块三图文结合,理解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指导多音字“只”的读音为zh,不读zh,并拓展“只”不同读音的组词。只(zh):只是只要只好只(zh):一只

13、两只2引导学生找出并圈出这一段中的事物。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3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引导学生知道“孤单”表示只有一个。4学生结合板画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并体会:一棵树,让我们感受到“树很孤单”,一只喜鹊让我们感受到“喜鹊很孤单”。5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动画展示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孤”字和子字旁,了解“孤”的字理;学习“单”的偏旁“丷”。教师拓展子字旁的字“孔、孙”,倒八的字“羊、兰”。6课件出示句子,让学生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把“只有”换成“有”进行句子比较,引导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

14、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7提问: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陪伴,当时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呢?8学生自由交流,指名发言。9引导学生了解树和喜鹊孤单的原因,因为“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他们居住的地方只有他们自己树没有同伴,喜鹊也没有同伴。所以“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10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树和喜鹊“孤单”的心理:(1)如果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2)如果你是这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11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

15、读第1、2自然段。语速要舒缓,突出孤单。重读“一棵”“一个”“一只”“树”“喜鹊”“也”,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板块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1课件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招、快、呼”。2学生齐读,指名学生朗读。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如:扌召招忄夬快口乎呼4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提示应该注意的地方。“招”右边的“刀”的撇穿插到提手旁横和提的下边;“口”略扁,比提手旁略高。“快”竖心旁左边垂,右点平;右部撇为竖撇,上段宜直,捺与撇对称,要舒展。“呼”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部分的横穿插到口字旁的下部。5教师在田字格里板书“招、快、呼”字,学生书空,描红。6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

16、,反馈纠正后改错,再写一个。7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作评价。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多音字“只、种、乐”,会写“单、居、乐”3个生字。2理解“邻居”的含义。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2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3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树和喜鹊因为没有邻居而感到孤单,那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吧!板块二品读词句,探究新知1学生自由朗读第26自然段,思考:后来树和喜鹊有了什么变化?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2学

17、习第3、4自然段。句段1: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1)引导学生抓住“好多好多”体会树的多,抓住“每棵”“每个”体会鸟窝和喜鹊的多,与第1自然段中的“只有”形成鲜明的对比。(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顺序“树鸟窝喜鹊”,理解因为种了很多很多树,所以喜鹊才有地方做窝,才会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3)让学生借助拼音,齐读第3自然段。“好多好多树”重读,强调树非常多;“每棵”“每个”重读,语速稍快,表现因为树多了,所以鸟窝多了、喜鹊多了,要读出他们的喜悦和快乐。(4)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种”,“种”在文中读zhng,不读zhng,并拓展“种”不同读音的组词。种(zhn

18、g):种地种菜种树种(zhng):种子种类播种句段2: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1)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所以树和喜鹊才都有了邻居,理解上文是对下文做的铺垫。(2)引导学生理解“邻居”一词。抓住上文两个“都有”,理解邻居就是指住在家附近的人家。(3)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邻居是谁,和邻居的关系怎么样。(4)结合教材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树的“邻居”是树,也有喜鹊;喜鹊的“邻居”是喜鹊,也有树。引导学生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作用,表明他们有了邻居后就不再孤单了,暗示了他们的快乐心情。(5)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树”“喜鹊”“也有”重读,表达出他们因

19、为有了邻居而十分高兴的心情。(6)过渡: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呢?他们会在一起做什么呢?3学习第5、6自然段。句段3: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1)课件播放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让学生感受喜鹊叫声的热闹,引导学生理解“叽叽喳喳”的含义,体会喜鹊有了邻居后,生活变得十分热闹。(2)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化身喜鹊进入这个热闹的场景中,想象自己是喜鹊天亮时和同伴相互打招呼,天黑时和同伴聊一天的收获。(3)引导学生想象并指名说说喜鹊天亮时和同伴打招呼、天黑时和同伴聊一天的收获的内容。天一亮喜鹊1:“早上好!让我们一起出

20、去找食物吧!”喜鹊2:“好啊!今天天气可真不错啊!”天一黑喜鹊1:“今天我抓了好多小虫子,你呢?”喜鹊2:“我今天运气不太好,不过也填饱肚子啦!”(4)引导学生抓住“天一亮”“天一黑”,感受喜鹊生活的忙碌和充实;抓住“一起”,感受喜鹊相处得很愉快、团结友爱。(5)课件出示教材第2幅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晚上喜鹊都睡觉的时候,树会和邻居做些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6)指导学生圈画出“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让学生说说类似的AABB结构的词语并朗读积累。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大大小小(7)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叽叽喳喳”要重读,表现出现在这里很热闹。“一起飞出去”“一起飞

21、回”重读,表明他们邻里关系很友好。句段4: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1)结合第2自然段中的“孤单”,理解“快乐”和“孤单”是两组意思相对的词语,“快乐”与从前的“孤单”相对比,突出他们有了邻居后的快乐。(2)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思考树和喜鹊很快乐的原因。因为“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他们都不孤单了;而且喜鹊们每天早晨一起飞出去,晚上一起飞回来歇息,彼此相处得很友好,所以他们都觉得很快乐。(3)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乐”,“乐”在文中读l,不读yu,并拓展“乐”不同读音的组词。乐(l):欢乐乐于助人乐(yu):音乐乐曲(4)指名学生读第

22、6自然段,要求重读“很快乐”,读出他们的快乐心情。4小结: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同学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也是多么快乐呀!板块三指导书写,巩固生字1课件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单、居、乐”。2学生齐读,指名学生朗读。3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提示应该注意的地方。“单”中间的竖要又直又长,最后一横要长。“居”尸字头上部要小,撇要长,“古”的横伸在尸字头外。“乐”竖钩在竖中线上,位置要放正;下面两点左右对称。4教师在田字格里板书“单、居、乐”生字,学生书空,描红。5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再写一个

23、。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作评价。7课件出示儿歌,让学生读儿歌,在儿歌中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一棵树,一个窝,一只喜鹊孤单单。许多树,许多窝,互做邻居真快乐。天一亮,一起飞,叽叽喳喳打招呼。天一黑,一起回,安安静静回窝睡。板块四结构图示,回顾课文1课件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树和喜鹊保护环境2总结: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大树就是喜鹊和其他鸟儿的家,我们要多种树,树多了,有家了,鸟儿才会有更多朋友,才会更快乐,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给鸟儿一个安稳的家。练习设计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1侧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不能机械地

24、给出解释,而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语,从而落实课文的重点。2运用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采用初读感悟、分段教学、拓展延伸等读悟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重点采用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角色体验等方法,理解后来树和喜鹊都很快乐的原因。同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到树和喜鹊的变化及其原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领会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快乐的道理。7怎么都快乐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课文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

25、句式较多,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全诗共4个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特点,然后进行具体的玩法举例。这首儿童诗十分益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踢毽子、搭积木、听音乐、下象棋、讲故事、打排球”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这样的词组,利于积累。教学目标1会认“怎、独”等生字和多音字“得”,会写“玩、很”等生字。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

26、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的快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教学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要求会认“怎、独”等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怎、篮、连、运”,后鼻音“绳、讲”;“怎”是平舌音,发音要清晰;多音字“得”是读音的难点,要帮助学生正音,“得”读di时一般用于口语表达中,可以在语句中帮助学生认读和了解用法,如“你得快一点”“就得这样做”。字形上,本课生

27、字以合体字为主,要充分利用学过的偏旁进行字形识记,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生字。“跳、绳、讲、球、排、篮”等为典型的形声字,用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识记:“篮”可探求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课要求会写“玩、很”等生字,在指导书写时,可以提示学生先将7个字归类,同样偏旁的字可以放在一起指导,进行比较书写。对于王字旁、双人旁,应加强示范与指导,注意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如,玩雪、玩伴、当心、当时、当中、当下、听讲、讲学、许多、也许、很多、很少、很好、很快、音乐、口音、五音不全、不行、行人、行动、行走。

28、2朗读指导本文的朗读重点是指导学生读好诗歌中几个句子的停顿:第2小节中的第二句“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第3小节中的第二句“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第4小节中的最后一句“连/开运动会/也可以”。这3个句子的停顿有难度,读好了停顿也就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建议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读一读,再请学生读给大家听,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本课诗歌描绘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因此指导朗读时要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游戏的画面,带着感受朗读,读出诗歌的情趣。比如第1小节的朗读可以围绕“静悄悄的”这一词语,想象一个人在家玩耍的画面,读出一个人玩耍时特有的安静和自由

29、;其余几个小节则指导学生联系与伙伴一起游戏时的情景,读出热闹、有趣、快乐的感觉。这首诗歌每小节结构相似,以短句为主,富有情趣,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1)指导学生读好一串动宾结构的短语,一般后面的宾语读得稍重一些;几个游戏名称的词语中间要注意停顿,如,“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2)朗读诗歌每小节第一句时可以强调一下,突出每节诗的重点。(3)诗歌的节奏应以学生的理解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轮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达成朗读的目标。3理解运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联系上下文来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本课

30、学习中,“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都可以引导学生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其中“独自、静悄悄”在第1节的同一句中“独自一个,静悄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独自”就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想象一个人折船、折马、看书、画画时无人打扰的安静,知道“静悄悄”的意思。“有劲”的理解可以在学习第3节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多个人听故事时的有趣和有味,并与第2节两个人玩的时候进行比较,知道“有劲”在文中的意思是有趣味、有意思。诗歌展现的“快乐”主要是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又以相同的结构出现,这类词语的学习和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层层推进:(1)在导入部分让学生回忆课间活动,让学生对动宾短语有初步的感知。(2)在初读时可以重点圈画游戏的名称,读准读好这些短语。(3)在分节学习时,要分别创设一个人玩“静悄悄”、多人玩“热闹”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说说哪些游戏很快乐。可以让学生根据每一节诗的内容,用多种句式来练习说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怎、独”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很、讲、行、许”4个生字。2学习课文第1小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积累“跳绳、搭积木、听音乐”等结构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一个人玩游戏的快乐和情趣。教学过程板块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