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9.34KB ,
资源ID:1240964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4096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docx

1、汉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汉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方法2008-06-24 11:56一、产生歧义的原因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如:“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如:“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如:“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妇女

2、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如:“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15日这一天去县里。5.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如:“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

3、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如: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的”字,使文意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既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也可理解为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的行为气愤。加上这个“的”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另

4、外,在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二、消除歧义的方法1.设置具体语境。如:“你为什么打他?”可具体表述为:“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2.增加必要词语。如:“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可分别写成“我看见你的那一年,你才六岁”,或“看见你的那一年,我才六岁”。3.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如“两个球队的教练”,可分别改为“两位球队的教练”(

5、更换量词),或者“球队的两个教练”(调换语序)。“几个饭店的服务员”可改为“几家饭店的服务员”或“几名(位)饭店的服务员”。4.改变句子结构。如:“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5.增加(改变)标点符号。如:“电视机不要退回”,可改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或“电视机?不要退回”。“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可分别改为“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

6、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或“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食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或“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食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歧义句现象复习(1)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几个工厂的工人。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他要粉蒸肉。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我哥哥姐姐的同学。你为什么打他?歧义语体现了语言含义的丰富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病态语言,妨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影响人们交际活动的正

7、常进行。(2)造成歧义的原因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我想起来了。(“起来”读q l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例如:他在办公室看材料。(“看”读kn 时,表示“看守”;读kn 时,表示“阅览”。)空房间做什么用?(“空”读kng 时

8、,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例如: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好) 这苹果/不大好吃。(苹果味道不好) 我们五人/一组。(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 我们/五人一组。(每五个人分为一组)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9、)(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例如:A.2002年元月1日前按时交货。B.2002年元月1日前必须交货。C.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货。C无歧义,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例如: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2)兼类词易造成歧义。例如:思维科学。(A.“科学”为名词,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B.“科学”为形容词,思维方式很正确)例如:他爬过山没有?(A.他爬过去这座山没有?过,动词B.他以前有没有爬山?过,助词)(3)多义词产生歧义。

10、在某种情况下,一个词可作几个义项理解,便会产生歧义。例如,我要炒白菜。(“要”可以是:A.将要;B.需要)例如,如: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走”可理解为“行走”、“离开”。)(4)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如:他的小说看不完。(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例如:两个师范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A.两个学校;B.两个学生)如: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A学校来的医生只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B.学校来的医生共三个,来自三个医院。)(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

11、配上的歧义。例如:大红皮箱拿来了。(A.大红色的皮箱;B.又大又红的皮箱)介词短语做定语常产生歧义。(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如:对大家的批评。(A大家的批评;B.对大家的批评)如:对老师的看法如何?(A.老师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师的;B.对老师 的 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师的)并列短语的搭配易产生歧义。(连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如:张连和黄惠的朋友。(A.张连和黄惠的/朋友;B.张连/和黄惠的朋友。)例如:主要的领导和记者都来了。(A.主要的领导 和 记者;B.主要的 领导和记者)(3)动词与名词搭配,即可以构成动宾结构,也可构成偏正结构,因此易产生歧义。例如:爱护人民的军队。(

12、A.爱护 人民的军队动宾结构;B.爱护人民的 军队偏正结构)红烧牛肉(A.一种厨事活动;B.菜名)(6)“动词+名词(的)+名词”易造成歧义。(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例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A.发现了敌人的 哨兵,即哨兵发现了敌人的;B.发现了 敌人的哨兵,即发现了哨兵)六、指代与省略等易造成歧义(1)“的”字结构指代不清引起歧义。例如:开刀的是他的父亲。(A.父亲是医生,由他主刀;B.父亲是病人,要开刀)(2)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例如:妈妈要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A.他*的同学;B.王玲的同学)例如:当他把钱还给美兵时,他对他笑了笑。(A.他对美兵笑了笑;B.美兵对他笑了笑。)

13、(3)省略造成的歧义。例如:看到你那年才8岁。(A.我8岁;B.你8 岁)(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义。例如: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A.“这个人”为施事者,这个人不认识老张;B.“这个人”为受事者,老张不认识这个人。)(5)数量词和有关词汇不明产生歧义。如: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A两位同学守卫在校门的两侧;B.只有一位同学站在校门的一侧。)例题评析:例题:下面句子中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A.2加4乘6等于多少?B.丁老师正在照相。C.冯先生到门诊看病去了。D.张云和赵虎在商场买东西。如前例,A中“2加4乘6”属于多义短语。B中的“照相”和C中的“看病”都属于动词的施事受事方向不确

14、定类型的。只有D句没有歧义。(3)消除歧义的方法添加词语。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句的适当位置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意固定下来。如例可在“认识”后面加上“他”,变成“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他。”改换词语。当数量短语作定语造成歧义时,只要适当改换数量词,即可消除歧义。如例将“个”改为“所”即可消除歧义。调整词序。对那些由于递加定语修饰关系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可以用调整词语顺序的方法来消除歧义。如例可调整为“工厂的几个工人”。例可调整为“学校的三个校长参加座谈”。变换句式。根据语意将原来的一般句式变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使语意唯一。如例可变为“学生的天职是把书读好。”设置语境。当一个语意环境不“一

15、定”时,应继续设置语境,使其达到“一定”,从而消除句子的歧义。如例可加上“把粉递给他”,全句的意思即为“他要用粉来蒸肉”。添加标点。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在书面上添加适当的标点即可消除歧义。如例可在“告”或“写”后添上标点,变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或“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读出停顿。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而造成的歧义,如是口语,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读出停顿,如例可读为“我/哥哥姐姐的同学”,或“我哥哥/姐姐的同学”等。 读出重音。在口语中,为了强调某一意义,可以读出句中的逻辑重音,以消除歧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义。如例可根据需要重音“打”或“他”。(4)消除歧义练习题下列句子

16、中每个句子都不只表示一个意义的一组是()A.a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b走了一个钟头。c关心他的父亲。d母亲看见他哭了。B.a这个人谁都不认识。b主要的演员和导演都来了。c我跌了一跤。d这事不可能发生。C.a我让他打了。b我们需要领导。c他在火车上看书。d重视和发挥班委会的作用。D.a我借了他一本书。b来了两个教育学院的学生。c看到你那年才六岁。d我差点忘了这件事。下列句子表达明确而没有不同理解的一项是()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B.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C.学术委员会采纳了两个青年科学家的建议。D.郑红和王花的妈

17、妈都来参加今天的家长座谈会了。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用“/”标出句中停顿的地方(每句只能有一处停顿)。A.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妈着急)B.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妈妈着急)C.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着急)“足球队正在比赛”的“足球队”前面有四个修饰语,这些修饰语排列的次序不当就会使句子产生歧义,下面四种排列中,哪一种不会产生歧义?()a 两个 b 好c职业中学的d刚刚组建起来的A. a、c、d、b B. a、d、c、b C. c、d、a、b D. d、c、a、b有一个问题需要由四个单位参加研究解决,这四个单位是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妇联。下面表达清晰的一项是。()A.

18、这个问题必须由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与妇联联合解决。B.这个问题必须由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及妇联研究解决。C.这个问题必须由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和妇联研究解决。D.这个问题必须由计生委、公安局、卫生局、妇联共同研究解决。在句前或句后括号内加上一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得明确。A( ),演员要演好戏,( )。B( ),演员要演好戏,( )。改正下面有歧义的句子。国务院办公室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招待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湖南岳云中学 王丽纯一导入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2、猜字

19、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先看报刊上的几个标题

20、A、四个三峡历史之谜被破解?(文摘周报)B、京城工地打工人(中国青年报)C、销售女强人(湖南日报)D、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病句分析(语文月刊)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三、考查内容: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四、产生之因一)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1、这个人好说话。(“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还”hi 是“仍旧”之意,hun是“归还”之意)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难”读nn指两兄弟或

21、泛指两人同样低劣。Eg:他俩一个不求上进,一个得过且过,真是一对难兄难弟。读nn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真不少)(89年高考题)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89年高考题)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有把握)7、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人都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说)8、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04年全国卷一)小莉的妈妈不爱她

22、/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9、这种食物中含有治癌物质(致癌?)10、产品全部合格(全不?)二)多义词引起歧义11、这真是好球。(即可指球的质量优良耐用,又可指精彩的进球)(名词多义)12、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即可理解为“回忆”,又可理解为“希望、打算”)13、他倒了一杯水。(“倒”可指“泼掉”,也可指“斟上”)14、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可指“行走”,也可指“离开”)15、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可指“瞧不起”,也可指“无条件看”)(以上为动词多义)16、船已启程,二日即到。(可指“两天”,也可指“二号”)17、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23、可指“这一边”,也可指“每一边”)(数量词多义)18、他的笑话说不完。(可指“他讲的笑话”,也可指“有关他的笑话”)(短语多义)三)兼类词构成歧义19、我要炒肉丝。(形容词或动词)20、饭不热了。(动词,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形容词,饭凉了)21、他原来住这里。(名词,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副词,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22、县里通知,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只能在15日这天去县里。)23、楼下有辆自行车没锁。(动词或名词)四)结构不明产生歧义24、新的国家的领导人(形容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5、围剿土匪的部队(动词管辖范围不确定)

24、26、两个朋友送的小花瓶。(数量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7、教师节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2004年全国卷四)(副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8、哥哥和弟弟的朋友。 (连词管辖范围不确定)29、对他的帮助(介词管辖范围不确定)30、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1996年高考题)31、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2003年高考题)32、我们要学习文件。(结构相同但关系不同)五)关系不明引起歧义33、我弟弟得了阑尾炎, 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请假去照料 。(1989年高考题)34、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2004年高考题)35

25、、那些人连我都看不起。36、她的花棉袄罩着红上衣。37、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六)指代不明引起歧义38、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2004年高考题全国卷一)39、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40、李明告诉张伟,他爸爸出差了。(谁的爸爸?)七)省略不当引起歧义41、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1992年三南题)(谁来到这里?孩子们,还是李大伯?)42、他只有一个儿子,在医院工作。(1992年三南题)(谁在医院工作?他,还是儿子?)4

26、3、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谁提包?张原,还是老人?)44、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八)语序不当引起歧义45、两个中学的老师46、昨天,这位原河海大学工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顾宏玉已办好一切手续,正式就任琼花集团总经理。47、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2004年全国卷一)九)误用标点引起歧义48、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五、消除歧义的方法1、补充语境法如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2、更换词语

27、法如45、两个中学的老师可改为:两所中学的老师或两位中学的老师3、调整语序法如4547题4、增删词语法如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可改为:他已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或他还欠1000元(人民币)。5、补全省略法如4144题6、改变结构法如25、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7、明确指代法如3840题8、增加标点法如8、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如48、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只要你单位同

28、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六、练习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老王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分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B走进新建的师范学院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来学习。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企业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D他的父母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其母校任教,这次作为校方代表,千里迢迢也赶到北京来了。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此浩大、迅速的城建规模,是广州建国以来从没有出

29、现过的。B国务院有关官员最近强调,要在分配体制上实现突破,逐步使按知识分配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C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这样你在路上就有个伴儿了。D建国前30年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搞计划生育,任何错误都可以补救和纠正,人一下子多出好几亿,谁有本事予以“纠正”呢?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目前,在我市实行教师聘任制是有条件的。B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是一流的。C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D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痛打落水狗”是鲁迅先生向革命人民发出的彻底消灭敌人的战斗号召。B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影响了论文的水平。C“有偿新闻”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D主管领导同意占用耕地建房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B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那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的墓。C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D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答案1、C (A是老王惊讶还是我们惊讶?B“新建的”是修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