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6 ,大小:536.79KB ,
资源ID:12455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455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52页精品沪科九年物理教案全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52页精品沪科九年物理教案全集.docx

1、52页精品沪科九年物理教案全集第十一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2、学会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B、过程与方法:1、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及其产生的条件;2、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C、情感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熔化现象;晶体的熔点;晶体和非晶体;沸点 【教学难点】熔化图象;晶体的熔点;沸腾图象;沸点【教学用具】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水、火柴、坐标纸、秒表等【教材分析】本节内

2、容是通过对水的状态变化及其熔点与沸点的研究,归纳出晶体的熔点与沸点。教材通过对云、雨、雪、雾、露等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通过对“人造雨”的实验探究,体验水的状态变化与水的循环,从而引出熔化、汽化等问题。【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问题,突出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得出实验结论。【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奇妙的水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其实,云、雨、雪.它们都是水,

3、只是形态各异罢了.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今天,让我们开始对水进行科学探究吧。2、开始新课(1)水之旅实验探究人造雨(2)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那么如何知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呢?下面我们首先来探究水的熔点与沸点。(3)常见晶体的熔点晶体有熔点,例如冰、钻石、水晶等,它们都属于晶体。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非晶体则没有熔点,例如玻璃、塑料等,它们不是在固定的温度下溶化为液体,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3、思考与作业4、板书设计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和沸点一、水的三种状态:固(冰)、液(水)、气(水蒸汽

4、)二、冰的熔点与的沸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冰的熔点:0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水的沸点:100三、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单元练习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时所选用的温度计应该是_温度计。(填“酒精”或“水银”) (2)实验时,先后四次观察到烧杯中水出现的现象如图3所示,把四个现象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 (3)图4所示是根据实验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由此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3、蒸发与沸腾的异同蒸发沸腾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缓慢、平和剧烈温度条件

5、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达到一定温度(沸点)进才能发生温度变化自身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温度不变(等于沸点)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课时) 【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理解熔化、汽化和升华都要吸热;2、应用分子动理论的要点和物体内部结构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3、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B、过程和方法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根据数据作出物理图像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吸热过程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重 难 点】熔化、汽化、升华,蒸发,沸腾【教具】洒精、棉花、温度计,吹风机、熔化加热器材【教材分析】教材在解释物态变化时,运用“当晶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振动加剧”的论断。这一论断早在初二年就

6、已通过“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的实验证实的。所以在本节课应用这一论断,让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结构,不能直接观察,只有依据它们的宏观特征作推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推理和利用比喻,当然这种推理应当是言之有据的,要抓住宏观特征,分析其内部结构,比喻要恰当。【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若停止加热,熔化过程就会逐渐停止,这是为什么呢?2进行新课(1)熔化与吸热: 实验探究加热熔化海波和石蜡加热熔化海波和石蜡,用温度计测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值,并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让学生讨论所作曲线的物理意义。试试,若不加热,

7、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是否会停止。(2)汽化与吸热当液体加热至沸点,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这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就是沸腾。若要沸腾过程继续,外界必须继续加热,以便更多分子飞出。在沸腾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为分子挣脱引力而提供能量,并不能使液体温度升高。实验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上包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比较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时,液体蒸发就越快。(3)升华与吸热升华也是吸热过程,人们常将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特点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例如,人们利用干冰升华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会很快升华,

8、在升华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这时高空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3、思考与作业1、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开水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2、在唐朝的皇宫内,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以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新奇美观 B、为了清洁房顶 C、为了冲走热气 D、为了解暑降温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冰雾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2、能对实验现

9、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3、理解物态变化图像的物理意义和作用。4、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意识。重点难点重点:晶体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物质放热现象的理解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石蜡少许,玩具模子,酒精灯,小铁勺,试管,水,火柴,带玻璃尖嘴的橡皮塞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言:物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有吸热过程,也有放热过程,前面我们学习了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今天咱们学习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新课一、 冰雾霜的形成,(一) 雾与液化讲述:物质从液

10、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在通常的情况下,冰的熔点为0,在0时,冰,水,水蒸气共存,高于熔点,冰变为水,低于熔点,水变为冰。水的低于熔点,水变为冰。问:同学们思考: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有什么关系呢?讲述: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由于没有熔点,所以也没有凝固点。引导:请同学们观看课本第13面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冰雹的形成过程。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图10-28所示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问:这个实验里面有几个物态变化过程?你体验到哪个过程吸热?哪个过程放热?问:生活、生产中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思考、回答学生思考举例引入新课培养学生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将知识与生活、生产结合,加深对知识

11、的理解(二)雾与液化讲述: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问:生产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在学生回答时老师补充完善。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图10-31所示的实验,回答: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尾气才容易制成?为什么水蒸气刚喷出时不是白色雾状?教师补充完善。听讲思考、回答观看实验学生回答、思考(三)霜与凝华讲述:深秋或初春,当夜间气温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不导热的叶子和木、瓦等物体上凝成白色晶状的小冰粒,这就是霜,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冰晶,那么,什么是凝华呢?讲述: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升华吸热,凝华放热。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凝华现象吗?讨论:冰箱经常结

12、霜,以致有时关不了冰箱门。问:冰箱内的霜出现的位置在哪里?形状如何?为什么冰箱内会结霜?问:当冰箱内出现霜后,怎样操作化霜?为什么这样操作?学生听讲学生回答学生听讲学生思考、举例学生讨论、回答从现象中归纳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0-34问:从图10-34中你发现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讨论图10-35中,AB、BC、CD、DE、EF、FG各段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教师补充完善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窗的内容学生看图学生

13、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举例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学生小结作业:板书设计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一、 冰雾霜的形成1 冰与凝固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2 雾与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3 霜与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教学反思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污染现状,认识水污染与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2、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过程与方法:

14、本节以实例说明水的缺少及污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增强学生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鼓励学生投身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科学活动之中。【教学准备】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资料,多媒体【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 引入教师播放有关水资源危机的资料。问:大量的事实说明了什么?(二)新课一、水资源危机讲述:缺水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15、,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在非洲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缺乏获得安全用水的渠道。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也很严重,西北、东北、华北等北方城市已经被迫每日定量、定时供水。中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看书后回答问:面对严峻的缺水、污染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讨论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展示节水徽标表达的思想意义是:“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每一滴水,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徽标右上方弧线代表自来水管道和水龙头,滴下的一滴水被伸出的手掌接住。将“节水”之意寓于“接水”之中

16、。问:缺水成为世界性的普遍问题,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节水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想想议议:1、 愿意给校长建议在我校提倡节约用水么,你会提什么样的建议?2、你觉得交得起水费就可以浪费水么?学生讨论(三)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四)复习本章知识1、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熔点(凝固点)、沸点3、液体的沸腾条件4、吸热过程:熔化 汽化、升华5、 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6、水资源危机:缺水原因,赤潮【板书设计】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一、水资源危机1、缺水原因2、水污染3、海洋污染4、赤潮二、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1、采

17、取措施,节约用水2、防治水污染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教学反思】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温度与内能 一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3、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一只,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盏冷水、温水、热水。学生实验:两只烧杯,盛半杯冷水,一杯热水,温度计各一只。教学设计: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

18、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一、温度1、引出温度的概念2、提出自学要求,看第一框题,在课本上划出温度的概念,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3、梳理总结,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二、温度计1、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2、凭感觉来

19、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4、温度有哪些种类?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6、巡视学生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7、强调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说明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符合“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 T=273+t三、学生和老师一起小结四、巩固练习1、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被测

20、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3、读出图062中,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上时刻的气温。2时_8时 _14时_20时_4、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五、作用:课本P44 1、2题板书设计:1.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水蒸气的内能_,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探索与实践2.用锤子不断敲击一段铜线后,用手触摸铜线会有什么感觉?这是什么原因?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课时】 2课

21、时。【教材分析】 比热容概念是通过科学探究方式建立的,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制定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要重视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初步具有整体观点。建立了比热容的概念后,更要重视其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本节的习题大多是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热量的计算为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教学重点】 理解比热的概念。【教学难点】 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实验器材】 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

22、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一、复习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 二、引入提出问题: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发言。(1)水的质量。 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 (2)加热后的温度 (3)升高的温度 组织讨论(2)、(3)猜想哪个更合理,说出理由: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那

23、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为了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要进行实验探究。新课教学1探究。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记录那些数据、怎样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步骤。并演示实验:P28图1216实验 。(一)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 水和煤油,问: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由此提出怎样的研究课题,由学生总结。(2)、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讨论:选择哪两种物质加热进行对比,加热液体好还是固体好;如何控制变量;测量那些物理量;用什么器材。方案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4、。方案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4)分析与论证: 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5)评估: 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

25、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物质上的不同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4查比热表: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学会读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3)液体的比热容一

26、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5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水的比热是4.2103 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是4.2103 焦。(2)查铜、铅、铝等物质的比热,并与水的比热作比较。得出水的比热最大。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3)为什么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作业 课本P311【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一、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相同物质质量不相等,在温度

27、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二、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三、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加深比热的概念的理解,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2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教学重点】 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 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热?比热的单位是什么?怎样读? 2水的比热是多少?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3比较下列物质谁的比热大:一滴水和一桶水?一枚铁针和一支铁棒?0的水和100的水?二引入

28、。以水的比热为例,说明它的物理意义,使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103 焦的热量,完成下列表格。质量升高温度吸收热量1kg14.2103J2kg12kg2从填上表格引入热量的计算,并启发学生得出热量计算用比热质量升高的温度。新课教学一、公式理解。Qcmt1吸热公式及理解。(1)Q吸cm(t-t0) 用t升=(t-t 0)表示升高的温度可写成Q吸cmt升式中的Q吸是吸收的热量,单位是J;c是物质的比热;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t0初温,t是末温,单位是。(2)公式的应用。例题1 要把2kg温度地20的水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解:水的比热容c4.2 103 J/ (kg

29、), 水的初温L120,末温L2100。2kg水吸收的热量是 4.2103 J/ (kg. ) 2kg (10020)6.72 105 J。所以,至少需供给6.72 105 J的热量。2放热公式的理解。(1)Q放cm(t0t) 用t降=( t0t)表示降低的温度可写成Q放cmt降(2)公式的应用。例题2 质量是100kg的铁锭,温度从1.3103 降到30,放出多少热量?解: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也可以计算物体降温放出的热量,只是公式中的温度差必须改为(t1 t2)。钢的比热容c0.46103J/(kg ),钢锭的初温t11300,末温t230。100kg钢锭放出的热量是0. 46103J/ (kg)100kg(130030)5.84107J小结回扣目标,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 1、学生容易把t0和t混淆,所以要告诉学生记忆的方法:有标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