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2 ,大小:49.17KB ,
资源ID:12525087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5250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docx

1、神经病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大脑半球一、额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皮质运动区位于额叶内侧面,支配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运动前区协助共济运动皮质侧视中枢双眼同向侧视运动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额叶前部【病损及定位诊断】外侧面额极:精神运动障碍中央前回:双侧躯体运动障碍额上回后部:原始反射出现额中回后部:双眼侧视障碍额下回后部:优势侧表现为运动性失语内侧面旁中央小叶:双下肢大脑性截瘫、膝以上正常,二便障碍底面(眶、直回)自主神经紊乱(胃肠蠕动、多饮多尿、高热出汗)精神症状Foster-Kennedy征:同侧嗅神经、对侧视神经麻痹,视乳头水肿二、顶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皮质感

2、觉区中央后回为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运用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病损及定位诊断】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对侧躯体复合感觉障碍、对侧部分性感觉癫痫顶下小叶体象障碍Gerstmann征(优势回):手指失认不辨左右,计算书写不能,可失读失用症三、颞叶【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区听觉中枢嗅觉中枢颞叶前部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颞叶内侧面属于边缘系统,包括海马;与记忆、精神、行为和内脏活动有关【病损及定位诊断】优势颞上回后部感觉性失语优势颞中回后部命名性失语颞叶钩回幻嗅、幻味海马精神运动性癫痫、严重近事记忆障碍广泛或双侧病变精神症状视辐射和视束偏盲四、枕叶【病损及定位诊断】视觉中枢刺激幻视、闪光、

3、暗影、色彩破坏双侧:皮质盲单侧:对侧同向偏盲距状裂下舌回:对侧同上象限盲距状裂上楔回:对侧同下象限盲优势纹状区视觉失认顶枕颞交界视物变形五、岛叶刺激岛叶可引起内脏运动改变六、边缘叶表现为情绪、行为、意识和智能障碍内囊为宽厚的白质层,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病损及定位诊断】前肢额桥束、丘脑前辐射膝部皮质核束:双侧中枢性面舌瘫后肢皮质脊髓束:双侧中枢性面瘫顶枕颞桥束丘脑中央辐射:对侧偏身感觉障碍视辐射:对侧同向性偏盲丘脑后辐射、听辐射完全性损害:可表现为三偏征(对侧偏盲、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基底神经节纹状体豆状核苍白球旧纹状体:肌张力、运动、静止性震颤壳核新纹状体:肌张力、运动、舞蹈样动作、

4、手足徐动症尾状核屏状核古纹状体杏仁核间脑一、丘脑前核群边缘系统中继站内侧核群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与记忆、情感有关外侧核群对侧偏身感觉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联系纤维锥体外系:面部表情分离性运动障碍外侧核群:对侧不自主运动前核:情感障碍二、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皮质下中枢散热、产热中枢损害时可有体温调节障碍三、上丘脑主要结构有松果体、缰联合和后联合病损可有Parinaud征:上丘受损: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双眼向上凝视麻痹下丘受损:神经性聋结合臂(小脑上脚)受损:小脑性共济失调四、底丘脑底核受损可表现为偏身投掷运动脑干【病损及定位诊断】1.延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小脑后

5、下动脉、椎基底动脉和外侧延髓动脉的缺血性损害眩晕呕吐,咽喉瘫痪、构音障碍,共济失调,Horner征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和对侧偏身痛温觉消失)延髓内侧综合征常见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血管阻塞舌瘫和舌肌萎缩对侧上下肢深感觉减退或丧失2.脑桥: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面瘫和偏身感觉障碍脑桥腹内侧综合征(Foville)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两眼向对侧凝视、对侧中枢性偏瘫脑桥被盖下综合征(Raymond-Cestan)眼球不能外展、中枢性面瘫眩晕呕吐、双眼患侧注视不能、共济失调、Horner征交叉性感觉障碍(患侧面部和对侧偏身的痛温觉消失)

6、对侧偏身深感觉消失闭锁综合征(双侧脑桥基底部)双侧中枢性肢体瘫痪、双侧面瘫及假性球麻痹意识清醒理解正常,双眼垂直运动正常3.中脑:大脑脚综合征动眼神经交叉瘫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上下肢瘫痪红核综合征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舞蹈、手足徐动及共济失调或强直震颤对侧肢体深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脊髓【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1.外部结构:脊柱与脊髓的位置关系:脊髓高于脊椎上颈髓(C1-4)平脊椎下精髓(C5-8)椎体+1上胸髓(T1-8)椎体+2下胸髓(T8-12)椎体+3腰髓T10-12骶髓T12-L1 颈膨大(C5-T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腰膨大(L1-S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2.内部结构

7、: 脊髓灰质:前角参与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支配后角参与感觉信息的中转侧角C8-L2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腺体C8-T1瞳孔扩大机、睑板肌、眼眶肌、面部血管和汗腺S2-4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脊髓白质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薄束、楔束:同侧上半身、下半身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脊髓小脑束:运动和姿势的调节脊髓丘脑束:侧束传导对侧痛温觉、前束传导对侧触压觉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皮质脊髓束:支配双侧躯干及肢体的运动红核脊髓束:支配屈肌协调肢体运动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调节肢体平衡网状脊髓束: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的控制顶盖脊髓束:头颈反射和视听反射的基础内侧纵束:眼震和头眼反射

8、的基础【病损及定位诊断】1.不完全损害:前角损害节段性下运动元瘫痪: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无感觉障碍和病理反射后角损害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侧痛温觉消失,触觉保留侧角损害C8-T1受损可表现为Horner征前索损害脊髓丘脑前束受损表现为对侧触觉障碍;刺激表现为对侧感觉过敏后索损害薄束楔束受损;对侧振动觉、位置觉、精细触觉受损;刺激表现为电击样剧痛侧索损害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半侧损害脊髓半切综合征: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深感觉、精细触觉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较低节段的痛温觉障碍(后角细胞纤维先在同侧上升后再对侧交叉)2.横贯性损害:高颈髓(C1-4)四肢硬瘫C3-5受损可致膈肌瘫痪;三

9、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可致面部外侧痛温觉消失颈膨大(C5-T2)上肢软瘫、下肢硬瘫肱二反射:病损为C5-6;肱三反射:病损在C7胸髓(T3-12)下肢硬瘫Beevor征:T10-11受损导致腹直肌无力仰卧位抬头可见脐孔牵拉上移腰膨大(L1-S2)下肢软瘫膝反射:病损在L2-4;踝反射:病损在S1-2;阳痿:病损在S1-3脊髓圆锥(S3-Co)肛门和会阴鞍状感觉消失;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真性尿失禁马尾神经根与脊髓圆锥病变类似,可为单侧或不对称硬瘫(痉挛瘫):上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为肌张力,易不自主收缩软瘫(迟缓瘫):下运动神经元受损;表现为肌力、松弛、萎缩脑的血管脑动脉1.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

10、,供应大脑半球前2/3和间脑 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前部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半球内侧前3/4,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和内囊前肢 脉络膜前动脉: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后下部、大脑脚底、苍白球 眼动脉、后交通动脉2.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入颅后合成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及底面,中央支供应丘脑和内外侧膝状体3.大脑动脉环:大脑前后动脉、前后动脉交通支和两侧颈内动脉末段组成脑神经嗅神经嗅粘膜内的嗅细胞(1级)筛板嗅束嗅球(2级)嗅中枢【病损及定位诊断】嗅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但刺激性病变可引起幻嗅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嗅

11、觉障碍鼻腔病变: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视神经视感(周边)视锥(中央)细胞双极细胞(1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2级)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3级)视放射、视皮质中枢(纹状区)【病损及定位诊断】1.视力障碍与视野缺损:2.视乳头异常: 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客观体征之一 视力早期正常,晚期减退;视野晚期盲点扩大,周边视野缺损动眼、滑车、展神经动眼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上睑提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病损及定位诊断】1.眼肌损害:周围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眼球外下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滑车神经:外下活动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展神经:内斜视;外展受限伴复视核性眼肌麻痹

12、双侧眼球运动障碍、分离性眼肌麻痹、邻近结构可受损核间性眼肌麻痹前核间性:视中枢-动眼神经核;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后核间性:视中枢-展神经核;患侧眼球不能外展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仅对侧眼球可以外展,水平眼震核上性眼肌麻痹(中枢性眼肌麻痹)水平注视麻痹:皮质侧(双眼对侧凝视麻痹);脑桥侧(双眼患侧凝视麻痹)垂直注视麻痹:Parinaud征(双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上丘病变)2.瞳孔改变:缩小下丘脑(1级)脊髓交感中枢(2级)颈上交感神经节(3级)Horner征: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面部无汗散大动眼神经麻痹集合反射包括会聚(辐辏)及缩瞳(调节)阿罗瞳孔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常见

13、于神经梅毒埃迪瞳孔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异常;持续强光照射可有缓慢收缩三叉神经角膜反射:角膜三叉眼支三叉半月神经节三叉核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病损及定位和诊断】感觉周围性眼神经:眼裂以上上颌神经:眼与口裂之间下颌神经:耳颞及口裂以下中枢性面部由内向外”洋葱皮”样感觉障碍运动咀嚼肌:张口下颌向患侧偏斜鼓膜张肌角膜反射传入角膜、三叉眼支中枢三叉核、面神经核传出面神经、眼轮匝肌面神经【病损及定位诊断】1.中枢性面瘫: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病变在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脊髓束2.周围性面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病变在面神经核以下周围神经面神经管前面神经核:周围性面瘫、展神经麻痹和对侧椎体束征

14、膝状神经节: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泪腺唾液腺、听觉障碍Hunt征:耳后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见于膝状神经节的带状疱疹面神经管内周围性偏瘫、舌前2/3味觉、唾液腺和泪腺障碍茎乳孔外周围性面瘫前庭蜗神经听神经:Corti器蜗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1级)蜗神经前后核(2级)内侧膝状体(3级)听觉中枢舌咽、迷走神经【病损及定位诊断】1.共同损伤:延髓麻痹(真性球麻痹)真性球麻痹舌炎、迷走核受损;表现为声嘶、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可有舌肌萎缩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表现为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咽反射存在,常有双侧椎体束征副神经胸锁乳突肌单侧:头转对侧双侧:颈部前屈斜方肌单侧:同侧耸肩

15、双侧:头后仰舌下神经核上性麻痹(中枢性)伸舌偏向健测,无舌肌萎缩和肌束颤动核下性麻痹(周围性)伸舌偏向患侧,常伴舌肌萎缩和肌束颤动周围神经【病理类型】沃勒变性外伤轴突断裂导致轴突由近向远发生变化和解体轴突变性中毒、代谢障碍、免疫等导致的逆死性疾病轴突的远端向近端发展神经元变性神经元细胞坏死继发的神经元病轴突全长发生变性和解体节段性脱髓鞘可不规则分布在周围神经远端及近端,临床上以四肢远端危重脊神经视神经平面:T2胸骨水平,T4乳头平面,T6剑突水平,T8肋弓下缘,T10脐水平,T12-L1腹股沟水平【病损及定位诊断】运动障碍刺激性肌束阵挛、肌痉挛、肌肉痛性痉挛麻痹性肌力减弱或消失、肌萎缩感觉障碍

16、刺激性疼痛、过敏等麻痹性感觉减退消失自主神经支配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汗腺的活动和分泌,参与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合电解质代谢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病损及定位诊断】1.交感神经病损:进食态:副交感亢进,缩瞳、唾液分泌、心率、血管扩张、血压降低、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糖原储存、膀胱与直肠收缩2.副交感神经病损:狩猎态:交感亢进,扩瞳眼突、心率、血管收缩、呼吸加快、胃肠蠕动和分泌受抑制、血糖升高、周围血容量运动系统上运动神经元(椎体系统):受损后表现为硬瘫,腱反射、病理反射+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表现为软瘫,腱反射、病理反射-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受

17、损后表现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症状反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1.深反射(腱反射、牵张反射):刺激肌腱、骨膜的本体感受器引起的肌肉迅速收缩反应2.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及角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病损及定位诊断】深反射增强释放症状,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休克期、深昏迷等浅反射减弱运动神经元损害,昏迷、麻醉、婴儿,经产妇、肥胖、老年人腹壁反射-病理反射:椎体束损害的确切指征,常与下肢腱反射、浅反射同时存在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意识障碍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为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1.以觉醒度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能唤醒,勉强回答问题昏睡难唤醒,不能正确回

18、答问题浅昏迷呼之不应,对强烈刺激有反应中昏迷正常刺激均无反应,生理反射减弱深昏迷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改变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谵妄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下降,甚至出现幻觉、错觉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去皮质综合征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睡眠和觉醒周期存在,能无意识睁眼,但无追随去皮质强直:身体上肢屈曲内收,双下肢伸直、腕指足屈曲无动性缄默症(睁眼昏迷)脑干上部和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存在睡眠-觉醒周期,能追随但不能活动及言语植物状态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而脑干功能相对保留存在原始反射及睡眠-觉醒周期持续植物状态:颅脑外伤12个月以上,其他原

19、因3个月以上认知障碍1.失语外侧裂周围失语Broca失语表达性/运动性失语;优势侧颞下回后部病变引起理解能力好,但有严重的表达和复述障碍Wernicke失语听觉性/感觉性失语;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口语表达流利,但有严重的听理解及复述障碍传导性失语Wernicke和Broca区之间的联系纤维中断理解和表达能力相对完好,复述障碍较重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共同特点为复述能力保留完全性失语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命名性失语优势颞侧中回后部病变引起皮质下失语丘脑、基底核、内囊、皮质下深部白质等受损引起痫性发作和晕厥1.痫性发作:大脑皮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短暂脑功能障碍2.晕

20、厥:大脑半球及脑干血供减少导致的伴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3.鉴别临床特点痫性发作晕厥与体位的关系无常在站立时发生尿失禁或舌咬伤常见少见心血管系统异常无常见眩晕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真性眩晕:存在自身或对外界环境空间位置的错觉,多伴恶心呕吐假性眩晕:仅有一般晕动感,并无空间位置错觉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临床特征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病变部位颅外段,未出内听道颅内段程度及时间发作性,症状重持续短症状轻持续长眼震健测快相或患侧慢相形式多变听觉损伤伴耳鸣和听力减退无自主神经症状恶心呕吐、出汗苍白无脑功能损害无脑神经损害、瘫痪抽搐等听觉障碍1.传导性聋:声波不能进入内耳Corti器引起神经冲动2

21、.感音性聋:Corti器、耳蜗神经和听觉通路病变导致3.传导性和感音性聋的鉴别: 传导性聋:Rinne实验气导骨导;Weber实验偏向患侧 感音性聋:Rinne实验骨导气导;Weber实验偏向健测 正常:Rinne实验气道骨导;Weber实验居中眼球震颤1.前庭周围性眼震:半规管、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内听道部病变引起,多为水平眼震2.前庭中枢眼震:前庭神经颅内部分和前庭神经核病变引起脑干病变延髓病变:旋转自发性眼震脑桥病变:多呈水平性,少数可为水平旋转性眼震(内侧纵束受损)中脑病变:多为垂直性眼震翘板性眼震:垂直旋转性眼震,见于间脑-中脑移行区病变小脑病变眼震与头位明显相关、眼震方向不确定蚓部

22、病变可出现上跳性眼震,即快相向上跳动性垂直眼震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皮质型单肢瘫痪内囊型偏身瘫痪脑干型交叉瘫痪脊髓型截瘫、下肢瘫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细胞节段性前根节段性可伴根痛(后根受累)神经丛感觉、运动、自主神经都受累周围神经支配区的而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疼痛肌萎缩1.神经源性肌萎缩:神经-肌肉接头之前病变;可伴肌张力、腱反射和肌束震颤(损伤脊髓前角细胞)2.肌源性肌萎缩: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之后病变;实验室检查血清酶躯体感觉障碍1.感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感觉三叉神经节(1级)三叉脊束三叉脊束核(2级)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3级)内囊膝部中央后回 浅感觉脊神经节(1级)脊髓后角(2级

23、)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3级)内囊后肢中央后回 深感觉脊神经节(1级)薄楔束薄楔束核(2级)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3级)内囊后肢中央后回共济失调1.小脑性共济失调: 姿势步态异常:上蚓部病变向前倾倒,下蚓部病变向后倾倒;一侧半球受损向患侧倾倒 随意运动障碍:同侧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 言语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肌张力降低古小脑前庭小脑维持躯体平衡姿势及步态异常、粗大眼震旧小脑脊髓小脑协调肌张力肌张力新小脑桥脑小脑调节精细运动随意运动及协调,爆发、吟诗样语言2.大脑性共济失调:引起对侧肢体共济失调,症状较小脑性轻但表现类似3.感觉性共济失调:多见于脊髓后索和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落脚不知

24、深浅、踩棉花感4.前庭性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改变头位可使症状加重,行走时向患侧倾倒步态异常划圈步态痉挛性偏瘫步态,单侧皮质脊髓束受损剪刀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双侧皮质脊髓束受损慌张步态帕金森病摇摆步态鸭步;见于进行性及营养不良症跨阈步态鸡步;见于腓总神经损伤、脊灰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闭眼加重小脑步态步基宽大,站立时向病侧倾倒不自主运动1.震颤: 静止性震颤:多见于帕金森病 动作性震颤:姿势性震颤:见于特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意向性震颤:运动性震颤,见于丘脑、小脑红核病变2.舞蹈样运动:多有尾状核和壳核病变引起3.手足徐动症:多有基底节病变引起4.扭转痉挛:病变位于基底核4.偏身投掷运动:对侧丘脑底

25、核损害导致第七章 头痛偏头痛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特征是发作性【发病机制】血管学说:颅内血管收缩引起偏头痛的先兆,颅内外血管扩张导致搏动性头痛的产生神经学说:与5-HT有关【临床表现】1.无先兆型(普通型): 最常见 一侧或双侧额颞部,呈搏动性疼痛;持续时可颈肌收缩2.有先兆型(典型): 前驱期:发作前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打哈欠等症状 先兆期:常见视觉先兆,其次为感觉先兆 头痛期:一侧或双侧额颞或眶后部搏动性痛,活动加重睡眠缓解 头痛后期:疲劳、倦怠、烦躁无力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常见,有典型的先兆症状,无肢体无力表现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为运动先兆(偏瘫)和其他先兆症状一起出现基底性偏头痛可

26、见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意识模糊和跌倒发作3.视网膜性:反复发作的完全可逆的单眼视觉障碍4.偏头痛持续状态:发作时间72h;慢性偏头痛:每月超过15天,连续3月或以上丛集性头痛表现为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春秋季成串发作【临床表现】尖锐、爆炸样非搏动性疼痛闹钟性头痛:几乎于每日同一时间突然发生,常因睡眠诱发可有颜面部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结膜充血、流泪流涕、Horner征)【治疗】吸氧:首选,吸入纯氧造成轻度氧中毒可收缩扩张的血管紧张型头痛(肌收缩性头痛)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颅周结构收缩或缺血细胞内外钾离子转运异常、炎症介质释放增多痛觉敏感度增加【临床表现】部位不定,常呈持续性钝痛,有

27、头周紧箍感、压迫感和沉重感可有伴头昏、失眠、焦虑等症状,可发现肌肉触痛压痛点【诊断】偶发性:平均每月发作1天,每年12天频发性:平均每年发作1,15)天,至少三个月以上;每年发作12,180)天慢性:平均每月发作15天,每年发作180天低颅压性头痛脑脊液压力60mmH2O导致的头痛,常见于腰穿术后以双侧枕部或颞部多见;立位时明显加重,卧位后减轻或消失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卒中: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脑功能受损,为脑血管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部位:大脑新皮质的椎体神经元、海马CA1椎体神经元、小脑Purkinje细胞;耐受性较高的部位:脑干运动神经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h,最长不超过24h,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临床表现】1.一般特点:突然、不超过24h、不留后遗症、反复发作、短暂局部视网膜或脑功能障碍2.颈内动脉系统: 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偏瘫、面舌瘫;可伴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 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失用和失语,非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空间定向障碍3.椎-基底动脉系统: 最常见眩晕,可有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复视 特征性症状: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发作(皮质盲)【治疗】1.卒中高风险期:TI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