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57.25KB ,
资源ID:1266839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6683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docx

1、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考场作文“55”分方案研究结 题 报 告江苏省沛县中学 朱海波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2008年高考作文的分值由60分升至70分,占语文单科总分的43.75,占三科总分的15.9。虽然2009年高考方案将附加题的40分计入总分,但丝毫不能动摇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在高考备考中,作文依然是“重头戏”,不能不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同学到了高三,却认为自己的作文已经定型,很难有提升的空间,只能听天由命,加之有些教师在作文训练方面,也抱有一种“无所为”“无所谓”的态度,导至高考作文训练缺乏系统性,有效性,致使部分同学的作文临场写作只能是“原地踏步”,没有起

2、色。本方案便是针对目前高考作文训练的弊端和不足,所做的有效尝试,旨在让写作水平在中等及其以下的同学能在45-55分钟内,创作出一篇55分左右的考场作文。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55”方案为高考考场作文训练方案,简单地说,即训练学生在约55分钟内,速成一篇得分约55分的考场作文。本方案旨在解决高考作文复习中有形无实、成效低下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在审题无误的前提下,快速构思成文的能力。在每一位学生都能往上走一小步的基础上,整体提升学生的考场作文写作水平。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个别访谈、典型调查等方式,搜集研究学生对考场作文的认识和困惑,整理其在考场现场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掌

3、握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的事实依据。2、个案研究法 对存在典型问题的学生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通过对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制定个别辅导方案。并与典型调查相结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撰写分析报告。(见附录:作文面批图片)3、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考场作文现场创作的相关资料,并注意特别搜集我省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的有关文献、研究成果等,并通过归纳整理、实践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增强研究课题的理论性、科学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课题研究表现为:制订阅读计划;交流读书周记;因人因材施教;个别面批面改等。三、课题研究过程:准备阶段:2008年8月2

4、008年9月1、 学生问卷调查:(见附录:问卷调查表及汇总表)依据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表,认真分析学生的考场作文的写作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性的实施方案。2、 学生作文摸底:(见附录:学生习作样卷)命题作文还有下一次,让学生在50-60分钟内完成并上交,老师批阅后,结合学生个人的问卷调查表,将学生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具体来讲:优秀:起笔快、审题准确、语言流畅、富有文采、谋篇自然灵活,思维活跃,有个性色彩。大约510%。 合格:起笔较慢、审题准确、语言稍显平淡、思路不甚顺畅。大致4070%。 不合格:起笔慢、审题失准、语言表达能力差、卷面脏乱。大约1020%。 3、 写作素

5、材积累:(见附录:写作素材库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开学伊始,便组建了以语文课代表为组长,以其他班委为组员的作文素材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整理印发老师或学生提供的各种作文素材。班级所有同学每人准备一本写作笔记,用来积累各类写作素材。4、 个人阅读计划:班级所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每人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挤时间、巧安排,确保自己每天的阅读与写作时间在1-1.5小时。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6月1、草稿速成训练考场作文草稿速成法笔者经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种“话说三分,文写一半”的“半截草稿”作文法。首先,考生拿到作文题目后,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构思,并在草稿纸上列出简要提纲

6、。再次,按照所列提纲,运用联想、想象继续扩展素材,将提纲补充完整,耗时约5分钟。第三,在草稿纸上创作文章的第一小节(约200字)。第四、将所写的第一小节斟字酌句、去粗存精,压缩到100字左右。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并将此开头,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誊写到答题卡上。第三、四步耗时约1015分钟。最后,当开头撰写好之后,考生就会进入写作的高峰期,在文思如泉涌的状态下,用3035分钟顺势完成余下的700余字。如此考生就可以在55分钟左右完成作文。写作素养较高的学生,可能在4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这种作文创作法的优点,就是给考生留出了较多的审题、立意、构思的时间,尽可能地消除了考生因因审题失误而导致的偏

7、题、走题现象。文章的主体部分直接写到答题卡上,既为考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可以消除因作文未完篇而造成的无法弥补的遗憾。2、考场作文审题训练首先,训练学生分解试题的能力。学生动笔写作前,要对作文试题作适当分解,将试题中的隐含信息变为明示信息,以求对作文材料、题目、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不致因遗漏而偏离题意。近几年,江苏省语文试卷的作文题大致可分解为 “提示语”、“标题”和“注意”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组成的各个部分作准确、细致、全面的审理。只有这样,学生在行文时,才能完全地按要求作答,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其次

8、,指导学生快速审题的方法第一、找关键词:在上面三个部分中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因为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样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同时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试题的各种要求都会变得简单明显,学生容易在紧张的考试中迅速领会命题人的意图。第二、化大为小:在高考作文时,要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全面、深刻、有力。第三、巧妙联想。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

9、“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淮南子说山)的生活意识,训练他们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摆脱粗疏、混沌的思维状态。再次,加大审题训练力度。笔者认真研究各地模拟考试的作文题,筛选了一些典型试题,训练学生写作“半截作文”,即写中心思想、写审题说明、写作思路、写开头、写主旨段、写结尾、列结构提纲、列典型事例等等。用这种“大运动量”的写作训练方式,提高其审题能力。如此训练,何愁学生审题失准!何愁学生写作思路达打不开!平时的严格训练,会让他们在高考考场上“宠辱不惊”“游刃有余”。(见附录:怀想天空如何审题)3、考场作文选材训练训练步骤:(1)学情摸底命题作文习作训练作文题目:家

10、园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题目解析: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命题作文,没有任何提示,标题“家园”是类似“爱情”的一个古老却永远年轻的话题。“家园”可以是物质的,具体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可以是精神的,从个人的生活准则、兴趣爱好,到故园情思、民族精神,甚至整个人类家园,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学生可以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动之以情,凸显亲情、友情;也可以精神家园为中心话题,晓之以理,彰显理性魅力。(2)批阅习作,选取典型,评述样卷(见附录:考场作文如何选材)学生习作1:衣、食、住、行,家味十足,真实可感。以平实的语言,描述原汁原味的高三生活。学生习作2:由古而今,旁征博引,正反对

11、比论证,张力十足。学生习作3:作者以灵动的思维,巧妙地将标题转换为“书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全文文采斐然, 凸显出考生较为深厚的语言功底(3)指导选材选材原则:围绕写作中心基本思路:一思、二比、三挑、四定。写作指导: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学生习作1:家园宿舍生活琐事学生习作2:家园心灵的家园古今仁人志士学生习作3:家园精神家园读书材料来源:日常生活小事、名言警句、历史名人、社会热点等。选材误区:假、大、空 ,文章如空中楼阁。陈、旧、老,文章落入俗套。(4)延伸写作训练作文:以“分享”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命题思路在经历了数年的话题作文之后,命题作文义

12、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这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反思与矫正。但这种命题与传统的命题作文不同,它更灵活,更自由,更少限制。 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题材,确定文体,擅长记叙文就写记叙文,擅长议论文就写议论文,适宜确定什么主旨,就确定什么主旨。为此,我拟定了“分享”这一具有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挖掘生活积累,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感悟。(见附录:分享写作导引)4、考场作文文体结构训练:记叙文文体训练明确文体特点及要求1 文体概念及特点 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表达出作者对于生

13、活的真切感受。可以伴随自然流露的抒情和适当议论。文体要求“一人、一事、一情。” 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制定并实施训练计划用命题作文父爱来检测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批阅后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故事老套陈旧。写父亲冒着风雪背着我去看医生。其二,人物模式化。大部分同学写人的时候,都把人写得很完美,缺乏真实感。写妈妈总是很慈祥,写爸爸总很严厉,而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其三,写作技巧贫乏。表现为缺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平面干瘪;叙述太过平淡,不能以情感人。不能感动自己,又何谈感动别人;表达方式单调,缺

14、少形象的描摹,读之索然寡味。针对学生的写作特点,我实施了以下训练方案:第一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般来说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或者有良好的摘抄习惯。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威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教学”的倡导者张孝纯先生也提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的实践和学习”。因此,在注重课堂作文教学的同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中外名著的经典章节、唐诗宋词的千古佳句;让歌舞晚会的节目串词、电视散文的人生品味;乃至“焦点访谈”的生活透视、生动活泼的广告用语都成为学生鲜活的语文信息。其实,并非一定要大事件才能引发感受,有时清晨的第一缕

15、阳光,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微笑,自己内心一丝淡淡的忧郁都能引发我们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总而言之: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自己,让自己震惊的瞬间。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筛选材料素材。 第二步,指导学生整体写作。总要求:只写“一人一事一情”。训练方式:每周记一人一事,教师择优评讲。 南师大何永康教授多次强调,高考临场记叙文必须符合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有一两个比较清晰地人物形象;二是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特别重视细节描写。那种既“不见人”又“不见事”的文章很难拿到高分。事实上,许多传世名篇所

16、叙写的,或一人,或一景,或一段回忆,或一缕情思,看上去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言近旨远,不同凡响。其特色诚如郁达夫所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这样要求学生大处着眼,小处切入。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做到以情感人。议论文文体训练明确文体特点及要求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1)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包括事实的材料和理论的材料。 (3)论

17、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制定并实施训练计划第一步,指导学生积累事实素材。(详见准备阶段素材积累及个人阅读计划)第二步,议论文结构训练明确议论文结构特点: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

18、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写作议论文,既要注意本论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行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或过渡句,做到首尾照应,论证严密。系统写作训练总要求: “九段论、十句话”。训练步骤:佳作导航仿写套作自主写作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0月(1)整理原始材料 (2)撰写结题报告五、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及研究成果

19、2008年10月12月 语文教育学(魏本亚著)2009年1月3月 网上搜集整理各类高考作文指导方略,用以充实课题研究方案。2009年4月6月 阅读整理何永康、蔡肇基、高朝俊等专家的高考作文临考方略,及时捕捉高考作文信息,指导学生冲刺高考。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文学名著、中学语文文教资料中华活页文选语文学习报等期刊、报纸,用以充实课题研究材料。六、完成的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2009年1月 撰写语文教育学读书笔记,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说课的误区与对策(已完成)2009年2月 撰写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让“生活”说话高考作文如何选材“家园”写作导引(已完成)2009年3月 撰写命题作文案例“分享”写作导引(已

20、完成)2009年4月 撰写读书笔记熟读深思子自知(已完成)2009年5月 撰写读书笔记阅卷的“三难”思考(已完成)2009年10月 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多年来,作文阅卷组何永康教授一直特别强调:规范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往高分打!其实,作文与考纲关系不大,与命题的关系也不大,阅卷的评分标准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笔者自2006年起连续四年参加了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对此深有体会。因此,训练学生在50分钟左右,完成一篇规范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便是本方案“重头戏”。 首先,经过对文体规范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文体规范的要求,特别是议论文。但是,随之我发现这种“模式性”的文

21、体训练,某种程度上,抹杀掉了几个写作水平特别突出的学生的个性。因而,我又随即调整了训练方案,对这几个学生“格外”照顾,不要求其习作一定按照考场“八股文”来写作。 因此,本方案的训练对象,确切地说应是写作水平中等及其以下的学生,对于个别优秀的学生还要因人而异,因“文”施教。 再次,在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经过模块训练,我发现学生的审题能力、选材能力、规范化写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前后变化不大,而依据我多年高考阅卷的经验,“语言印象”是评分的首要标准。比如依据今年(品位时尚)的评分标准,定为三类卷基本切题的文章,上限可得55分,下限只有42分,其间有13分的浮动空间,而左右这

22、13分的便是文章的语言特色。 特级教师王大绩曾说:“语言是第一评价标准”。依据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语言”一项等级分别是“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病多”,发展等级是“有文采”即“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意蕴”,可以说,语言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如果“没有很好的表达工具,无论多么美好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不好或表达得不完全”(冰心)。如此,就决定了应试作文除了要关注审题、文体外,还要注重提升学生内在的语言素养。 我发现这一问题后,在训练学生如何选材时,我又特别要求学生课外背诵、积累一些语言材料,用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可是,在实际作文中,相当一部分同

23、学,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有时也触发了写作灵感,但总感到眼高手低,力不从心,或无法完美地诉诸笔端;或勉强为之,言不及义;或草草了之,言不成文。因此,如何把学生的阅读经验转化为写作经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成为我重新思考的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作文备考中,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完善本方案,将语言表达训练有机地融合到规范写作训练中,以整体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70分的高考作文,充满变数,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们决不能把作文搁置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要运用智慧,潜心钻研。 一言蔽之:作文备考,我们任重道远! 六、附录: 案例1半截草稿考场作文草稿速成法案例2考场作文选材训练方

24、案案例3命题作文(记叙类)写作训练方案案例4如何“怀想天空”浅析200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审题读书笔记1说课的误区与对策读书笔记2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笔记3从“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读书笔记4语感形成的两个要素以上是我认为较好的案例和笔记,请专家斧正。谢谢!案例1半截草稿考场作文草稿速成法“半截草稿法”是针对考场这一特定情境而创制的,高考语文150分钟内,考生除去要完成基础题、阅读题、表述题外,还要写出不少于800字的高水平作文。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创作出一篇考场佳作呢?笔者经过研究实践,探索出一种“话说三分,文写一半”的“半截草稿”作文法。首先,考生拿到作文题目后,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

25、构思,并在草稿纸上列出简要提纲。再次,按照所列提纲,运用联想、想象继续扩展素材,将提纲补充完整,耗时约5分钟。第三,在草稿纸上创作文章的第一小节(约200字)。第四、将所写的第一小节斟字酌句、去粗存精,压缩到100字左右。做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并将此开头,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誊写到答题卡上。第三、四步耗时约1015分钟。最后,当开头撰写好之后,考生就会进入写作的高峰期,在文思如泉涌的状态下,用3035分钟顺势完成余下的700余字。如此考生就可以在55分钟左右完成作文。写作素养较高的学生,可能在4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这种作文创作法的优点,就是给考生留出了较多的审题、立意、构思的时间,尽可能地消

26、除了考生因因审题失误而导致的偏题、走题现象。此外考生将开头写在草稿纸上,既避免了“弯弯绕”入题慢的缺点,还可以充分调动考生的创作情感。文章的主体部分直接写到答题卡上,既为考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可以消除因作文未完篇而造成的无法弥补的遗憾。诚然这种方法,考生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借鉴,不能生搬硬套。附:草稿样本家园 提出中心论点:坚守精神的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如明月般皎洁,如白玉般无瑕,将品行操守升华天地。正面论证:屈原、李白、鲁迅过度:康德名言,“有两样东西使我愈思考愈觉得神奇: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反面论证: 秦桧、王怀忠 结尾:坚守精神的家园,让我们的内心如清风、似朗月

27、,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彰显出生命的亮丽。例文样本:家园繁衍生息的地方是我们物质的家园,而储藏心灵的地方则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坚守精神的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如明月般皎洁,如白玉般无瑕,将品行操守升华天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闾大夫怀瑾握瑜、志洁行廉,在举世浑浊、众人皆醉的世界中依然坚守节操,洁身自好,堪称当代人之楷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面对尔虞我诈、乌烟瘴气的官场,愤然而去,在青山绿水之间,在陇亩阡陌之中,守望心灵,纵情山水,将封建土大夫不事权贵的信念播种在了天姥山麓。面对荆棘满地、疮瘤遍身的病态社会,鲁迅不是随其流、扬其波,而是怒目金刚、横眉冷对,

28、拿起三寸笔杆捅向社会的心脏。他坚守了心灵,坚守了正义,更捍卫了人们精神的家园。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使我愈思考愈觉得神奇: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坚守心灵家园的人心中都有一部道德法则,它就像精神家园的士兵一样,牢牢守住那方圣洁的土地,任何的污浊都被拒之门外。这样的人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不管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还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都会独善其身,这样的操守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相反那些为了名利而放弃自我,丢弃信念的人又是何等渺小。宋朝的秦桧为了一己之利,竟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忠良,杀戮无辜。后果呢?君不见那西湖岸边,倒剪双手,向岳飞忏悔千年的

29、二尊“朽木”。原河南省某市市长王怀忠翻身落马后,对自己所犯的滔天罪行竟搪塞不语,而大批特批社会的黑暗、人心不古,可他是否应该在夜阑人静时拷问一下自己:在金钱美女面前可曾头昏脑胀?在功名利禄面前情不自已?在肮脏的权钱交易面前可曾坚守住自己心灵的家园?坚守精神的家园,让我们的内心如清风、似朗月,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彰显出生命的亮丽。简评:本文紧紧围绕“坚守精神的家园”这一中心,精心选取了屈原、李白、鲁迅、秦桧、王怀忠的事例,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凸显了自己对坚守精神的家园的理性思考。文章旁征博引、有理有据,是篇规范的考场议论文。案例2考场作文选材训练方案教学目标:1、 围绕中心如何选材2、 如

30、何走出选材误区教学设想:从学生的习作例文入手,结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探究高考作文选材的突破方向和提升方法。教学重点:围绕写作中心,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材料。训练步骤:一、命题作文习作训练作文题目:家园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第一课时)二、题目解析: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命题作文,没有任何提示,标题“家园”是类似“爱情”的一个古老却永远年轻的话题。“家园”可以是物质的,具体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可以是精神的,从个人的生活准则、兴趣爱好,到故园情思、民族精神,甚至整个人类家园,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学生可以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动之以情,凸显亲情、友情;也可以精神家园

31、为中心话题,晓之以理,彰显理性魅力。3、 评述样卷学生习作1:衣、食、住、行,家味十足,真实可感。以平实的语言,描述原汁原味的高三生活。学生习作2:由古而今,旁征博引,正反对比论证,张力十足。学生习作3:作者以灵动的思维,巧妙地将标题转换为“书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全文文采斐然, 凸显出考生较为深厚的语言功底四、指导选材选材原则:围绕写作中心基本思路:一思、二比、三挑、四定。写作指导: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学生习作1:家园宿舍生活琐事学生习作2:家园心灵的家园古今仁人志士学生习作3:家园精神家园读书材料来源:日常生活小事、名言警句、历史名人、社会热点等。选材误区:假、大、空 ,文章如空中楼阁。陈、旧、老,文章落入俗套。五、延伸写作训练作文:以“分享”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命题思路在经历了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