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77.10KB ,
资源ID:1274112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411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化学的应试技巧及解题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化学的应试技巧及解题对策.docx

1、高考化学的应试技巧及解题对策高考化学的应试技巧及解题对策一、调整应试水平1良好的考试心态充满信心,相信老师已经把考试所需要的知识都全面系统地教给了我们,相信三年的艰苦努力已经使我们具备了应付高考的能力。准确定位,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把自己会做的都完成并做正确,这就是你最大的成功。2冷静的应考策略要保证解题的准确率,就要做到细心审题,冷静思考,精确运算,规范表达。把细心精致落实到审题、解答等各个环节中,做到聚精会神,一丝不苟,沉着冷静。碰到容易题不大意,遇到难题不畏难,不惊慌。考试过程中要做到“会做的题不丢一分,不会做的题能得几分是几分”。答题要注意条理清楚、卷面整洁、字迹端正。3合理的考试安排考

2、前5分钟,要浏览全卷,了解试卷的结构并对答题时间分配作大致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先易后难,遇到难题一定要先“做记号,绕道走”,选择一个最有感觉的选项,若在做完会做的题目之后,仍有时间,再回头做那些有记号的难题。另外在最后几分钟内不要慌乱改答案,确信改后肯定正确,否则别轻易否定自己的第一感觉。二、明确解题对策1“看”“练”结合,保持良好状态看,要注意回归教材,落实基础,强化纠错;练,重在明晰思路,完善解题细节,保持状态。看曾经做错的题,动手再练,清楚错在哪里,明白如何纠错;做新的习题要归类同化,明确考点,掌握方法,理解变式,高考复习中练习必不可少,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练习量,每周至少完成一份限时的

3、综合训练(要注意试卷质量,最好在老师指导下选择试卷)。2对准卷的主要考点,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卷全部为选择题,具有基础性强、覆盖率高的明显特征,主要考查化学主干知识,即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化学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三、下列知识点在历届高考题的选择题中的出现率接近100%,是查缺补漏的重中之重,必须逐点落实,熟练掌握。化学与STSE(化学与科技成果、生活、安全、能源、环境、食品);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晶体)结构;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较与分析(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物量守恒所对应的等式或不等式的应用);氧化还原反

4、应分析(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基本实验操作、物质鉴别或提纯;NA及mol的含义(与物质状态、单原子与双原子、电子转移、溶液水解、晶体结构等知识的融合);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电化学知识应用(原电池与电解原理及应用);强弱电解质、盐类水解与pH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分析(键能计算、热效应比较);有机物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有机合成等;化学平衡知识应用(判断平衡状态、图像分析、平衡移动原理、速率或平衡计算);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四、解答选择题的注意点(1)每个选项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其正确与否。(2)对有疑问的选项可先避开

5、,先找出正确或不正确的选项。(3)反证法。(4)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化学用语、基本规律、反应方程式等(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列出,不可凭空想象)。(5)注意选项的相关性与排斥性。(6)注意题干的要求(正确与不正确、最大与最小、离子总数与分子总数等)。(7)每小题平均耗时不超过2分钟(基础较差的同学可适当延长一点时间)。五、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选择题的结构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其题干和选项都是经过精心设置的,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很强的迷惑性,根据化学选择题的特点,解答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逐项分析法(配合投机取巧法)对选择题的每个选项进行逐个分析,选出正确选项,这是解化学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在高考化

6、学试题中,定性分析选择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物质性质、实验等为素材,考查能否准确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常见的出题形式为“正误型”选择题,常见的出题内容为NA与微粒的关系、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实验原理分析、有机化学等相关的选择题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2)直选法解题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3)排除法(筛选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排除,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

7、型选择题。(4)特例反驳法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若直接运用课本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这时可以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知识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选项,从而快速得出正确答案。列举特例或反例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从正面获取答案有困难的一类化学选择题,如有关物质的性质、分类、组成和结构等试题。(5)具体法在解化学选择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题目给出的条件很抽象、很陌生,看似简单但容易出错。如果将抽象的、难以下手的问题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原理、技巧大胆地创设一些具体情境,即用具体事物作为研究对象,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往往会收到事半

8、功倍的效果。(6)守恒法守恒法就是以化学反应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等)作为依据,寻求解题的突破口,列出相应的守恒关系式进行解题。比如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进行求解。这种方法既可以避开繁琐的过程,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以避开多步计算,提高解题的准确度,是高中化学解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六、掌握卷的题型解法,回顾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掌握题型解法,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思维更流畅。回顾化学的核心知识及其内在联系,整理题型的解题方法及破题技巧。卷以能力考查为主,对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能力有较高要求,卷的题

9、型有:1、元素及化合物、物质结构与性质 2、有机合成与推断题 3、实验题 4、化工流程题及组合题。1、元素及化合物、物质结构与性质题考查内容应主要为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前35号元素“位、构、性”, 探究基本理论,以及各主族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特别要注意2130号元素的性质及应用。解题对策:现象分析、性质联系、物质推断,要能够大胆猜测、细心验证。注意推断完成后要认真验证,即将所得结果代入题设情景(或框图)运行一遍,如有不通畅之处应及时调整、修正;细心精致地把推断结果按题目要求准确表达出来,如电子式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等,不能让会做的题丢分。另外再针对性地去寻找

10、自己的知识缺陷进行恶补。杂化轨道数的计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数 = 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 配位原子数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 = (abx) a: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配位原子所得电子数 x:配位原子数 四种晶包结构1、分子晶体干冰(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晶体)(见课本P66图312):干冰晶体中,CO2分子间只存在 分子间作用力 ,不存在 共价 键,CO2分子位于晶包的 和 顶点和面心 ,以一个CO2分子为核心,每个CO2分子与 12 个CO2分子紧密相邻,CO2分子的配位数为 12 。2、原子晶体金刚石晶体:在金刚石晶体中(见课本图),任一碳原子都以4个sp3杂化轨道形成_正四面体_构

11、型,键角是_10928,金刚石晶体中每个最小碳环含有 6 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紧邻的碳原子数为 4 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为 4 。 二氧化硅晶体:在二氧化硅晶体中(见课本图),硅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sp3_ ,每个硅原子与紧邻的4个氧原子的夹角为 10928,每个硅原子与 4 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与 2 个硅原子结合,每个最小环含硅原子数为 6 个,含氧原子数为 6 个,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3、金属键晶体堆积方式典型代表配位数原子数平面放置方式空间利用率晶胞简单立方堆积Po61非密置层排列52%体心立方堆积Na、K、Fe82非密

12、置层排列68%六方密堆积Mg、ZnTi126密置层排列74%面立方最密堆积Cu、Ag、Au124密置层排列74%四、离子晶体 NaCl晶包:晶胞中同Na+最近的Cl-有_6_个,即配位数是_6_;同 Cl-最近的Na+有_6_个,即配位数是_6_;晶胞中的Na+、Cl-个数都是_4_个;Na+与Cl-的数目都是_4_个,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NaCl 。. CsCl晶包:CS+分布于晶胞中的顶点上,而Cl-分布于晶胞中的体心上。同Cs+最近的Cl-有_8_个,即配位数是_8_;同 Cl-最近的Cs+有_8_个,即配位数是_8_;Cs+与Cl-的数目都是_8_个,所以氯化銫的化学式为 CsCl

13、。(3)CaF2晶包:Ca2+分布于晶胞中的顶点和面心上,而F-分布于晶胞内。同Ca2+最近的F-有_8_个,即配位数是_8_;同 F-最近的Ca2+有_4_个,即配位数是_4_;Ca2+是_4_个,F是_8_个所以氯化銫的化学式为 GaF2 。2、有机合成与推断题:考查内容应主要为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联系与转化,通常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侧重于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第二个问题则侧重于应用新信息解决新情景下的有机反应过程分析、有机合成线路的设计等。解题对策:依据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内在联系(定性或定量),将有机框图中的所有物质呈现出来,并将所推出的物质

14、代入原框图进行推理和及时调整,理清物质之间的相关联系后,要小心地按题目要求完成答卷。另外在求解有机物分子式时,应注意通式、分子式、原子数目的最简整数比、不定方程讨论、碎片拼接、断单体、破信息等基本方法的应用;有机合成线路一般要注意“反应物顺向推演”、“生成物逆向递归”、“新信息断桥连接”等方法的综合应用。有机方程式书写时,应注意配平,以及不能漏写小分子特别是水,而且要配平;辅助推断方法:应用反应中的特殊条件进行推断 (1)NaOH水溶液:发生卤代烃、酯类的水解反应。 (2)NaOH醇溶液,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浓H2SO4,加热:发生醇消去、酯化、成醚、苯环的硝化、纤维素的水解反

15、应等。 (4)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发生烯、炔的加成反应,酚的取代反应。 (5)O2/Cu(或Ag):醇的氧化反应。 (6)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醛氧化成羧酸。 (7)稀H2SO4:发生酯的水解,淀粉、蔗糖、麦芽糖的水解。 (8)H2、催化剂:发生烯烃(或炔烃)的加成,芳香烃的加成,醛还原成醇的反应。应用特征现象进行推断 (1)使溴水褪色,则表示物质中可能含有“ C=C ”或“CC”。 (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 C=C ”、“CC”、“CHO”或是苯的同系物。 (3)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产生白色沉淀,表示物质中含有酚羟基。 (4)加入新制C

16、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出现,说明该物质中含有CHO。 (5)加入金属钠,有H2产生,表示物质可能有OH或COOH。 (6)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或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表示物质中含有COOH。 应用特征产物、碳架结构和官能团的位置进行推断 (1)若醇能被氧化成醛或羧酸,则醇分子中含“CH2OH”;若醇能被氧化成酮,则醇分子中含“R1CH(OH)R2”;若醇不能被氧化,则醇分子中含“ ”。 (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 C=C ”或“CC”的位置。 (4)由单一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

17、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是含羟基的羧酸,并根据酯的结构,确定OH与COOH的相对位置。 应用一些特殊的转化关系、有机物的类型进行推断(1)A(氧化)B(氧化)C,此转化关系说明A为醇,B为醛,C为羧酸。 (2)A(CnH2nO2) 符合此转化关系的有机物A为酯,当酸作催化剂时,产物是醇和羧酸,当碱作催化剂时,产物是醇和羧酸盐。 (3) A(Br2CCl4)B(H2ONaOH、)C,由此转化关系可推知A、B、C分别为烯烃、卤代烃和醇三类物质。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3、实验题考查内容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分离与提纯(过滤、结晶、蒸馏、渗析、盐析、萃取与分液、升华)、试纸(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

18、钾试纸等)的使用、药品的保存与取用、溶液的配置、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净化收集、气密性检查等。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为:分析实验目的确定反应原理选择实验装置安排实验步骤收集处理实验数据误差分析。解题对策:要注意对比实验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特别注意新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解答时要紧扣题意,即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语言叙述既要简洁明晰又要全面完整,如注意标明所用仪器的规格、所选药品的浓度或用量,还要注意化学专用名词的准确表达等。化学实验中的计算题:一般为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以及与化工生产等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综合计算。解题对策:将化学问题建构成数学模型,再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通常使用守恒法(等式)、极限法(不

19、等式)、差量法、讨论法等。应用方程式计算前一定要先检查方程式是否配平,解题过程要规范(如设未知数,分析化学反应,建立关系式,列出方程组或比例式,;运算并检查,切题解答等)。个人感觉最好归纳为关系式进行计算较容易。分最严重的实验简答题专项总结: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以试管为例)答:(1)微热法:塞紧橡皮塞,将导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导管末端回升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2)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洗衣服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20、。(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答: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化学实验中,过滤后如何洗涤沉淀? 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以BaCl2沉淀Na2SO4为例)答: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滤出后,再加水洗涤,重复操作2

21、3次。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AgNO3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已洗涤干净。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该喷泉的原理是_。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什么?答: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常用的试纸有哪些?应如何使用?答:(1)试纸种类: 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溶液的酸、

22、碱性的强弱; 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漂白性的物质; 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或其溶液。(2)使用方法: 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3)注意事项: 试纸不可伸人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 测溶液pH时,pH 试纸不能先润湿,因为这相当于将原来溶液稀释了。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原理是什么?答: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

23、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了倒吸。只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 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溶液?答:四种溶液各取少量,分别滴加FeCl3溶液,其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AgNO3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原溶液是KSCN,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稀H2SO4。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硫酸等试剂制备Fe(OH)2。(1)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 。(2)在试管里加入的试剂是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和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

24、持白色,其理由是: 。答:(1)稀硫酸和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氢气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和试管,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现在一个分液漏斗中,有水和苯的混合物,静置后,液体明显分为二层。请在滴管、试管、水、苯中选择器材和药品,用实验说明哪一层是水,哪一层是苯。答: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放入试管中少量,然后用滴管加入少量水(或苯),若试管内液体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苯(或水),若试管内液体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为水(或苯)。如何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答: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

25、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在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要点是什么?如何判断滴定终点?(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酚酞作指示剂)答:左手控制活塞(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通入SO2后溶液褪色,试通过实验证明。答: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还能变红,说明是SO2酸性所致,若溶液不再变红,说明是SO2的漂白性所致。焰色反应应如何操作?答:将铂丝用盐酸洗过后放到无

26、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用铂丝蘸取样品,放到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若是钾元素,则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如何进行结晶蒸发操作?答: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 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27、答案:B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Cl杂质B. 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C. 配制100g10%的硫酸铜溶液时,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解于90g水中D. 鉴别溴乙烷:先加NaOH溶液,微热,冷却后再加AgNO3溶液E. 将一定量CuSO4和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甲醛溶液,加热至沸腾,产生黑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量太少F. 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需测出反应前盐酸与NaOH溶液各自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G.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一般不应接触H. 配制FeCl3溶液时

28、,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硫酸I. 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J.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K.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答案:C D H I K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人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为无水碱式盐,含Fe2+ 34%36% ,是薄衣片,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某同学设计实验对其中的铁成分进行了验证。请一起完成该实验:第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可以氧化SCN- 生成N2、

29、CO2和SO42-,也可以将Fe2+氧化成Fe3+。第二步:向去掉糖衣、研磨好的药品中加稀盐酸,出现淡绿色浑浊液,说明有 离子存在(填离子符号);第三步:往上述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出现浅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离子存在。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药品中的铁本来就是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本实验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溶液分成2份,分别装在A、B两个试管中。第五步:向A试管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慢慢滴入过量的H2O2溶液,溶液的红色先变深,之后红色逐渐褪去。红色变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溶液红色又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30、: ;请自选中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第六步:向B试管的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片刻后溶液红色也褪去,说明VC有 性;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中所述“与V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这句话? 。答案:第二步:Fe2+ ; 第三步: 第五步:2Fe2+H2O2+2H+2Fe3+2H2O Fe3+3SCN-Fe(SCN)3(血红色) H2O2氧化SCN-,使平衡Fe3+3SCN-Fe(SCN)3左移,红色消失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FeCl3溶液和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加入适量H2O2振荡,产生气泡,红色褪去,说明是H2O2氧化了溶液的SCN-离子使溶液褪色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若欲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分别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兰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2+浓度不同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