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82KB ,
资源ID:13011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01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二轮训练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二轮训练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docx

1、高考语文二轮训练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一、(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送董判官高 適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显得悲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边塞“多雨雪”“有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实写。D.

2、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的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二、(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联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9分)雨后赠斯远赵 蕃注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注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宋著名诗人。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宋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谥文节。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

3、“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发现新春之难,表现了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之坚定。D.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4.古人评价首联中“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一篇之警策”,说它“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中的“警策”与“哲理”。(6分)答:三、(2018高考领航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9分)蓦山溪梅曹 组洗妆真态,不作铅

4、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注也,试问花知否?注东阳:沈约,因其曾做过东阳太守,故称。沈约暮年形体消瘦。此处指作者自己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开门见山,不做任何铺垫,直接描写梅花,点明了梅花不事雕琢的天然本色。B.三、四句描写梅花闲逸的姿态,就像一位佳人在天寒日暮时倚靠在修竹旁边。C.“黄昏院落”五句,词人感慨梅花不喜欢热闹,只喜欢偏僻的黄昏院落、荒寒的环境。D.“月边疏影”两句写月下梅影是稀疏的,梅花的凄冷消瘦让人为之

5、痛惜。6.从全词来看,词人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6分)答:四、(2018高考仿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9分)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注詹 玉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注詹玉,湖北人。元军攻破临安后,鉴于对故国一直怀念,词人之友童瓮天在战后返杭时,词人作了这首送别词。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

6、歌奇迹”回忆了三件曾经的趣事,这些游玩乐事与下片的“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形成对比。B.“吹”“弄”二字用得极妙,作者用拟人和侧面烘托的手法,不直接写花草树木,而先写其色彩与香味,表现西湖的勃勃生机。C.上片写杭州西湖景色,下片笔锋转向人事。“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作者后面无尽的伤感。D.“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从回忆转到现实,两人刚刚相聚又要分别,接着叮嘱朋友不要忘记自己。8.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试举例分析。(6分)答:五、(2018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模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9分)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

7、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C.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D.上阕写的是

8、离别前的情景,是实写。下阕写的是词人想象中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10.这首词的下片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进行简要分析。(6分)答:六、(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共同体联考改编)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送张舍人之江东李 白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注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

9、郎。阖闾城,苏州城。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送张舍人之江东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义。B.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棹”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C.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D.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入诗人的深情厚谊。1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

10、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精解精析1.B“即受重用”夸大或无中生有。2.答案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关贡献良策,为祖国奋不顾身;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解析这首诗以极朴素的语言、极深厚的情谊,慰勉友人莫辞旅途艰辛,应施展才略,立功边塞。“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的意思:安边良策应当贡献,男儿报国莫惜生命。由此概括诗人情感即可。原味诗译听说你要出门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幕府之中堪为才子,将军做主任用贤能。边关一带常多雨雪,出塞途中风沙阵阵。安边良策应当贡献,男儿报国莫惜生命。3.A“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

11、调”错,诗人写诗赠友,借自己等待春天的执着坚定,表达对时政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殷切期待和无限希望,开篇的景物描写,应“为全诗奠定了明朗向上的基调”。4.答案(示例)(1)警策:“春其渐起但无痕”是说,春天逐渐临近,只是还没有全部显露出来,表现了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感情细腻,寓意深远,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的基调。(2)哲理: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应多加呵护。解析题干“警策”一词指文句精练而含意深切动人。赵蕃创作的诗歌常常含有一定的理趣。春雨绵绵,人们本来会产生莫名的惆怅,但诗人却从中看出希望,表现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全诗定下明朗向上

12、的基调。原味诗译已经到了霜凝、下雨的季节,春天逐渐临近,只是还不见一点痕迹。不要叹息草木摇落枯萎,不久将有复苏的梅花缀满枝头。即使是短暂的停留,也应当整天地去寻找春天的信息,不惜跑遍村落,仔细寻觅。从现在开始,我要按摩开有病的双眼,等待你清新的诗作来洗尽我的昏昏睡意。5.C“词人感慨梅花不喜欢热闹,只喜欢偏僻的黄昏院落、荒寒的环境”错误,这五句是说梅花处在院落中都无处寄托其清香,难为人察觉,更何况处在江边路上,遭遇风雪,只会更加无人欣赏。6.答案本词主要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赞美梅花、怜惜梅花、喜爱梅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词人愿意像梅花那样,虽然处境不顺,但仍坚守品格,清高自守,不同

13、流俗的态度。解析托物言志常常运用象征手法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这是首咏梅词。上片描写梅花孤芳无赏的命运,下片感叹梅花一生孤高却频遭摧折和弃置。词人自诩为惜梅、爱梅的多情者,意在以梅之品格、境遇映衬自身,寄寓自己“孤芳一世”的情怀。原味诗译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在天寒日暮时分孤芳自赏。黄昏时的院落里,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况在村外江边的路上,寒风吹过,飞雪茫茫,景致难以言状。月光下疏影轻如梦,犹如美人沉入梦境。当梅花将要结子时,又是连绵一片的烟雨。梅花孤芳自傲,只令人产生无穷的愁和情。我深情地询问梅花,你可知道,我全都

14、是为了你,像沈约暮年那样憔悴消瘦。7.D“不要忘记自己”错,而是叮嘱朋友回杭州后,不要忘记去“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再次体会西湖之美。8.答案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如“花天月地”。对众朋友的思念之情。如“何限俊侣”“人被云隔”。生活遭遇挫折后的孤独凄苦之情,如“却载苍烟,更招白鹭”。对朋友离去的恋恋不舍。如“一醉修江又别”。抒发兴亡之叹。如“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如“折柳穿鱼,赏梅催雪”的景色描写。当然整首词的写作目的即在于此。解析此词上片写杭州西湖景色,下片笔锋转向人事。“当时”点明故事为回忆,表明一种时态。“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以一“甚”字领起怅怨之情。“却载”由“当

15、时”写眼前。在国破家亡之际,只得过一种苍烟为伴、白鹭为友的孤独凄苦的隐居生活。以“却”表明生活境遇的转折,“更”则是推进一层。欣逢故人,举怀畅饮,追怀往事,然而转眼之间又要在长江边上分手了,留恋之情引发悲伤之感。以“又别”点题,并慨叹这次相聚何其短暂。“今回”几句,推想别后之事,蕴含一种兴亡之感和家国之恨。原味诗译相逢让我如梦清醒,吴地的风尘暗淡了我的头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的娱乐依然历历在目。吹香弄碧的西湖,不仅有长堤外的柳树风情,还有那胜过梅花的月色。箫鼓动地,断桥上的游客人头攒动,画鼓船舫,鳞次栉比。回忆当时何止只有俊侣,更多的是花开满地、月色洒落。但时局已换,友人一个个风流云散。(眼前

16、国破家亡之际)只得过一种苍烟为伴、白鹭为友的隐居生活了。上次修江一醉,如今又要离别。请你不要忘记去“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如此好的湖山景色,忍不住让人感叹啊!9.D上阕写的是离别时和离别后的情景,而不是离别前的情景。10.答案两首词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两首词都通过想象来虚写,都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两首词都采用意象“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两首词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羁旅之情。解析比较分析两首词的相同之处,范围极广,考生需要考虑诗歌的各个方面,如意象、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思想情感等。两首

17、词从情感上看,都写离人不堪离恨,借酒浇愁;从表现手法上看,都为虚写;从意象的角度看,都有“月”的意象;从抒情方式上看,都是借景抒情。原味诗译喝完饯别酒,和友人们挥手别去,一个人孤独西行;常常怨恨这种漂泊不定、短暂虚浮的人生。回首看到如烟似雾的杨柳渐渐遮断视线。往前看去,风轻云淡,孤雁远征;寒日将落的傍晚,天空中呈现出一片红色。今夜画船将停在什么地方?想来应该是在那潮平水落时,泊船岸边,感受一片清月朦胧。到酒消人醒时,那种愁绪更加难以排遣了。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时轻风起,暗浪拍船。11.A此项属于过度解读。本诗虽写“日暮”,但根据全诗的情感来看,没有到心寒的地步,只是伤感;说“表面写江水,实

18、际写相思”也实为牵强。12.答案(1)送张舍人之江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去虽有留恋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诗人想象友人到了吴洲,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能共对一轮明月互诉思念之情。(2)送严士元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难舍情思,又写出了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不满之情。诗中“青袍”指代低微官职,“儒生”代表读人,“已”“误”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满腹才华,却被官场所误、仕途不畅的愤闷之情。(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情感分析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

19、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还要注意结合诗句,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原味诗译送张舍人之江东:张舍人你这次去江东,就和你本家著名的张翰去江东的季节一样,正值秋风吹起的时候。天清气爽,一雁远远飞去,海阔天高,载你的孤帆迟迟不舍离去。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万幸的是你要去的吴洲也有明媚的月亮,我们虽隔千里,见月就如我们互相见面,可以聊慰相思之情。送严士元:春风之中你停船靠边,将要告别这苏州古城。江南的水乡春寒料峭,时阴时晴地变幻不定。目力难见的牛毛细雨,不知不觉湿润衣襟。树上的残花飘然落地,轻得无一点声音。薄暮时分你解缆开船,夕阳之下剩下一片帆影。湖南无边的碧绿春草,溢满了我的惜别深情。你去若碰到相识的朋友,向你把我的情况打听。你就这样告诉他们,我官职卑微误了前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