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2 ,大小:33.21KB ,
资源ID:1333737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3373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学经典教案低段知识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学经典教案低段知识讲解.docx

1、国学经典教案低段知识讲解课题: 1课时备课时间:第 1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1、P3-4的经典要义;2、P5-6的故事王泰让枣;3、P6的古诗诵读二月郊行。教学目标1.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 2、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习礼的品性。3、阅读故事王泰让枣让学生懂得:礼让是一种优秀品质。在生活中应该养成礼让他人的好习惯。4、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习礼的品性。2、让学生懂得:礼让是一种优秀品质

2、。在生活中应该养成礼让他人的好习惯。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 堂 教 学 过 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新课主题语: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注释: 立:立身。二、 学习经典要义壹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注释: 用:功用,作用。 和:和谐,和睦。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 非礼也; 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注释: 尚:崇尚。 非礼:不符合礼仪。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注释: 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循序渐进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诱导。 博:使广博、渊博。文:文化典籍。 约:约束。 罢:停止。 1、生自由读,

3、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三、 听故事王泰让枣1、听老师讲故事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礼让方面的表现。 3、然后总结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么办。4、教师小结。四、古诗诵读二月郊行二月郊行 刘咸炘 豌豆藤缠麦穗长,林边路湿漏晴光。 菜花深处多蒲笠,一队儿童上学堂。 注释: 刘咸炘(xn) :现代学者,今成都双流县人。 蒲笠:用蒲做的斗笠。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五、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回家后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给家长听。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习礼仪不

4、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 非礼也; 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教学反思课题:2 课时备课时间:第 1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1、P7-9的生活实践;2、P10的经典诵读弟子规总序;3、P4人文成都三绝碑、成都农谚。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懂得餐饮礼仪:尊重长者,顾全大家;明白社交礼仪:宽容有礼。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总序;3、通过人文成都的阅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通过生活实践学生综合理解文明

5、礼仪。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 堂 教 学 过 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经典诵读弟子规总序弟子规总序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

6、、全班齐读三、讨论学习P7-9的生活实践。1、 引导学生体验情景, 请同学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 2、对情景三中“我”的行为作出评价。 3、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到的。 4、师根据“经典要义”作正确引导。5、教师小结四、学习P4人文成都三绝碑、成都农谚。三 绝 碑 位于成都市武侯祠二门前右侧亭内,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唐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著名政治家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蜀中名匠鲁建镌刻。因碑文、书法、刻石俱佳,被后世誉为“三绝碑”。 节令物候 清明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4日,或5日,或6日。 物候 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逸

7、周书时训解 成都农谚 清明风从南方至,定主田禾大丰收。 注释: 桐:白桐树。华:通“花” ,开花。鴽(r) :鹌鹑一类的小鸟。古人认为鼠是属阴的动物,鴽是属阳的动物。 “田鼠化为鴽”表明,清明之后,天地之间阴气渐衰,阳气渐盛。阴为阳所化。 虹始见:虹乃开始看见。彩虹乃阳光与水结合的产物,以此说明清明后,阳光与雨水皆开始增多。清明以后的物候特征:阳光与雨水增多,气候变得和煦、温润起来。1、听老师介绍成都三绝碑、成都农谚。2、生自由谈学到了什么3、教师小结五、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回家后背诵弟子规总序家长听。板书设计弟子规总序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教学反思

8、课题:3 课时备课时间:第 2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1、P11-12的经典要义;2、P13的故事曾子避席;3、P12的古诗诵读又于韦处祈大邑瓷碗。教学目标1、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 2、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习礼的品性。3、阅读故事曾子避席让学生懂得:恭敬谦虚地听讲是一种礼节。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中也要注意礼仪规范。4、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习礼的品性。2、懂得:恭敬谦虚地听讲是一种礼节。

9、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中也要注意礼仪规范。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 堂 教 学 过 程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学习经典要义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注释: 动:做。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 注释: 安:安宁。 危:忧惧,不安。该句意在指出礼仪关系到人心的安定、社会的安危。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注释: 失足:举止不庄重。 失色:容貌不庄重。 失口:言语不谨慎。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三、听P13的故事曾子避席1、听老师讲故

10、事2、让学生讲一讲读了故事以后的感想。3、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礼让方面的表现。 4、然后总结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么办。5、教师小结。四、古诗诵读又于韦处祈大邑瓷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杜 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注释: 韦:指涪城县尉韦班。乞:求。 杜甫:唐代诗人。 扣:敲。哀玉:如玉声般凄清的音响。锦城:锦官城的简称,成都别称。 茅斋:茅屋。可怜:可爱。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赞美“大邑瓷碗” ,为后世了解蜀中著名的瓷窑邛窑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

11、班齐读五、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回家后背诵 “经典要义”条目给家长听。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习礼仪经典要义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教学反思课题:4 课时备课时间:第3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1、P14-15的生活实践;2、P16-17的经典诵读弟子规入则孝3、P15古诗诵读辛亥暮春游丹景山。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学会礼貌大方的待客之道;懂得外出的基本着装礼仪。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入则孝3、通过古诗诵读

12、,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养成“先学后玩”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懂得学习中“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 堂 教 学 过 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经典诵读弟子规入则孝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

13、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

14、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

15、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16、。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三、讨论学习P14-15的生活实践。1、采用情景表演的形式。 2、针对情景一,指出正确的做法,并说明理由。3、针对情景二,回忆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4、活动拓展: 关于待客与着装礼仪, 还应该有哪些?同学们应该怎么做?5、教师小结四、学习P15古诗诵读辛亥暮春游丹景山。辛亥暮春游丹景山 贺维翰 丹景山横县治西,奇花怒放耀山溪。 深红浅白多仙态,不许人间凡鸟栖。 注释: 丹景山:位于成都彭州市丹景山镇,为牡丹花观赏地。 贺维翰:现代诗人,今成都彭州市人。 耀:照亮。县治:本指县政府所在地,这里指彭州。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17、。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五、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回家后背诵弟子规入则孝给家长听。板书设计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教学反思课题:5 课时备课时间:第 4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

18、1、P18-19的经典要义;2、P20-21的故事孟尝君请学。教学目标1.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 2、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习礼的品性。3、阅读故事孟尝君请学让学生懂得:向他人求教要注意礼仪。让学生懂得求学的正确态度及应该注意的礼仪。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树立学礼立身、以礼待人的意识,养成识礼、重礼、习礼的品性。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 堂 教 学 过 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学习经典要义叁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注释: 行义:施行正义。 正邪:改正邪恶。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

19、讳。 礼记曲礼上 注释: 竟:通“境” ,边界。禁:不允许做的事。 讳:忌讳的事。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礼记曲礼上 注释: 侧听:歪着脑袋听。 噭应:粗声大气地答应。 淫视:斜眼而视,不正眼看人。 怠荒:懒惰放荡。 游:行走。倨:傲慢。 跛:站立时重心偏于一足上。 箕:两脚岔开坐着,形如簸箕。寝:睡觉。伏:俯卧。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三、P20-21的故事孟尝君请学1、听老师讲故事给学生讲清楚孟尝君的身份。 2、让学生讲一讲读了故事以后的感想。3、让学生牢记: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他

20、向别人求教,就必须注意相关的礼仪。4、教师小结。五、教师总结,下课。鴽(r) :鹌鹑一类的小鸟。古人认为鼠是属阴的动物,鴽是属阳的动物。 “田鼠化为鴽”表明,清明之后,天地之间阴气渐衰,阳气渐盛。阴为阳所化。 虹始见:虹乃开始看见。彩虹乃阳光与水结合的产物,以此说明清明后,阳光与雨水皆开始增多。清明以后的物候特征:阳光与雨水增多,气候变得和煦、温润起来。练习设计回家后背诵 “经典要义”条目给家长听。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习礼仪经典要义叁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21、。 礼记曲礼上教学反思课题:6 课时备课时间:第5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1、P22的生活实践;2、P23的经典诵读弟子规出则悌;3、P21的古诗诵读锦城写望。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让学生综合理解文明礼仪。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出则悌3、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让学生综合理解文明礼仪。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 堂 教 学 过 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经典诵读弟子规出则悌弟子规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22、 注释: 兄道:指做哥哥应遵循的准则。友:友爱。 恭:恭敬。此二句讲兄弟之道,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哥哥。 睦:和睦。 中:其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注释: 轻:轻视,看轻。 忿:怨恨。泯:灭,消散。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注释: 长:长辈。呼人:叫人,找人。 代叫:替长辈或年长者去叫人。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注释: 见能:显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注释: 疾:立即。趋:快步上前。揖:行礼。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注释: 骑:骑马。 乘:驾车。此二句意思为,遇到长者,骑在马上的晚辈

23、要下马,坐在车上的要下车,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过:经过,走过。犹:还。待:等待。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注释: 命:(长辈对晚辈)指示。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注释: 不闻:听不见。 宜:适合。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注释: 进:进见。趋:快步上前。 退:告退。迟:缓慢。 起对:起身回答。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注释: 诸父:叔父、叔伯等父辈人。 诸兄:堂兄、表兄等平辈兄长。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三、讨论学习P22的生活实践1、该活动容易落于空泛,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以及身

24、边的文明礼仪事件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能空谈道理。 2、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文明礼仪的故事, 以启发学生。 3、老师要从礼仪的各个方面作出解释, 比如餐饮礼仪、社交礼仪、着装礼仪等等。4、教师小结四、学习P21的古诗诵读锦城写望。锦城写望 高 骈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 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注释: 高骈:唐代诗人。 匝(z) :环绕,围绕。 会:计算。不会:数不尽。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五、教师总结,下课。练习设计回家后背诵 弟子规出则悌条目给家长听。板书设计弟子规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

25、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教学反思课题:7 课时备课时间:第 6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个体修订教学内容1、P27-28的经典要义;2、P29的故事隔离偷学;3、P28的古诗诵读成都曲。4、P33的古诗诵读成都。教学目标1、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 2、引导学生树立博学善思、精习笃行的意识,

26、积累“学真知、习品行”的方法与策略。3、阅读故事隔离偷学让学生懂得:学习要勤奋刻苦。让学生从古人勤学的故事中受到熏陶、教育和激励。4、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树立博学善思、精习笃行的意识,积累“学真知、习品行”的方法与策略。2、让学生懂得:学习要勤奋刻苦。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课 堂 教 学 过 程二、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学习经典要义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注释: 已:停止。 经典要义 壹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注释: 时习:按时温习。 说:通“悦” ,愉悦。 博学而不穷,

27、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 注释: 穷:尽。 笃行:切实履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注释: 琢:雕琢。 器:用具,器具。 知道:明白道理。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三、听P29的故事隔离偷学1、听老师讲故事2、让学生讲一讲读了故事以后的感想。3、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博学而不穷”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含义。 5、教师小结。四、古诗诵读成都曲、成都成 都 曲 张 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注释: 张籍:唐代诗人。 锦江:成都市南护城河。传说古时锦织成后,在其中经过漂洗会更加鲜艳。锦江因此而得名。 万里桥:位于成都市南面,跨锦江两岸。 成 都 胡 曾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 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注释: 胡曾:唐代诗人。 杜宇:古蜀国国王,传说死后化为杜鹃。 桃花月:农历二月的别名。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成都吟咏古蜀杜宇神话,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在讲授此诗时,可适当介绍一些相关的古蜀神话传说。3、分小组读4、分男女生读5、全班齐读五、教师总结,下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