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22KB ,
资源ID:1371624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7162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十一章酸碱平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十一章酸碱平衡.docx

1、第二十一章酸碱平衡第二十一章 酸碱平衡一、 单项选择题1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A碳酸 B磷酸 C尿酸 D酮体 E硫酸2正常体液中H+主要来自A食物摄入的H+ B碳酸释放的氢 C酮体和乳酸 D含硫氨基酸分解 E含磷化合物分解代谢3下列酸性物质有挥发性的是A碳酸 B乳酸 C乙酰乙酸 D磷酸 E-羟丁酸4核酸分解产生的固定酸是A硫酸 B乳酸 C磷酸 D乙酰乙酸 E-羟丁酸5血浆内存在的主要缓冲对是AKHCO3/H2CO3 BKHbO2/HHbO2 CKHb/HHb DNa2HPO4/NaH2PO4 ENaHCO3/H2CO3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蔬菜和瓜果为碱性食物 B体内代谢也能产

2、生某些碱性物质C糖和油脂代谢产物也是碱性食物D正常饮食条件下,体内以产生酸性代谢物为主E碱性食物主要使体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增多7下列有关肾小管泌H+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肾小管细胞内碳酸酐酶活性增强,分泌H+增多B肾小管细胞分泌K+作用增强,分泌H+作用减弱C醛固酮能促进泌氢排钾D高血钾可促进肾小管泌氢E血中PCO2升高促进肾小管细胞内碳酸合成和分泌H+8有关碳酸酐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细胞内 B能使CO2+H2O H2CO3C血红蛋白缓冲挥发性酸的过程中需要碳酸酐酶的参与 D血浆CO2增高使碳酸酐酶活性增强E它在保持酸碱平衡、CO2运输中起重要作用9下列何物是缓冲挥发性酸

3、的主要成分AH2PO4 BHCO3 CH2CO3 DNH4 EHb10肾脏主要通过调节下列何种物质以维持血浆pH的恒定 ACl BHCO3 CHb DH2PO4 EH2CO311 肺脏主要通过调节下列何种物质以维持血浆pH的恒定 AHCO3 BH2CO3 CHb DNH4 EHPO4212血浆中缓冲碱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AHCO3 BH2CO3 CHb DH2PO4 EHPO4213血液中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缓冲碱是ANaHCO3 BNa2HPO4 CNaPr DKHHb EKHbO214机体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缓冲系是A碳酸氢盐缓冲系 B磷酸氢盐缓冲系 C血红蛋白缓冲系 D血浆蛋白缓冲系 E有机酸盐缓

4、冲系15机体缓冲挥发性酸的主要缓冲系是A碳酸氢盐缓冲系 B磷酸氢盐缓冲系 C血红蛋白缓冲系 D血浆蛋白缓冲系 E有机酸盐缓冲系16血浆pH值主要决定于下列缓冲对的浓度比A. NaHCO3/H2CO3 B. Na2HPO4/NaH2PO4 C. NaPr/HPr DKHb/HHb EKHbO2/HHbO217正常人动脉血pH值为A. 7.357.45 B. 7.257.35 C. 7.157.25 D 7.457.55 E7.557.6518代谢性酸中毒时调节速度最快的是A血浆缓冲 B细胞缓冲 C肾调节 D肺调节 E骨骼缓冲19以pH值来表示的指标是A二氧化碳结合力 B二氧化碳分压 C血液酸碱度

5、 D缓冲碱 E碱不足20下列指标变化可以反映血浆中NaHCO3含量的多少A二氧化碳分压 B二氧化碳结合力 C血液酸碱度 D缓冲碱 E碱不足21下列指标变化可以反映血浆中 H2CO3的量 A碱不足 B二氧化碳分压 C二氧化碳结合力D缓冲碱 E血液酸碱度22血浆PCO2原发性升高可见于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23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可见于A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以上都不是24呼吸性酸中毒可出现 A碳酸氢钠下降 B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C血钾下降D细胞内pH下降 E细胞内pH升高25代谢性酸中毒可出现A

6、碳酸氢钠升高 B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 C血浆pH升高D血钾升高 E细胞内pH升高26有关肾小管的作用,错误的说法是 A远曲小管是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部分B肾小管调节酸碱平衡是通过H+-Na+、NH4+-Na+、K+-Na+交换实现的C肾小管对NaHCO3和H2CO3都能调节其含量D碳酸氢钠主要在近曲小管重吸收E远曲小管壁有碳酸酐酶存在27下列情况中可引起血K+下降,血氨升高的是A肝性昏迷 B肝硬化 C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 E尿毒症28引起血浆NaHCO3/ H2CO3变小,pH下降的酸中毒是A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B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C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D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E以上都不是2

7、9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调节酸碱作用增强的因素是A血中NaHCO3升高 B尿液呈碱性 C血液pH高于7.45D血中固定酸丢失过多 E血液pH低于7.3530在下列体液中,丢失过多会引起碱中毒的是A胃液 B胰液 C唾液 D胆汁 E小肠液31HCO3呈代偿性增加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32PCO2呈代偿性减少可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33下列哪种情况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A血浆pH正常,HCO3下降,PCO2下降B血浆pH下降,HCO3上升,PCO2下降C血浆pH

8、正常,HCO3下降,PCO2上升D血浆pH下降,HCO3下降,PCO2上升E血浆pH正常,HCO3上升,PCO2上升34下列哪种情况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A血浆pH升高,HCO3下降,PCO2下降B血浆pH下降,HCO3上升,PCO2下降C血浆pH下降,HCO3下降,PCO2下降D血浆pH正常,HCO3上升,PCO2上升E血浆pH正常,HCO3下降,PCO2上升二、多项选择题1. 下述属于酮体酸的是A. 乙酰乙酸 B.磷酸 C.乳酸D. -羟丁酸 E.碳酸2下列哪些属于固定酸A硫酸 B磷酸 C乙酰乙酸 D乳酸 E碳酸3下列哪种食物为碱性食物A肉类 B蛋类 C牛奶 D蔬菜类 E水果类4下列哪种食物

9、为酸性食物A蛋类 B油脂 C瓜类 D牛奶 E蔬菜5可在体内构成氧合血红蛋白缓冲对的是ANaHCO3 BKHCO3 CHHbO2 DKH2PO4 EKHbO26碳酸氢盐缓冲对是缓冲固定酸最重要的缓冲对,其主要原因有A浓度高 B缓冲容量大 C肺和肾都能补充HCO3 D比例波动范围大 E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外7肾脏在调节酸碱平衡时,相互间具有竞争性调节作用的是AH+-Na+交换 BNH4+-Na+交换 CK+-Na+交换D谷氨酰胺水解 E尿液酸化8关于肾脏在酸碱平衡中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肾小管泌氢及钠的重吸收 B肾运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泌氨作用C尿液酸化及Na2HPO4含量增多 D肾小管分泌K+和Na

10、+E H+ - Na+交换与K+ - Na+交换相互竞争9关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泌氨作用,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肾远曲小管泌氨来自谷氨酰胺 B酸中毒时尿中铵盐减少C碱中毒时尿中铵盐减少 D血液中pH增高时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E血液中NaHCO3增高可使泌氨作用增强10下列哪些情况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A蛋白质合成加强 B糖原大量合成 C糖尿病D严重腹泻 E饥饿状况下11在酸碱平衡中起调节作用的器官有A胃 B肾 C小肠 D肺 E皮肤12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主要代偿方式有A血浆缓冲系统的作用 B肺的调节作用C红细胞缓冲系统的作用 D肾的调节作用E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13代谢性碱中毒时机体主要代偿方式有A血浆缓冲系

11、统的作用 B肺的调节作用C红细胞缓冲系统的作用 D肾的调节作用E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14严重腹泻的病人会引起A血中NaHCO3升高 B高血钾 C血液pH增加 D代谢性碱中毒 E血中CO2结合力下降15酮症酸中毒发生于A糖尿病 B酒精中毒 C水杨酸中毒D饥饿 E缺氧16血浆中HCO3浓度降低,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17血浆PCO2增高常见于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18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特点是A血浆pH正常 B血浆pH降低 C血浆NaHCO3原发性减少D血浆H2CO3呈代偿性降低 E血浆Na

12、HCO3原发性增加19代谢性酸中毒时,尿中会升高的离子有ANa+ BH+ CNH4+ DK+ ECl- 三、填空题1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是 ,它主要是缓冲 和碱。红细胞内存在的主要缓冲系是 和 ,其主要是缓冲挥发性酸。2血浆pH值主要处决于 的比值,比值增大为 中毒,比值减小为 中毒。3成酸食物常指的是 、 、 。4体内调节酸碱平衡的机构主要有 、 、 。5肾脏对酸碱平衡调节的原则是排出 酸, 并 血中的碱储量。6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交换、 交换、 交换来实现。7当体内酸性物质来源过多,血液pH ,肺呼吸 ,呼出较多的 。8血浆中的 成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血浆对 的缓冲能力, 故

13、称为 。9按起因不同,酸碱平衡失调可分为 、 、 和呼吸性碱中毒。10酸中毒时肾小管 交换加强, 交换减弱,故易引起 症。11高血钾者,肾脏 交换加强, 交换减弱,故易引起 中毒。12呼吸性酸中毒时,PCO2 ,肾小管泌氢泌氨 。NaHCO3重吸收 。13代谢性碱中毒时,血浆中NaHCO3原发性 ,肺呼出CO2 ,肾小管泌氢泌氨 。四、名词解释1.固定酸 2.挥发性酸 3.成酸食物 4.成碱食物 5.呼吸性碱中毒 6.呼吸性酸中毒 7.代谢性酸中毒 8.代谢性碱中毒 9.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10.碱储 11.碳酸酐酶 12.酸碱平衡 13.二氧化碳结合力五、问答题1简述血液缓冲、肺和肾在酸碱平

14、衡调节中的主要作用。2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病原因。3简述代谢性碱中毒引起血钾降低的机制。4长时间饥饿可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5简述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调节。6严重腹泻可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7简述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主要代偿调节。8导致低血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9体内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是如何产生的?10举例说明NaHCO3/H2CO3对固定酸或碱是如何进行缓冲的?11试述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12试述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13试述酸碱平衡与血钾浓度的关系。14糖尿病酸中毒体内代谢将有哪些变化?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A 2.B 3.A 4.C 5.E 6.C

15、7.D 8.A 9.E 10.B 11.B 12.B 13.A 14.A 15.C 16.A 17.A 18.A 19.C 20.B 21.B 22.A 23.C 24.D 25.D 26.C 27.C 28.B 29.E 30.A 31.C 32.A 33.D 34. D二、多项选择题1A、D 2A、B、C、D 3D、E 4A、B、D 5C、E 6A、B 7A、C 8A、B、E 9A、C 10C、D、E 11B、D 12A、B、D、E13B、D 14B、E 15A、D 16A、C 17A、D 18A、C、D 19B、C 三、填空题1碳酸氢盐缓冲系 固定酸 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2NaHCO3

16、/H2CO3 碱 酸3糖 脂肪 蛋白质4血液缓冲系 肺脏 肾脏5固定 维持 保留6H+-Na+ NH4+-Na+ K+-Na+7降低 加快 CO28NaHCO3 固定酸 碱储7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10H+-Na+ K+-Na+ 高血钾11K+-Na+ H+-Na+ 酸12升高 加强 增加13增加 减少 减少四、名词解释1由糖、脂肪、核酸和氨基酸等代谢产生的酸性中间产物,不能以CO2形式从肺呼出体外,被称为非挥发性酸或固定酸。2指体内糖、脂和蛋白质分解生成的CO2和H2O,两者结合成H2CO3,又以CO2形式从肺部呼出体外,被称为挥发性酸,即碳酸。3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因

17、在体内分解代谢后产生大量的挥发性酸和固定酸,故称为成酸食物。4食物(常指瓜果、蔬菜)中存在的有机酸钾、钠盐,其K+、Na+可与体内碳酸氢根结合,增加碳酸氢钠含量,故称成碱食物。5由于换气过度引起CO2排出过多,导致H2CO3原发性降低而致的碱中毒。6由于肺功能障碍,血浆中的CO2堆积,导致H2CO3原发性升高而致的酸中毒。7由于固定酸产生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血浆NaHCO3原发性减少所致的酸中毒。8由于固定酸丢失过多,或摄入碱性物质过多,导致血浆NaHCO3原发性增多所致的碱中毒。9固定酸产生过多或碱性物质丢失过多,经机体代偿后血液pH值仍维持在正常范围的酸中毒。10指血浆中的Na

18、HCO3,因其浓度大,缓冲能力强,一定程度上可代表血浆缓冲固定酸的能力,故称碱储。11主要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红细胞内, 能可逆地催化H2O+CO2 H2CO3反应的酶。12机体调节酸碱性物质的含量和比例,维持体液pH值处于恒定范围的过程。13在25,PCO2为532Kpa的标准状态下,每升血浆中,以HCO3形式所结合的CO2毫摩尔数。正常值为2231mmol/L。五、问答题1体内酸碱平衡调节机制有:(1)血液缓冲:血液中存在的缓冲系有碳酸氢盐、磷酸氢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血浆中NaHCO3/H2CO3缓冲系为最重要,红细胞内重要缓冲系是HHb/KHb、HHbO2/KH

19、bO2,缓冲系作用机制是把较强的酸或碱转变为较弱的酸或碱。(2)肺脏调节:肺脏通过控制CO2的排出量来调节血浆H2CO3浓度。(3)肾脏调节:肾脏通过控制固定酸的排出和NaHCO3重吸收来调节酸碱平衡。2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1)固定酸生成过多;(2)肾脏排酸减少;(3)碱性物质丢失多;(4)高血K+。呼吸性酸中毒的发病原因是:呼吸障碍使CO2在体内过多潴留,如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气肿、异物堵塞气管、有机磷中毒和溺水等。3(1)钾进入细胞内:碱中毒时,细胞外H+浓度降低,细胞内H+释出细胞外,同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内,使血钾下降;(2)肾小管细胞排K+增多:碱中毒时, 使肾小管细胞内K+多H+

20、少,加之肾小管细胞内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因而使小管细胞H+-Na+交换减少,K+-Na+交换增强,肾脏排K+增多而引起血钾降低。4长时间饥饿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当体内糖原耗尽后,脂肪大量动员供能,使肝内生酮速度超过肝外利用速度,导致血中酮体酸(固定酸)增多,血浆pH下降, 发生代谢性酸中毒。5呼吸性酸中毒时,PCO2升高和H+浓度升高可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肾泌H+、泌NH3+和HCO3重吸收增加,H+随尿排出增多,使血浆中HCO3/H2CO3接近20/1,血浆pH相对恒定。6严重腹泻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肠道消化液中HCO3的含量高于血浆,严重腹泻可引起

21、HCO3-大量丢失,血浆HCO3浓度降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7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浆H+浓度降低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肾泌H+、泌NH3+减少,对HCO3重吸收和重新生成减少,血浆HCO3浓度呈代偿性降低,使HCO3-/H2CO3接近于20/1,以维持血浆pH值相对恒定。8(1)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2)摄入不足;(3)代谢性碱中毒,由于肾脏H+-Na+交换减少,K+-Na+交换增加,使血钾下降;(4)糖原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加强,使钾进入细胞内增加,血钾减少;(5)醛固酮分泌过多。9酸性物质的产生:(1)糖、脂肪、氨基酸氧化分解产生的CO2溶于水中即为碳酸(挥

22、发性酸);(2)糖、脂肪、氨基酸、核苷酸分解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乳酸、脂肪酸、酮体、硫酸、磷酸等(固定酸);(3)食物和药物中的成酸物质及少量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产生于食物或药物中的成碱物质及少量碱性物质。如蔬菜、水果中的有机酸钾盐或钠盐,在体内即分解为碱性的钠离子或钾离子,Na+与K+与体液中HCO3结合,从而增加了血中碱性的NaHCO3含量。10当酸性物质增加时(严重糖尿病引起酮症酸中毒),NaHCO3+乙酰乙酸H2CO3+乙酰乙酸Na+,从而将较强的酮体酸转变为较弱的碳酸,H2CO3进一步分解为H2O+CO2,CO2随肺呼出。当碱性物质增加时,H2CO3+NaCO3-2NaHCO3,把较强

23、的碱转变为较弱的碱,NaHCO3又可通过肾脏的调节使血浆中NaHCO3保持一定水平。11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排出CO2的多少,从而调节血浆H2CO3的浓度以保持NaHCO3/H2CO3比例为正常范围。当血浆H+浓度增高时,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呼出CO2增加,PCO2呈代偿性降低。当血浆pH值升高时,抑制呼吸中枢,呼吸变浅变慢,呼出CO2减少,保留血中的H2CO3含量。12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排出固定酸,保留并维持血中碱储量来完成。当血浆pH降低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增强,促进肾脏泌氢和重吸收NaHCO3,磷酸盐的酸化加强,增加H+的排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谷

24、氨酰胺酶活性增强,泌NH3增多,铵盐排出增多。当血浆pH升高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减弱,H+-Na+交换和NH4+-Na+交换减弱,K+-Na+交换增强,降低H+的排出,NaHCO3重吸收减少。13当血钾浓度高时,部分K+进入细胞内与H+交换:肾小管细胞泌K+加强,K+-Na+交换增加,H+-Na+交换减少,导致酸中毒。尿钾排出增多,排H+减少,尿pH值增大。反之,血钾浓度降低时,部分H+进入细胞内与K+交换:肾小管细胞泌H+加强,H+-Na+交换增加,K+-Na+交换减少,导致碱中毒。尿钾排出减少,排H+增多,尿pH值下降,呈酸性。14(1)血糖升高,尿糖出现;(2)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浆酮体增加,呈酸性,尿中出现酮体;(3)因酸性酮体增加,血浆NaHCO3浓度减少,二氧化碳结合率下降;(4)PCO2相对量较高,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CO2排出增多,PCO2由正常逐渐下降,即H2CO3呈代偿性下降;(5)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H+-Na+交换,NH4+-Na+交换,减少K+-Na+交换,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性高血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