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9 ,大小:1.33MB ,
资源ID:1374567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7456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理选修Ⅴ湘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导学案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理选修Ⅴ湘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导学案总结.docx

1、地理选修湘教版自然灾害与防治导学案总结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学习目标】1.理解灾害和自然灾害的概念,并能从自然灾害的两个属性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标示语、标注序号。2.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形成及自然灾害的特点。3.将预习案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限时15分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灾害:危及人类_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_和_两类。2.自然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_现象和过程。

2、(2)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地球各圈层的_。如大气圈的变异活动可以引起_,水圈的变异活动可以引起_,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可以引起_。这些都反映了自然灾害的_属性。(3)自然变异活动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_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_属性。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_工作。2.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3.什么是“百年一遇”灾害?4.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两方面:_、_具有联系性。5.通过采取_、_、_、_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预习自测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

3、现象和过程都是自然灾害B.自然变异现象都是自然灾害C.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D.目前,人类遇到的灾害都是自然灾害2.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月球上的火山爆发 B.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坠落C.大桥设计不科学导致大桥垮塌 D.山洪冲毁道路和村庄3.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2009年2月22日,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78名矿工遇难B.2009年1月30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一起重大车祸,至少造成7名中国游客死亡C.2010年2月27日14:34,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已确认身份的遇难者达到452人,另有数百人下落不明D.某一地区出现连续性暴雨4.

4、当地时间2010年4月14日,冰岛火山时隔近1个月再度喷发,释放出上次喷发时10到20倍的能量。冰岛火山所处的孕灾环境主要是()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5.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日本面积不大,自然灾害频发;巴西面积很大,自然灾害较少发生;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B.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减轻的C.自然灾害的联系性就是灾害之间的联系性D.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6.亚洲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大洲,澳大利亚大陆、西欧则是自然灾害发生较少的区域。反映出自然灾害的特征是()A.广泛性 B.区域性 C.频繁性 D.不可避免性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

5、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8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自主质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合作探究案1.阅读教材P4材料“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分析为什么日本多地质灾害?2.读教材图1-7,思考以下问题:(1)近几十年来,自然

6、灾害的发生次数呈现什么趋势?(2)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阅读下列四则案例,分析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特点?A.日本神户在1955以前的几十年中有记录的赤潮仅5次,而10年后的1965年,一年发生了44次,至1975年高达300多次。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以往20年间,自然灾害已造成大约300万人死亡。B.英国科学家预测,如果1906年发生在旧金山那样的大地震,再次在旧金山或洛杉矶发生,死亡人数将达l.1万和l.4;0,经济损失将达550亿美元,综合损失是1906年的数十倍。l995年1月17日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的灾害经济损

7、失之最。C.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l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l029次,较大的旱灾l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l020年出现一次。D.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北纬4041,东经12250)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l621千米,震中烈度为 IV度强。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了临震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截至当地时间2011年6月19日,智利的普耶韦

8、科登考耶火山已经持续喷发了15天。由于智利本国地形狭长,大量的火山灰随着气流由西向东飘过安第斯山脉后才缓缓降落,导致邻国阿根廷反而成为这次自然灾害的最大受害者。(1)火山喷发会带来哪些危害?(2)火山喷发是否“百害而无一利”?巩固提高案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13题。1.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9、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3.下面不属于自然灾害的现象是( )A.雷电击毁建筑物 B.水俣病 C.大风吹折树木 D.氟骨病4.火灾作为自然灾害能直接造成下列哪种资源的损毁(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气候资源据观测发现火星上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喷发的规模远远大于地球。据此回答56题。5.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属于( )A.类地行星 B.巨行星 C.远日行星 D.河外星系6.火星上的火山喷发是( )A.自然灾害 B.环境问题 C.自然异变 D.致灾因子7.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是(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人员伤亡

10、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8.下列受灾体的损毁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是( )A.人员伤亡 B.社会失稳 C.资源破坏 D.文物古迹损坏9.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财产的损失而言具有的特点是( )A.滞后性和隐蔽性 B.长远性和超前性 C.广泛性和间接性 D.滞后性和地域性10.能够有效地减弱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灾害强度 C.防抗灾能力 D.致灾因子11.世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以10年为一单位)在逐渐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地关系不和谐的极端表现 B.自然的异常变化在加强C.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D.交通发展,事故接连不断12.读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11、一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古城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了2万人死亡震惊世界。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近百年来罕见的89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高达10米的海啸,向附近的东南亚国家沿海地区呼啸而去,已造成24万人死亡。材料二 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多国示意图。(1)巴姆地震和这次地震海啸在成因上的相似点是_,苏门答腊岛可能向_方向移动。(2)材料中的巴姆地震和印度洋海啸是否构成了自然灾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斯里兰卡比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距离震中远,但遇难人数却是后者的几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自主质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自我评价

12、】评价体系:a学习态度 b学习习惯与方法 c回答与解决问题 d学习效果 【教师评价】评价等级选择:A B C( A=好;B=中;C=有待改进)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学习目标】1.气象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2.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3.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 4.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标示语、标注序号。2。理解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和物灾害各类型的概念和灾害,3。将预习案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限时15分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气象灾害1.气象灾害的概念:气象灾害是指因 而导致的

13、灾害。一般来说,气象灾害主要包括 、洪涝和 。2.干旱概念:指长期 或无降水。危害:干旱可导致 干枯死亡,使河流、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 困难,局部地区的 。分布: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 区。3.洪涝:洪水灾害:指由于 、 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水位急涨、水量猛增,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它会危害农业生产、破坏房屋和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雨涝灾害:指由大雨、暴雨或 等使低洼地区 、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 、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 ,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主要分布在沿河、 、 地区。4.热带气旋概念:指发生在热带洋面的 。危害:

14、强烈的热带气旋,会形成 、 、 ,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物,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 和 。分布:我国东南沿海、 和东南亚国家; 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海地区和 东部海岸。5.其他气象灾害:大风、冰雹、 、雪灾、 、龙卷风、雷暴、 、连阴雨、冻雨、雨雾等。二、地质灾害1.概念:指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 恶化,并危害人类 的现象或过程。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有 、滑坡、泥石流、 、地面塌陷、地裂缝等。2.地震震级: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与 大小有关。烈度: 越高, 越浅,烈度越大;距离 越远,烈度越小。危害:a直接危害:人员伤亡、 和其他工程设施;b次

15、生危害:火灾、 、煤气和有毒气体泄露、 ,以及 、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 。3.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斜坡上的 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结构面整体顺坡下滑。泥石流:由 、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 的特殊洪流。主要危害:滑坡、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常见自然灾害,滑坡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 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 ,泥石流的危害除此之外,对 、矿山、乡村带来 冲於。三、海洋灾害1.概念:指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 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 的自然灾害。2.风暴潮:概念: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由 气旋或 气旋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分类: 带风暴潮和 带风暴潮。危害:风暴潮可以颠覆

16、、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 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3.其他海洋灾害: 、海浪、海冰、 等。四、生物灾害1.概念:由 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2.农林牧生物灾害:概念:在农耕区、林区、牧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在农作物、 、 、 等生物中,病害、 、草害、鼠害暴发或流行的现象。危害:常常给农业、 、 生产造成重大损失。3.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概念:由于人们 、 或雷电、煤等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 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危害:除烧毁大量 、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外,还会对特定地区的 产生不良影响。预习自测1.造成虫害和病害的共同因素是( )A.外来病原

17、体入侵 B.有害生物的大规模繁殖C.适宜的气候条件 D.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的减少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23题。2.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热带气旋 副热带高压 温带气旋 极地大陆气团 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极地高气压 A B C D3.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B.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C.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D.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4.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气候干旱 水灾频繁 台风多发 A B C D5.下列关于海啸

18、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海啸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B.海啸是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C.只有海底地震才能诱发海啸 D. 海啸能瞬间形成滔天巨浪,摧毁堤坝,涌入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 亳克/升的自然灾害。6.2006 年1 月20 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 )南粤大地的干旱 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珠江流域内用水

19、量大 离岸风的吹拂A B C D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A. B.C.D.8.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9.我国很多地方都分布有虫神庙,由此可以判断当地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病害 B.干旱 C.洪涝 D.鼠疫10.下列关于森林过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是一种自然灾害 B.森林火灾的主火源是天然火源C.森林火灾的危害大小与风力的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有关D.森林火灾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自主质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合作探究案

20、探究一.教材图1-13“世界热带气旋主要路径示意图” 1.读图1-13,找出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三个地区,分析这些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2.从气压状况分析,热带气旋属于低压系统还是高压系统?探究二.教材图1-18“世界浅源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区多地震。3.伊朗为什么多发地震?4.地震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巩固提高案人民网2011年6月22日讯:据南方电视台报道,飓风“贝亚特里斯”带来的强风暴经过墨西哥太平洋海岸,在阿卡普尔科造成3人死亡,150处住房受损。据此完成13题。1下列海域最有可能形

21、成台风(飓风)的是()2下面关于“贝亚特里斯”飓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贝亚特里斯”飓风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上B“贝亚特里斯”飓风是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C“贝亚特里斯”飓风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D“贝亚特里斯”飓风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3下列能表示“贝亚特里斯”飓风天气系统的是()读下图,回答45题。4该图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A泥石流 B风暴潮 C干旱 D盐渍化5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减少6洪水和雨涝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A江河上游地区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D降水丰富

22、的山地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天气现象是()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8该天气系统是()A快行冷锋 B反气旋C强热带气旋 D准静止锋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材料二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地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华南地区1143397华北平原9.873134.2长江中下游22451815西北干旱区32291029材料三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1

2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自主质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自我评价】评价体系:a学习态度 b学习习惯与方法 c回答与解决问题 d学习效果 【教师评价】评价等级选择:A B C( A=好;B=中;C=有待改进)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导致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人为因素及其后果。2.了解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说明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3.掌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

24、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及其严重后果。4.了解人类大型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从而警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标示语、标注序号。2理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3将预习案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4. 限时15分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常见的生态破坏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造成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_等,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的_和_。2土壤侵蚀加剧(1)概念:土壤侵蚀加剧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_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

25、然增加的侵蚀。(2)后果:在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_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容易诱发_、_、_灾害,在远离侵蚀区的下游,增加_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人为因素:主要是_、乱砍滥伐、_等不合理耕作而造成的植被破坏与地表裸露,从而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的速度。从世界范围看,_和不适当的_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2)危害: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_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随着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越来越多,其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导致的损害是区域性的,而_、臭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则是全球性的。2全球气候变暖(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的增加。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破坏和大气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2)后果:全球气候变暖导致_上升,加上“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