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8KB ,
资源ID:137852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785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陈春花)正确理解管理和树立正确的.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陈春花)正确理解管理和树立正确的.doc

1、中国管理10大解析读书会精彩点评之一 编者按:二期精鹰工程第九模块课程的内容之一是中国管理10大解析读书分享。全体精鹰学员分为10个组,分别对此书其中一章内容向大家交流分享读书的感悟和收获。而该书作者陈春花教授,则针对大家的分享内容进行点评和延伸阐述。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分享到陈春花教授的精彩点评,我们将她点评的精要内容进行整理,并分期连载。当然,为了更好地理解陈春花教授的管理思想,以助于构建一个清晰正确的管理观,我们建议大家抽时间阅读中国管理10大解析原著,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正确理解管理和树立正确的管理观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我当年写中国管理10大解析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

2、听到很多质疑,说管理理论没有用,说理论跟实践的差距太大。西方组织跟中国组织差距很大,虽然他们的很多理论讲得都很对,但是没办法用。我教组织行为学这门课16年了,一直听到以上这种论调。管理理论在西方被证明是对的,经过300多年的企业发展史,他们创造出全世界最庞大的财富,他们的人均产出效率是极高的。大家认为西方的理论拿到中国来不好用,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在管理行为上是错误的,我们要解决在中国怎样应用这些理论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我一直认为中国企业、中国员工,包括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很努力地工作,我自己的工作时间就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我们很多员工也长达十几个小时,每个人都很疲惫,可是这么辛苦地工作,我个

3、人认为我们产出结果并不理想。2006年我看到一组数字,中国人均劳动力产出只有美国人均劳动力产出的4.4%,只有德国的5.5%。我们是一群非常勤奋的人,有学习力,又很有智慧,但是我们的产出跟别人比较起来却非常低。原因到底在哪里?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管理的效率太低,我们很多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真正的有效产出大概只有34个小时,其他 89个小时是无效的,是浪费的。所以,我下决心,一定要找出我们管理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正确理解管理 要研究和解决管理的有效性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管理本身。 如何正确地理解管理,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个层面是定义的理解,管理最奇特的地方在于,把同样的人

4、和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的管理者,你会看到他们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我分别给10个人10万块钱,你会发现他们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奥秘所在,也是管理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让人和资源结合在一起产生最大效果,对管理者最大的挑战就是他有没有能力让事情是有效的。你能不能够让所有人、所有资源因为你的存在而有效?这是管理最有技巧的地方,也是他最有价值的地方。当你从事管理的时候,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因为是你决定这群人的价值,所以彼得德鲁克在定义什么叫管理者的时候,他讲得非常清楚:管理者本身是没有绩效的,他的绩效取决于他的上司和他的下属。当他的上司和他的下属都有绩效的时候,管理

5、者就有了绩效。 管理者就是决策的制定者,如果对这点理解不透彻,我们做管理决策的时候就一定有困难。大家一定要非常清楚地理解,管理者做决策的时候,他最主要的是要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我要来判断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的管理做得好不好,我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会先问人力资源总监,你下面几个人力资源经理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我记下他的答案,然后我就找人力资源经理,问他你认为你这个岗位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如果这个总监和经理两个人所说的是一致的,那么人力资源总监就是合格的,如果不一致,那么这个人力资源总监就是不合格的。 刚才大家讲执行,我非常同意,但是只有上下认为重要的事情是一致的

6、,才会有执行力。如果上下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并不一致,那就一定不会有执行力。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做的就是告诉下属,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管理并没有大的事情,就是对一个一个细节的安排,然后让这些细节上下达成一致。 对管理第二个层面的理解是,管理是一门学问,它是有规律的。所谓学问就是你能够找到它的规律,能够举一反三。你学会了100个概念,能够倒背如流,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还不能够说是有学问,只能叫做“有概念”。你可能只记得一个概念,其他的都不记得,但是你能够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并能触类旁通,不断地复制,那么这个人就是有学问。我们一定要找到管理的规律。比如说人力资源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就是:所有

7、人辞职的真正原因都不是辞职本人所说的原因,这就是规律,你做人力资源就要懂这个规律,就不要对辞职的人做很多离职的研究,然后根据他离职的原因做改进,那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真正的原因他根本不会告诉你,他告诉你的原因都不是他辞职的真正原因。你很努力地分析离职的原因,但一定还是有很多人会辞职。你要是懂得这个规律,就不要过分去分析辞职的原因,而是分析员工能够留下来的原因,并加以改善和巩固。树立正确的管理观 我倡导的管理观是: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管理是一种分配,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针对“管理只对绩效负责”这一点,我发现我们在管理中经常出现一些误区,未能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是功劳和苦劳。我们很多人都认为

8、我有苦劳就行了,还说什么我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我有苦劳,我没有苦劳我还有疲劳,我实在没有疲劳我最后还有肺痨,我把病都给你了。大家要清楚,当这种逻辑存在的时候,组织的绩效就被伤害了。我告诉各位,苦劳不会产生绩效,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因此我们不能过分强调苦劳。 第二是态度与能力。现在很多人在管理当中喜欢看态度,认为态度决定一切。我很郑重地告诉各位,态度的确是决定一切,但是如果态度不能转化为能力,态度就没有任何意义。态度是很重要,但是真正产生绩效的实际是能力,光态度好但没有能力,那没有用。我个人觉得中国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看态度太多,看能力太少。甚至常常听到有人这么说,这个家伙是有能耐,可是我

9、不喜欢他的态度,然后就把他干掉,这是严重违背“管理为绩效负责”原则的。我很希望各位端正态度,但是更要贡献能力,产生绩效。 第三是德与才。 德和才,你到底要哪一个?我每次问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都是要德才兼备,挺贪心的。我一直认为中国德才兼备的人很少。如果一个人德才兼备的话,那就不是你管他而是他管你了。所以你要接受和容忍下属的“德才未必兼备”,接受他会犯错误这个现实。 我们讲德的概念实际上是从道德延伸出来的,我们传统的道德概念是人性本善,而西方是人性本恶。西方的整个管理理论就是基于人本恶而产生的,他们的管理很有效。我们是性本善,但我们的管理反而效率不高。为什么?因为我们发现一个人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觉

10、得这个人还是好人,所以错了就错了,不会去追究他的责任。管理学的基础是经济学和行为学。经济学说人的本性是私和贪,行为学说人的本性懒和惰,我们的本性几乎是一样的,这是人性的弱点,正是有这些弱点,我们才可以激发他成为英雄,我们才可以激发他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高尚的人,才能把管理的价值体现出来。如果他已经是一个纯粹的、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就轮不到你管了。 我告诉各位,德是一个自我控制、自我修养的过程,是一个自律的概念。德不是管理的因素,你没办法管理一个人的德,你只能管人的行为。但是有两点我要特别提醒大家,否则你们会有误区,以为不用管品德了。在两种情况下关注德比关注才更为重要,要做到德第一而

11、才第二。一是招聘的时候,品德是排在第一位的,才干可以培养,而品德是无法培养的;二是提拔、晋升的时候,品德排第一。不能只是凭他的才干提拔,更要凭他的品德提拔,因为品德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不是才干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以上两种情况之外,才干比品德重要,因为只有才干才会有绩效,德也要转化为才,才有绩效。 管理是一个分配的过程,分配权利、责任和利益,责、权、利三者分成等边三角形的管理才会有效,只要长短不一就会出现问题,三者一定要相等管理才会有效。 最后一条管理观是“管理要服务于经营。”我们谈管理是服务,是指管理要为经营服务,而不是为下属服务。为什么管理要为经营服务呢?因为经营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要选择对的事

12、做。管理是什么呢?把事做对。比如说你的经营战略是低成本,是薄利多销,在这种情况下,你在管理中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管成本、管规模。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是薄利多销的,但是我要问的是,这些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水平够不够?如果不够,这个经营战略就不会实现;如果你说我不做薄利多销,我做产品领先,那你就得管理好品质、管理好品牌;如果做服务,那就要管理流程,如果说要做定制经营,那就要做柔性化管理。 管理要做什么是由经营决定的,而不是由管理者决定的。TCL今天要不要做流程再造,那取决于我们现在的经营在做什么,如果是由服务创造最大价值的,那么流程再造就是必须的;如果是用低成本的概念,薄利多销的话,流程再造就不对了。为什么?你的管理水平不能超过了经营水平,当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结果就是亏损。所以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的亏损有可能是因为管理水平太高导致的。我们一定要了解,管理一定要跟经营匹配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由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杨军 整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