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279.99KB ,
资源ID:1388536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8853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高一化学高考总复习专题一 第二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高一化学高考总复习专题一 第二单元.docx

1、苏教版高一化学高考总复习专题一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1现有三组实验: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解析: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法分离;碘易溶于CCl4,故用蒸馏法分离;用酒精浸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萃取反应物质。答案:C2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

2、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解析:乙白色沉淀沉淀溶解,乙为Al2(SO4)3,丁为NaOH,甲无现象,甲:BaCl2,则丙为FeSO4。答案:D3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解析:此题的主要目的是:既除去原混合溶液中的Ba2,但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Na 或SO)。解题思路

3、如下: 答案:D4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A B C D解析:根据题给试剂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应为;因需制取干燥的O2,均可作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只能选用,故正确的组合应为或。答案:C5. 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A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 B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C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D硫酸氢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解析:选项B中的硫酸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反应可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分别与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消失,而且,将硫酸铝与氢氧

4、化钠混合时,如果将前者滴入后者,由于氢氧化钠过量,开始无沉淀产生,随着滴入的硫酸铝逐渐增加,后来逐渐有沉淀生成;反之,若将氢氧化钠滴入硫酸铝中,则生成的沉淀逐渐增多,直至最高限量沉淀又逐渐溶解,这样,将不难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铝两种溶液。将硫酸和氯化钠两种溶液分别滴入氢氧化铝中,从而可使氢氧化铝溶解即能从中区别出硫酸,可见,选项B为本题答案。答案:B6对下列各组物质:NaNO3和NaCl;CaCl2和CaCO3;MnO2和KCl;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只有 B C D解析: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需的条件是

5、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两者都易溶;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CaCl2易溶,CaCO3难溶;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答案:C7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苯、酒精、硝基苯 B食盐、烧碱、硝酸铵C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D氧化铜、二氧化锰、活性炭解析:A中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苯与水、硝基苯与水均能出现分层,苯在水的上层,而硝基苯则在水的下层;B中利用溶解放热吸热鉴别;C中碳酸钙不溶于水,蔗糖水溶液呈无色,硫酸铜粉末溶于水显蓝色,答案为D。答案:D8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

6、是()ABa(OH)2、KSCN、NaCl、Mg(NO3)2(FeCl3溶液)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CNH4Br、K2CO3、NaI、CaCl2(AgNO3溶液)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解析:本题是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实验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的考查。A中可先利用FeCl3鉴别出Ba(OH)2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和KSCN(产生血红色溶液),然后再利用Ba(OH)2鉴别出Mg(NO3)2(产生白色沉淀),最后一种为NaC

7、l,故能鉴别;B中可利用将H2SO4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NaHC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O3,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H4)2SO3,余下的为NaNO3,故能鉴别;D中可利用将KOH分别逐滴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CuSO4,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的为AlCl3,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NH4)3PO4的方法来鉴别。故选C。答案:C9. 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

8、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并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AMgMg(NO3)2BMgMgCl2Mg(OH)2Mg(NO3)2CMgMgOMg(NO3)2DMgMgSO4Mg(NO3)2解析:A、D项在反应过程中均产生了污染环境的物质,且原料利用率低;B项中步骤较复杂,所用试剂较多,浪费了资源;C项步骤简单,原料丰富,利用率高。答案:C10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有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2CO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NH4)2CO3用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好?你选择的是_,其理由是_。判断(NH4)2CO3已除尽的方法是_。

9、(2)除去SO的方法是_。判断SO已除尽的方法是_。解析:比较NaCl和(NH4)2CO3的性质差异结合除杂的基本原则,不难得出加热好。判断(NH4)2CO3是否被除尽时,要注意的只能用盐酸,否则会带来杂质。除去SO是使用过量的BaCl2溶液,接着又要用过量的Na2CO3溶液来除去过量的BaCl2(二者不能颠倒),最后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答案:(1)加热好因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将残留物溶于水后加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2)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后,滤液中加入盐酸取加入BaCl2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少量BaCl2,看是否有白色

10、沉淀生成11(2008全国理综,28)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CO,SO,SO,Cl,Br,I。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测得混合液呈碱性;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实验_;实验_;实验_;实验_;实验_。(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解析:(1)测得混合液呈碱性,则一定至少

11、含有SO和CO中的一种,因为它们水解显碱性;加入HCl后,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一定有CO,而无SO,若有SO,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加入CCl4并滴加氯水,CCl4层未变色,说明一定无I和Br,若有Br和I,氯水会将它们氧化生成Br2和I2;加入BaCl2能产生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加入HNO3酸化后,再加入过量的AgNO3产生了白色沉淀,则一定有Cl,产生了AgCl沉淀。(2)不能确定的只有NO。答案:(1)CO和SO可能存在,因它们水解显碱性CO肯定存在,因产生的气体是:CO2;SO不存在,因为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Br,I不存在,因没有

12、溴和碘的颜色出现SO存在,因BaSO4不溶于盐酸Cl存在,因与Ag形成白色沉淀(2)NO12某学生设计了一套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2)该实验的反应物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3)实验用品:实验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夹)、储气瓶(两个)、直管活塞(K1、K2)、止水夹(K3)、橡胶管、橡胶塞以及若干玻璃管连件外,还有哪几种(写仪器名称)_,实验所用试剂为_。(4)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最好方法是_。(5)实验步骤:按上图连接好仪器装置;扭开活塞K1和K2,主要现象为_;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止水夹K3,要使烧瓶内产生喷泉可采用的方法是_。解析

13、:(1)因题干中注明该装置是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装置,将此信息与图中物质相关联,可知目的为验证NO易被氧气氧化和NO2可与H2O反应的性质。(2)2NOO2=2NO2,3NO2H2O=2HNO3NO(3)纵观整套装置,除题干所述的仪器外,还剩下的主要仪器有圆底烧瓶和烧杯,所用试剂也由读图可知。(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属于中学实验的常考考点,类似的考题较多。本问应从装置的特点来思考。可用储水瓶中的水排储气瓶中的空气至圆底烧瓶中,使之形成水压。若装置不漏气,则储气瓶中水位将不再上升。(5)通过现象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从喷泉的反应物质出发寻找答案。因为当外压大于内压时喷入,如课本中氨水的喷泉实验;当内压

14、大于外压时喷出,如火山喷发。本操作应抓住NO2与H2O接触后发生反应而导致体积减小去思考,要特别留心“打开K3”这一环节。答案:(1)验证NO与O2反应、NO2与H2O反应(2)2NOO2=2NO2,3NO2H2O=2HNO3NO(3)圆底烧瓶和烧杯NO、O2、H2O(4)安装好装置,先夹上K3,关闭K1,打开K2,在储水瓶中装入水。再打开K1,使水注入储气瓶。片刻,储气瓶中水位不再上升,储水瓶中水位不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其气密性不好(5)盛NO的烧瓶内出现红棕色,盛O2的储气瓶中液面上升,储水瓶中液面下降用手或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13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

15、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_,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B石棉网C泥三角D表面皿E坩埚钳F试管夹(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3)通过途径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冷却结晶、_、自

16、然干燥。(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相比,途径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_次。(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解析:(1)因坩埚加热后温度较高,应放在泥三角上进行加热,且取用坩埚时要用坩埚钳,并且为防止坩埚炸裂和烧坏桌面,灼烧后的坩埚要在石棉网上冷却,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2)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热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3)利用途径制取胆矾时,必须先加酸将

17、氧化铜溶解,加热通氧气将Cu氧化,过滤除去粗制氧化铜中的不溶物杂质后,然后再蒸发溶剂,冷却结晶,再过滤得晶体,最后将其干燥,由此可写出答案。(4)根据途径的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和途径的反应方程式2CuO22H2SO4(稀) 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的优点是:产生等量的胆矾比途径耗硫酸少;途径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SO2)。(5)称量操作至少进行4次,分别是:称量坩埚;称量加入晶体后的坩埚;称量加热冷却后的坩埚;称量再加热、再冷却后的坩埚至两次称量的值相差不超过0.1 g。(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是加热温度过高使CuSO4晶体中的CuSO4分

18、解了,其他三项均使x值偏低。答案:(1)CEB(2)AB(3)蒸发浓缩过滤(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消耗硫酸少途径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4(6)a 1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A、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B装置之后缺少干燥装置C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解析:A、B、C均导致测得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增加,氢元素的质量偏大;A、B项测得氧元素的质量为真实值,则氢元素质量偏大,故有m(H)m(O)18;C中测得的氧元素的质量偏小(因装

19、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这时测得的氢元素的质量为“真实值”,故有m(H)m(O)18。答案:D2现有Al2(SO4)3、Ba(NO3)2、NaOH、CuCl2、KCl等5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可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由外观特征可确定CuCl2,再向余下的四种试剂中加入CuCl2,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即为NaOH,再将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余下的3种试剂中,可确定Al2(SO4)3,再利用Al2(SO4)3确定Ba(NO3)2和KCl。答案:A3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气体品红溶液退色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2B气体气体白色沉淀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C某溶液冒白

20、雾白烟结论:原溶液一定是浓盐酸D某有色溶液紫色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解析:A项中O3、Cl2、NO2等都能使品红溶液退色;B项中H2S、CxHy、HCHO都可出现此现象;C项中浓HNO3等也有此现象。答案:D4(2008北京理综,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KOHNa2SO4AlCl3NaHCO3Ba(OH)2H2SO4HClNaAl(OH)4NaHSO4Ca(OH)2Na2CO3BaCl2A B C D解析:相互滴加时,Na2SO4滴入另外两种溶液中无明显现象,KOH和AlCl3相互滴加现象不同:KOH逐滴加入AlCl3中立刻产生沉淀,而AlCl3滴入KOH

21、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迅速产生大量沉淀,从而可以区别开来;相互滴加能产生两种白色沉淀的是Ba(OH)2,向两种白色沉淀中分别滴加NaHCO3或H2SO4,能够将一种白色沉淀溶解的是H2SO4;和相互滴加时无法区别。答案:A5某混合气体G可能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CuSO4,b.澄清石灰水,c.灼热CuO,d.碱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A . aaebfdc B. ccdbefa C . aaefbdc D. bbefadc 解析:首先用无水CuSO4检验水,然后用酸性品红溶液检验SO2,因为SO2和CO2

22、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应用酸性KMnO4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最后用碱石灰干燥剩余气体后,再用灼热CuO检验CO的存在。答案:C6.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解析:在Al3、Fe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Al(OH)3、Fe(OH)3沉淀,不能将Al3、Fe3分离;N2、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发生反应2CuO22CuO,O2被除去;乙醇中含有的少量水不能直接用蒸馏的方法除去,应先

23、加入CaO再蒸馏;在AgCl、Ag2CO3混合物中加入HCl,发生反应Ag2CO32HCl=2AgClH2OCO2,经过滤可得纯净的AgCl。答案:A7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流程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是()ACCOCO2Na2CO3BCuCu(NO3)2溶液Cu(OH)2CCaOCa(OH)2溶液NaOH溶液DFeFe2O3Fe2(SO4)3溶液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在实验室进行的物质的制备过程中,要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A项中实验室里用在空气中点燃单质碳来制备CO的方法,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B项中用硝酸银溶液与铜反应来制备Cu(NO3)2是不经济

24、的;D项中用铁点燃燃烧制备氧化铁在理论上不正确、操作上不可行;只有C符合要求。答案:C8 现有三组混合液: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乙醇和丁醇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两种液体互不相溶,采用分液法分离,中两种液体相溶,但沸点不同,用蒸馏法分离,中溴在有机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故采用萃取法分离。答案:C9下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固体与浓H2SO4反应制HCl解析:A项,缺

25、少加热装置,且CO2不宜用排水法收集,故A项不正确;由收集装置知气体不溶于水,C、D项不正确。答案:B10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的气体是()H2SHClNH3Cl2SO2C2H4A和 B和C和 D和解析:中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不能用水吸收Cl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Cl、SO2必须用防倒吸装置进行尾气处理。答案:B11下列实验的操作处理,能有效改变反应速率且达到要求的是()A为增大泡沫灭火器中的Al2(SO4)3与小苏打的反应速率,改用小苏打和苏打的混合物B为加快盐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又不减少氢气的量,可加少量硝酸银溶液C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为减慢反应速率,可以加入适量醋酸钠D用3 mL乙醇、2 mL浓H2SO4、2 mL冰醋酸制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可改用6 mL 乙醇、4 mL浓H2SO4、4 mL冰醋酸解析:A项改用小苏打与苏打的混合物后,反应速率减慢;B项加入AgNO3溶液后,由于在酸性条件下NO的强氧化性,不能制得H2,而得到NO;D项,改变纯液态物质的用量不改变反应速率,而C项中CH3COO与H结合生成弱酸,降低了H的浓度,减缓了反应速率。答案:C12.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下列尾气吸收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Cl2的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