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9.45KB ,
资源ID:140209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0209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Word版.docx

1、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Word版临床检验试题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1)肝炎病毒一、概念1.HBsAg2.HBcAg3.HBeAg二、填空题1肝炎病毒有 、 、 、 和 五种类型。2肝炎病毒中,由粪-口途径传播的有 、 ;由血液和垂直途径传播的有 、 、 ;属于DNA病毒的有 ;属于缺损病毒的是 ;已有疫苗可主动免疫的是 和 ;可进行细胞培养的是 。3HBV的外衣壳由 、 和 蛋白组成,构成HBV的 ;内衣壳由 组成;核心由 和 组成。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 和 ,猩猩和猿猴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5.甲型肝炎的血清抗体中,表示现症感染的抗体是 , 而表示既往感染的抗体是 。6.乙型肝炎

2、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血清标本,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种不同形态结构的颗粒,其传染性也不同, 即小球形颗粒和 以及 。7.乙型肝炎基因组为双股环壮DNA,内含4个开放读框(ORF),分别称为S区,C区, 和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经4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和 。 三、单选题1.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单股RNAB.双股RNAC.双股线状DNAD.双股环状DNAE.单股DNA2.可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A. HAV,HBV和HCVB. HBV,HCV和HDVC. HCV,HDV和HEVD. HDV,HEV和HAVE. HEV,HAV和HBV3.可传

3、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A.分娩和哺乳B.共用牙刷, 剃须刀等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D.性接触E.以上均可4.不符合血清HBsAg(+), 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乙型肝炎恢复期;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E.血清有强传染性。5.关于HAV,错误的是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C.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D.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E.隐性感染多件。6.目前最常引起输血后肝炎的是A.HAV;B.HBV;C.HCV;D.HDV;E.HEV7.对HBcAg叙述错误的是A.存在于Dane颗粒的内部;B.具有较强抗原性;C.不易在

4、血循环中检出;D.相应抗体具有保护作用;E.可在感染肝细胞膜上表达。8.可抵抗HBV感染的抗体主要是A.抗HBs IgA;B. 抗HBs IgG;C.抗HBe IgA;D. 抗HBc IgM;E. 抗HBc IgG;9.属于缺陷病毒的是A.HAV;B.HBV;C.HCV;D.HDV;E.HEV.10.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A.HBsAg;B.HBcAg;C.HBeAg;D.pre-S1;E.pre-S2. 11.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有A.HBsAg、HBcAg、HBeAg;B.HBsAg、抗HBe、抗HBc;C.HBsAg、抗HBs、HBeAg;D.抗HBe、抗HBs、抗HBc;

5、E.HBsAg、抗HBc、HBeAg.12.关于抗HBc IgM,正确的叙述是A.由HBV的表面抗原刺激产生B.阳性具有早期诊断价值C.有抗HBV感染作用D.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E.阳性表示疾病开始恢复13.不必接受HBIg被动免疫的人是A.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B.输入了HBsAg阳性血液者C.体表破损处沾染了HBeAg阳性血清者D.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E.接受了HBsAg阳性的器官移植者14.孕妇感染后病死率高的病毒是A.HAVB.HBVC.HCVD.HDVE.HEV15.甲型肝炎病毒属于A.嗜肝DNA病毒属;B.嗜肝RNA病毒属;C.肠道病毒属72型;D.嵌杯病毒科E.黄病毒科1

6、6.不是甲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性状的一项是A.病毒的核酸为单股正链RNA, 约含7.4103核苷酸碱基B.基因组编码病毒衣壳蛋白,含VP1, VP2, VP3, 无或可能存在小分子量的VP4多肽C.HAV可在原代肝细胞内增殖培养,并引起细胞病变效应(CPE)。D.HAV在组织细胞培养时增殖一代需3周以上,且很少释放到细胞外。E.HAV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1小时不被灭活。17.下列不是甲型肝炎特征的一项为A.甲肝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可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毛蚶等),食具等,而引起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及散发B.HA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输血传播C.甲肝的潜伏期为15-50天,在血清A

7、LT升高后5-6天开始从患者粪便中排病毒D.HAV在患者肝组织复制高峰时,肝脏病变并不最严重;或者说患者黄疸最重时,不是HAV复制的高峰之时E.甲肝患者发病2周后,其血清抗-HAV IgG阳转,其时患者基本停止从粪便排病毒。18.乙肝病毒基因组含有S,C,P和X区4个开放性读码框架,其中最易发生变异的是A.X区B.P区C.S区的PreS基因D.C区的C基因E.C区的PreC基因19.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很难在其血清中查出的抗原是A.HbsAgB.HbcAgC.HbeAgD.PreS1E.PreS220.下列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大多数HCV感染者呈不显

8、性感染,一旦发病,则已是慢性肝炎B.肝组织内因长期存在HCV而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C.HCV的抗原可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小球肾炎D.HC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癌E.感染HCV后,机体可依次出现血清抗-C33C、抗-C22及抗-100-3等中和抗体,病后免疫力稳固,可预防再次感染HCV.四、 问答题1.简述HBV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并列表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2.简述HAV和HEV的主要异同点。3.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4.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的组成。5.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6.简要说明对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与丙

9、型肝炎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答案:一、概念1.HBsAg:乙肝表面抗原。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和小球形颗粒及管型颗粒中。可大量存在于感染血清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2.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为乙肝病毒衣壳成分,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但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c抗体,抗体在血清中维持时间较长,低滴度抗体是过去感染的标志,高滴度时提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3.HBeAg:e抗原。游离于血清中,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一致,故可作为病毒有复制及血清具有感染性的一个指标。二、填空题1HAV,HBV,HCV,HDV,HEV.2HAV、HEV,HBV,HCV,HDV,HBV,HDV,HAV,

10、HBV,HAV.3S、pre-S1、pre-S2,HBsAg;HBcAg;双股非闭合环状DNA,DNA多聚酶。4.甲型肝炎的患者和隐性(亚临床)感染者。5.潜伏期未期,急性期早期。6.管状颗粒和Dane颗粒。7.P区,X区,。8.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三、 单选题1.D 2.B 3.E 4.C 5.D 6.C 7.D 8.B 9.D 10.B 11.E 12.B 13.D 14.E 15.B16.C 17.C 18.E 19.B 20.E四、问答题1.简述HBV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并列表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主要有3个抗原抗体体系(1)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为HBV病毒体外壳

11、蛋白,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和小球形颗粒及管型颗粒中。可大量存在于感染血清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2)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为乙肝病毒衣壳成分,不易在血循环中检出,但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c抗体,抗体在血清中维持时间较长,低滴度抗体是过去感染的标志,高滴度时提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3)HBeAg:e抗原。游离于血清中,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一致,故可作为病毒有复制及血清具有感染性的一个指标。诊断意义:2.简述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1)甲型肝炎的传染源包括甲型肝炎的患者和HAV隐性感染者(亚临床患者)。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为30天。从粪便中排出病

12、毒开始于发病前2周,止于发病后23周。传染性最强的时间为潜伏期未至发病初期。(2)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患者粪便污染了水源、食物、水产品(如蚶、蛎等贝类)、食具、玩具和卫生用具等引起水型、食物型爆发或流行及通过生活密切接触经消化道传播引起散在发病。其次HAV也可通过输血、注射(暴露于病毒血症时的血源或污染器械)传播,但几率很低。3.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形态、结构及基因组的组成。HBV归于嗜肝病毒科嗜肝DNA病毒属,人类乙型肝炎病毒在电镜下观察有3种病毒颗粒,即直径22nm的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长40200nm的管状颗粒和直径42nm的大球状颗粒或称Dane颗粒,后者为完

13、整的病毒体,前二者为缺少病毒核心的外衣壳蛋白,仅具有抗原性。病毒体即Dane颗粒有3层结构,即外部包囊8nm厚的外衣壳蛋白(相当于病毒包膜即HbsAg、前S2和前S1抗原),内为2730nm的衣壳体,依次包括HbcAg为主的核衣壳和核心的核酸及DNA聚合酶成分。HBV基因组为双股环状DNA,其中长股或称负股为完整链,约3280个核苷酸构成;短股或成正股,仅由约2800个核苷酸构成。在5端连接有DNA聚合酶,能修补部分单股成为完整的双股。在长股DNA上主要含有S区、C区、P区、X区等4个开放读框(ORF)。(1)S区:由S、前S1和前S2基因构成,分别编码183或185个氨基酸的HBsAg(P2

14、5或S蛋白),281个氨基酸中的分子HBsAg(含S和前S2蛋白)和389或400个氨基酸的大分子HBsAg(含S、前S1和前S2蛋白)。它们共同构成HBV的外衣壳。(2)C区:由C和前C2个基因构成,分别编码183或185个氨基酸的HBcAg(核衣壳蛋白)和29个氨基酸的前C蛋白。E抗原(HBeAg)的编码区主要在前C段,并与C基因部分重叠。血清中HBeAg系编码的e抗原与不同血清蛋白的结合物,形成分子量不同的多样性HBeAg.(3)P区:最长,它与其它3个ORF均有重叠,它编码的DNA聚合酶(HBVDNAP),为病毒复制酶。(4)X区:编码X蛋白(HBxAg),目前认为它可反式激活一些细胞

15、的癌基因及病毒基因,可能与HBV致癌性有关。4.简述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1)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有急性和慢性患者、无症状HBsAg携带者。在肝炎患者中又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在临床型患者中,又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从大到小依次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亚临床传染源意义大于临床型,而临床型患者中无黄疸型大于黄疸型者。(2)传播途径:按重要性依次是:母-婴传播、经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传播。HBsAg携带者无症状HBsAg阳性的母亲导致母-婴传播率为4050%,如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则母-婴传播率可高达

16、90100%.人群中至少40%HBsAg携带者由母-婴传播而来。在乙型肝炎病例中,约占50%有血液暴露史。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及性接触传播,共同构成HBV感染的家庭内聚集性分布。(3)致病性和免疫性:人感染HBV后,由于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同及感染HBV毒株及数量的差异,造成转归的多样性。HBV之外衣壳前S2和前S1抗原与肝细胞膜多聚蛋白受体、IgA受体等结合并吸附于肝细胞表面,继而侵入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体至循环血液中。在血液中被病毒抗原致敏的CD8+T细胞可选择性杀伤受感染的肝细胞。当受感染的肝细胞较少,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由正常,则细胞外HBV容易被中和抗体(抗HBs

17、)所清除,表现为一过性HBV感染或自限性急性乙型肝炎。当大量肝细胞被HBV感染,机体的免疫应答又超常,则发生CTL大量破坏肝细胞,引起重症肝炎。如果胎儿宫内感染或新生儿感染HBV,由于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被HBV感染的肝细胞仅有一部分被CTL杀伤,则造成肝细胞内外持续存在HBV,表现为慢性HBsAg携带状态或慢性肝炎。当成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感染HBV免疫逃避变异株也可发生持续性感染。此外,免疫复合物及自己免疫反应,在HBV致机体肝脏病理性损伤方面也起重要作用。5.简要说明对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的预防策略和措施。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与丙型肝炎均经肠道外传播,由于目前已经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首要放在母-婴传播上,即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3、6月龄各肌肉注射5g,其次对暴露于血液的高危人群,也应实施上述0、1、6个月间隔的3针注射。此外,加强血源管理和筛查、避免医源性污染以及实行婚前检查等也是有效措施。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低,且目前尚无预防用疫苗,故丙型肝炎的预防宜采取加强血源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为主的措施。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