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292.13KB ,
资源ID:1425376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2537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

1、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湖南中医药大学二一八年十二月学校概况湖南中医药大学地处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是省内唯一一所中医药类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经政府批准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90年湖南科技大学并入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06年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序列。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8,045人, 折合在校生29,159.8人。全校教职工1,827人,其中专任教师1,304人。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2、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学校有党政单位27个,教学科研单位43个。在各地校友会数量31个,其中境外校友会3个。与学校签署协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等活动的机构26个,其中行业机构和企业20个,地方政府6个。近年来,学校已成为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水平大幅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层次完备、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较全、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说明 本报告的撰写是根据国教督办201675号文件中关于普通高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要求,现有数据资料是基于全国高校本科

3、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统计的时间也与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要求一致。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办学理念学校以“人本、仁爱、精诚”为理念,以“文明求实、继承创新”为校训,以“医以载道,兼济天下”为办学宗旨,以 “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为办学思路,以“中医中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学科特色,努力建设成为“行业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二)人才培养目标1.人才培养总目标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和“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身心健康、本领过硬”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高素质专业型人才为目标。2.专业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

4、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弘扬中医药特色,注重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夯实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突出专业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型人才。(三)服务面向立足湖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向医疗、科技、教育、文化、产业、管理等领域输送中医药类人才和与医药相关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全面参与大健康事业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四)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学校重视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目前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24个,涵盖5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专业6个占25%、理学专业9个占37.5%、文学专业1个占4.17%、管理学专业2个占8.33%、医学专业

5、6个占25%。图1 各学科专业占比情况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涵盖医学、法学共2个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一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7个。(五)在校生规模 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18,045人,2017-2018学年本科在校生14,591人(一年级3,242人,二年级3,158人,三年级3,221人,四年级3,138人,其他1,832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82.52%。(六)本科生生源质量2018年,学校计划招生3,354人,实际录取考生3,354人,实

6、际报到3,271人。实际录取率为100%,实际报到率为97.53%。招收本省学生1,989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29个,文科招生省份14个。生源情况详见表1。 表1 生源情况省份批次录取数批次最低控制线(分)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文科理科不分文理北京市第一批次招生A01005320-33-北京市第二批次招生A05004320-101.4-天津市无批次招生052004070-92-河北省第一批次招生23350559511061.6578.19-河北省第二批次招生A165104413580113.88153.12-山西省第

7、一批次招生016005160-31.1-山西省第二批次招生A011004320-71.27-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次招生15350501478059.6775.73-辽宁省无批次招生028003680-176.46-吉林省第一批次招生029005330-22.5-黑龙江省第一批次招生019004720-72.63-黑龙江省第二批次招生A020003530-86.25-江苏省第一批次招生062003360-7.55-浙江省第一批次招生003800588-12.53浙江省第二批次招生A001700490-89.47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10190550505037.257.72-安徽省第二批次招生A612

8、0486432063.1772.92-福建省第一批次招生22480551490012.8235.4-江西省第一批次招生19460568527021.2641.43-江西省第二批次招生A6110496447071.3378.82-河南省第一批次招生24560547499040.8866.79-湖北省第一批次招生03005120-66.67-湖北省第二批次招生A121504413750119.33137.13-广东省无批次招生030003760-146.1-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次招生7170547513035.4350.29-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次招生A51204033450136.6168.5-

9、海南省第一批次招生060005390-88.58-重庆市第一批次招生10190524524031.167.11-重庆市第二批次招生A7230434428077.8694.22-四川省第一批次招生11170553546021.1854.31-四川省第二批次招生A8140492458056.7592.57-贵州省第一批次招生46057548405787.67-贵州省第二批次招生A5190477379088105.68-云南省第一批次招生14260575530038.252.4-云南省第二批次招生A230490430047.5104-西藏自治区第一批次招生06002780-118-陕西省第一批次招生

10、057004740-83.95-甘肃省第一批次招生09004830-66.44-甘肃省第二批次招生A018004360-61.33-青海省第一批次招生037004030-74.51-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次招生038004630-53.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次招生04004670-1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批次招生A61603723410156.5177.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次招生022003640-32-山东省无批次招生041004350-132.95-上海市无批次招生001000401-79.7湖南省第一批次招生4521,4870569513020.0731.57-湖南省第二

11、批次招生A005000538-114学校按照24个专业进行招生,目前有国外全日制本科生在校338人,港澳台侨全日制本科生在校88人。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4人、外聘教师266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566.1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2:1。按折合学生数29,159.8计算,生师比为18.62。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60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6.01%;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0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6.47%;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93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1.47%。教师总数详见表2。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的结构

12、详见表3。表2 近两学年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折合教师总数生师比本学年1,3042661566.1518.62上学年1,3042981582.1513.87表3 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项目专任教师外聘教师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总计1,304/268/职称正高级21116.188030.08其中教授1259.593713.91副高级39530.2915156.77其中副教授16812.855821.8中级46935.973513.16其中讲师21316.3300初级15912.1900其中助教161.2300未评级705.3700最高学位博士26220.092810.53硕士6

13、7051.3810439.1学士36327.8413149.25无学位90.6931.13年龄35岁及以下49638.04186.7736-45岁47236.213751.546-55岁26320.1710238.3556岁及以上735.693.38近两学年教师职称、学位、年龄情况见图2、图3、图4。 图2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图3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职称情况图4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学校目前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入选国医大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百人计划”专家7人、“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14、4人,省学科带头人17人、省“225”人才工程领军人才3人、医学学科带头人22人、国家级名中医2人、省级名医69人;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教师队伍素质优良。学校现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具体见表4。表4 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情况统计序号团队名称立项时间所属学院级别1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2008中医学院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2针灸学教学团队 2008针灸推拿学院省级教学团队3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教学团队2009中西医结合学院省级教学团队4方剂学教学

15、团队2010中医学院省级教学团队(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76,占总课程门数的60.63%;课程门次数为1,410,占开课总门次的45.19%。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71,占总课程门数的28.53%;课程门次数为519,占开课总门次的16.63%。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26,占总课程门数的23.79%;课程门次数为433,占开课总门次的13.88%。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24,占总课程门数的44.63%;课程门次数为891,占开课总门次的28.56%。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343,占总课程门数的36.11%;课程门次数

16、为716,占开课总门次的22.95%。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136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159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85.53%。 图5 各职称类别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图6 近两学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本学年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103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比例的75.18%。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360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比例为63.38%。(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17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4,273.66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582.11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222.94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870.15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3

17、90.94元,生均实习经费为149.72元。近两年本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详见图7。图7 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1.教学用房根据2018年统计,学校总占地面积927,963m2,产权占地面积为927,963m2,绿化用地面积为238,380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408,869m2。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285,997.46m2,其中教室面积100,465.82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78,674.55m2。拥有学生食堂面积为10,610m2,学生宿舍面积为162,348.

18、84m2,体育馆面积9,854m2。拥有运动场5个,面积达到48,600m2。按全日制在校生18,045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51.42(m2/生),生均建筑面积为22.66(m2/生),生均绿化面积为13.21(m2/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5.85(m2/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4.36(m2/生),生均宿舍面积9(m2/生),生均体育馆面积0.55(m2/生),生均运动场面积2.69(m2/生)。具体数据见表5。表5 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类别总面积(平方米)生均面积(平方米)占地面积927,96351.42建筑面积408,86922.66绿化面积238,38013.21教学行政用

19、房面积285,997.4615.85实验、实习场所面积78,674.554.36宿舍面积162,348.849.00体育馆面积9,8540.55运动场面积48,6002.69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0,907.8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0.72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483.29万元,新增值达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19.99%。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863台(套),合计总值2441.59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45台(套),总值1024.79万元,按本科在校生14,890人计算,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1639.75元。

20、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6个。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截至2017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26177.73m2,阅览室座位数856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300,117册,当年新增38,656册,生均纸质图书44.59册。图书馆还拥电子图书3,876,514册,数据库55个。2017年图书流通量量达到179,014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95,795,966次。4.信息资源 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10,000Mbps。校园网出口带宽4,500Mbps。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20,000个。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3,000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2,000GB。信

21、息化工作人员14人。三、教学建设与改革(一)专业建设2017-2018学年,学校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继续推动专业建设。我校现有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部级优势专业。为规范和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打造优秀专业建设团队,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2016年,学校特制定了本科专业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目前我校专业带头人总人数为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4人,所占比例为100.00%,获得博士学位的19人,所占比例为79.17%。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中,各学科培养方案学分统计如下表6所示。表6 全校各学科2017级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分统计表学科必修课学分比例选修

22、课学分比例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理学76.1723.8329.77工学72.1527.8536.59医学76.3323.6741.91教育学79.5220.4846.95文学80.2119.7925.88管理学77.2222.7842.43(二)课程建设学校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了“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立并规范了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为基本模块的课程体系,并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根据现有各专业教学要求,打通了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平台,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交叉。2017-2018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950门、3120门次。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

23、况详见表7。表7 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班额学年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30人及以下本学年0.20.394.02上学年0.6505.1131-60人本学年35.8615.3544.71上学年32.6317.0442.6261-90人本学年13.9430.7125.89上学年22.2930.9428.1490人以上本学年5053.5425.38上学年44.4352.0224.13学校还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加大课程教学改革,鼓励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2017-

24、2018学年我校在建设的精品课程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SPOC课程27门。(三)教材建设为加强教材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先后制(修)订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材建设委员会工作条列、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使教材建设与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保障各教材编写、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教材使用、教材建设研究、教材项目申报等,并重点支持规划教材、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2017年,本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共出版教材4种。学校对教材选用工作坚持“重权威、重新版、重精品”的原则,优先选用国家级规划及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的最新版教材,确保科学、先进、

25、适用的教材进入课堂。(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增加实验实践教学比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医学类专业实践课需占总学分的3540;药学类专业实践课需占总学分的4550;人文社科及管理信息等专业实践课占总学时的3035。1.实验教学2017-2018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378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67门。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83人,具有高级职称8人,所占比例为9.6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8人,所占比例为57.83%。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本学年共开设了914选题供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我校共有193名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6、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约占49.74%。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5.97人。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1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1,890人次。(五)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有开设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牵头单位为教务处。开展创业培训项目10项,开展创新创业讲座15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40万元。拥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3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1人,创新创业教育兼职导师18人。 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1个,即大学生创业园。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2门。 本学年学校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8个(其中创新28个,创业0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9个(其中创新39个,创业0个)。(六)教学改革围绕我校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以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为重点,全面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研讨式课堂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