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5.37KB ,
资源ID:1430452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3045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docx

1、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 时间2019.9.6 实验类型 ) 分组 :( ) 演示 :( 实验名称 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实验器材: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 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猜测: 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然后做好记录。(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 成四组做分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

2、的结果:取图钉比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来撬;取木螺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 丝刀来撬;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页 1 第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 时间2019.9.8 实验类型 ):(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猜测: 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 右边(用力点)情况左边(阻力点)情况 用力情况钩码数 (个) 阻力点到支点钩码数 (个) 的距离(格) 用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格) 2、费力;1、 省力; 3、不省力也不费力1 1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1 1 2 2 不省力也不费力2

3、 2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2 2 2 2 不省力也不费力2 1 1 2 省力4 1 1 4 省力4 2 2 4 省力3 1 1 3 省力3 2 2 3 省力1 3 3 1 费力2 3 3 2 费力2 4 4 2 费力1 4 2 2 费力2 2 4 1 费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 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页 2 第年级 班 时间 2019.9.13 实验类型 ) 分组:( ) 演示 :( 实

4、验名称 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器材: 自主小杆秤、钩码 猜测: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实验过程:提绳到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 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 越大。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但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 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 是秤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页 3 第年级 班 时间2019.9.15 实验类型 ) :( 分组 ) :( 演示 实验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实验器材: 1个轴1个

5、大轮、1个小轮、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猜测: 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 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轮上钩码的个数 2 1 省力4 2 省力6 3 省力10 5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可以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页 4 第年级 班 时间 2019.9.15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实验名称 轮的大

6、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器材: 个轴1个小轮、1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盒钩码、 猜测: 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 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轴上钩码的个数 1 3 2 6 3 9 我们的发现 轮轴保持平衡 轮轴保持平衡 轮轴保持平衡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时间 2019.9.16 实验类型) 分组:(

7、 ) 演示:( 页 5 第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个测力计个铁架台、1个滑轮、1盒钩码、1根粗线绳、1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1 1 平衡 定滑轮 不能省 1 2 向右倾斜2 2 平衡 3 3 平衡2 3 向左倾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

8、级班 时间2019.9.16 实验类型 ) 分组:( ) 演示:( 实验名称 动滑轮作用实验 页 6 第实验器材: 1个测力计个铁架台、1个滑轮、11盒钩码、1根粗线绳、猜测: 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我们的发现4 2 省力6 3 省力8 4 省力2 1 省力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 时间2019.9.20 实验类型) :(

9、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个测力计个滑轮、个铁架台、根粗线绳、盒钩码、1112 页 7 第猜测: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4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6 3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8 4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2 1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 滑轮组

10、作用实验记录表(二)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6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9 3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12 4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3 1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 多越省力。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 时间2019.9.23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实验名称 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个测力计盒钩码、个不同高度的物品、块小木板、141 页 8 第 猜测: 斜面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然后改变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 斜面的不同坡度继

11、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我们的发现提升不同的物体 1 2 3 4 8 4 6 5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斜面能够省力4.5 2.7 2.1 3.2 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表示坡度由小到大)、34(用1、2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1 2 3 4 8 4.2 5 6 3.2 斜面的坡度越小 越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 时间 2019.9.24 实验类型 )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自行

12、车上的简单机械研究实验实验器材: 一辆变速自行车猜测: 自行车上有许多装置是简单机械,不仅能方便使用,而且能够省力。 页 9 第 实验过程: 1、先转动自行车车把手,看看是什么简单机械。 2、研究脚踏板的作用,看看是什么简单机械。3、研究大小齿轮对改变轮子转动快慢的作用,看看是什么简单机械。 4、研究链条和齿轮,看看是什么简单机械。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 简单机械类型 自行车部件 所起到的作用链条和齿轮斜面 省力大小齿轮 轮轴 省力脚踏板轮轴 省力车把手轮轴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自行车上有许多装置是简单机械,不仅能方便使用,而且能够省力。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

13、报告单 年级班 时间 2019.9.27 ) 分组 :( 实验类型) 演示 :( 实验名称 纸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 实验器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铁垫圈,尺子猜测: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页 10 第 实验过程:、将纸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把纸梁受压弯曲到接触桌1改面作为弯曲的标;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变纸梁的宽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宽度 (以最窄的为标准)1倍宽 倍宽2 倍宽4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2 4 8 实测2 3 7 、改变纸梁的厚度做实验,并作好

14、记录。2 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厚度 (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1 2 4 预测2 4 8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实测2 6 11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材料越宽、越厚抵抗弯曲的能 力就会越强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2019.9.28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实验名称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 实验器材: 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页 11 第 猜测: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 实验过程:”、“工”等不同的形状,LTU”、“”、“将同样的纸

15、折成“V”、“纸的形然后按照上一次实验的方法分别在纸上放上铁垫圈,填写好下面 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并做好分析的准备。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形状2 抗弯曲能力13 5 10 8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虽然减少了材料 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而且增加厚度能大大增强材料抵抗弯曲 的能力。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时间 2019.10.11 实验类型 ) 分组 :( ) 演示:( 实验名称 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实验器材: 、铁垫圈若干做拱形的纸 页 12 第猜测: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 实验

16、过程:、把纸圈成一圈后松开,做成一个拱形,用铁垫圈测试一下它能够1 承受多大的压力。、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纸拱不会塌下来,测试一下它2 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3、用较多的书抵住脚拱。再测量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 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2019.10.12 实验类型 ) 分组 :( ) 演示 :( 实验名称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 实验器材: 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 页 13 第 猜测: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 实

17、验过程:”发现乒乓球壳本身 1、观察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壳,通过“看”“捏 不厚,较软。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大摞书。2、将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扣在桌面上, 、用手捏压乒乓球,感受圆顶形和球形承受力的特点。3演示说明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用纸条弯成拱形,4 、借助对圆顶形特点的理解,认识球形承受力的特点。5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球形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合。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2019.10.14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实

18、验名称 做简单框架和正方体框架加固的实验 实验器材: 筷子、橡皮筋、剪子 页 14 第 猜测: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比四边形的强 实验过程: 、用三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三角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1 、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四边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2、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3 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4 、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5 、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6 5、6的不同情况,它们那种更坚固。7、比一比,4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制作框架时,三角形比四边形更加稳定。所能

19、承受的压力也就会更大。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2019.10.18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实验名称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的实验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页 15 第 猜测:框架的下面越大越不容易倒 实验过程:、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和水制造一个自己1 认为坚固而且不易倒的高塔。、改变上下的大小,轻重支撑的底面大小,然后用扇风的方法测试2 学生建的高塔的抗风能力。、将各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进行对比,看看哪种情况下的抗风能力3 最强。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框架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时它最不容

20、易倒。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 时间2019.10.19 实验类型 ) 分组 :( ) 演示 :( 实验名称 用纸造一座桥实验器材: 35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报纸 页 16 第猜测: 每个人设计的桥所能承受的重力是不一样的。 制作过程: 、研究用制造桥需要考虑的问题。1、设计桥的形状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2 槽型桥,并画出图形。 、根据自己设计的桥的形状自己动手造桥。3 、介绍自己建造的桥的特点。4、在桥上放上一定的重物做实验,根据情况改变桥的结构和形状,5 尽量使桥变得更加牢固。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桥的结构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力也会

21、随之改变。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 时间2019.10.21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实验名称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器材: 、指南针根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2 猜测: 电和磁有关系 页 17 第 制作过程: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一、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是指针保持正常。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3、靠在指南针的上方,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断开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接通电流,4、 ,看看结果如何。反复做几次 5、在短路的情况下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效果会怎样?通

22、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二、 圈左右在)。1、做一个线圈(10、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2 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能够使指南针发生偏转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9.10.25 实验类型 )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小块砂纸、胶带、大头针、指南 针 猜测: 导线和铁钉绕在一起能够产生磁性 页 18 第 制作过程:制作电磁铁的实验 一、 30圈。1、将导线在大铁钉上缠

23、绕 2、在桌面上放置一些大头针。 、给做好的电磁铁通电。3、将铁钉的钉尖移动到大头针上方,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断开电4 源后又会如何?铁钉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二、圈左右在),一个按顺时针方向缠绕,一个按逆101、做两个线圈( 时针方向缠绕。、先将按顺时针方向缠绕的电磁铁接通电源,移向指南针看看指南2针偏转的方向。然后将按逆时针方向缠绕的电磁铁接通电源,移向指南针 看看指南针偏转的方向。比较两次实验指南针偏转的方向有何不同。、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做上面的实验。比较两次实验指南针偏转的3 方向有何不同。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利用通电线圈能够制成电磁铁,改变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缠绕的方向都能改 变电

24、磁铁的南北极。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2019.10.26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实验名称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页 19 第 制作过程: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的实验 一、圈)的电磁铁四个。30圈、40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10圈、20圈、 、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2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

25、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 (改变的条件) 线圈的圈数 怎样改变 这个条件1线圈为 10圈的电磁铁 圈的电线圈为2 20磁铁 303线圈为 磁铁 实验要保持 哪些条件不变 导线的材料、长短,电流大小,铁芯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 吸大头针数量(个) 磁力大小 线圈的圈数第1次 第次 3次 第2 排序 平均数10 3 5 4 4 4 20 8 9 10 3 9 12 30 13 14 2 13 40 15 18 16 1 16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电流和导线不变时当铁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 时间 ):(分组 实验类型 2019.10.28 ) :(演示 实验名称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 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有关 页 20 第 制作过程: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 一、 节的电源三个。2节、节、31、制作电池数分别为1、分别用不同的电源接通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2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有关系吗?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我们的假设 越少,磁力小。电池数量越多,磁力大;电池数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