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2.84KB ,
资源ID:1452006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5200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手太阴肺经穴.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手太阴肺经穴.docx

1、手太阴肺经穴手太阴肺经穴少商穴 Shaoshang别名鬼信、小商。穴名解少,小也;商,五音之一,肺音为商。此穴为肺经井穴,言其脉气初发似浅水小流,故名少商。位置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取法侧掌,微握拳,拇指上翘,手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切线,相交处取穴。出处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功用清肺利咽,醒神开窍。主治咳嗽,气喘,昏迷,癫狂,小儿惊风等。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咯血; 2.精神神经系统疾

2、病: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 3.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狭窄,黄疸; 4.五官科系统疾病: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 5.其它:脑溢血,盗汗,小儿惊风,手指挛痛。 刺灸法向腕平刺020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刺法: 1.向腕平刺0.20.3寸,局部胀痛。 2.三棱针点刺出血,推血至指端捏紧,迅速刺入并挤出510滴血。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配穴举例配天突,治疗咳喘;配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少冲,用于治疗咳喘;少商配人中、涌泉,治疗小儿惊风。附注“井”穴。现代研究有实验报道针刺少商穴有助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苏醒,使血中一氧化碳性血红蛋白解离。鱼际穴 Yuji穴名解际,指边际。凡两

3、合处皆称为际。本穴在拇短展肌、姆指对掌肌的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接合处,故名鱼际。位置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解剖皮肤皮下筋膜鱼际筋膜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有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有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掌侧为正中神经掌侧皮支。取法仰掌,在第1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出处灵枢本输:“溜于鱼际。”功用清肺热,利咽喉。主治咳嗽,咯血,失喑,身热,乳痈等。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2.其它:多汗症,鼻出血,乳腺炎,小儿疳积,手指肿痛等。刺灸法直刺05-0

4、8寸;可灸。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疼胀。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配穴举例配少商、肺俞、中府,可用于肺炎后期的治疗;配液门,可治疗咽喉痛;配人中、内关,可治疗癔症失语。附注“荥”穴。现代研究近年有人对鱼际穴的平喘作用进行了研究,单用鱼际一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收到较好的疗效。指压鱼际穴也有止喘的作用。患者于哮喘发作时,用食指顶住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大拇指指腹按压在鱼际穴上,顺时针揉按,由轻到重反复10次,数分钟后即可缓解。另外有人研究鱼际穴与肺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还有人提出鱼际穴是治汗的要穴,可以治疗发热汗不出或汗出不止,以及自汗、盗汗等。太渊穴 Taiyuan别名鬼心、大泉、太泉、天

5、泉、大渊。穴名解太,指大;渊,指深。本穴是本经的原穴,又是八会穴之脉会。指其脉气在此处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骨骨膜。在桡侧腕屈肌之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取法仰掌,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简易取法掌心向上,当掌后第1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出处灵枢本输:“注于太渊。”功用调理肺气,疏通血脉。主治咳喘,胸背痛,咯血,无脉症,心痛。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3.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6、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刺法:1.直刺0.20.3寸,局部麻胀; 2.针刺时应避开动脉。 灸法: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配伍举例配列缺,治疗咳嗽风痰;配鱼际,治疗咽干;配人迎,治疗无脉症;配内关、神门,治疗心悸、心痛。附注输穴;“原”穴;八会穴之一为脉会。现代研究太渊为八会穴之一的会穴,属于脉会,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对于血压的调整也有较好作用,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太渊穴,对三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太渊又是肺经的原穴,对肺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有人利用流速仪和气流阻断分别测定太渊、肺俞等穴,试验前后呼吸道阻力的结果显示

7、,吸气和呼气阶段呼吸道阻力的增高都有下降,尤其呼气时下降更为明显,说明可改善肺通气量的作用,使肺呼吸功能加强。经渠穴 Jinqu穴名解经,指流动,动而不居;渠即沟渠。形容气血如流水般,徐行流注于渠道,故名经渠。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内侧为桡侧腕屈肌,深层有旋前方肌;在桡动、静脉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之混合支。取法仰掌,在腕横纹上1寸,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陷中取穴。简易取法在桡骨茎突的高点掌面骨边处取穴。出处灵枢本输:“行于经渠。”功用宣肺利咽,理气降逆。主治咳喘,胸部胀满,胸背疼痛。1.呼吸

8、系统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发热,胸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膈肌痉挛,食道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 刺灸法直刺0。203寸;禁灸。刺法:1.直刺0.20.3寸,局部酸胀; 2.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穴举例配行间,治疗咽痒咳嗽;配丘墟,治疗胸胁胀满。附注“经”穴。现代研究临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腕臂疼痛,胸痛。列缺穴 Lieque穴名解列,指分解;缺,指器物破。古代称天上的裂缝为列缺,也称闪电为列缺。本穴是手太阴的络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裂隙中,故名列缺。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

9、之间。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深筋膜旋前方肌桡骨骨膜。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取法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侧掌取穴。简易取法 1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是穴。 2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是穴。出处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命曰列缺。”别名童玄,裂缺。功用宣调肺气、疏风解表、通经活络。主治咳喘,外感头痛,咽喉肿痛,牙痛。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正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3.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脑血管后遗症,

10、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4.其它:遗精,牙痛,高血压。 刺灸法斜刺0203寸;可灸。刺法:1.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放散;2.向下斜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穴举例配合谷穴,治疗感冒咳喘;配合谷、鱼际、少商穴,治疗咽喉肿痛;配经渠、太渊穴,治疗掌心热。附注“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现代研究针刺列缺穴可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呼吸道的阻力下降,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得到缓解,使支气管哮喘平复。有人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针刺列缺配肾俞或照海可增强肾功能,酚红排出量较前增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也下降。也有人实验,针刺列缺穴可引起膀胱收缩反应,使

11、排尿量增加。针刺列缺穴又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针刺列缺穴可引起小腿血管容积变化,出现血管收缩现象。孔最穴 Kongzui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指前屈肌拇长屈肌。有肱桡肌及旋前圆肌,上端外缘为桡侧腕伸长短肌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取法伸臂仰掌,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距太渊7寸。简易取法掌后第1横纹上7寸,在桡骨尺侧边。出处针灸甲乙经:“孔最去腕七寸。”穴名解孔,指空隙;最,指甚、聚。此穴是手太阴肺经的郄穴,气血深聚其中,故名孔最。功用理气润肺,清热止血。1.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咯血

12、,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2.运动系统疾病:肘臂痛,手关节痛。主治咳喘,咯血,热病无汗,肘臂挛痛。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臂部放散。 2.针刺时应避开桡动、静脉,以防刺破血管,引起出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配穴举例配曲泽、肺俞,治疗咯血;配肺俞、风门、大椎,治疗肺炎发热。附注“郄”穴。现代研究经动物实验报道,针刺孔最穴有平喘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头痛,咽痛,肘臂疼痛,鼻出血。尺泽穴 Chize穴名解尺,是指尺肤部;泽,是水聚集之处。本穴是合穴,喻经气如水流汇合深入于沼泽,故名尺

13、泽。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肘筋膜肱桡肌肱肌。在肱二头肌腱桡侧,肱桡肌起始部;有头静脉,桡返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本干。取法手掌向上,肘部微弯曲,于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上取穴。出处灵枢本输:“入于尺泽。”别名鬼受,鬼堂,气堂。功用清泄肺热,舒筋止痛,和胃理气。主治1.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咯血,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胸膜炎; 2.运动系统疾病:肘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前臂痉挛;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肩胛神经痛等,精神病,小儿抽搐; 4.其它:膀胱括约肌麻痹(小便失禁)。 刺灸法刺法: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向

14、前臂或手部放散。 2.点刺出血,用于急性吐泻。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配穴举例配委中穴(放血),治疗急性胃肠炎;配曲池,治疗肘挛痛;配少商、合谷穴,治疗咽喉肿痛。附注“合”穴。现代研究临床研究观察针刺尺泽穴,有降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有一定疗效。实验观察,针刺尺泽穴对结肠蠕动有调整作用,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或直凸的蠕动增强。侠白穴 Xiabai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图831)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臂筋膜肱肌。在肱二头肌桡侧;有头静脉、肱动脉分支;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神经。取法坐位或卧位取穴,在天府下1寸,肱二头肌桡

15、侧缘。简易取法在肱二头肌的桡侧沟中,腋前纹头下4寸。出处针灸甲乙经:“侠白,在天府下。”别名挟白。穴名解侠与夹、挟通。会元针灸学:“侠白者,肺色白,侠于赤白肉筋分间,故名侠白。”功用调肺气,理心血。主治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其它:心动过速,上臂内侧神经痛。 刺灸法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向前臂部放散。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伍举例配列缺穴,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咳喘;配内关穴,治疗心前区疼痛。现代研究临床上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上臂疼痛,胃炎的治疗。天府穴 Tianfu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肌。前

16、层有头静脉、臂外侧神经。深层布有肱动、静脉的肌支和肌皮神经的分支。取法坐位,微屈肘,与肘横纹上6寸平高的肱二头肌外侧缘处是穴。简易取法肱二头肌的桡侧沟中,腋下3寸。出处灵枢本输:“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穴名解天,人体的上部;府,聚也。本穴属肺经位于上臀,为肺气聚集之所,故名天府。功用调理肺气,安神定志。 主治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煤气中毒; 3.其它:鼻出血,吐血,肩臂部疼痛。 刺灸法剌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向臂部或肘部放散。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穴举例配会穴,治疗瘿瘤;配合谷穴,治疗流鼻血。现代研究临床用于

17、呼吸系统疾病,上臂疼痛的治疗。云门穴 Yunmen位置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解剖皮肤皮下筋膜三角肌筋膜三角肌胸喙锁筋膜喙突。取法距胸骨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方,凹陷中取穴。出处素问水热穴论:“云门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穴名解“云”指云雾,“门”指门户。此指人体气血似天气云雾一样,能滋生万物;而其首出之处即称为云门。功用宣通肺气。【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胸痛、哮喘; 2.其它:肩关节周围炎。 3.肺及支气管疾患时常在此处过敏压痛。 【刺灸法】刺法: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 2.针刺时不可向内深刺,以

18、防刺破肺脏,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配穴举例配俞府,治咳喘;配尺泽、列缺,治肩背疼痛。现代研究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肩背痛,心绞痛,颈淋巴结炎。中府穴 Zhongfu出处素问水热穴论中“膺俞”,王冰注“膺中之俞也,名中府”。脉经:肺“募在中府”。别名膺中俞,膺俞,府中俞,肺募。穴名解“中”指中气,“府”指经脉之气聚集处。本穴为手足太阴经脉气所会;乃指中焦之气,上归人肺,聚结于此,而朝百脉,故名中府。位置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解剖有胸大肌、胸小肌,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脉、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第1肋

19、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胸神经外侧支。取法距前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方,凹陷中取穴。简易取法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处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是本穴。功用利肺气,止咳喘,清上焦。【主治病症】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2.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刺灸法】剌法: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 3.针尖不可向内斜刺,以免误入胸腔,刺伤肺脏。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配穴举例配定喘、内关、膻中,治哮喘;配肺俞、列缺、孔最,治咳嗽。附注“募”穴。现代研究实验观察表明,针刺中府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哮喘缓解。有人用同位素血管内注射法,发现针刺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可改善肝的血液循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