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006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手太阴肺经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太阴肺经穴.docx

《手太阴肺经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太阴肺经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太阴肺经穴.docx

手太阴肺经穴

手太阴肺经穴

少商穴Shaoshang

[别名]鬼信、小商。

[穴名解]少,小也;商,五音之一,肺音为商。

此穴为肺经井穴,言其脉气初发似浅水小流,故名少商。

[位置]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取法]侧掌,微握拳,拇指上翘,手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切线,相交处取穴。

[出处]《灵枢·本输》:

“肺出于少商。

”   

[功用]清肺利咽,醒神开窍。

[主治]咳嗽,气喘,昏迷,癫狂,小儿惊风等。

  1.呼吸系统疾病:

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咯血;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   

  3.消化系统疾病:

食道狭窄,黄疸;   

  4.五官科系统疾病:

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   

  5.其它:

脑溢血,盗汗,小儿惊风,手指挛痛。

[刺灸法]向腕平刺0.2—0.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刺法:

  1.向腕平刺0.2~0.3寸,局部胀痛。

          

  2.三棱针点刺出血,推血至指端捏紧,迅速刺入并挤出5~10滴血。

       

  灸法:

艾条灸5~10分钟。

[配穴举例]配天突,治疗咳喘;配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少冲,用于治疗咳喘;少商配人中、涌泉,治疗小儿惊风。

[附注]“井”穴。

[现代研究]有实验报道针刺少商穴有助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苏醒,使血中一氧化碳性血红蛋白解离。

鱼际穴Yuji

[穴名解]际,指边际。

凡两合处皆称为际。

本穴在拇短展肌、姆指对掌肌的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接合处,故名鱼际。

[位置]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鱼际筋膜→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

有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有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掌侧为正中神经掌侧皮支。

[取法]仰掌,在第1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

[出处]《灵枢·本输》:

“溜于鱼际。

[功用]清肺热,利咽喉。

[主治]咳嗽,咯血,失喑,身热,乳痈等。

1.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其它:

多汗症,鼻出血,乳腺炎,小儿疳积,手指肿痛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疼胀。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配穴举例]配少商、肺俞、中府,可用于肺炎后期的治疗;配液门,可治疗咽喉痛;配人中、内关,可治疗癔症失语。

[附注]“荥”穴。

[现代研究]近年有人对鱼际穴的平喘作用进行了研究,单用鱼际一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收到较好的疗效。

指压鱼际穴也有止喘的作用。

患者于哮喘发作时,用食指顶住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大拇指指腹按压在鱼际穴上,顺时针揉按,由轻到重反复10次,数分钟后即可缓解。

另外有人研究鱼际穴与肺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还有人提出鱼际穴是治汗的要穴,可以治疗发热汗不出或汗出不止,以及自汗、盗汗等。

太渊穴Taiyuan

[别名]鬼心、大泉、太泉、天泉、大渊。

[穴名解]太,指大;渊,指深。

本穴是本经的原穴,又是八会穴之脉会。

指其脉气在此处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骨骨膜。

在桡侧腕屈肌之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取法]仰掌,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

[简易取法]掌心向上,当掌后第1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

[出处]《灵枢·本输》:

“注于太渊。

[功用]调理肺气,疏通血脉。

[主治]咳喘,胸背痛,咯血,无脉症,心痛。

  1.呼吸系统疾病:

扁桃体炎,肺炎;   

  2.循环系统疾病:

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3.其它:

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刺法:

1.直刺0.2~0.3寸,局部麻胀;

     2.针刺时应避开动脉。

       

  灸法:

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举例]配列缺,治疗咳嗽风痰;配鱼际,治疗咽干;配人迎,治疗无脉症;配内关、神门,治疗心悸、心痛。

[附注]输穴;“原”穴;八会穴之一为脉会。

[现代研究]太渊为八会穴之一的会穴,属于脉会,对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观察,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

对于血压的调整也有较好作用,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太渊穴,对三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太渊又是肺经的原穴,对肺功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有人利用流速仪和气流阻断分别测定太渊、肺俞等穴,试验前后呼吸道阻力的结果显示,吸气和呼气阶段呼吸道阻力的增高都有下降,尤其呼气时下降更为明显,说明可改善肺通气量的作用,使肺呼吸功能加强。

经渠穴Jinqu

[穴名解]经,指流动,动而不居;渠即沟渠。

形容气血如流水般,徐行流注于渠道,故名经渠。

[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腱)→旋前方肌。

内侧为桡侧腕屈肌,深层有旋前方肌;在桡动、静脉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之混合支。

[取法]仰掌,在腕横纹上1寸,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陷中取穴。

[简易取法]在桡骨茎突的高点掌面骨边处取穴。

[出处]《灵枢·本输》:

“行于经渠。

[功用]宣肺利咽,理气降逆。

[主治]咳喘,胸部胀满,胸背疼痛。

  1.呼吸系统疾病: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扁桃体炎,发热,胸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膈肌痉挛,食道痉挛,桡神经痛或麻痹。

[刺灸法]直刺0。

2—0.3寸;禁灸。

  刺法:

1.直刺0.2~0.3寸,局部酸胀;

     2.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穴举例]配行间,治疗咽痒咳嗽;配丘墟,治疗胸胁胀满。

[附注]“经”穴。

[现代研究]临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腕臂疼痛,胸痛。

列缺穴Lieque

[穴名解]列,指分解;缺,指器物破。

古代称天上的裂缝为列缺,也称闪电为列缺。

本穴是手太阴的络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裂隙中,故名列缺。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深筋膜→旋前方肌→桡骨骨膜。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取法]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侧掌取穴。

 

[简易取法]

   1.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是穴。

   2.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是穴。

[出处]《灵枢·经脉》:

“手太阴之别,命曰列缺。

[别名]童玄,裂缺。

[功用]宣调肺气、疏风解表、通经活络。

[主治]咳喘,外感头痛,咽喉肿痛,牙痛。

  1.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偏正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3.运动系统疾病:

颈椎病,脑血管后遗症,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4.其它:

遗精,牙痛,高血压。

  

[刺灸法]斜刺0.2—0.3寸;可灸。

  刺法:

1.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放散;

     2.向下斜刺0.3~0.5寸;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穴举例]配合谷穴,治疗感冒咳喘;配合谷、鱼际、少商穴,治疗咽喉肿痛;配经渠、太渊穴,治疗掌心热。

[附注]“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现代研究]针刺列缺穴可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呼吸道的阻力下降,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得到缓解,使支气管哮喘平复。

有人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针刺列缺配肾俞或照海可增强肾功能,酚红排出量较前增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也下降。

也有人实验,针刺列缺穴可引起膀胱收缩反应,使排尿量增加。

针刺列缺穴又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针刺列缺穴可引起小腿血管容积变化,出现血管收缩现象。

孔最穴Kongzui

[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指前屈肌→拇长屈肌。

有肱桡肌及旋前圆肌,上端外缘为桡侧腕伸长短肌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

[取法]伸臂仰掌,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距太渊7寸。

[简易取法]掌后第1横纹上7寸,在桡骨尺侧边。

[出处]《针灸甲乙经》:

“孔最……去腕七寸。

[穴名解]孔,指空隙;最,指甚、聚。

此穴是手太阴肺经的郄穴,气血深聚其中,故名孔最。

[功用]理气润肺,清热止血。

   1.呼吸系统疾病:

肺结核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运动系统疾病:

肘臂痛,手关节痛。

[主治]咳喘,咯血,热病无汗,肘臂挛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刺法:

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臂部放散。

     2.针刺时应避开桡动、静脉,以防刺破血管,引起出血。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穴举例]配曲泽、肺俞,治疗咯血;配肺俞、风门、大椎,治疗肺炎发热。

[附注]“郄”穴。

[现代研究]经动物实验报道,针刺孔最穴有平喘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头痛,咽痛,肘臂疼痛,鼻出血。

尺泽穴Chize

[穴名解]尺,是指尺肤部;泽,是水聚集之处。

本穴是合穴,喻经气如水流汇合深入于沼泽,故名尺泽。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肘筋膜→肱桡肌→肱肌。

在肱二头肌腱桡侧,肱桡肌起始部;有头静脉,桡返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本干。

[取法]手掌向上,肘部微弯曲,于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上取穴。

  

[出处]《灵枢·本输》:

“入于尺泽。

[别名]鬼受,鬼堂,气堂。

[功用]清泄肺热,舒筋止痛,和胃理气。

[主治]

  1.呼吸系统疾病:

肺结核,咯血,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胸膜炎;   

  2.运动系统疾病:

肘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前臂痉挛;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肩胛神经痛等,精神病,小儿抽搐;   

  4.其它:

膀胱括约肌麻痹(小便失禁)。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向前臂或手部放散。

         

     2.点刺出血,用于急性吐泻。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配穴举例]配委中穴(放血),治疗急性胃肠炎;配曲池,治疗肘挛痛;配少商、合谷穴,治疗咽喉肿痛。

[附注]“合”穴。

[现代研究]临床研究观察针刺尺泽穴,有降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有一定疗效。

实验观察,针刺尺泽穴对结肠蠕动有调整作用,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或直凸的蠕动增强。

侠白穴Xiabai

[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图8—3—1)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臂筋膜→肱肌。

在肱二头肌桡侧;有头静脉、肱动脉分支;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神经。

[取法]坐位或卧位取穴,在天府下1寸,肱二头肌桡侧缘。

[简易取法]在肱二头肌的桡侧沟中,腋前纹头下4寸。

[出处]《针灸甲乙经》:

“侠白,在天府下。

[别名]挟白。

[穴名解]侠与夹、挟通。

《会元针灸学》:

“侠白者,肺色白,侠于赤白肉筋分间,故名侠白。

[功用]调肺气,理心血。

[主治]

  1.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其它:

心动过速,上臂内侧神经痛。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向前臂部放散。

       

  灸法:

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举例]配列缺穴,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咳喘;配内关穴,治疗心前区疼痛。

[现代研究]临床上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上臂疼痛,胃炎的治疗。

天府穴Tianfu

[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肌。

前层有头静脉、臂外侧神经。

深层布有肱动、静脉的肌支和肌皮神经的分支。

[取法]坐位,微屈肘,与肘横纹上6寸平高的肱二头肌外侧缘处是穴。

[简易取法]肱二头肌的桡侧沟中,腋下3寸。

 

[出处]《灵枢·本输》:

“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

[穴名解]天,人体的上部;府,聚也。

本穴属肺经位于上臀,为肺气聚集之所,故名天府。

[功用]调理肺气,安神定志。

  

[主治]   

  1.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炎,哮喘;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煤气中毒;   

  3.其它:

鼻出血,吐血,肩臂部疼痛。

  

[刺灸法]

  剌法:

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向臂部或肘部放散。

       

  灸法:

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穴举例]配会穴,治疗瘿瘤;配合谷穴,治疗流鼻血。

[现代研究]临床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上臂疼痛的治疗。

云门穴Yunmen

[位置]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皮肤→皮下筋膜→三角肌筋膜→三角肌→胸喙锁筋膜→喙突。

[取法]距胸骨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方,凹陷中取穴。

 

[出处]《素问·水热穴论》:

“云门……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

[穴名解]“云”指云雾,“门”指门户。

此指人体气血似天气云雾一样,能滋生万物;而其首出之处即称为云门。

[功用]宣通肺气。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

气管炎、胸痛、哮喘;   

  2.其它:

肩关节周围炎。

  3.肺及支气管疾患时常在此处过敏压痛。

【刺灸法】

  刺法:

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前胸及腋下放散。

2.针刺时不可向内深刺,以防刺破肺脏,造成气胸。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配穴举例]配俞府,治咳喘;配尺泽、列缺,治肩背疼痛。

[现代研究]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肩背痛,心绞痛,颈淋巴结炎。

中府穴Zhongfu

[出处]《素问·水热穴论》中“膺俞”,王冰注“膺中之俞也,名中府”。

《脉经》:

肺“募在中府”。

[别名]膺中俞,膺俞,府中俞,肺募。

[穴名解]“中”指中气,“府”指经脉之气聚集处。

本穴为手足太阴经脉气所会;乃指中焦之气,上归人肺,聚结于此,而朝百脉,故名中府。

[位置]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有胸大肌、胸小肌,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脉、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胸神经外侧支。

[取法]距前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方,凹陷中取穴。

[简易取法]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处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功用]利肺气,止咳喘,清上焦。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炎,肺炎,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2.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现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刺灸法】

  剌法: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2.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3.针尖不可向内斜刺,以免误入胸腔,刺伤肺脏。

  

  灸法: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配穴举例]配定喘、内关、膻中,治哮喘;配肺俞、列缺、孔最,治咳嗽。

[附注]“募”穴。

[现代研究]实验观察表明,针刺中府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哮喘缓解。

有人用同位素血管内注射法,发现针刺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可改善肝的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