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30.20KB ,
资源ID:1455313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5531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住宿场所清洁消毒卫生管理指引.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住宿场所清洁消毒卫生管理指引.docx

1、住宿场所清洁消毒卫生管理指引住宿场所清洁消毒卫生管理指引为加强住宿场所的清洁消毒卫生管理,防止传染性疾病在宾馆、旅店、招待所等住宿场所中传播,制定以下卫生管理指引: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宾馆、旅店、招待所等住宿场所。疫情期间,应按主管部门的要求暂停或恢复营业。二、一般管理制度(一)制定预防性消毒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每次消毒都应有详细的记录。(二)人员管理1.加强行业卫生知识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训,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2.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合格证明。3.从业人员每日上岗前、下班后要做好自身清洁消毒。工作时应穿清洁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疫情

2、期间,应佩戴口罩,勤洗手。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疫情期间,应隔离观察的人员隔离观察期未满、无隔离观察解除告知书的,不得上岗。5.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组织职工体检。疫情期间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询问,并做好相应登记和报告。6.疫情期间,加强顾客和来访人员管理,要求佩戴口罩,并做好体温检测及健康状况登记。建议使用“健康码”进行健康核验。发现顾客、来访人员存在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协助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医。7.合理使用电梯,限制每次乘坐电梯的人数,乘梯时相互之间注意保持适当距离。尽量减少乘坐厢式电梯,低楼层推荐走安全通道。(三)经常性卫生要求

3、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废弃物。2.加强室内换气通风。疫情期间,符合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继续运行,并应根据空调系统及建筑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措施。3.地面应每日清洁消毒。4.公用茶具,毛巾、拖鞋,脸(脚)盆,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一消毒。5.洗漱盆、浴盆、抽水马桶等卫生洁具应每日消毒。6.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以及空气机组凝结水排水管等的U型管应当定期检查,缺水时及时补水,避免不同楼层空气掺混。7. 公共卫生间设置座式便器的应提供一次性衬垫。公共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8.应当配备

4、消毒剂、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体温计等防控物资,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9.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应当用清水擦拭干净,可冲洗的用品用具应充分冲洗。10. 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三、消毒措施(一)环境消毒1.物体表面消毒,建议每天至少在营业前和结束后各消毒一次,可根据客流量适当增加消毒次数。(1)公共区域:对公共区域的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话筒、开关、遥控器、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用1%3%过氧化氢、100mg/L250mg/L二氧化氯或有效氯(溴)含量为250

5、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或喷洒,每天至少23次。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喷雾、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1530分钟。(2)便池、下水道:疫情期间,每天用510 L有效氯(溴)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冲洗便池、下水道,静置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3)公共卫生间洁具:用1%3%过氧化氢、有效氯(溴)含量为500mg/L1000mg/L消毒剂或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1530分钟。(4)办公设施、收银台: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乙醇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清洁消毒,其他表面先用有效氯(溴)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作用30

6、分钟后用湿布去除表面残留的消毒液。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激光打印机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二)空气消毒1.首选自然通风,开窗通风换气。公共区域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2.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同时应关闭空调通风系统的加湿功能。(1)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2)空调通风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保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对于大进深房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新风系统宜全天运行。(3)空调通风系统为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类似于家庭分体式空调)

7、时,应当开门或开窗,加强空气流通。(4)使用空调的区域在运营结束后应确保新风与排风系统继续运行1小时,进行全面通风换气。(5)使用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议选用具有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消毒装置。空调通风系统的常规清洁消毒可使用2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浸泡或擦拭,作用1030分钟。消毒后用水清洁、晾干。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0.1%季胺盐类化合物或其他消毒剂。(6)运行的空调通风系统应当每周对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调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3.排风扇每周清洁与消毒一次。用自来水冲去挡板

8、上的积尘,去除污垢。然后用有效氯(溴)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并维持30分钟,待挡板完全干燥后放回风扇。分体空调设备过滤网、过滤器、风口每周清洗消毒1次,用2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或喷洒,作用1030分钟。4.疫情期间,场所结束营业后,在无人条件下可采用下述措施:(1)过氧化氢空气消毒剂,过氧化氢含量1%3%,采用喷雾法,按10 mL/m320mL/m3计算用量。喷洒后,密闭门窗作用30分钟。(2)过氧乙酸喷雾:把过氧乙酸配成有效含量0.2%的水溶液,按10 mL/m320mL/m3喷雾,作用时间30分钟。(三)从业人员手卫生一般情况下

9、,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必要时用含醇速干免洗手消毒剂或有效碘含量为3000mg/L5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13分钟。(四)用品用具消毒住宿场所内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应先清洗后消毒。1.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1)煮沸、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钟。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2)红外线消毒: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的消毒。2.化学消毒。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消毒。(1)用含有效氯(溴)含量为25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可用于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2)用0.20

1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溴)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3)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清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3.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2)消毒后的饮具应及时放入饮具保洁柜内。(3)棉织品采用外送清洗消毒的,应当严格落实管控工作。清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封闭保存。清洁棉织品运送至住宿场所后,应第一时间完成清点,尽快送至储藏间保存,防止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五)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1.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2.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

11、贮存。3.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4.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疫情期间,应现配现用。5.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6.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7.浸泡时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8.用品用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9.消毒后用清水将消毒液擦拭或冲洗干净以去除残留。附件2:美容美发场所清洁消毒卫生管理指引为加强美容美发场所的清洁消毒卫生管理,防止传染性疾病在美容院(店)、理发店内传播,制定以下卫生管理指引: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美容院(店)、理发店等。疫情期间,应按主管部门(商务委)

12、的要求暂停或恢复营业。二、一般管理制度(一)制定预防性消毒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每次消毒都应有详细的记录。(二)人员管理1.加强行业卫生知识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训,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2.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合格证明。3.每日上岗前、下班后要做好自身清洁消毒。工作时应穿清洁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为顾客服务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疫情期间,应隔离观察的人员隔离观察期未满、无隔离观察解除告知书的,不得上岗。5.为每位顾客服务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6.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组织职工体

13、检。疫情期间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询问,并做好相应登记和报告。7.疫情期间,加强顾客和来访人员管理,要求佩戴口罩,并做好体温检测及健康状况登记。建议使用“健康码”进行健康核验。8.缩短顾客等候时间。应当控制高峰时期客流量,推广预约服务,通过管控分流减少同时入店人数。(三)经常性卫生要求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废弃物。2.加强室内换气通风。疫情期间,符合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继续运行,并应根据空调系统及建筑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措施。3.地面应每日清洁消毒。4.应配备皮肤病(头癣等)专用理发工具。5.公用茶具,毛巾、拖鞋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6.疫情期间床单、枕套、被套、垫巾等应

14、按一客一换要求进行更换清洗消毒。7.美发用围布每日清洗,保持整洁。8.美容用唇膏、唇笔等应专人专用,美容棉(纸)等应一次性使用,胡刷、剃刀宜一次性使用。 9.面盆、浴盆、抽水马桶等卫生洁具应每日消毒。公共卫生间设置座式便器的应提供一次性衬垫。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10.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以及空气机组凝结水排水管等的U型管应当定期检查,缺水时及时补水,避免不同楼层空气掺混。11.应当配备消毒剂、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体温计等防控物资,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12.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应当用清水擦拭干净,可冲

15、洗的用品用具应充分冲洗。13.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三、消毒措施(一)环境消毒1.物体表面消毒,建议每天至少在营业前和结束后各消毒一次,可根据客流量适当增加消毒次数。(1)公共区域:对公共区域的地面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用1%3%过氧化氢、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溴)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或喷洒,每天消毒23次。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喷雾、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便池、下水道:疫情期间,每天

16、用510 L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冲洗便池、下水道,静置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3)公共卫生间洁具:用1%3%过氧化氢、有效氯(溴)含量为500mg/L1000mg/L消毒剂或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1530分钟。(4)办公设施、收银台: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乙醇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清洁消毒,其他表面先用有效氯(溴)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湿布去除表面残留的消毒液。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激光打印机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二)空气消毒1.首选自然通风,开窗通风换气。每日至少2次,每次30

17、分钟以上。2.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同时应关闭空调通风系统的加湿功能。(1)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2)空调通风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保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对于大进深房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新风系统宜全天运行。(3)空调通风系统为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类似于家庭分体式空调)时,应当开门或开窗,加强空气流通。(4)使用空调的区域在运营结束后应确保新风与排风系统继续运行1小时,进行全面通风换气。(5)使用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议选用具有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消毒

18、装置。空调通风系统的常规清洁消毒可使用2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浸泡或擦拭,作用1030分钟。消毒后用水清洁、晾干。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0.1%季胺盐类化合物或其他消毒剂。(6)运行的空调通风系统应当每周对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调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3.排风扇每周清洁与消毒一次。用自来水冲去挡板上的积尘,去除污垢。然后用有效氯(溴)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并维持30分钟,待挡板完全干燥后放回风扇。分体空调设备过滤网、过滤器、风口每周清洗消毒1次,2

19、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或喷洒,作用1030分钟。4.疫情期间,场所结束营业后,在无人条件下可采用下述措施:(1)采用1%3%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关闭门窗作用12小时后,开窗通风换气。消毒剂用量:10 mL/m320mL/m3。 (2)采用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气溶胶喷雾,关闭门窗作用12小时后,开窗通风换气。消毒剂用量:10 mL/m320mL/m3。 (3)紫外线:紫外线灯每10m2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1只,悬挂高度距地面22.5m,照射时间为60分钟,上班前和下班后每日2次。 (三)从业人员手部消毒一般情况下,用洗手液或

20、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必要时用含醇速干免洗手消毒剂或有效碘含量为3000mg/L5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13分钟。 (四)用品用具消毒店内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应先清洗后消毒。1.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消毒方法。蒸汽、煮沸消毒:煮沸1530分钟,主要用于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棉制品的消毒。 2.化学消毒。包括使用卤素类、季胺盐类、醛类和乙醇等消毒剂,消毒后,应当用清水冲去用品用具表面的消毒剂。 (1)氯(溴)制剂消毒:使用有效氯(溴)含量500 mg/L的溶液,作用3060分钟,主要用于面盆、毛巾等非金属类、不脱色的用品用具浸泡消毒和物体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1、拖鞋可浸没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溴)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备用。(2)新洁尔灭消毒:使用浓度0.1的新洁尔灭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和工具、器械浸泡消毒。 (3)乙醇消毒:使用浓度75乙醇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和高频玻璃电极、导入(出)棒等美容器械涂擦消毒。(4)臭氧消毒:可使用臭氧+紫外线消毒柜对剃刀、推剪等用品用具进行消毒。 3.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用品用具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2)清洗消毒后的用品用具应当及时放入保洁柜内贮存。(3)棉织品采用外送清洗消毒的,应当严格落实管控工作。清洁物品在运

22、输过程中采取封闭保存。清洁棉织品运送至美容美发场所后,应第一时间完成清点,尽快送至储藏间保存,防止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五)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1.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操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2.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3.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4.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疫情期间,应现配现用。5.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6.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7.浸泡时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8.用品用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9.消毒后用清水将消毒

23、液擦拭或冲洗干净以去除残留。附件3:沐浴场所清洁消毒卫生管理指引为加强沐浴场所的清洁消毒卫生管理,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浴场、桑拿中心、浴室、足浴等沐浴场所内传播,制定以下卫生管理指引: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疫情期间,应按主管部门(商务委)的要求暂停或恢复营业。二、一般管理制度(一)制定预防性消毒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每次消毒都应有详细的记录。(二)人员管理1.加强行业卫生知识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训,提升

24、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2.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合格证明。3.每日上岗前、下班后要做好自身清洁消毒。工作时应穿清洁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疫情期间,应佩戴口罩,勤洗手。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疫情期间,应隔离观察的人员隔离观察期未满、无隔离观察解除告知书的,不得上岗。5.为顾客服务前后应进行手消毒工作。6.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组织职工体检。疫情期间每日开展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询问,并做好相应登记和报告。7.疫情期间,加强顾客和来访人员管理,要求佩戴口罩,并做好体温检测及健康状况登记。建议使用“健康码”进行健康核验。8.缩短顾客等候时间。应当控制高峰时期

25、客流量,推广预约服务,通过管控分流减少同时进入顾客人数。9.不建议提供各类公用洗浴后护肤用品。(三)经常性卫生要求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地面无废弃物。2.加强室内换气通风。疫情期间,符合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继续运行,并应根据空调系统及建筑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措施。3.地面应每日清洁消毒。4.公用茶具,毛巾、拖鞋、浴衣、修脚工具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疫情期间,建议顾客自备毛巾、浴巾、拖鞋等物品。5.疫情期间床单、枕套、被套、垫巾等应按一客一换要求进行更换清洗消毒。6.修脚、捏脚毛巾应专用。7.更衣箱每天营业结束后清洁消毒。8.每天营业结束后或必要时及时对浴池进行清洁消毒。9.面盆、浴

26、盆、抽水马桶等卫生洁具应每日消毒。公共卫生间设置座式便器的应提供一次性衬垫。公共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10.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以及空气机组凝结水排水管等的U型管应当定期检查,缺水时及时补水,避免不同楼层空气掺混。11.沐浴场所淋浴水、浴池水供应管道、设备、设施等系统的运行应避免产生死水区、滞水区,淋浴喷头、热水龙头应保持清洁。12.应当配备消毒剂、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体温计等防控物资,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13.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应当用清水擦拭干净,可冲洗的用品用具应充分冲洗。14.工作服可用流通蒸

27、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三、消毒措施(一)环境消毒1.物体表面消毒(1)公共区域:对地面、墙壁、电梯、更衣室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用1%3%过氧化氢、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溴)含量为250mg/L 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或喷洒,每天23次。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喷雾、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便池、下水道:疫情期间,每天用510L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冲洗便池、下水道,静置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3

28、)公共卫生间洁具:用1%3%过氧化氢、有效氯(溴)含量为500mg/L1000mg/L消毒剂或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1530分钟。(4)办公设施、收银台: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乙醇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清洁消毒,其他表面先用有效氯(溴)含量为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湿布去除表面残留的消毒液。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激光打印机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二)空气消毒1.首选自然通风,开窗通风换气。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2.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禁止从机房、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同时应关闭空调通风

29、系统的加湿功能。(1)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应当关闭回风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2)空调通风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保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对于大进深房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新风系统宜全天运行。(3)空调通风系统为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类似于家庭分体式空调)时,应当开门或开窗,加强空气流通。(4)使用空调的区域在运营结束后应确保新风与排风系统继续运行1小时,进行全面通风换气。(5)使用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议选用具有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消毒装置。空调通风系统的常规清洁消毒可使用2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浸泡或擦拭,

30、作用1030分钟。消毒后用水清洁、晾干。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0.1%季胺盐类化合物或其他消毒剂。(6)运行的空调通风系统应当每周对开放式冷却塔、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调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设备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3.排风扇每周清洁与消毒一次。用水冲去挡板上的积尘,去除污垢。然后用有效氯(溴)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并维持30分钟,待挡板完全干燥后放回风扇。分体空调设备过滤网、过滤器、风口每周清洗消毒1次,250mg/L500mg/L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或喷洒,作用1030分钟。4.疫情期间,场所结束营业后,在无人条

31、件下可采用下述措施:(1)采用1%3%过氧化氢或0.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关闭门窗作用12小时后,开窗通风换气。消毒剂用量:10mL/m320mL/m3。 (2)采用250mg/L500mg/L二氧化氯消毒剂关闭门窗气溶胶喷雾,消毒12小时后,开窗通风换气。消毒剂用量:10mL/m320mL/m3。 (3)紫外线:紫外线灯每10m2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1只,悬挂高度距地面22.5m,照射时间为60分钟,上班前和下班后每日2次。 (三)从业人员手部消毒一般情况下,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必要时用含醇速干免洗手消毒剂或有效碘含量为3000mg/L5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13分钟。 (四)用品用具消毒浴室内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应先清洗后消毒。1.物理消毒。耐热耐湿物品,首选蒸汽、煮沸消毒。浴巾、毛巾、浴衣裤、垫巾等棉织品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煮沸15分钟30分钟。公共茶具可采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煮沸15分钟30分钟,或远红外线消毒碗柜125作用15分钟以上。耐热拖鞋可经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经煮沸15分钟3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