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7.86KB ,
资源ID:14571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571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说陋室铭曹刿对比阅读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说陋室铭曹刿对比阅读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注释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刖:音“yu”,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奚:何,为什么。 理:加工雕琢玉石。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 (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马说卞和泣玉对比阅读答案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三

2、)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25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注林琴

3、南孝廉纾(sh):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亟:急忙.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呼备:叫人准备.赍(j):携带.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从师读( ) 以袜

4、实米( )负以致师( )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2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四)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五)【甲】(选自韩愈马说)【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见夔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之则伤其足,曳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而走范蠡,四方

5、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然。 (刘 基郁离子)注释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夔:k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跷跃:用一只脚跳跃。跂:踮起脚尖。曳:拖,牵引。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17、解释下列短语。(1)外见( ) (2)通其意( )(3)介鳞之属( ) (4)延颈而笑( )(5)所行几许(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19. 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

6、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注释加以辩证分析。陋室铭对比阅读:(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7、: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以: 期: 劳: 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刘禹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8、矣。 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玢)(1)淡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

9、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东汉崔子玉座右铭)注释: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 臧:褒奖。 在涅ni贵不缁z: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行行:刚强的样子。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15解释下列加点短语。(2分惟吾德馨 ( ) 无案牍之劳形

10、( )往来无白丁( ) 行之苟有恒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17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18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19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 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但同时也应该摒弃 的落后思想。.【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11、,回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译文: 。3用【甲】文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4【甲】文作者 和【乙】文的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窒,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日:“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

12、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益:长进。 损:减损。 说:谈论。 视:看,比照。 化:融和。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2)谈笑有鸿儒(3)无案牍之劳形9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1分) A每天,一天天也 B白天 C日子 D太阳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13、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不知其人,视其友。11简答题。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和“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曹刿论战对比【一】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

14、从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注释 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易置:撤换。 奇兵:变化莫测的军队。1解词(1)小惠未遍( ) (2)牺牲( )玉帛(3)而绝( )其粮道 (4)秦悉坑( )之2译句(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悉更约束,易置军史3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

15、的句子是:4乙文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

16、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流泪的样子。意谓:心里认为。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邪:同“耶”。举:抬起。1. 解词(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3)何以致泣 (4)元帝异之。2. 译句(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具以东渡意告之。3. 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4.(甲)(乙)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故事表现了明帝的 。 三【甲】十年春,齐师伐我。【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

17、“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肉食者鄙 神弗福也 而齐不听 苏秦谓齐王曰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007仙桃)甲十年春战则请从。”乙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

18、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分)【注释】原原国,姬姓小国。令限令。疏军撤兵。疏,散、撤。谍刺探军情的人。信信用。庇庇护,即赖以生存。孟门原国地名。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 ) (2)公令疏军而去之( )9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其乡人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10翻译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11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

19、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 ”和鲁庄公的“ ”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_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_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这一句。(一)公与之乘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注:用:使用。 同欲:目标一致。 虞:戒

20、备,准备。 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 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_附比较阅读答案:马说一2(2)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3.托物寓意;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做法;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4.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

21、人之道。二【答案】10(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13(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

22、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三19.通“饲”,喂养(喂) 鞭打(驾驭) 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面对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23.跟从(跟) 装满(装) 背(背着)24.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25.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四4.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五17.(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2)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3)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4)(能)走多远。18.(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