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8.01KB ,
资源ID:147579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7579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1、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下图中情况出现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体现了山川行便的特点B.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3.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4.北宋前期规

2、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这反映出当时()A.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B.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C.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大夫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B.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D.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6.宋神宗曾说过:“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材料中的“二虏”指的是()A.辽和金B.辽和西夏C.夏和金D.金和元7.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

3、,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吏治腐败8.有人评价说,北宋一代,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D.北宋吸取前代的教训9.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官额18809员,开元二十二年人口16163863人,二者的比例为1:2460。宋朝皇祐前官额24000员,仁宗皇祐五年人口22292861人,二者比例为1:926。宋朝与唐朝相比()A.官员定额渐趋

4、正常B.官僚机构庞大C.科举制度逐渐完善D.选官范围扩大10.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A.涉及范围广领域宽B.实现了富国强兵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D.引发党争直接导致北宋衰亡11.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12.北宋为应对边疆战事,供养了大批招募的军队,但多而不精,战斗力弱,为此王安石变法实

5、行了()A.专职从事军事的募兵制B.工匠源于民间的雇募制C.“兵农合一”的征兵制D.自愿加入的志愿兵役制13.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14.叶坦的大变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王安石则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A.减节冗费B.合理用人C.增加税赋D.增加生产15.“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

6、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A.北宋和辽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西夏D.南宋和金16.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双方达成和约规定:“宋向金称臣,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A.南宋军事战斗力差B.统治者采用重文抑武C.南宋抗金缺群众支持D.金政权军事实力强大17.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B.南宋政权归顺于金朝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D.宋金之间以和平为主18.“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

7、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这一史料可以佐证()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二材料二(庆历中)时患州县赋役之烦,诏诸路上其数,俾二府大臣合议蠲减。(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七十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8、二府”的性质和职能。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材料二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秉政,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赵翼廿二史札记(1)材料一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状况的根源在哪里?(2)材料二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评述其观点。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宋朝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造成“兵不识将”“冗官”的局面,故C项正确;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没有形成“冗官”“兵不识将”的局面,排除A、B两项

9、;元朝实行二府制,皇帝下面的机构是中书省和枢密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答案】C【解析】“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B项正确。3.【答案】A【解析】北宋与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使行政权与军事权集中,提高军政效率以适应两宋战争频繁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4.【答案】A【解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与材料中“不与朝政”“不领省职”相符,故A项正确。5.【答案】A【解析】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属于对宰相权力的削弱,其结果是加强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

10、确;材料没有涉及对相位的争夺,故B项错误;监察官员的监察对象是所有官僚,是皇帝监管百官的一种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否定宰相位高权重的事实,故D项错误。6.【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神宗的话是针对当时辽和西夏的评价,故选B项。7.【答案】D【解析】国家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故“经济衰退”的说法不合理;“农民起义”是统治危机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兵力不足”的说法不合史实;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吏治腐败”是统治危机的根源,故选D。8.【答案】C【解析】题干中隐含的关键信息是北宋官员数量庞大,但又行政效率低下,结合“三冗”的史实可以判定C项最佳。9.【答

11、案】B【解析】材料宋朝与唐朝相比,官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官员定额渐趋不正常,故A项错误;官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反映出官僚机构庞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官员人数的增加与科举制完善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员人数的增加与选官范围扩大的关系,故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王安石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B项错误;变法的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项错误;王安石变法在1069年开始,而北宋是在1127年被金所灭,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根据

12、材料可知,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谋取天下的财富,用取得的天下财物来供给天下的所用,故要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B项正确。材料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而不是指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而是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而是强调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排除D。1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军队战斗力,王安石变法规定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故C项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王安石变法理财的主要目的是增加

13、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其措施主要调整了封建国家和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14.【答案】D【解析】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民不益赋而国用饶”,意思是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该主张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实现民富国强。1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和金在1141年订立盟约,双方相约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D选项符合题意。北宋和辽、西夏订立的盟约,与“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等信息不符,AB两项错误。南宋和西夏双方没有订立相关盟约,C选项错误。16.【答案】B【解析】1141年,宋金议和的主要原因是宋高宗和宰相秦桧秉承重文抑武

14、策略,主动向金求和造成的,故选B项。17.【答案】A【解析】绍兴和议以后,南宋对金称臣,南北一直呈对峙状态,故A项正确。宋金对峙,向金称臣,但后来又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故B项错误;金朝在和议之前已经进入中原地区,故C项错误;和议之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多次战争,故D项错误。18.【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金军不能有效南侵,同时南宋不足以打败金国,此后一年,绍兴和议签订,故可以说明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选A项。19.【答案】(1)特点:沿袭唐末五代制度;枢密使与中书门下政事堂分掌文武之事,号称二府。影响: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枢密使掌武事,宰相掌文事

15、,互相牵制和依赖有利于政治的稳定。(2)性质:枢密院与中书门下政事堂属于决策机构。职能:不但可以决策军国大事,还能参加有关赋役制度以及法制问题的决策。【解析】第(1)问的“特点”要根据材料信息,从“沿袭前朝”和“分权”两个方面回答;“影响”要注意从枢密使设立的目的和影响两个方面回答。第(2)问的“性质”要答出决策性,“职能”要答出决策的内容和表现。20.【答案】(1)局面:积贫积弱。根源: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2)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评述:王安石为维护北宋统治而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政府的收入,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北宋的灭亡在于统治者政治的腐败,把靖康之难归罪于变法是错误的。(其他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关键词“财不足”“兵不足”,由此可以得出北宋中期的局面是积贫积弱;第二小问可结合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消极影响考虑。第(2)问,从材料信息不难得出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评述观点时一定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