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6.10KB ,
资源ID:148662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8662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政治主干知识整理全套.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政治主干知识整理全套.docx

1、高中政治主干知识整理全套高中政治主干知识整理(全套)高中政治主干知识整理(全套)经济常识(上) 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2)一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1)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价上下波动。(2)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4、公有制主体地位:(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

2、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非公有制:(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用: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增加税收,促进科技进步(3)方针:鼓励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决定的。(2)具体原因: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7、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2)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要素分配。 8、市场

3、经济:(1)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3)市场调节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9、国家宏观调控: (1)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11、公司:(1)法定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2)股票价格预期股

4、息/银行利率(3)股份制: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它的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它的控股份掌握在谁手中;社会主义条件下,若国家或集体控股,它就是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1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1)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利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14、农业:(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

5、2)现状:农业基础地位仍比较脆弱(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3)意义: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4)措施:首要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5)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6)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及措施 意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

6、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促进农村教科文卫事业发展,有利于为二、三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强大动力。措施: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推进。(7)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

7、生产能力: 为什么: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存在缺陷和弱点.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因此,发展农业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推进现代农业,是国家对农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怎么办: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改变

8、农业设施装备落后的局面。三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条件。要集中相应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 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就是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要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就业增收

9、渠道。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五是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转移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 15、工业:(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2)措施:着重发展支柱产业(建筑业、机械信息产品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制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16、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2)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7.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18.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

11、权利,职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19.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协商一致的原则;(3)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律规定的原则。 20.社会保障制度:(1)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2)原则: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经济常识(下) 1国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1)积累包括: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社会物资储备三部分。

12、(2)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两部分。(3)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对立: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积累和消费此消彼长。统一: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4)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应当有所增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2财政作用:(1)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2)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4)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13、和分配政策。4财政收入过多的危害性: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必将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5.税收的作用:一个基本两个重要: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6中国人民银行:(1)性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组成部分。(2)职能: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的职能7.银行的作用:(1)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2)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

14、供必要的依据。(3)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8.储蓄的作用:(1)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2)调节货币流通。(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9市场交易原则:(1)是什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2)为什么:保证市场经济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10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1)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2)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1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1)提倡适度消费;(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

15、协调发展(3)提高消费的科学性;(4)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12消费者的权利:(1)安全权(最主要的权利);(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13当代世界市场呈现新特点(1)国际商品贸易方式多样化;(2)商品结构复杂化;(3)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5)市场竞争激烈化。 14.我国的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1)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2)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生产国际化;(2)市场国际化;(3)资金国际化;(4

16、)科技开发与应用国际化;(5)信息传播国际化。16对外贸易的内容:(1)对外商品贸易(主导地位);2)对外劳务贸易;(3)对外技术贸易。17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1)对等贸易;(2)展卖;(3)加工贸易;(4)补偿贸易。 18.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1)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经济实力。19.倾销与反倾销。哲学常识(此部分无重点难点之分,必须掌握)一、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

17、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地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3.影响意识正确与否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构成、思维方法、精神状态。4.从实际出发:(1)原理依据:物质决定意识(2)全面、辩证地把握实际。(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辩证法1联系的观点:(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8、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3)因果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承认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含义不同;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部分是组成整体的部分。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

19、下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在性能状态上会相互影响。方法论: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发展观: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把事物的发展如实看作一个过程;要分清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地位;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成长。发展的原因: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内因,又要重视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发展的状态: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0、,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A要坚持适度原则。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要重视量的积累。发展的趋势: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方法论: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把自己的命运与改革大业紧密联系,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矛盾观(全面的观点):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事物,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

21、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转化

22、。方法论: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也就是遵循从特殊普遍,再由普遍特殊的认知秩序。(5)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不能忽视支流。三、认识论 1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23、和规律。 2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条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3人们应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4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活动。 5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来源、根本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7.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8.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内容:合理想象要求立足已

24、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创造性思维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要善于发现问题;二要敢于超越;三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四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五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四、人生观 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2价值观 标准: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 3.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集体主义: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

25、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体主义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怎样坚持集体主义: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正确处理个人

26、与他人的关系;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4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5人生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实现条件:客观条件: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一定的社会条件。(同理想)主观条件:A全面提高个人素质;B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

27、;C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6群众路线:原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怎样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7改造主观世界:内容: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

28、关系。目的: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8世界观境界与人生观境界:世界观境界: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人生观境界。政治常识 1人民民主专政:首要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基础工农联盟;社会基础人民;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新”体现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在概念上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3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广泛性(主体、内容)和真实性(制度、法律、物质保障)。 4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对外职能

29、: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我国的政体: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权利(提案权、发言表决免责权、质询权)义务(模范遵守国家法律、保守国家秘密、提高个人素质、密切联系群众等)(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5)完善人大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立法职能

30、和监督职能;进一步密切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6“一国两制”内容:“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解决台湾问题 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方针: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主要根据。 国家机关区别于党的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8依法治国原则:主体:人民群众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如何推进:A立法机关严格立法,确保有法可依;B行政机关要严格行政;C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D完善法律监督体系;E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9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监督权。 10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11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是立法平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