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765.98KB ,
资源ID:1527986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2798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

1、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1. 板平法、钢筋计算方法与软件中的输入规则1.1. 板平法1.1.1. 坐标方向的规定 (1)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的转折;(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1.1.2. 板的分类编号板类型代号序号板类型代号序号楼面板LBx x延伸悬挑板YXBx x屋面板WBx x纯悬挑板XBx x1.1.3. 板的集中标注板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

2、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板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可择其一做集中标住,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1、板厚 板厚注写为h=x x x ;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植,注写为h=x x x / x x x;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2、贯通纵筋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板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

3、板内(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 3、板面标高高差 指相对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时注,无高差时不注。 1.1.4. 板支座原位标注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两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1.1.5. 板平面标注示例板的平面标注如图43:图4-3中,LB1集中标注的含义:(1) 楼面板厚120mm; (2) 底面受力筋X方向为10,间距100;Y方向为10,间距150;图4-3中,LB1支座原位标注

4、的含义:(1)单边支座钢筋直径为8,间距150,支座外长度为1000;(2)双边支座钢筋直径为8,间距150,支座外长度每边为1000;图4-3中,YXB1集中标注的含义:(1) 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2) 下部构造筋X方向为8,间距150;Y方向为8,间距200(3) 上部构造筋X方向为8,间距150;Y方向按钢筋布置。1.2. 板钢筋计算规则1.2.1. 受力筋 1、底部受力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两端弯钩(如果是级筋)。(1)当板端支座为框架梁、剪力墙、圈梁时,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ha/2,5d (ha为支座宽)(2)当板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左右

5、伸进支座长度=max120,h (h为板厚)(3)其他直接规定长度的情况2、底部受力筋根数(净跨长-扣减值2)/布筋间距1 扣减值取50mm或保护层3、面筋长度=净跨+左右锚固长度(LaE)+弯勾2(一级钢筋)4、面筋根数=(净跨-502) /布筋间距1 1.2.2. 负筋及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支座长度+弯勾+负筋长度+弯折(板厚-保护层2或板厚-保护层)锚固支座长度(1)LaE (2)0.4 LaE+15d (3)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 (4)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层22、端支座负筋根数(净跨长-扣减值2)/布筋间距1 扣减值取50mm或保护层3、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6、1)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 分布钢筋带有弯勾 分布筋长度=净跨长-负筋标注长度2+1502+弯勾2 分布钢筋不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净跨长-负筋标注长度2+1502(2) 分布筋长度等于轴线长度 分布钢筋带有弯勾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勾2 分布钢筋不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3)按照负筋范围计算 分布钢筋带有弯勾 分布筋长度=(净跨-502)+弯勾2 分布钢筋不带弯勾 分布筋长度=净跨-5024、端支座分布筋根数=钢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5、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右标注+弯折2 左右标注尺寸到梁边线或轴线;弯折长度为板厚-保护层2或板厚-保护层6、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长-

7、扣减值2)/布筋间距1 扣减值取50mm或保护层7、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8、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 左布筋范围/分布筋间距+1+右布筋范围/分布筋间距+11.2.3. 温度筋 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在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搭接长度为1501、温度筋长度 (1)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 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两负筋标注长度+参差长度(150)2+弯勾2(2)当负筋标注到支座边线时 温度筋长度=两支座间净长-两负筋标注长度+参差长度(150)2+弯勾22、温度筋根数(1)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 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两负筋标注长度)/温度筋间距-

8、1 (2)当负筋标注到支座边线时 温度筋根数=(两支座间净长-两负筋标注长度) /温度筋间距-11.2.4. 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1、上部钢筋(1)上部受力钢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勾(二级钢筋不加)+悬挑板净跨XBK+弯折(板厚-保护层2+5d)(软件中直接输入弯折值)(2)上部受力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上部受力筋间距+1(3)上部受力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 +弯勾2(或不加) (注意:软件中将弯折后面的“(0)”变成“0”)(4)上部受力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 分布筋间距2、下部钢筋(1)下部构造筋长度=锚固长度(max支座宽/2,12d

9、)+悬挑板净跨XBK+弯勾2 (二级钢筋不加) 软件中应该修改该钢筋的“板底筋伸入支座长度为(max支座宽/2,12d”(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下部构造筋间距+1(3)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 +弯勾2(或不加) (注意:软件中将弯折后面的“(0)”变成“0”)(4)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 分布筋间距1.2.5. 一端延伸悬挑板的钢筋计算1、板跨方向面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勾(一级钢筋) +净跨+弯折(板厚-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2、面筋根数=(净跨-502) /布筋间距1 1.2.6. 两端延伸悬挑板的

10、钢筋计算1、板跨方向面筋长度=弯折(板厚-保护层2+5d)+净跨+弯折(板厚-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2、面筋根数=(净跨-502) /布筋间距11.2.7. 异形板钢筋计算基本公式同上。注意板钢筋计算方法:计算设置第13项:板钢筋按平均长度计算设置1.2.8. 板中开洞洞边300时,钢筋绕行;洞边300时钢筋在洞边弯折。洞边长或直径大于300,小于1000时,洞加强筋不标注,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钢筋相同并布置在同一层面。两根补强钢筋钢筋净距为30mm。1、面筋 面筋在洞边向下弯折(板厚-保护层2):

11、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净长-保护层)+弯折2、底筋 长度=锚固长度(maxha/2,5d)+弯钩+(净长-保护层)+弯折(1)有面筋时 底筋在洞边向上弯折:板厚-保护层2(2) 没有面筋时 底筋在洞边向上弯折:板厚-保护层2+5d (软件会自动处理)3、加强钢筋(1)加强钢筋的长度: 净跨+max(ha/2,5d)2(2)加强钢筋根数: 一个方向加强钢筋根数=切断根数(切断钢筋直径/加强钢筋直径)2(3)圆周形洞另加“斜放补强钢筋”,采用两向被强纵筋的较小者 长度=标注长+La2+弯勾2 (标注长是被两向加强筋切断的长度) 根数一般是8根 1.2.9. 后浇带后浇带留筋方式有三种,

12、分别为贯通留筋,100%搭接留筋和50%搭接留筋。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高于所在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应用不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设计应注明相关施工要求。1.2.10. 柱帽ZMx柱帽的平面形状有矩形、圆形和多边形等,其平面形状由平面布置图表达。柱帽的立面形状有单倾角柱帽ZMa、托板柱帽ZMb、变倾角柱帽ZMc、和倾角托板柱帽ZMab,如下图:1.2.11. 板翻边FB与板挑檐板翻边可为上翻也可为下翻,翻边尺寸等在引注内容中表达,翻边高度在标准构造详图中为300mm。当翻边高度300mm时,应按板挑檐构造进行处理。1.2.12. 板加腋JY板加腋的位置与范围由平面布置图表达,腋宽、腋高及配筋等由引注内容表达。当为板底加腋时腋线应为虚线,当为板面加腋时腋线应为实线;当腋宽与腋高同板厚时,设计不注。加腋配筋按标准构造(即加腋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设计不注;当加腋配筋与标准构造不同时,设计应补充绘制截面配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