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986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docx

1板平法钢筋计算及软件应用

1.板平法、钢筋计算方法与软件中的输入规则

1.1.板平法

1.1.1.坐标方向的规定

(1)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的转折;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

1.1.2.板的分类编号

板类型

代号

序号

板类型

代号

序号

楼面板

LB

xx

延伸悬挑板

YXB

xx

屋面板

WB

xx

纯悬挑板

XB

xx

1.1.3.板的集中标注

板集中标注的内容为:

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对于密肋楼盖,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

板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可择其一做集中标住,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1、板厚

 板厚注写为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植,注写为h=xxx/xxx;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

2、贯通纵筋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

当板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板内(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

 3、板面标高高差指相对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时注,无高差时不注。

1.1.4.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两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

1.1.5.板平面标注示例

板的平面标注如图4-3:

图4-3中,LB1集中标注的含义:

(1)楼面板厚120mm;

(2)底面受力筋X方向为Ф10,间距100;Y方向为Ф10,间距150;

图4-3中,LB1支座原位标注的含义:

(1)单边支座钢筋①直径为Ф8,间距150,支座外长度为1000;

(2)双边支座钢筋②直径为Ф8,间距150,支座外长度每边为1000;

图4-3中,YXB1集中标注的含义:

(1)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

(2)下部构造筋X方向为Φ8,间距150;Y方向为Φ8,间距200

(3)上部构造筋X方向为Φ8,间距150;Y方向按钢筋①布置。

1.2.板钢筋计算规则

1.2.1.受力筋

1、底部受力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1)当板端支座为框架梁、剪力墙、圈梁时,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ha/2,5d}(ha为支座宽)

(2)当板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h}(h为板厚)

(3)其他直接规定长度的情况

2、底部受力筋根数=(净跨长-扣减值×2)/布筋间距+1扣减值取50mm或保护层

3、面筋长度=净跨+左右锚固长度(LaE)+弯勾×2(一级钢筋)

4、面筋根数=(净跨-50×2)/布筋间距+1

1.2.2.负筋及分布筋

1、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支座长度+弯勾+负筋长度+弯折(板厚-保护层×2或板厚-保护层)

锚固支座长度

(1)LaE

(2)0.4LaE+15d(3)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4)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层×2

2、端支座负筋根数=(净跨长-扣减值×2)/布筋间距+1扣减值取50mm或保护层

3、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1)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

①分布钢筋带有弯勾分布筋长度=净跨长-负筋标注长度×2+150×2+弯勾×2

②分布钢筋不带弯勾分布筋长度=净跨长-负筋标注长度×2+150×2

(2)分布筋长度等于轴线长度

①分布钢筋带有弯勾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勾×2

②分布钢筋不带弯勾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3)按照负筋范围计算

①分布钢筋带有弯勾分布筋长度=(净跨-50×2)+弯勾×2

②分布钢筋不带弯勾分布筋长度=净跨-50×2

4、端支座分布筋根数=钢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5、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右标注+弯折×2

左右标注尺寸到梁边线或轴线;弯折长度为板厚-保护层×2或板厚-保护层

6、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长-扣减值×2)/布筋间距+1扣减值取50mm或保护层

7、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8、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左布筋范围/分布筋间距+1+右布筋范围/分布筋间距+1

1.2.3.温度筋

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在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搭接长度为150

1、温度筋长度

(1)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两负筋标注长度+参差长度(150)×2+弯勾×2

(2)当负筋标注到支座边线时温度筋长度=两支座间净长-两负筋标注长度+参差长度(150)×2+弯勾×2

2、温度筋根数

(1)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两负筋标注长度)/温度筋间距-1

(2)当负筋标注到支座边线时温度筋根数=(两支座间净长-两负筋标注长度)/温度筋间距-1

1.2.4.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

1、上部钢筋

(1)上部受力钢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勾(二级钢筋不加)+悬挑板净跨XBK+弯折(板厚-保护层×2+5d)

(软件中直接输入弯折值)

(2)上部受力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上部受力筋间距+1

(3)上部受力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或不加)(注意:

软件中将弯折后面的“(0)”变成“0”)

(4)上部受力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2、下部钢筋

(1)下部构造筋长度=锚固长度(max{支座宽/2,12d})+悬挑板净跨XBK+弯勾×2(二级钢筋不加)

软件中应该修改该钢筋的“板底筋伸入支座长度为(max{支座宽/2,12d}”

(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下部构造筋间距+1

(3)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保护层×2)+弯勾×2(或不加)(注意:

软件中将弯折后面的“(0)”变成“0”)

(4)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1.2.5.一端延伸悬挑板的钢筋计算

1、板跨方向面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勾(一级钢筋)+净跨+弯折(板厚-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面筋根数=(净跨-50×2)/布筋间距+1

1.2.6.两端延伸悬挑板的钢筋计算

1、板跨方向面筋长度=弯折(板厚-保护层×2+5d)+净跨+弯折(板厚-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面筋根数=(净跨-50×2)/布筋间距+1

1.2.7.异形板钢筋计算

基本公式同上。

注意板钢筋计算方法:

计算设置第13项:

板钢筋按平均长度计算设置

1.2.8.

板中开洞

洞边≤300时,钢筋绕行;洞边>300时钢筋在洞边弯折。

洞边长或直径大于300,小于1000时,洞加强筋不标注,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钢筋相同并布置在同一层面。

两根补强钢筋钢筋净距为30mm。

1、面筋面筋在洞边向下弯折(板厚-保护层×2):

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净长-保护层)+弯折

2、底筋长度=锚固长度(max{ha/2,5d})+弯钩+(净长-保护层)+弯折

(1)有面筋时底筋在洞边向上弯折:

板厚-保护层×2

(2)没有面筋时底筋在洞边向上弯折:

板厚-保护层×2+5d(软件会自动处理)

3、加强钢筋

(1)加强钢筋的长度:

净跨+max(ha/2,5d)×2

(2)加强钢筋根数:

一个方向加强钢筋根数=切断根数×(切断钢筋直径/加强钢筋直径)2

(3)圆周形洞另加“斜放补强钢筋”,采用两向被强纵筋的较小者

长度=标注长+La×2+弯勾×2(标注长是被两向加强筋切断的长度)

根数一般是8根

1.2.9.后浇带

后浇带留筋方式有三种,分别为贯通留筋,100%搭接留筋和50%搭接留筋。

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高于所在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应用不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设计应注明相关施工要求。

1.2.10.柱帽ZMx

柱帽的平面形状有矩形、圆形和多边形等,其平面形状由平面布置图表达。

柱帽的立面形状有单倾角柱帽ZMa、托板柱帽ZMb、变倾角柱帽ZMc、和倾角托板柱帽ZMab,如下图:

1.2.11.板翻边FB与板挑檐

板翻边可为上翻也可为下翻,翻边尺寸等在引注内容中表达,翻边高度在标准构造详图中为≦300mm。

当翻边高度>300mm时,应按板挑檐构造进行处理。

1.2.12.板加腋JY

板加腋的位置与范围由平面布置图表达,腋宽、腋高及配筋等由引注内容表达。

当为板底加腋时腋线应为虚线,当为板面加腋时腋线应为实线;当腋宽与腋高同板厚时,设计不注。

加腋配筋按标准构造(即加腋筋同板下部同向配筋),设计不注;当加腋配筋与标准构造不同时,设计应补充绘制截面配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