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1.22KB ,
资源ID:1538382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3838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docx

1、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 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1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文章要先声夺人,必须做到“两要”和“三不要”:(一) 两要:要照应题目,围绕中心,叙议抒写,融为一体。应试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最好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或者论题,并照应题目。议论性散文还可以将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以突出文章的重点。短小精悍,麟凤其采,先声夺人,事半功倍。除了以故事开篇以外,引论一般要控制在150字以内。要注意文字精美,少用长句,多用短句,排偶句。如果

2、直接以新鲜有趣的故事开篇,那么既可以用故事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又可以用故事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因此可以写字左右。(二) 三不要:1、 不要作多余的题解。【例】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谈自信)多余。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人们的一种希望,一种设想。(谈理想的追求)没有词典,难以解释清楚。对于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事物,最好的方法是用比喻来说。【例】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人的精神钙质,自信是事业大厦的奠基石。(谈自信)什么是理想?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谈理想的追求)2、不要故弄玄虚

3、,东拉西扯,入题太慢。应试作文只有八九百字,冗长的开头使文章入题慢,无法深入论证,而且容易引起改卷人的阅读疲劳。3、不要照抄原材料或复述不简练,充当出题者的传声筒。文章开头切忌照搬话题材料或过多复述原材料,否则浪费笔墨,劳而无功。二、如何写出美丽的“凤头”?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一)修辞添彩法。1.比喻。深入浅出,言近旨远。【例】相信自己,你就是一道风景。你虽然是一条小溪,却养育了一池的精灵,灌溉了一方的沃野。你虽然是一滴水珠,却折射出了太阳七彩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颜色。不管如何渺小,你依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谱写生命的童话,创造这大千世界的奇迹。其实,你就

4、是一道风景。(2004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你就是一道风景)比喻议论,强调“相信自己”的重大作用,突出了中心论点。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诚信是寒冬腊月交替傲放的一枝腊梅;诚信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诚信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 (诚信是什么)设问排比博喻(连续用几个喻体比喻一个事物) 2.排比。排比点题,铺排文气排比设置情景。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

5、#8230;朋友,别灰心,别丧气,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是的,听从心之召唤。(2004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听取心灵的召唤)排比比喻,多方面设置情境,照应题目,重申中心论点,说明“听取心灵的召唤”的重要意义。排比略写一组事例导入法。【例】微寒的春夜或萧瑟的冬晨,沉寂的雨夜或喧闹的街头,宁静地独处或结伴同游。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他们,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放翁。“我自横刀向天笑&

6、#8221;的谭嗣同;还有地球那一边,荒野的呼唤中的杰克·伦敦,老人与海中的海明威,“自由旗帜”下的拜伦和普希金。真的,我是那样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他们所拥有的快乐和幸福,我甚至可以看到他们顺着他们的思维走向了不同的宿命。(海南高考优秀作文作家们的故事)描写排比略写一组事例议论点明中心论点。3.对偶。 交相辉映,或对立统一。【例】当大唐盛世的瓦当不再锃亮,当歌舞升平的霓裳不再绮丽,昨日繁华渐渐褪去。一叶载着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一个小小的渔岛驶去,一个名叫日本的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可这小小的渔岛,却见证了泱泱中华的悲欢荣辱。

7、(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镜中日本)对偶叙事议论,引出论题。【说明】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中的排比和对偶句式的运用,只要大结构相同就可以。4.顶真。层层递进,气势不凡。【例】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200

8、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风雨任平生)顶真引用,层层递进地议论评价人物,照应题目,提出人物评论文章的中心论点。5.设问。多重设问,或多方作答,渲染铺垫,引人思考。【例】当你遇上挫折,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了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傅雷曾长叹:不经历磨难的逃避是轻佻的。哭泣之后你又将如何?求助?也许会有,也许不会!我们能做的,就是拍拍胸脯,坦然地面对!曾记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老人桑提亚哥,面对着猛勇的恶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整整八十一天!他

9、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旌旗,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和汹涌的波涛,无语,只是挺着胸脯,以撼人的气魄迎着海风猎猎作响!(2004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当生活遭遇挫折)连续设问引用对比概述事例议论,引出人物评论文章的评论对象。【例】朋友,如果有一天法国的卢浮宫着火了,你会最先去抢救哪一件艺术珍品呢?(把握机遇)用假设句设问,制造悬念,引人急于了解下文。以“朋友”称呼读者,与读者交流思想。 6.对比。正反对比,是非判明。【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挫折,每个人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怨天尤人,说上帝不公,怎单单给他许多痛苦?因此一蹶不振,天天耷拉着脑袋,活得疲累而被动,甚至

10、一辈子再也直不起腰来。有的人却把挫折当作生活对自己的考验,勇敢面对困难,并能总结经验,爬起来后站得更直,对自己更有信心,脱胎换骨,更加顽强。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何不把面对的挫折当作生活对自己的特殊考验呢?(2004年全国高考卷优秀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正反对比举例引用反问,引出中心论点。7.引用。宗经师圣,引诗摘句,意蕴深远。名言古语发端法。【例】古语有云:用行舍藏。亦即是在受人垂青之时,当仁不让,以一己之力造福天下;在疾痛惨怛之时,韬光养晦,悠然寄情于天地之间。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真正能够宠辱不惊的又有几

11、个人呢?我已经依稀看见苏轼黯然神伤的背影。(2004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穷则独善其身)引用古语解释古语议论引出评论文章要评论的人物。【例】 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但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设问用名言作答。【例】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给灵

12、魂一个支点)引名言仿写名言。 引用诗句发端法。【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当韩剧的生死恋情感动了大江南北,当金庸的武侠搬上了课本,当曾苦旅于“文化”的余秋雨变为成功的商业人……我们不禁要问:三千年前那片繁茂的“蒹葭”究竟是什么?源于什么?而沉溺于今天的蒹葭丛中,我们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又在何方?(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引诗句摆现实现象议论,引出论题。【例】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 李白&

13、#82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 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 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寂寞的意韵)连缀诗句,诠

14、释题目。 歌词古语并用法。【例】“鸡同鸭讲眼碌碌”,这是广东著名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主题曲的一句歌词,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正如“一言不合,倒戈相向”所言,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甚大,所以,我们在沟通中要重视语言。( 2004广东年高考优秀卷沟通,勿轻语言)流行歌词古谚,引出论点,俗雅相映成趣。引用并且化用诗词法。【例】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

15、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盼热切的脸。(2005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明月,照着我们的脸)描写化用诗句引用诗句,照应题目。“唐时的风”和“宋时的雨”受“秦时明月汉时关”或“唐风汉骨”辞句影响而写。化用熟语法。【例】上帝造了一个萝卜,就为这个萝卜造了一个坑,凭借这个坑,小萝卜长成大萝卜。上帝造了一个人,就为这个人安排了一个位置,凭借这个位置,平凡与低微成长为卓绝。人优于萝卜,因为人会动会找。所以你如果现在对自己感到不满,不要抱怨,那绝不

16、是上帝给你的位置。(2005年全国卷满分作文纵横捭阖)化用熟语用相同句式编故事议论,照应话题,引出关于位置与价值的论题。首句从“一个萝卜一个坑”演化而成故事。8.比拟。活泼有趣,情理结合。拟人。时光的呼吸,吹出历史悠远的萧声;轻风的手指,拨响扣人心弦的音响。冥冥中,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气息,透过烟锁重楼的朦胧,羽化为感动者清澈的泪。选一个多雨的夜,独啜清茶,静听天籁……(静听天籁)拟人对偶,照应题目,即照应中心论点。拟物。【例】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

17、;…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留些诚信取暖)平常事例拟物大致排比议论兼抒情设问祈使句,引出拟物式的中心论点。9兼用多种修辞法。 互相映衬,先声夺人。【例】“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18、221;(1994年高考优秀命题作文尝试)设问比喻对比对偶,引出中心论点。【例】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只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使你我共辉煌。(2005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双赢,使你我共辉煌)排比比喻对比排比比喻,点题,引出中心论点。【说明】排比、对

19、偶、设问、比喻和对比是议论文特别是议论性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而且在一段文字中兼用两个以上修辞格的写法也是常见的。 (二)类比起兴法。神与象通,托物比兴。1.动物类比起兴法。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可以起类比作用;还可以奠定情感气氛。写时要注意简短,点到就行,不要过长,以致入题太慢,影响下文的论述。【例】虎啸深林,震慑百兽,这是强势语言的威力;鹦鹉学舌,招杀身祸,这是弱势语言的悲剧。短短三寸之舌,可骂死周瑜,可退秦师,堪谓有千斤之重也。(2004年广东高考优秀卷千斤之舌)(续写、议论)(对比比喻借代夸张)。【说明】要说“语言”,先说鸟兽,把鸟兽的叫声喻为“

20、;语言”,对比叫声强弱的不同作用,以此类比语言的重要作用,照应题目,暗含中心论点,说理形象生动。【例】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雄鹰冲破风暴的阻遏,飞向云霄;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奔向原野;海燕突破雷电的肆虐,迎来自由。自由排比托物起兴,照应题目,引出论题。 2.植物类比起兴法。小草是平凡的,但它默默地绽绿吐翠,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大地才充满生机;石子是平凡的,但它甘愿充当铺路石,它是自豪的,因为有了它,人们才有了道路;农民是平凡的,但他们默默耕耘,他们是自豪的,因为有了他们,社会才有了具大的物质财富……(2004年辽宁高考优秀作文我平凡,我自豪)拟人

21、写植物大致排比,由物及人,段末照应题目,即照应中心论点。3.其它自然现象或事物类比起兴法。【例】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这是和谐的自然美。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是和谐的艺术美。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国富民强,万民同乐。这是和谐的社会美。和谐即美,美即和谐。和谐的社会之美,必须你我共同创造。(编者下水文章你我共创和谐之美)对偶引诗写物议论,引出论题。(三) 欲扬先抑法以退为进,曲折有致。即先放低的调子,抑制住某人或事物,然后再升高格调,呈现给读者一种曲折的美,使主题更加鲜明。【例】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

22、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独上高楼)“简单而明了”“偏偏要”,说明生命并不简单,点明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的矛盾,引出论题。【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绝句。也许,这是当时千言万语在无言中的最好写照。但有时,或者说更多的时候应是有声胜无声。(引自广东2004年高考优秀卷此时有声胜无声)“无声胜有声”“有声胜无声”点明中心论点。(四)描写。 寓理于象中,通俗易懂。1.景

23、物描写引起法。【例】轻轻推开窗,你看到了什么?天地日月,草木精华。一杯白开水,清澈透明,深吸一口热气,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寒,便瞬间全都体会到了。年轻人喜欢喝咖啡,因为浓郁;中年人喜欢喝茶,因为清香;老年人喜欢白开水,因为可以照见他人。(2004年甘肃高考优秀作文一杯白开水)写景叙事,照应题目。2.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法。【例】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之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贬谪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2004

24、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苏轼的赤壁)写景写人叙述议论,照应题目,引出人物评论文章评论的对象。3.人物描写法。【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卷,一舟,一壶冷酒,一位高高瘦瘦的文人。朦胧中,诗仙李白吟着诗,在历史深处向我回眸浅笑。一叶扁舟,悠悠地驶向历史深处文学的长河……我心灵上厚重的积灰仿佛一扫而空,心中有了单纯与明朗的诗意。我抬头高吟“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然而,巨幅广告牌上闪烁的霓虹灯刺痛了我的双眼;当我期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动,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敲碎了我的思绪。我

25、环顾四周,同学某甲,沉浸在mp3重金属摇滚中,某乙陶醉于一帘幽梦的绵绵软语中,某丙……我突然感到心灵深处被人掏空了一块。于漪老师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着诗意的缺失。”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心灵似乎总是跟着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起焦灼躁动,无法宁静。我害怕,我心中的那份美好的诗意会成为火柴般微弱的亮光,一阵令人炫目的世风袭来,就将它熄灭得连灰烬都不剩下。(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何处散发弄扁舟)诗句诗人形象描写叙述抒情摆社会现象议论,引出论题。【例】轻轻扫拂着覆盖在心房上的薄薄尘埃,幽幽地打开心的透亮的水晶盒,一束火蓝的焰火犹如精灵般跃动,映照着整个

26、剔透无瑕的世界。而正是这灵动的焰火,闪烁着多少激荡的灵魂,成为我永生的不可磨灭的纪念。(200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心弦上的焰火)用示现修辞格描写想象中的动作和事物 “纪念”的论题。 4.场面描写。【例】“不要!我求求你,不要啊!”披头散发的妇女在哀嚎,天真的娃儿们眼珠里凸出了恐惧。“哈哈……”伴着冷酷无情的笑声,刀光一闪,赤喇喇滚几个新鲜的头颅。和着泥土和暗红的血迹,在地上肆意蔓延……死了,死光了,一座冷森森的老城,死人坑一堆堆骇人的尸骨。日本军官翘着胡子,得意地擦干刀上的血

27、,就这样走了!肃穆。致哀。沉重。然后愤怒地昂头。那一堆堆怨屈的白骨,怎能平静,你一段段掺和着累和血的历史,谁忘得了?那绝对不是一段可以承受的历史,我们记住了,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国主义在肆意侮辱我们的姐妹将我们的孩子支离破碎……(2005年高考广东满分作文12.13,国祭日)场面描写反问议论抒情,照应题目,论证论点。“死了,死光了,一座冷森森的老城,死人坑一堆堆骇人的尸骨。”省略句、非主谓句,层层递进,总写浩劫后的老城惨状,更突出了日本军官的兽性,令读者泪水盈夺眶,怒火中烧,没齿难忘。“肃穆。致哀。沉重。”三个独

28、词句,简短有力,掷地有声。【说明】 场面描写,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目的都在有力论证论点,并引起读者共鸣。因此描写要精当,语言要简练,对每个典型形象作三两句描写以突出特点就行。(五)抒情法。沟通心灵,引起共鸣。1.直抒胸意法。【例】看到你,我实在是义愤填膺。所以,在愤怒火焰的驱使下,我写了这封信来声讨你。答案本是丰富多彩的,可是你却偏偏要戴上“标准”这顶帽子。要知道,就因为“标准”二字,发生了无数的悲剧。以下是你的三大罪状:(给“标准答案”的一封信)议论抒情,引出比喻式论题,激发读者产生联想。2.写景抒情法。【例】群山连绵,

29、我仰观巍巍珠峰;百川奔腾,我遥望浩浩长江;绿树参天,我凝视苍苍劲松;道路曲折,我寻找灿灿明星,星光下与坚韧为伴共奔前程。坚韧伴我前行写景抒情,照应题目,提示中心论点。【例】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一刻。可是,他们的名字却始终名垂青史,万古流芳。(2005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写景对比抒情兼议论,照应“铭记”的话题。【说明】描写要大笔勾勒,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共鸣,便于接受你的观点。如果精雕细刻,则造成文体不清,且喧宾夺主,无法突出正题。3.以物喻人,塑造杂文形象法。寄情于物,形象感人。【例】鲜红如霞,耀眼似火。在通往北京香山的路上,

30、一排排不知名的红叶树,恭立于秋风秋雨中,摇曳着簇簇红叶,迎送着南来北往的过客。无论这些赶去观赏香山枫叶的过客,是否向它们投去匆匆一瞥,它们都坚守岗位,始终如一。俏也不争宠,艳而不为名。一切只为坚守岗位,恪尽职守。这不正是那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可贵的职业奉献精神的写照吗? 【说明】议论性散文塑造杂文形象是比喻论证的一种方法。它与抒情散文象征手法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以具体形象来比抽象的精神。不同的是抒情散文对象征体的描写具体,全文的重点是用拟人法描写塑造象征体的形象。议论性散文对杂文形象的描写较少,主要在首尾两段,或者只在最后一段引进杂文形象,作简单描写后议论点明其比喻意义,而其本论部分,仍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六)叙事法。趣事奇闻,引人入胜。1. 故事引入法。寓言、成语、童话或神话故事引入法。【例】一只鸟在飞,它的母亲在某个目的地等待它的到达。它只知道母亲在远方等它,不知原因。它风雨兼程,急迫迅速。它需要到达。当它找到它的母亲,它向它母亲炫耀:“三天我飞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