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4 ,大小:706.05KB ,
资源ID:154962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4962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建筑垃圾资源化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建筑垃圾资源化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材料.docx

1、建筑垃圾资源化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材料建筑垃圾资源化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11年8月第一节 建筑垃圾概述 71建筑垃圾的定义 72建筑垃圾分类 7(一) 建筑施工垃圾 7(二) 建筑装修垃圾 7(三) 建筑拆除垃圾 8(四) 其他分类方法 83建筑垃圾的特点 9第二节 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性 101占用土地、破坏土壤 102污染水体 103污染空气 114影响市容 115安全隐患 11第三节 国内建筑垃圾产量 131目前建筑垃圾存量较大 13(一) 我国基建量全球最大 13(二) 大城市建筑垃圾普遍存在不当处理 132未来建筑垃圾供应稳定 15(一)基础建设中短期内仍持续 15(二)G

2、DP增长与建筑垃圾产量的协同效应 16第四节 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 171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 17(一) 日本 17(二) 韩国 18(三) 美国 18(四) 法国 19(五) 荷兰 19(六) 德国 192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 20(一)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不高,处理方式落后 20(二) 征收处理费,难以控制浪费源头 21(三)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21第五节 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措施 221技术政策 22(一) 建筑垃圾减量化 22(二) 建筑垃圾资源化 22(三) 建筑垃圾无害化 222经济政策 23(一) “排污收费”政策 23(二) “生产者责任制”政策 23(三

3、) “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23(四) “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 243研发政策 24(一) 开展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科研工作 24(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再生技术研究 25(三)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标准示范工程 25第六节 建筑垃圾的处理过程 261建筑垃圾预处理 26(一) 建筑垃圾的粗分 27(二) 建筑垃圾的破碎 27(三) 建筑垃圾的分选 292建筑垃圾预处理系统工艺 31(一)俄罗斯的工艺 31(二) 我国的工艺 32(三) 改进的工艺 343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35(一) 旧木材、木屑的再利用 36(二) 旧砖、瓦的再利用 36(三) 旧沥青的再利用 37(四) 旧混凝土

4、的再利用 37(五) 建筑垃圾的填埋处理 384建筑垃圾中细粉料的最大化利用 39(一) 建筑垃圾是墙体材料的好原料 39(二) 高品质再生骨料的可满足工程结构需要 405建筑垃圾处理的经济性分析 40(一) 生产轻质砌块的经济性 41(二) 生产再生骨料的经济性 416建筑垃圾产业链 42(一)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链运作模式 42(二) 建筑垃圾产业链运作模型解释 43第七节相对成熟的建筑垃圾再生技术 45第八节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竞争性分析 461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企业现状 462主要竞争厂家 46(一) 上海德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6(二) 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 46(三) 邯郸全有

5、生态建材有限公司 47(四) 江苏黄埔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 48第九节 国家政策 501城市固体垃圾处理 502清洁生产促进法 503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 5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05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51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517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 518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1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2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2(一)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52(二)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53(三)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53(四)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53十一 地方政

6、策 54第十节上海德滨环保投资亮点与风险 551投资亮点 55(一) 市场容量大 55(二) 国家政策支持 55(三) 技术水平领先 55(四) 都江堰项目示范作用明显 56(五) 项目储备充足 562存在风险 56(一) 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壁垒不高 56(二) “特许经营权”尤为重要 56(三) 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开拓存在不确定性 57第一节 附录1: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及其示范生产线 58一 课题主要进展和成效 59(一) 创建了适合于四川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成套技术 59(二) 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基地和应用技术示范生产基地 592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 593课题创新性成果

7、和典型应用 60(一)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产业链生产工艺和成套技术 60(二) 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防尘降噪防疫技术 61(三) 再生骨料品质控制与应用技术 61(四) 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基地 624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64第十二节 附录2: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研究开发 661主要研究内容 66(一) 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研究 66(二) 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标准研究 66(三) 建筑垃圾蒸压制品的研制开发 67(四) 建筑垃圾混凝土砌块的研究开发 67(五) 建筑垃圾在建筑地基基础中再生利用 672解决的关键技术 67(一) 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研究 67(二) 再

8、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标准研究 68(三) 建筑垃圾蒸压制品的研制开发 68(四) 建筑垃圾混凝土砌块的研究开发 69(五) 建筑垃圾在建筑地基基础中再生利用 693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69(一) 产品研发 69(二) 两项研究成果获奖 70(三) 标准制定 70(四) 建成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生产线两条 70(五) 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应用 70(六) 建筑垃圾复合载体桩技术在多项工程中推广应用 71第一节建筑垃圾概述一建筑垃圾的定义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和装修的活动 中产生的对建筑物本身无用或不需要的排出物料。狭义上的建筑垃圾指的 是在建筑施工、建筑拆除、建筑装修过程中

9、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 基坑开挖、道路开挖、建筑工地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建材生产五类。对建筑物本身无用或不需要,决定了物料是否为垃圾。而循环经济理 论指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可能对建筑物本身是无用的, 但可以作为其它材料的填充物或者解构之后重新使用,所以它仍是具有价 值的一种资源。二建筑垃圾分类按照产生的来源,建筑垃圾主要由建筑施工、建筑装修和建筑拆除过 程中产生,下面分别讨论在这三个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比 例。(一)建筑施工垃圾在建筑施工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 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 产生的砖

10、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 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 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 20%(二)建筑装修垃圾建筑装修垃圾的成分比较复杂,且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按照北京市的跟踪统计,可用于回收的物质占29.8%,不可回收物质占49.2%,灰末占21%,其中可回收物质包括天然木材、纸类包装物、少量砖 石、混凝土、砂浆碎块、钢材、玻璃、塑料等;不可回收的物质主要包括 胶黏剂、胶合木材、废油漆和涂料及其包装物等。(三)建筑拆除垃圾旧建筑拆除垃圾相对建筑施工单位面积产生垃圾量更大,也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合与建筑物的结构有关。主要分为

11、两类:1) 旧砖混结构建筑中,砖块,瓦砾约占 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 石灰,渣土等。现阶段拆除的旧建筑多属砖混结构的民居。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混凝土块约占 50%-60%其余为金属, 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旧工业厂房,楼宇建筑是此类建筑的代表。I 1建罠垃圾分类及单位建筑面积产生量垃JK组成碎砖砂架混餐土桩头包装林料Jt面材料钢林木林其也单位建筑面积产生施工垃圾盘gAf施工垃圾组成比例険框构15-3010-2015-308-15520252-R1-5 1(1-2045-150砖混结构30-50 8-15 3-15 /5-152-51*51*5 10-2()50-200框架即力墙

12、结构10-20 10-2015-35 8-2010-20222-S卜5 lil-2040-150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四)其他分类方法显然,按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并不能真正将它们分开,所以也有根据建筑垃圾的主要材料类型或成分对其进行分类的,据此可将每一种来源的 建筑垃圾分成三类: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回收 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例如在旧建筑材料中,可直接利用的材 料有钢窗、钢梁、尺寸较大的木料等,可作为材料再生的主要是矿物材料、 未处理过的木材和金属,经过再生后其形态和功能都和原先有所不

13、同。还有其它一些分类方法,如先将建筑垃圾按成分分为金属类 (钢铁、铜、铝等)和非金属类(混凝土、砖、竹木材、装饰装修材料等 ),按能否燃烧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再将剔除金属类和可燃物后的建筑垃圾 (混凝土、石块、砖等)按强度分类:标号大于 C10的混凝土和块石,命名为 I类建筑 垃圾;标号小于 C10的废砖块和砂浆砌体,命名为U类建筑垃圾;为了能 更好地利用建筑垃圾,还将 I类细分为Ia 类和Ib 类。各类建筑垃圾的分类标准及用途见下表。& 2-3各类址筑坨圾的分类标准及川途人类业类标号标志性材料用途1【aC204层以上建筑的梁、板、E C20ffi凝上竹料丨bCI0-C20混凝土華层C1Q混

14、凝匕骨料II aC5-C10砂浆或砖C5砂浆或再生砖骨料,libC5低标号砖回填料三建筑垃圾的特点建筑垃圾主要以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 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的废弃混合物组成,如按照当前常用的 填埋堆放的处理方法,其一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其物理、化学特性才可趋 于稳定。在填埋期间,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使渗滤水呈强碱性;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 为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 成挥发性有机酸;废金属料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污 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污

15、染的地域还可扩大至存放地 之外的其它地方。而且,即使建筑垃圾已达到稳定化程度,堆放场所不再 有有害气体释放,渗滤水不再污染环境,大量的无机物仍然会停留在堆放 处,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第二节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性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 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 市健康发展。一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据估计,每堆积1万吨建筑垃圾约需占用 67m2的土地。我国许多城市的近郊常常是建筑垃圾的堆放场

16、所,建筑垃圾的堆放占用了大量的生产用地,从而进一 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 大以及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会越来越大,如不及时有 效的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侵占土地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于还出 现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侵占耕地、航道等现象。 2006年7月,重庆巴南区李家沱码头被倾倒了 1万余吨建筑垃圾,侵占了约 30m长江航道,一旦长江出现大雨或洪水,它将会使过往船舶陷入搁浅危险。此外,堆放建筑垃圾对土壤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外力作用下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 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建筑垃圾中重金

17、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作 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引起附近农作物中重 金属含量提高。二污染水体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污水 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 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 氧化钙、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废金属料中含有的大量金属离 子溶出,同时废纸板和废木材自身发生厌氧降解产生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 解生成有机酸,堆放场所建筑废弃物产生的渗滤水一般为强碱性并且还有 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硫化氢以及一定量的有机物,如不加控制让其流入江 河、湖泊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

18、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水体被污染后会直 接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 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三污染空气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会发 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例如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成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 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的有机酸。垃圾中的细菌、 粉尘随风吹扬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性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 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四影响市容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很低,许多地区建筑废弃物未经任 何处理,

19、并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 进行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 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到雨 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而且建筑废弃物 运输大多采用非封闭式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引起运输过程中的废弃物遗撒、 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可以说城市建筑 垃圾已成为损害城市绿地的重要因素,是市容的直接或间接破坏者。五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 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 施工方便和缺

20、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 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节国内建筑垃圾产量目前建筑垃圾存量较大(一)我国基建量全球最大中国每年的新建筑面积达到 20亿平方米,全球 40%的水泥和钢材都用在了中国的建筑工地上。我国是当前世界上基本建设量最大的国家,占全 世界年整体建设量的 50%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 30%-40%从1991年到2005年短短15年间,我国建筑垃圾每年的产生量从 6600万吨急速攀升至接近 6亿吨。根据2010年底调查研究表明,国内每年建筑垃圾产量保守估计在 8亿吨以上,并且不包括渣土之类可直接或间接二次利用的那部分

21、,并且每年 均呈增长趋势。(二)大城市建筑垃圾普遍存在不当处理建筑垃圾主要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产生,这些城市建筑更新速度快,建设规模大,建筑的装饰、装修耗材多,是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北京:自2000年以来北京申奥成功,各项奥运工程相继启动,北京市建筑垃圾产量节节攀升,在 2001年就已经到达了排放高峰期,当年总量达3300万吨,2005年北京市建筑垃圾排放量达 3600万吨,平均每日排放10万吨。按北京市常住人口 1800万人计算,人均排放建筑垃圾约 2吨/年,是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约 0.3吨/年的7倍。下图是北京市 2001-2005年内的建筑垃圾产量图,可见其平均水平已经超过 3000万

22、吨/年,居全国建筑垃圾产量榜首。尽管近几年北京建筑垃圾产量持续走高,很大程度是因 为受城市建设和奥运工程的影响,奥运工程完工后,建筑垃圾也不会有较 大的回落,据权威部门预测,很长一段时间年排放量仍将超过 3000万吨。图3-1北京五年内建策垃圾产量上海:上海市各区建筑垃圾处置规划表明,上海目前日产生建筑垃圾约5万吨,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基本保持在 2000万吨/年左右,大致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 3.5倍,该规划明确未来将会投资 200亿元处置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成分的变化,同城市发展、建设进程紧密联系, 据同济世博研究中心专家组测算,整个世博工程将产生建筑垃圾达 4000万吨。近几年,上

23、海市年均产生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约 1800万吨。2007年工程渣土的申报量达到了 3065万吨,2008年实际出土量超过 4000万吨。运输处置市场存在着无序竞争和暗中擅自倾倒、车辆超载、箱体不密闭等引 起道路污染的现象。广州:据统计,广州市市区每天有近 200个建筑工地开工,建筑垃圾排放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 110多个。广州新建筑面积以每年1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 旧城区改造建筑每年以 500万平方米增长,每年释放出的建筑垃圾总量近 2000万吨,加上近 20年的建筑垃圾积存量约6000万吨。今后广州估计每年需要 6000亩的填埋场才能解决这些巨量的垃圾。且据19902004年环

24、卫部门统计,建筑垃圾的总填埋量只占总排 放量的32.78%。可见巨量的建筑垃圾并没有按正常的渠道处理,主要是通 过乱倾乱倒排放。深圳:深圳市每年新建建筑面积 2000万平方米,旧城改造 500万平方米,每年将产生建筑垃圾近 1000万吨,一年新产生的建筑垃圾需占用近1000亩土地用于填埋。全市近 20年来的建筑垃圾总存量约有 6000万吨以 上。实际上,地铁工程、城建工程和大运工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可能 还不止这个数字。深圳有三个较大的建筑垃圾专用填埋场:占地 22万平方米的塘朗山填埋场、占地 11万平方米的龙岗填埋场和占地 12万平方米的宝安填埋场,现在均已填满。其中,面积最大的塘朗山填埋

25、场, 启用于2001年,提前三年于 2005年5月就已经“完成任务”,现在已经封场。其它中、小城市的情况:珠海市全年产生建筑垃圾约 225万吨以上,而且每年正在以10%的速度递增;河北邯郸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 130万吨以上,其中无法再生利用的约 40万吨;2007年柳州市建筑垃圾排放量达77.94 万吨,平均每日排放 2000吨。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我国 各大城市的建筑垃圾年产 量基本在1000万吨以上,中、小型城市的年产量也在 100万吨左右,我国建筑垃圾总产量可达到几亿吨。二未来建筑垃圾供应稳定(一)基础建设中短期内仍持续中国处于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未来建设仍为粗放式建设模式,同时在未

26、来若干年,我国有相当比例的上世纪建成的旧建筑将到达使用年限而 面临拆除,建筑垃圾量将持续放大。建筑垃圾年排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 总量的30%40%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市年排放量均在 3000万吨以上。统计显示,在每1m1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 500-600吨。预测未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将持续 10-15年,每年会产生约 6亿吨的建筑垃圾。就全国而言,有 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 面积多达5亿多平方米。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 30年,远低于发达国家中英国的 132年和美国的74年。使用寿命的短暂即源头材料控制问题无解决情况下,建筑垃圾 量将持续放大,并且未来

27、几年我国将无法解决此问题。未来若干年,我国 有相当比例的上世纪建成的旧建筑将到达使用年限而面临拆除,届时建筑 垃圾的产生量将是相当惊人的。我国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与拆除垃圾产量的比例稳定地维持在 50%左右。2005年和2006年建筑垃圾产量估算分别为 6.35亿吨、7.39亿吨。全国建 筑垃圾产量估算值呈逐年递增趋势。据住建部公布的最新规划, 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 300亿平万米, 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至少达到 50亿吨。(二)GDP增长与建筑垃圾产量的协同效应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城市化范围的扩大率、 GDP及建筑行业产值等对建筑行业拆迁与建设具有强大的影响。下图为建筑垃圾产量与 GDP的关

28、系图。从上图显而易见的是,随着 GDP的增加,建筑垃圾产量也骤增。我国未来GDP增长仍然会维持在 10%左右增长,建筑垃圾产量也会得到保证。第四节 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一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把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日本、欧美、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展较 早,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有些发达国家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已在90%以上。这些国家凭借经济实力与科技优势, 实行“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 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将其减量化,对于

29、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成为再生资源。(一)日本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因此,他们将建筑垃圾视为“建 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表日本建筑垃圾处理政策及法律年份出台的法规政策1970 年f废弃物处理法为1991 年f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塔1994 年.建筑副产品对策行动计划 C建筑工程材料資源化法 桑 建设资源再利用推进#殳匸/ A f1997 年循I?椎逬计划 料命生鬼癡土使用规范1998 年推进建筑垃圾正确处理纲宴“健设再猶环指导方 /2000 年:基本庭架法建设再循坏法审日本政府于1977年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 ,并相继在各地建

30、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 再生骨料,生产规模最大的可加工生产 100t/h。1991年他们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和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 筑垃圾要尽可能地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为此,日本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垃圾处理政策和法律。(二) 韩国韩国的人善ENT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再生骨料的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收集、运输建筑垃圾和生产再生骨料。其生产的再生骨料可分为普 通骨料和优质骨料,粒径为 5-40mm普通骨料可用于铺路,优质骨料可按一定比例混入生产混凝土。人善 ENT公司的办公建筑就有 30 %使用了自己生产的再生骨料。并且,经有关部门检测,该建筑完全符合建筑有关标 准的要求。另据调查显示,像这样的再生骨料公司在韩国一共有 276家,其中汉城就有73家。2002年韩国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为 120141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