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288.41KB ,
资源ID:1572227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7222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1、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年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AC5H10O2 BC5H10O5CC6H6O6 DC6H12O62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 ,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32 做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2m/(m-n)B32n/(m-n)C32n/(3n-2m)D32n/(3m-2n)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2、()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氧气验满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5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AAl2O3 BCuO CCaO DFe2O36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

3、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 BX2Y3 CXY2 DX2Y7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操作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C对比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4、A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样品,a中是氯酸钾,b中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DCO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AA BB CC DD9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0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

5、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是电解水一段时间11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2在一耐压的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炭粉和过量的氧气,对该容器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AA BB CC DD13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类分类标准A类别一:硅、氧气、铁 类

6、别二: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B类别一: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类别二:中子、分子、原子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C类别一:铁、铜、镁类別二:水、二氧化碳、氢气 类别三:氯化钠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D类别一:试管,蒸发皿 类别二:集气瓶、量筒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AA BB CC DD14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

7、质量的80%1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1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1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

8、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18102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Z和Q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Q可能是催化剂C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D反应后Q的质量为24g18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30% B27.3% C20% D15.8%1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的化学式为X2Y3Bmg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生成(m+n)gZC若有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 (

9、2ba)gY2D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20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是A11:18 B22:9 C11:37 D1:12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MNPQ反应前的质量/g4043.64.8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312.6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C待测值为16 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2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

10、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氧气的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 BB CC DD23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氘do、氚chu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

11、质几乎完全相同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24下列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的是( )ABCD25已知:。将MgCO3和C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量的100.0g稀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将产生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产生沉淀10.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4.4gCO2B混合物中含1.2g碳元素C混合物的质量范围是8.4a45%,此选项符合题意; B. Cu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Ca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6%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45%,此选项不符合题

12、意。故选A。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A、化合物X2Y5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5=10876;故A不正确;B、化合物X2Y3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3=76;故B正确;C、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162=4676;故C不正确;D、化合物X2Y的相对分子质量=142+161=4476;故D不正确;故选B7D解析:D【解析】【详解】A. 白磷是非金属,不能与铜比较金属活动性,选项说法错误;B.粗铜丝变黑消耗的是氧气,不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选项错误;C. 未点燃酒精灯,点燃酒精灯,对

13、比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错误;D. 中白磷燃烧,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大试管内的氧气已经被过量的白磷消耗完,对比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故选D。8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样品,a中是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大,b中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但是有催化作用,则b中产生的氧气少,但产生的氧气快;故选项正确;B、利用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先变大,随着反应的结束,氧气被消耗,热量散失,压强变小;故选项错误;C、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14、,锌粒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溶液中的硝酸铜的质量不减少,与硝酸铜开始反应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D、CO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COO22CO2,反应物由3个分子变为2个分子,容器内的分子总数减少;故选项错误;故选:A。9D解析:D【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由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选项A不正确;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原子核带正电,但它不是阳离子,故选项B不正确;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蒸馏水具有均一性、

15、稳定性,但蒸馏水不是混合物,也就不是溶液,故选项C不正确;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故选项D正确。故选:D。10A解析:A【解析】【详解】A、图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消耗了氧气,但密闭容器中的氮气质量不变,故选项A正确;B、图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故选项B不正确;C、图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短,无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长,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故选项C不正确;D、图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A。11B解析:

16、B【解析】【详解】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A不正确;B、镁在空气中加热,镁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镁,所以固体的质量增加,当镁反应完后,固体质量就不在增加,故选项B正确;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的质量在不断减少,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加,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C不正确;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变化,首先必须看清楚图像的横坐标、纵坐标,然后根据各选项中量的变化

17、解答。12D解析:D【解析】A、密闭容器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错误;B、开始容器中有氧气,故气体的质量不能从0开始,错误;C、密闭容器中碳元素的质量不变,错误;D、刚开始,容器中有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 氧气的质量减少,当碳反应完后,氧气的质量不变,正确。故选D。13C解析:C【解析】A、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硅、氧气、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类正确,选项错误;B、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均为带电的粒子,中子、分子、原子均为不带电粒子,分类正确,选项错误;C

18、、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铁、铜、镁常温下均为固体,水是液体,二氧化碳、氢气是气体,氯化钠是固体,分类错误,选项正确;D、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试管,蒸发皿均能加热,集气瓶、量筒均不能加热,分类正确,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分类的关键在于分类标准的确定。14D解析:D【解析】【分析】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铜的质量为Y, 生成水的质量为Z。 解得X=8gY=6.4gZ=1.8g【详解】A、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大于6.4克,所以氧化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故氢气的量不足,所以A错误;B、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是6.4g,所以B错误;C、反应生成

19、的水的质量是1.8g,所以C错误;D、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100%=80%,所以D正确。故选D。15B解析:B【解析】A、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错误;B、溶于配制好后需要标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C、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错误;D、定量称量固体质量时,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重了,应该减少药品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错误。故选B。16C解析:C【解析】A、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正确;B、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粉生成氢气质量多,错误;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

20、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质质量增多,当溶液饱和以后溶质质量不再增多,正确。故选C。点睛:图像表示的化学意义。17D解析: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可知: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则可推测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A、反应物是X,生成物是Y、Z和Q故选项错误;B、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因为X是反应物,Y、Z、Q是生成物,故“Y、Z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不一定与X中元素种类相同”故选项错误;D、根据18g+10g+2g+21g=0g+12g+15g+待测,则待测=24g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质

21、量守恒定律来判断,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18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与铜反应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6641610020%,故选C。19B解析:B【解析】A、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Z的化学式为XY3,故A不正确;B、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故B正确;C、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同时消耗(b-a)gY2,故C不正确;D、若X

22、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M+3N)故D不正确故选B20A解析:A【解析】【详解】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为:60%:40%=3:2,其中C、H原子个数比: ;所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44):(418)=11:18。故选A。2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由表中数据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待测数据为:16;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4g,生成物为N、P、Q,生成的质量依次为9g、9g、6g;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9:6=32,故B不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值为16g,故C正确;D、因为无法确定参加反应的N和P分子个数比,故无法确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选项错误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2D解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