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1.62KB ,
资源ID:1572691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7269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践行审美教育建设美丽学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践行审美教育建设美丽学校.docx

1、践行审美教育 建设美丽学校践行审美教育 建设美丽学校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6-0064-04 “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把教育比作人,教育中包含的各个方面相当于人体中的各个系统,其中美育相当于神经系统。然而,像身体的神经系统一样重要的美育。在各级各类教育实践领域,却长期处于最薄弱、最被忽视的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关与人文素养”。这样的话语精确地肯定和阐释了美育的育人功能,也点燃了教育工作者对美育的探索热情。

2、 所谓美育,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并且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狭义上来讲,美育就是艺术教育:从广义上来讲,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教育都是美育,除了艺术外,道德、自然、科学、社会等领域中都蕴含着美的事物。 纵观当前学校关育现状,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美育仍然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在国家课程计划中,开设了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但艺术只是美育中的一个构成部分。虽然美育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但美育与艺术教育不能划上等号,也不能把美育狭隘地理解为唱歌、绘画那样简单。因此,美育不能仅仅依靠音乐、美术课程来承栽,还应该融入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

3、活动中去。 一、环境熏陶,营造审美氛围 围绕“循道崇真”的核心价值观,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提出了“要为孩子想六年,更要想到他们未来六十年”的办学理念,努力将美育融入到课堂,延伸到活动,拓展到生活。全面构建“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臻关”、“以关促情”、“以关强思”的大美育体系,最终培育“有爱心、懂礼仪、守规则、常微笑、能自立、爱创造”的一代新少年。改进学校美育的目标就是以审美的方式育德、育心、育魂,从某种意义上说,认真改进学校美育,就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学校主动践行审美教育,努力建设美丽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美育之路。 校园文化是

4、无声的审美课程,因而要努力营造浓郁的审美氛围。校园里,每一幢建筑物的造型都在释放审美因子;教室里,每一块展板上的色彩都在传递审美导向;橱窗里,每一处内容的图文都在孕育审美情趣。总之,要让一切环境建设充满关学的力量,贴近师生的审美需求。 置身在美丽的校园里,总有几处美不胜收的风景让人们驻足观望。这里,有大气磅礴的校园景观之关。崇真大道两侧,一幅幅独特景观令人饱足眼福;大道左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十个镂空雕塑间隔排列,这是以孩子们的剪纸作品为元素创作的,融美学价值和育人意义于一体;大道右侧,200个面具组成的脸谱图案,是孩子们用颜料笔一笔一笔涂出来的作品。1000个风车拼成的猴年贺岁图案

5、随风转动,尽显动感之美。知真园里。一幅幅剪纸作品。呈现着美丽的镂空艺术;情真园里,易拉罐搭成的火箭造型,塑料桶叠成的京剧脸谱造型,草绳扎成的蜜蜂造型,彰显着孩子们的创意之美:童真园内,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尽情嬉戏,长袜子皮皮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展卷可读,烂漫的童真童趣里。蕴含着求真、向善、寻美的人生启迪。在这些景观里,师心童心心心相印,朗笑微笑笑靥如花,爱心笑颜交汇和融,洋溢着真挚的亲情之关和巧妙的意境之关。这里,也有独具匠心的墙面景观。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以大型墙面为背景,以同一材料为元素,集中展示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有的以瓶盖为元件,拼成“蓝色的海洋”图案,高低错落,大小相间,色彩相异,浑然一体

6、;有的用一幅幅剪纸拼出一组“孝心”连环画,寓教育意义和艺术欣赏于一体;还有的用纸折出一件件精致作品,或飞禽走兽,或花草树木。这些墙面作品趣味性足,立体感强,特色鲜明。藏真楼里。一块块主题展览区引人注目,一幅幅漂亮的图画,一串串美丽的中国结,一件件独特的汗衫涂鸦,一张张精致的剪纸,一条条漂亮的芭比裙子,一个个可爱的布偶娃娃。一款款娟秀的毛笔字,满眼尽是指尖上舞动的重年。 走进美丽的校园。一花一草传美意,一砖一瓦皆风景。这样的校园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陶冶着师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科教学,彰显审美价值 课堂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美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关、体验

7、关,形成美的取向,并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是南通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培育学校。“童真课堂”是学校提出并坚持实践的一种课堂教学主张。学校认为,课堂不仅是儿童的课堂、真实的课堂,也应是美的课堂、学的课堂。对于“童真课堂”,学校提出基本构想,即确立一个宗旨、树立三大基本理念、把握四个课堂核心要素、实施六条课堂操作路径、收获八个方面的进步。“童真课堂”里,学生对关的认识、理解和习得,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内化过程。学生经历美的过程,收获美的结果。音乐和关术教学是学生感悟学科审美价值的重要渠道。音乐课上,让学生通过聆听民族器乐演奏的古典乐曲,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

8、造力。器乐进课堂,成为音乐课上的常态,组织了葫芦丝特色班、排笛特色班、口琴特色班。舞蹈课上,通过身体运动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让学生在欣赏动听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过程中,愉快地接受艺术教育。美术课上,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想象与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 除了音乐和美术教学外,学校还将美育辐射到全学科,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合理开发学科知识中蕴藏的关学因子。语文课上,具有审美情感的经典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语言之美、道德之美和境界之美。数学课上,符号的抽象关,推理的逻辑美,图形的奇妙关,思维的理性美,一切与关有关的数学元素得以充分凸显。尤其是

9、几何之美、对称之关、黄金分割之美、透视之关、和谐之美无处不在,这些美学要素成为数学领域最科学、最美的象征。体育课上,开设足球项目,让学生感受到足球运动的形态美(足球形状和图案)、动作美(用脚带球、用头顶球)、力量美(射门发力)和精神美(心情愉悦)等。 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门学科都是一门美育课程。“童真课堂”倡导将学科视点与审美情怀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外表形式美与内在逻辑美的有机统一,使教学结果成为显性的静态美与隐性的动态美的和谐统一。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美育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愉悦了师生的心灵路程。 三、课程建构。渗透审美思想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

10、是缺少发现关的眼睛。”孩子有一双善于发现关的眼睛,有一颗对美敏感的心,他们是离美最近的人。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中间挖掘美,寻找美的课程,进而给他们一双创造美的手,提升他们审美的感悟力,可以说,这就是最好的美育。 活动课程是孩子们的最爱。学校开设了剪纸、国画、书法、编织、陶泥等44个校级社团和91个班级社团。每学期开学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申报,选课走班。美感源于儿童对生活真挚、美好的情感。剪纸社团,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一个多彩世界;国画社团,洋溢着水墨写意的美感魅力;诗歌朗诵,弥散着诗情画意的气息:舞蹈社团。曼妙舞姿尽飞舞;合唱社团,学生感受着歌词的意境美、歌曲的旋律美、合唱的和声关;陶泥

11、社团,一个造型就是一个美的世界这些社团促进了学生对美感的理解和认同。每周三下午的配方课程时间,孩子们尽情享受着社团活动带来的激情和乐趣。 2013年,学校舞蹈社团成员表演的舞蹈小佣士、美术社团成员创作的明星的烦恼变脸均荣获教育部组织的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5年,舞蹈社团成员排演的舞蹈我心目中的小萝卜头参加江苏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特等奖第一名,并报教育部参评。2015年,陶泥社团11名成员参加南通市第24届“智能杯”小巧手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第一名。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美育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实施美育的新路径。国学经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

12、美学资源,忠孝仁义的道德美、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中庸之道的人文美、和谐共生的人伦美。学校注重发掘其中的美育元素,把它当作一门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组织编写了校本化的国学经典教材国学风雅颂实小365,全册分为尚美篇修身篇勤学篇励志篇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原文、译文、故事和格言等,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体会情感,最终理解经典内容以及领悟思想内涵。经典是读出来的,关感是悟出来的。反复诵读的过程就是一次次享受美感的过程。孩子们从文字中感受到经典内容的韵律美、节奏美,进而领会其思想美、内涵美。每天早晨20分钟的晨诵,伴随着悠扬的古筝乐曲,学生们大声诵读,共同体会经典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语文组经常开展国学经典诵

13、读指导课研讨活动,组建了“国学风雅颂”QQ研讨群。为语文老师提供了分享和交流的机会。 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供了多样化平台。也是对课堂美育的延伸。如今,全校上下形成了“个个参与社团大课程,人人争当美育小主人”的喜人局面。 四、活动浸润。培育审美情怀 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造就艺术家还是发现艺术天才?都不是。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具有人格完整和谐的审美人,活动是儿童成长的营养品。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其宗旨是启迪孩子的心智,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感受美,在体验活动中表现美,在设计活动中创造美。 以“童真”为核心词,学校建构了“节日活动”、“特色活动”和“主题活动”的实践

14、框架。“节日活动”是短线活动,通常活动时间为一天。每年的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各班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管活动形式不同,但对关的理解和创造是不变的。 “特色活动”是中线活动,通常活动时间为三到五天,学校为学生提供表演、展演的机会。为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加油助跑。2015年1月,学校为一位五年级学生举办个人绘画作品展,这在学校历史上尚属首次。各年级组还举办戏剧表演周,在“童真剧场”里展示创编的童话剧。像这样的特色活动还有很多。正是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得到提升,创造能力得以提高。 “主题活动”是长线活动,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4月份的读书节、5月份的数学

15、节、6月份的科技节、10月份的艺术节、11月份的体育节、12月份的童话节,都是学校活动课程的“规定动作”。童话节上展示学生制作的精美布偶、面具和绘画,数学节上展出一份份手抄报、自己制作的学具、转动的魔方、用七巧板拼出的连环画图案,创意迭出,趣味盎然。 学校还把美育活动拓展到社会,延伸到家庭。走出校门,处处都有美育的阵地:家委会牵头,踏青、参观、亲子游、敬老院慰问等亲子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狼山、啬园、园博园、文化城市绿谷、星湖101广场等企位与单位成为学校美育的实践基地。这些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促使他们去发现关的事物、选择关的载体、追求关的创造。 五、平台搭建,造就审美教师 艺

16、术教师是实施美育教学的主体力量,但不是唯一的力量。这是因为艺术教师更多是停留在“术”的层面。而难以达到“道”的境界。艺术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唱歌、画画,但这不是完整的审美教育。学校需要的是具有审美素质的教师。教师具有一定的审美素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在学生身上得到映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获得感知美的能力、欣赏美的意愿和创造美的意识。 建构“尚关教师文化”是学校造就审美教师的有效途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理应具有内涵关。阅读美育方面的书籍。对教师的知性美、涵养芙、气质美的影响很大。学校大力营造书香氛围,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学校成立“红烛读书社”,会员逐渐增多,氛围日益浓厚,

17、交流趋向频繁。学校在“悦读吧”里放置了30余本美学著作,饭后茶余,老师们三三两两地来到这里,捧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聊一段美学,收获多多。除了倡导教师阅读有关教学、关学方面的书籍外,学校还提倡教师博览群书,拓宽视界,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务会议、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为老师们提供交流阅读美学书籍的机会。校园里弥散书香气、阅览室里散发书卷气、会议室里洋溢书生气,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 除了提升教师内涵关之外,学校还为教师提供展示美的平台。校务会议前,轮流安排教师展示艺术特长。如朗诵一首诗歌、给电影里的人物配音、弹奏一首钢琴曲、表演一段戏剧、吹响一曲萨克斯、挥毫泼墨写几个毛笔

18、字,或者根据教师现场命题画一幅简笔画等等,教师们展示各自的艺术才华,传递美好的人生。 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除了展示外在的形象美外,还要考量其底蕴关、修养美、表演美等等。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次综合素养的大提升,是一次丰富美感的大促进。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主动钻研美学知识,积极探究提升审美素质的奥秘。然而,教师审美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漫长的熏陶浸润过程,不仅需要学校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更需要教师自身不懈努力。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美育不仅培育了师生的审美素养,也提高了师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来说,美育让每个生命个体的人格走向健全;对学校而言,美育让校园里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更具品味。美育,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品牌,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向着美育的“明亮那方”努力奔跑着。我们坚信:前方将有更多的迷人风景值得去欣赏、去品味、去留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