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0 ,大小:330KB ,
资源ID:16021080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0210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针灸推拿.ppt.ppt)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针灸推拿.ppt.ppt

1、第8章 针灸推拿,第1节 经络,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如十二经脉;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相对协调和平衡。,二、经络的组成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份组成的。其中“经”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等;“络”包括十五络、浮络、孙络等。,三、十二经脉的命名、走向、交接、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1.十二

2、经脉的命名2.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第二节 腧 穴,学习目标1、简述腧穴的概念、分类、主治作用及定位方法2、描述十四经脉腧穴和经外奇穴中的30个常用穴 位的定位和主治,腧穴,又称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施术之处。腧穴可分为三类:一是十四经穴(经穴),即分布和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二是经外奇穴(奇穴),即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而对某些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三是阿是穴,是指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的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一、

3、腧穴的主治作用,1近治作用 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睛明位于眼区,主治眼病;中脘位于胃部,主治胃病。,2远治作用 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证,还能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并且具有强壮保健作用。,3特殊作用 某些腧穴对机体不同状态起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针刺天枢既能止泻又可通便。针刺内关穴既能使过快的心率减慢,又能使过慢的心率增快。此外,某些腧穴对某种病证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曲池退热;至

4、阴矫正胎位。,二、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位置大多在人体肌肉和骨节的空隙所形成的凹陷处,按压到腧穴处时,患者往往有特殊感应或舒适感。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因此,腧穴的定位方法极为重要。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下四种:,(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 指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如两乳之间取膻中,两眉之间取印堂。2活动标志 指关节、肌肉、皮肤随着适当的屈伸运动而出现的标志。如张口耳屏前取听宫,握拳掌后纹头取后溪等。,(二)骨度折量法 以体表骨节为标志,把骨节的长短按比例折算为若干等份,作为定穴的标准。此法适合于任何年龄、任何体形的患者,见表8

5、4、图84。,(三)手指同身寸法 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位的方法。如患者的身材与施术者相近,施术者可用自己的手指代替,见图85。1拇指同身寸 以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为1寸。,2中指同身寸 以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横指同身寸(一夫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两手自然下垂,中指尖端取风市;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取章门等。,三、常用腧穴,手三阴经的常用腧穴(见图86)尺 泽【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

6、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少 商,【定位】在手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发热,咽喉肿痛 昏迷、急救穴之一【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内 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 之间【主治】心悸,心痛,胸痛;胃痛,呕吐【操作】直刺0.51.0寸,中 冲,【定位】中指尖端中央【主治】热病,心痛,心烦;中暑,昏迷,急救穴之一【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神 门,【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之桡 侧凹陷中【主治】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癫、狂、痫证【操作】避开尺动脉,直刺0.30.5寸,手三阳经的常用腧穴(见图87),合 谷【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

7、间,当第二掌骨中 点的桡侧。【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口 眼歪斜 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手臂痿软【操作】直刺0.5-1.0寸;孕妇慎用,曲 池,【定位】屈肘,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 凹陷中。【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腹 痛吐 泻,上肢不遂;高血压【操作】直刺1.0-1.5寸,肩 髃,【定位】肩部,三角肌上,上臂平举时,当肩 峰前下方的凹陷处。【主治】肩臂痛,上肢不遂【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外 关,【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痛,肩背痛;上肢痹痛不遂【操作】直刺0.5-1.0寸,后 溪,【定位】微握拳

8、,第五掌指关节后陷中。【主治】发热,头项强痛,目赤,咽喉肿痛;急性腰扭伤【操作】直刺0.5-0.8寸,听 宫,【定位】耳屏前,下合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 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面瘫【操作】直刺0.5-1.0寸,足三阳经的常用腧穴(见图88、89、810),颊 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 咀嚼时咬肌隆起处【主治】下颌关节痛,齿痛,面肿,口眼 歪斜【操作】直刺0.3-0.5寸;或横刺透地仓,天 枢,【定位】脐中旁开2寸【主治】腹胀腹痛,便秘,泄泻;月经不调【操作】直刺0.5-1.0寸,归 来,【定位】脐下4寸旁开2寸【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腹痛,疝气【操作】直刺0.5

9、-1.0寸,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为强 壮保 健要穴【操作】直刺0.5-1.5寸,丰 隆,【定位】外踝上8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主治】咳嗽,痰多头痛,眩晕【操作】直刺0.5-1.5寸,风 池,【定位】在项后枕骨下,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 肌上端之间凹陷处【主治】感冒,发热恶寒 头痛,眩晕,中 风;失眠;高血压;目赤肿痛,近视,鼻渊,耳鸣耳聋【操作】向鼻尖或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5-1.0寸,肩 井,【定位】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痛,上肢不遂;滞产,乳汁不下,乳痈【操作】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睛 明,【定位】

10、目内眦旁0.1寸【主治】目赤肿痛,头痛目眩,近视;急性腰扭伤【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将其眼球推向外 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慢刺入0.3-0.5寸;不作大幅度捻转提插;禁灸。,委 中,【定位】腘窝横纹中央【主治】腰痛,急性腰扭伤,下肢痿痹 高热,抽搐,吐泻【操作】直刺0.5-1.0寸;或点刺出血,至 阴,【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主治】胎位不正,难产;头痛,目痛,鼻塞【操作】直刺或斜刺0.1-0.2寸;孕妇禁针,足三阴的常用腧穴(见图811),三 阴 交【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主治】脾胃虚弱,腹胀,泄泻;月经不调,难产,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操作】直刺1.0-1.5寸;孕

11、妇禁针,血 海,【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上 2 寸处【主治】月经不调;荨麻疹,下肢湿疹;膝关节内侧疾病【操作】直刺0.8-1.2寸,太 冲,【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 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高 血压;月经不调,痛经【操作】直刺0.5-0.8寸,涌 泉,【定位】足底中,卷足时足前部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咽痛,失音;昏 厥,小儿惊风,系常用急救穴之一【操作】直刺0.5-1.0寸,任脉、督脉的常用腧穴(见图812、813),关 元【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通,遗 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子宫脱垂,遗精,阳痿;虚劳 羸瘦,为强壮保健要

12、穴【操作】直刺0.5-1.0寸;针前排尿,孕妇禁针,气 海,【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主治】绕脐腹痛,泄泻,内脏下垂;月经不调,不孕,产后恶露不止;虚脱,为强壮保健要穴【操作】直刺0.8-1.2寸;孕妇慎用,神 阙,【定位】脐窝正中【主治】腹痛,腹泻,久痢脱肛;虚脱【操作】禁刺;宜灸,中 脘,【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操作】直刺0.8-1.2寸,大 椎,【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头痛项强,咳喘【操作】直刺0.5-1.0寸,百 会,【定位】头顶,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 耳尖直上连线之中点【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眠;脱肛,子宫脱

13、垂【操作】平刺0.5-1.0寸,水 沟,【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主治】急性腰扭伤;中风,口眼歪斜;惊风,中暑,各种卒倒昏迷,为常用急救 穴之一【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常用奇穴(见图814、815、816、817),四 缝【定位】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 关节横纹中点【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百日咳【操作】点刺0.1-0.2寸;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 样液体或出血,十 宣,【定位】手十指尖端,距指甲角0.1寸【主治】高热昏迷,惊风抽搐,中暑,中风 昏仆,系常用急救穴之一。【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太 阳,【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主

14、治】头痛,牙痛,目赤肿痛;面瘫【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禁灸,印 堂,【定位】两眉头中间【主治】头痛头晕,鼻塞,鼻衄;小儿惊厥【操作】向下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牙 痛 穴,【定位】在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当指根 横纹后约1寸【主治】牙痛【操作】直刺0.5-0.8寸,四 神 聪,【定位】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大脑发育不良【操作】平刺0.5-0.8寸,定 喘,【定位】大椎穴旁开0.5寸【主治】咳嗽,哮喘;颈项强痛【操作】直刺0.5-1.0寸,小 结,腧穴不仅是针灸施术的部位,更重要的是它与体内的经络、内脏息息相关,是脏腑气血运行的通

15、路。只要进行适当的刺激,就能通达经络、调畅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趋于调和,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目 标 检 测,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针刺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速,又能治疗心动过缓,这属于腧穴的()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 D、相对的特异性E、以上均不正确,2、肘横纹至腕横纹为()A、8寸 B、9寸 C、12寸 D、13寸 E、16寸3、下列穴位中能矫正胎位的是()A至阴 B足三里C昆仑 D风池 E 肩井4.下列那条经脉的命名是错的?()手太阴肺经 B.手厥阴心经 C.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足

16、阳明胃经,5.下列主治中,除哪项外,均为内关的主治()A.心悸 B.胃痛 C.呕吐 D.泄泻 E.心痛6.脐下3寸的穴位是()A内关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天枢7.内踝上3寸,胫骨的后缘的穴位是()A足三里 B血海 C三阴交 D丰隆 E太冲,8、内关穴的定位是()A腕横纹上2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B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C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D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E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A、隐白B、足三里C、三阴交D

17、、人中E四缝1、治疗胃肠疾患首选2、女性月经过多、崩漏宜用3、治疗小儿疳积的经验选穴是,A屈肘,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凹陷中B脐中旁开2寸C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凹陷中D在项后枕骨下,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 E足底中,卷足时足前部凹陷中风池的定位为神门的定位为曲池的定位为,三、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1、腧穴可分为A、八会穴 B、阿是穴 C、五输穴 D、奇穴 E、十四经穴2、腧穴的治疗作用包括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扶正作用 D、驱邪作用 E、特殊作用,3、能够治疗胸部病的经脉有A、手太阴经 B、手厥阴经 C、手少阴经 D、手阳明经 E、手少阳经4、孕妇禁针的穴位是A 合谷 B三阴交 C曲池 D足三里 E迎香5、下列何穴有防病保健功效A 关元 B三阴交 C气海 D迎香 E足三里,四、案例 女,65岁。心悸胸闷6年,近2年发作频繁,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2天前加剧来就诊。提出问题1、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请提出你的诊断。2、面对该患者,应该针刺哪些穴位?回答提示 1、有心悸胸闷病史。2、内关、神门二穴位主治心悸、胸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