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73.13KB ,
资源ID:161959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1959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docx

1、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王 B诸侯王 C卿大夫 D士2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这一说法体现了A. 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 B. 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C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D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该措施A阻碍了经济发展 B促进

2、手工产品规范统一C. 动摇了农本观念 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4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时期郡县数西汉西晋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晋安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政治重心不断东移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郡县制度逐渐完善5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反映了唐初摇役赋税繁重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D

3、. 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 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7 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代A土地契约制度己比较完善 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8明

4、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C市民阶层的扩大 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9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铁路1825年1876年1906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 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A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中国民族

5、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10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两极化趋向。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歧异的矛盾格局,孕育和催生了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这里说的“两极化趋势”指的是A军阔割据混战和文化异彩纷呈 B政治不断民主和经济发展迅速C国家实力强大与对外交往扩大 D民众权利扩大和社会生活进步11下表为中央苏区对商人按资本额划分等级、征收商业所得税的税率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资本额1931年12月后税率(%)1932年7月后税率(%)101免6200264002.5710003.5950006.5121000081310000018.523A. 中共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 B. 农村革命根

6、据地发展日益艰难C. 国民党加强对中央苏区的围剿 D. 中央苏区经济政策一度“左”倾12. 民国时期广东开平匪患不断。1922年12月众匪抢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海外华侨闻讯后纷纷在侨居国请人设计碉楼蓝图,带回家乡建造,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如图所示)。可见,碉楼是中国近代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出现这种建筑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度的影晌 B抗击侵略的需要 C外来文化的渗透 D安全防卫的考虑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情况一览表党派代表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特别邀请人士正式代表142人102人60人206人75候补代表2

7、3人14人11人29人以上代表情况,反映这次会议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会议 B制宪与立法会议C.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D代行中央政府职权14.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中,认同托拉斯是“按照经济原则实行科学的高效率的集中统一领导,免除工业管理机关化和官僚主义、分散主义流弊”的一种好的组织管理形式。这表明我国当时A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C. 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试图用经济手段管理工业15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

8、部族。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是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 B. 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 D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16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B.限制原告的权利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 D.维护被告的利益17. “唯独圣经”“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A.宣扬因行称义 B传播人文主义 C创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权威18. 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

9、5万以上的有24个。这表明英国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B完成了城市化进程C城乡结构明显改变 D人口总量迅速增长19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C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20. 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

10、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 B一战推动女性杜会地位的提高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D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21. 20世纪20年代,苏联将右图中斜线所示地区的8个石油产地和3个煤炭产地交由日本企业经营开采。这反映当时苏联A缺少基本的工业技术基础 B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依赖外资来建设能源工业 D利用新政策开发边疆地区22. 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回答他关于外语学习问题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

11、.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 B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C.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 D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23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写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法国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移民的涌入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B为欧洲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C. 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24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赋予古典元素新的时代意义,作品单纯而有力,构图严谨,正是启蒙运动对理性要求的新美学精神。体现此风格的作

12、品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共52分。25(24分)近代以来的中国一直处于社会转型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在一篇名为整顿丝茶策的文章中指出:“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成书于1894年的盛世危言5卷本包括57篇文章,部分篇目分别如下:税则国债商战商务铁路电报邮政上邮政下银行上银行下铸银开矿纺织技艺农功垦荒治河。材料三 (现代)中国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点是对传

13、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充善。虽然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这时市场的引入仅仅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而已。1985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标志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推进和目标的转换。之后,中国启动了大规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中国经济改革转入到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2003年中国明确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初步完成。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改革从经济领域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摘编自翟商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1)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

14、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2)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点。(12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漫长的中国科举史上,曾经存在过南北地域之争。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都是从西北起家,重用关陇集团和北方士人。据统计,唐代357名宰相的地域分布,生于北方的宰相有326名,占91.3%,而属于南方的宰相仅有31名,占8.7%,南北差别十分悬殊。北宋以后,北方地区因为经历较多的战乱,环境相对不够安定,北方士人在科举中的优势逐渐丧失,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也

15、由此引发了朝中大臣关于科举取才举额分配的南北地域之争。代表观点一个是从陕州夏县入仕朝中的大臣司马光的分路取人说,一个是从江西庐陵应举入朝的参知政事欧阳修的凭才取人说。明朝前期,南方士人在科场中仍占压倒优势。为改变进士的地区分布过于不均衡的状况,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江西籍的大学士杨士奇向仁宗提出了南北分卷,按不同比例录取的设想。此后明朝正式形成南北卷制度。清代统治者为了统合南北差异,以均衡各地的科名数额来达到政治势力的合理分配,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对乡、会试中额的地区划分越来越细。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废去南北卷制度,代之以分省取中办法,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从此,由科举

16、中的南北地域之争而出现的南北卷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一般各地士人不再计较南与北大区城的配额问题,改为关注本省籍士子的会试中试数额问题,巳很少南北地域之争的观念了。选编自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结合材料及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取士中的地域之争”选取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论题,展开简要的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4年7月14日,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柯向莫洛托夫递交了一份关于苏美关系的报告。这份报告对战后苏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对战后苏美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葛罗米柯认为,战后苏美两国不仅在政治

17、上而且在经济上都能够继续保持合作。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苏联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向美国购买设备来恢复经济,而战后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美国工业的发展也需要从苏联进口一些原料。苏美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将会为两国在战后的合作关系提供牢固的基础。葛罗米柯还认为,战后,苏联能够从美国获取大量贷款。为了从美国获取大量的经济贷款,1945年l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正式向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提出向苏联提供贷款的要求,货贷款总金额为60亿美元,用于购买机器制造产品和工业设备。材料二 为了建立健全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罗斯福政府支持把苏联纳入战后新的世界经济体系。美国财政部在制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时候,考虑了苏联和其他

18、社会主义国家的迫切需要,并建议国会批准拔给苏联数十亿美元的重建资金。他们把对外经济援助看做是战后实现美国政治目的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材料三 国驻苏联代办凯南于1945年夏提交给国会的备忘录中指出,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说,美国都没有在战后继续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的理由。凯南担心苏联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来加速自己军事工业的发展,对美国构成成胁,“就像德国和日本一样”。凯南的这种观点得到了部分议员和军方的支持。1947年12月1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再次决定:“美国的安全需要立即、无限期地停止向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美国的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强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以上材料均摘自崔海智战后苏美经济合作尝

19、试的失败(1)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8分)(2)与材料一、二比,材料三所示的美国对美苏关系的基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8分)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2分)l.A 2.B 3.B 4.A 5.D 6.C 7.A 8.B 9.A 10.A 1l.D 12.D 13.C 14.C 15.D 16.A 17.D 18.C 19.B 20.B 2l.D 22.B 23.D 24.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24分)(1)变化:逐渐融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中国经济逐渐半殖民地化);引入西方工业文明先进的思想和生

20、产方式;自然经济逐渐解体。(6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6分)(2)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85年以后,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以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以来,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8分)特点:从目标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过程看,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从手段看,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行。(4分,任意两要点即可)26.(12分)评分要求:(1)所选角度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某一个局部问题,论点要明确合理。(2分)(2)论据准确、充分,史论结合

21、,逻辑严密,条理分明。(8分)(3)有归纳、总结。(2分)论题示例:(1)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完善(2)地域人才优势的此消彼长是政治经济重心转移的必然结果(3)“分区定倾取中”较之“凭才取中”更具有积极意义(4)“凭才取中”较之“分区定额取中”更能体现考试公平参考答案:论题:南北地域之争促进了我国科举制的不断完善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北方,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也占绝对优势;到了宋朝,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明朝推行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实行分省取中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南北地域之争。从南北地域之争问题的产生到解决体现出统治者从单一注重考试公平到兼顾地区公平的选拔策略,促使了我国古代科举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27.(16分)(1)关系:盟友:合作。(2分)原因: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美苏两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有合作的可能和必要;二战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6分)(2)变化:由合作到遏制(或:由盟友到对手)。(4分)影响:冷战开始,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 4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